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1306

  等于说,辅酶Q10这种药物,需要用30年的时间才能面对消费者。
  而在这三个步骤中,第三个步骤是获利的关键,也是医药公司最集中的部分,第二个步骤已经很难申请专利了,所以只有大型医药公司涉足,期望就此先对手一步。
  大学实验室进行的研究大部分是基础性的,也就是第一个步骤,他们花费大量的经费,其实并不一定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来,所以,除了即使是超级医药公司,也往往只会进行资金赞助,而非直接的投入,并且,因为是纯基础性的研究,也没有专利科研,你不能为细胞的钾离子通道申请专利,就像科学家不能因为新发现的冰川或者生物申请专利一样。
  但是,一二三步骤的逼格与获利正好相反。最容易获利的第三步骤是逼格最低的,难以获利的第一步骤是逼格最高的。
  就难度来说,其实也可以这样说,生产治疗癌症的药物是最简单的,用什么来生产癌症药物,才是最难的部分。
  而大部分的荣誉,如诺贝尔奖,也都是颁发给第一步骤或第二步骤的研究者,鲜少有给第三步骤的。
  国内实验室目前的经费不多,但就全国范围来说,其实也不少了,尤其是积累下来的仪器和人才,只会越来越多,还有场地、名义等方方面面的好处,方便之处颇多。
  第二天,杨锐就整理了自己的简历,又写了项目申请的目标等各种要素,才在唐集中的指导下递交了经费申请。
  因为是学校内的经费申请,负责接受的也是学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看了杨锐的申请表,就将之装在特制的牛皮纸袋子里,并道:“学校目前的经费紧张,给学生的经费都不多,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能有上千块就可以了。”杨锐现在做的钾离子相关实验,几千块肯定是不够的。不过,他目前使用着唐集中的实验室的仪器,支出主要是耗材,多少都是点补充。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却是轻轻的笑了两声道:“想少一点比较好,申请下来了,会有人通知你。”
  “好吧。”杨锐的心理期待瞬间降低了。
  唐集中倒是安慰道:“你这是第一次申请课题,能批下来就好,只要有了成果,通过验收,下一次申请就会容易了。再说,还可以申请北京市和国家的课题,那些才是经费的大头。”
  “我明白。”杨锐回想起研究生时代随导师跑项目,心想:虽然不太一样,精髓果然是相同的。
第301章
实验室竣工
  在杨锐的印象里,从他开始读大学的时候,科研经费就开始大幅度提高了。最初是北大清华等顶级大学开启了动辄以亿元计算的科研时代,接着是北京理工等名牌的大学跑步入亿,最后是部分普通的985和211,蹒跚的跨入亿元俱乐部。
  在这个过程中,科研经费没有入亿的大学,其实等于被科研型或全能型大学的序列所淘汰了。
  正常的二本学校,除非有袁隆平这样的大旗吸引资金,否则已经很难做出像样的成绩。
  一个学校少说几十名教授,平均1亿元研究经费,每日还落不到一百万。一百万都不给我,这种学校是很难吸引有实力有追求的研究型精英的。
  而在80年代,大学间的贫富悬殊倒是没有那么大,最重要的是教授学者的流动性很低,不像是2000年以后,一名长江学者屁股后面能追三五个学校,抛橄榄枝像是丢手绢似的。
  当然,无论是80年代还是10年代,学生申请经费都是很困难很少的。
  这是自留地和集体土地的关系,学校教师就是自留地,做的成绩都是学校的,轻易也不会离开。学生就是集体土地,四年内是学校的,四年后就难说了,而真正有机会做项目的,多数是大四和大三的学生,这让他们的保质期连两年都没有,学校自然不愿意增加付出。
  要不是有唐集中出面,杨锐甚至连申请项目的机会都没有。
  递交了申请以后,杨锐也不像是曾经的导师那样,四处跑着过申请,直接回了实验室干活,能过不能过,暂且是听天由命。
  周末。
  史贵将杨锐约到了中关村,查验实验室工程。
  首期300多平米的建筑,大部分以进口材料装修,最重要的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也以高标准做成。
  生物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类似,经常都会用到剧毒的试剂,按照实验室规程,一些试剂必须在通风橱或者手套箱中使用。通风橱就是个大柜子,里面有抽滤设备,用的时候,人坐在通风橱前面,手伸进柜子里操作,因为里面抽气,大部分的有害气体都会因此而被排出。手套箱就是完全隔绝的箱子,试剂在内,人通过箱子上预先安装好的手套进行操作,麻烦且操作困难,好处是能够完全隔绝人与试剂。
  史贵对实验室已是捻熟,得意的介绍道:“防护设备全进口,我找的施工人员也厉害,有的还是外国公司派来的,用起来保证你安心。”
  “价钱能让我安心吗?”杨锐摸了摸试验台,心里其实是相当满意的。
  史贵一笑,说:“是你让我别在意价格的。”
  “上次说,超支了20%?”实验室建设之初的预算是92万,但建这种东西,超支实在平常,杨锐的语气也平常。
  史贵笑两声,说:“30%。”
  “又多了?”
