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1306


第291章
唐集中实验室
  杨锐要自己的华锐公司的香港经理李章镇找了着名的律师事务所,敲定了正式的权力分割文件,然后派李章政以华锐公司的名义与唐集中教授签约,并且请了北大科技处和教育部高教司的领导做见证。
  北大科技处的领导是唐集中请来的,高教司的领导自然是杨锐请来的。
  唐集中也没想到杨锐搞的如此正式,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在几方的见证下准备签名。
  杨锐的实验室本身就是在华锐公司的名下,只是全资所有人的身份无人知晓,他也因此拿出了万宝龙,准备签字。
  李章镇带来的律师在旁解释道:“这份法律文件主要是界定了双方的职责和权力。杨锐先生在北大所属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必须得到唐集中先生的允许,否则视为非法实验,必须赔偿北大方面双倍的实验费用。另一方面,北大和唐集中先生只拥有杨锐先生在北大所属实验室所进行的合法实验的挂名权等相关权益,不得追溯或要求杨锐先生在该实验室以外的实验的署名权和相关权益。”
  见几个人都听的眼直,律师再次道:“简单的说。唐集中先生有权力决定杨锐先生在北大的实验室是否能够进行某项实验,同时,他有义务和权力终止杨锐先生在北大的实验室中进行的未经允许的实验。此外,杨锐先生在北大实验室进行的合法实验,将得到唐集中先生的支持,并冠以唐集中研究组和北京大学的名义。而除此以外,杨锐进行的一切实验,即使他在北大的实验室里进行了未经允许的实验,一经证实,也仅需赔偿唐集中研究组和北京大学方面两倍的实验费用,其实验成果和权益与唐集中研究组和北京大学无关,两方不得就此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署名权、成果转让费……”
  “说的不简单,但我听明白了。”唐集中说:“不过,我觉得有问题。”
  “您说。”
  “要是出了问题,让杨锐赔偿两倍的实验费用太高了,你们是学文的可能不明白,自然科学这一块,研究成本是很高的,几百上千元的实验材料,可能一个下午就用没了。杨锐还是不拿工资的学生,要是一个不小心出了问题,那不是要赔的倾家荡产,我觉得赔一成就可以了,周处长,您看呢?”唐集中问高教司的周姓处长。
  高教司会因此派人来,唐集中诧异万分,倒是不介意因此表现出高风亮节来。
  事实上,几百上千元的实验材料,一旦发生赔偿,对普通老师来说的确是灭顶之灾,动辄一两年的薪水,意味着可能消耗掉全部的积蓄。80年代人也没有房子之类的固定资产,最多也只能找亲戚朋友借贷,然后用更多的时间去偿还。
  高教司的周处长一想也是,道:“唐教授的建议有道理,毕竟是咱们自己的学生,所谓惩前毖后,即使发生了什么错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嘛,我觉得,适量减少一点赔偿金额是应当的。”
  香港来的律师瞬间崩塌,这么为对方着想的签约对手,太没有挑战性了。
  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对手的。
  对手是杨锐幻想出来的,唐集中教授本来是没有要抢他功劳,夺他成果的意思。
  有那么一瞬间,杨锐几乎想说不用签约了。
  可他转念一想,不签约又能说明什么?
  作为一只头犬,杨锐见过某些教授和专家们的校园撕逼大战,因为专利纠纷,多少成名的大牛都要对薄公堂,在荣誉归于谁的问题上,凡是人们所知道的名人,就没有能逃得过的……
  即使不以恶意来判断,签约也是保护双方的好办法。
  您别占我便宜,我也不占您的便宜,这是一份好合同所应该体现出来的东西。
  杨锐想到此处,爽利的在合同上签字,道:“2倍的赔偿金额并不高,我不会在实验室里做其他实验的。”
  他确实不准备做,两倍金额对他来说也的确不高。
  唐集中见他落了笔,来不及阻止,只好摇头道:“你这孩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到时候学校里找你要钱,你给是不给?”
  “当然给了。”杨锐苦笑。
  周处长也觉得杨锐莽撞,想想领导的吩咐,咳嗽一声道:“这个律师,有没有其他的合同,我们再考虑一下,重新签一下。”
  律师再次智商崩塌,心想:果然没有一次的合约是好签订的。
  还是杨锐好说歹说,才确认了继续签合同。
  这一次,唐集中和杨锐,以及周处长同仇敌忾,一起强烈谴责李章镇代表的华锐公司。
  骂人的时候,总是让时间过的飞快,上百页的合同也签的顺利。
  签好了合同,唐集中一拍手,乐呵呵道:“行了,杨锐你从今天开始,就算是咱们电泳实验室的人了,电泳实验室就在咱们实验楼的二层,一共三间,都是咱们的,这也是我新申请的实验室,目前是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希望申请国家级。另外,我还有一间做凝胶蛋白的实验室,以后会合并过来,目前还放在3栋的一楼……”
  被用过就扔的周处长完全没有做卫生纸的觉悟,也呵呵的笑着说:“恭喜唐教授。”
  “哎呀,麻烦周处长了……”唐集中这才回过神来,重新说起了场面话。
  翌日。
  杨锐尚未抵达实验室,唐集中找了小老板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他的实验室。
  当然,现在人并不用小老板这个称呼,头马也不能用,于是,“小组长”的头衔就挂在了杨锐身上。
  不得不说,这个头衔难听透了。
  可是为了不出丑,杨锐在唐集中介绍了自己以后,装作听不到其他人的议论。
  实验室就是一个操作间,和工地差不多,这是一个讲实力的地方。在工地上,一天搬5000块砖的就是比3000块的受尊重,在实验室里,一天能做五十组对照试验的,就是比三十组的受尊重。
  无论是实验室还是工地,纯用口号和理想都是没用的。