  “老魏要求换一套好的冷冻离心机。”史贵将魏振学给拉了出来,在实验设备方面,魏振学比他有发言权。
  魏振学胡子拉碴的,不以为意道:“贵的好用。”
  “废话。”杨锐撇撇嘴,说:“多9万块钱,能不好用?”
  “一万美元。”魏振学纠正。
  “算了,弄好就行。”杨锐其实也想要好设备,这是他自己的实验室,自然是精益求精。
  实验室里,许多东西都与移液器类似,只是看起来简单,实际使用的时候,却会察觉到巨大的差别。比如最简单的手套箱,如果要求低的话,一个密封的箱子,一块透明玻璃,再掏两个洞,放两个绝缘手套,也就成了,手工活好点的木匠都能做。但真到用起来,遭遇观察不到溶剂,粗糙的手套和开孔位置难以操作的时候,心中的愤怒实在难以言表,若是不小心做坏了实验,被迫重做,可怜的科研狗真是恨不得化身为狗,把那破箱子和买箱子的家伙撕咬成渣。
  所谓的顶级实验室,往往都是奢华级实验室,最好的仪器,最好的耗材,才能做业内最好的实验。
  因此,大部分的高级实验室,老板都会禁止科研狗发表低水平的文章。比如中科院的某些生物研究所,就会明确要求发表至少是SCI影响因子4.0以上的论文,至于毕业要求,更是水涨船高。
  而在高级实验室,发表论文其实也会变的简单,起码实验做起来容易多了,越好的仪器和越好的耗材,自然意味着更准确的结果和更小的误差,许多在普通实验室难度不菲的实验,在高级实验室里就如搭积木一般。
  科学界从来都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地方,用顶级设备和耗材做出来的实验,哪怕是没有意义的,科研狗们也会好奇万分。
  放在1984年,哪个实验室要是买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室里的研究员就放心爽吧,你把自己早餐吃的面包扫一遍,都能发到SCI的期刊上。
  这就好像是有人买了一辆庞巴迪私人飞机,发几张内饰照片就能引人疯狂点赞,买了微面的同学,即使弄一套公式详尽的路测,也不会有几人关注。
  杨锐将自己的实验室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接着做出决定,道:“以后,咱们实验室也要设一个门槛,非SCI和EI核心期刊不能发表。”
  正摸着超净工作台流口水的魏振学,脑袋里刚刚开始幻想在期刊界大杀四方,就听到了杨锐的决定,顿时一阵郁闷:“发外文的有什么好,中文期刊一样有好的。”
  “当然有好的,问题在于,科学前沿不在中文世界,你就想一直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厮混?”杨锐也很大义凛然的回答。
  魏振学争辩道:“大家都不在中文期刊上发表文章,科学前沿当然不在中文世界了。”
  “这就是现实情况了,难道所有中国人都在中文期刊发表文章,就能改变世界了?朝鲜倒是在闭门造车,你看有没人和他玩?”
  “这和朝鲜有什么关系?”魏振学不解。
  杨锐摆摆手,道:“落后的孩子得不到关注,你一个人生闷气,酷孩子照样不理你。解决方案有两种,第一种大家都喜欢,我也爱用,你找个牛爹把酷孩子都收拾了,强迫他们关注你,可惜大部分孩子都没牛爹,有牛爹的早都是酷孩子了。所以,像是咱们这样的,你就得先在酷孩子的队伍里混熟了,然后再傲娇的时候,才有人理,明白吗?”
  “苦孩子为啥看不上落后的孩子?大家都是一个阶级的吧。”魏振学竖起两根手指,满脸的疑惑。
  杨锐正说的开心,表情一滞:果然给逗比讲道理是没用的。
  “你不发表SCI文章,怎么调工作?”这一次,杨锐换了说法方式。
  魏振学这次明显考虑了一下,转瞬却道:“发表了也不一定能调工作。”
  “一篇两篇不行,三篇四篇不一定,五篇七篇不就一定了?你要是发表一篇影响因子8.0的文章,全中国的学校都得抢着你去。”杨锐说的稍显夸张,其实也是差不多了,影响因子8.0就是唐集中的水平了,这种北大普通牛的教授,在名牌大学都和天神下凡一样,直接要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不行,但就自身存在申请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玩似的,等于说,这样的教授,学校每年给他发几千块的工资,给几万块的经费以及一片场地,他就能从国家捣鼓来几十万规模的经费。
  不够,魏振学逗比归逗比,脑子清楚的很,哈哈一笑说:“我英语都不会,还发表8.0呢,1.0就谢天谢地了。”
  “你不是在学英语了?SCI文章本身就不错了,咱们实验室的条件这么好,你好意思发表更差的文章?”
  “年纪大了,学不会了。”
  “学不会就拼命学,又不是要你去外国,你就用专业英语写论文,能有多难,这样,你到时候写好了论文,我帮你看看。”杨锐说的已经是老板的工作了。确定方向,安排工作,申请经费,检查论文,差不多是老板的主要内容,在高端期刊,尤其是高端期刊的高端论文里,很多实验都是团队性质的,第一作者往往可以有七八人,但最受关注的却是通讯作者,也就是俗称的老板。
  当然,像是SCI入门级期刊,不需要团队合作做实验,也就用不着通讯作者了,往往第一作者也只有一个,科研狗遇到苛刻的老板,经常也有抢去第一作者名号的,反而是高级实验室的老板,既不会去做低端实验,也看不上科研狗发表的论文,野生散养,还能争一个好名声。
  魏振学挺喜欢做实验的,否则也不会为了分析天平遇到杨锐,更不会因为杨锐的实验室放弃煤研所。他唯一畏难的也就是英文了。
  听杨锐这么说,魏振学考虑了一会,同意道:“那就做SCI论文,我还给你做实验助手,然后在你的实验室里工作。”
  “你得办理停薪留职,再和华锐公司签订合同。以后,华锐实验室给你发工资,你在实验室内的所有成果都要交给华锐实验室,最后,竞业限制……”杨锐的实验室里做的实验,都是要寻求专利或直接盈利的,合同限制必不可少。
  魏振学无所谓道:“行,别说停薪留职了,辞职都行,不就是下海吗?煤研所的实验室和这个比,垃圾都算不上。”
  他蹭着超净工作台,手指头点着快乐的节奏。
  史贵翘起大拇指,笑道:“咱们以后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你是蚂蚱,我是鸡。”宁愿做鸡的魏振学抬起头,洋洋得意。
  ……
第302章
大客户
  杨锐的实验室基建完成,就到了仪器进场的时间了。
  这是个痛苦和快乐的时间,痛苦在于花费太高,快乐在于败家的兴奋。
  仅仅是为了储存试剂,实验室就需要新购-15度的冰箱,混匀器,移动紫外灯等装置,标本制备和扩增所需的设备就更多了,后世常用的PCR扩增仪是不存在的,杨锐必须自己购买温度控制设备,流速控制设备等来组装,常用的离心机水浴机也需要提高两三个档次,多花两三倍的价格。
  一次性的消耗品亦是价格不菲。手套,吸水纸,耐高压离心管和加样器洗头等物品,都是很大的一笔开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