  杨锐看了一圈,首先发觉研二的汪颖的实验能力比自己强。
  要是论理论知识,杨锐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唐集中上次选人的时候,被杨锐当鸡一样鹤掉的学生里,不乏研究生。
  就是在实验技能方面,杨锐的水平也是必然高于80年代的研究生平均水平的,就是普通讲师,也不见得比他厉害。
  但这位汪颖同学是个特例,他本来就是南京一所研究员的助理研究员,因为是工农兵大学的学历,自觉升副高的副研究员困难,升正高的研究员极难,于是一咬牙就考了北大的研究生。
  不过,汪颖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太独。
  这也是同时代的能人们的通病,总觉得自己厉害,总想着一个人力挽狂澜,有点水平的总是敝帚自珍。80年代的传奇故事,通常是某某人在一个厂都束手无策的时候,站了出来抵抗外辱并完胜。
  就杨锐的一日见闻,汪颖在实验室里不仅不帮忙,还不按照时间表使用仪器,仗着比别人大几岁,汪颖争取到了更多的实验室资源,代价是干扰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汪颖虽然年纪较大,水平较高,在实验室里的威信却不高,做不了小老板的工作。
  尽管如此,但杨锐要是想展现权威的话,汪颖是他首先需要突破的关口。
  此外,已然大四的赵平川也是唐集中实验室里的主力军,他的数学根底非常深,需要的公式随手就能写出来不算什么,随手就能算出来就厉害了。
  现在还没有计算机代劳,所有的高等数学计算都是用手算的,这让赵平川也成为了唐集中实验室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杨锐自诩再练一年的数学,也及不上这位赵平川同学的数学基本功。
  所以,杨锐第一天,什么话都没说的走了。
  第二天,杨锐祭出了惯用的大招。
  ……
第292章
交换论文
  “大家集合一下,我说点事。”唐集中拍拍手,将几名大清早赶来工作的科研狗给唤了过来。
  研二的汪颖,大四的赵平川,还有大二的孙汝岳渐次放下手上的东西,站到了唐集中面前,目光看向一侧的杨锐。
  汪颖依旧是嘴角蔑笑的狂傲样子,在这个实验室,他是最接近科研民工的存在,换言之,他目前处于随时可能变成人的蜕变状态,做的好了,甚至有可能留校做助教,即使分配到其他单位,也是北大研究生起步的助理研究员,是三只科研狗中最高端的存在。
  赵平川略显木呐,他的数学功底是在实验室里生存的法宝,但也因为数学思维太重,专业水平不足,赵平川很难独立完成实验,不得不与人合作,这让他的科研前景蒙上了阴影。如果是已成名的牛人,赵平川完全可以招募两个生物基础很好的研究生给自己打下手,剥削他们的同时完成自己的研究,可惜赵平川目前仍然是科研狗的存在,只能给唐集中打下手,奉献自己的数学能量,这让他的实验室工作平淡无奇,反正无论唐集中还是其他的实验室里的成员,丢来工作给他做,他算就是了,孤独的像是守山犬一样。
  大二的孙汝岳是前度新人新星,他本学期刚刚加入唐集中实验室,踌躇满志了还没有三个月,孙汝岳就遇到了更新更闪的杨锐。作为幼犬,孙汝岳只能用蠢萌蠢萌的眼神观察四周,他还不明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总的来说,唐集中的科研狗结构还是非常理想的,这得益于北大的优秀生源。优中选优的情况下,这里随便拉出来一条,都是外校遛狗的教授羡慕的品种。别说二本学校在这方面根本没有可比性,就是一本的许多高校,专人悉心培养,开小灶喂养优质狗粮也不定能有相当的结果,品种是硬伤,再者,唐集中也有给自己科研狗开小灶,更被说后者还往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较而言,唐集中的科研民工阵营就有所欠缺了。首先,他现在还不能招收博士生和博士后,虽然在申请,但就像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一样,刚刚恢复正常教学的国内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只是刚刚展开。
  接受过少则三年,多则七八年年实验室专业训练的博士生和博士后是科研民工的主力,他们和半工半读的研究生还是有相当差别的。
  当然,助教和博士后其实是一个档次,后者本身就不是一种学历,而更像是一种工作资历。但是,唐集中手下也只有一名助教,两名讲师,虽然比富教授多了两名讲师,可是分配到两个实验室里,也是根本不够用。
  唐集中吸收杨锐,就是为了解放一个或半个助教,增加科研民工的实战力。
  这种时候,维护杨锐的权威,就等于维持科研狗的纪律性。
  唐集中威严的看看对面,又和蔼的转头对杨锐道:“另外还有两名同学,在凝胶蛋白实验室。这里是主实验室。”
  再转身,唐集中道:“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杨锐同学昨天已经来过实验室,他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大家的实验室同伴,为了让大家互相熟悉,我建议你们互相阅读各自的论文,汪颖,赵平川,你们去整理一下。孙汝岳,你还没有写过论文,就看其他人的。”
  “好的。”孙汝岳和赵平川答应的痛快,他是无所谓的。
  汪颖更是觉得爽快,心里存着要给杨锐一个下马威的意思,道:“教授,我的论文样刊东一本西一本的,要回去整理一下。”
  “我办公室里有你的,你自己去拿。”唐集中给了汪颖钥匙。
  “行,那我搬过来。”汪颖话里话外,都为了说明自己的论文多。
  唐集中不禁莞尔,点头应了,又道:“杨锐也去搬吧。”
  汪颖没听出来,兴冲冲的出去了。
  说是“搬过来”,实际上,汪颖发表过的论文样刊,用一只手就能抓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