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1306

  “你是这个实验的主持人?”评估教授问他。
  这个问题,贺全贵不能代替,用眼神看杨锐。
  “这个实验是我做的。”杨锐抬起头,将移液器轻轻放下。
  “嗯,倒是长的一表人才,我考考你吧,就说说钠钾通道。”
  “因为前两年,国外发现钙离子阻滞剂用于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现在钠离子和钾离子的通道就变成了心血管药物的前沿……”杨锐抬头看了看前面的几名教授,继续道:“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的确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因为同一个细胞上往往就有多条的钾离子通道……”
  评估的教授听的点头,问:“既然知道有这么多的问题存在,你还坚持研究钠钾通道?题目太大了吧。”
  “我并不是准备解决这个领域内的所有问题,我们目前只针对钾离子通道的蛋白调控……”杨锐一句话就将内容从钠钾离子通道拉回到了蛋白质上,然后巴拉巴拉的说了一串。
  唐集中的研究重点就在蛋白质,无论是以前的凝胶蛋白还是现在的电泳实验室,内容都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无论大小的,牛肉里的大分子蛋白质是蛋白质,细胞里的小分子蛋白质也是蛋白质,而就绝对值来说,蛋白质都很小,属于微观世界的物体。
  当然,钾离子通道中的蛋白调控绝对是高逼格产品,已经不仅是杨锐所谓的心血管医药前沿了,这东西属于整个生物学的前沿……
  教授们集体缄默了。前沿的意思就是不确定,不确定就会引起讨论,讨论就会分出立场,立场就会有对错。
  如果是人文领域,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还可以幽默一番。自然科学就很难幽默的起来了。
  这么多人在场,说错的话弄不好就会被记录下来。
  如果是以前的东西,教授们可以大而化之的谈一谈,但杨锐瞬间将问题给集中在了一个细胞的多条通道中的一条通道中的膜,这么狭窄而前沿的问题,想要随性的谈一谈就很难了。
  科学家的朋友一般都很少,因为大家很难愉快的做朋友啊。
  教授们不说话,杨锐却是继续道:“就目前的研究来看,选择性钾通道阻滞剂对心律失常将有非常实用的应用前景,也可以说是诱人的前景。因为钠通道阻滞剂作为1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心肌梗塞后的心律失常的时候,容易导致猝死,所以,研究抗室颤作用的钾通道阻滞剂是当务之急,也是最容易吸引投资的一个方向……”
  杨锐刚刚发表了一篇综述,查阅了不知道多少的论文,有大把的话可以说。
  综述就是对某一个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资料数据以及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提炼的论文,杨锐的综述发表在《生物化学系统生态》上,作为入门级的SCI文章,能够铅印的综述至少要求对目前的前沿技术有深入的阐述。
  可以说,杨锐目前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是世界级的。
  来做评估的教授,并不全都是生物系的,即使是生物系的,也没有研究这个领域的,听杨锐说的开始部分,还能有自己的思考,听到后半部分,脑力就不够用了。
  再聪明的人,没有相关的知识,照样听不懂后续的研究。
  这就像是一个高冷的笑话,不知道前置的梗,又怎么笑的出来。
  俯视这间实验室,每个人都是严肃的。
  确实是笑不出来啊。
  杨锐说了好几分钟才停下来,空气中都开始散发凝重了。
  良久,开始问话的教授才道:“看起来,你对钠钾通道是有一些自己的认识。”
  “您谬赞了,就是些粗浅的东西。”杨锐这时候谦虚了一句。
  教授们顿时松了一口气,全都和蔼的笑了出来,说:“年轻人不能妄自菲薄,说的很好了,不能说是粗浅了,很精细了,不错不错。”
  “谢谢教授,我就担心你们看不上,唐教授对我的实验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对了,我发表了一篇相关文章,还请斧正。孙汝岳。”
  “到。”孙汝岳都听迷糊了,猛的绷直了腰。
  “发论文啊。”贺全贵搡了他一把,将刚刚整理好的期刊拿出来,每本配一个单行本,发给每位教授。
  单行本就是期刊社为了方便论文作者讨(xuan)教(yao)而设计的,除了齐全的文章内容,还会用大字体在醒目位置,标上该文的刊发日期,刊物号,所在刊物的页码,有的还会在内页印刷上审稿人的评价等等。
  手感极佳的漂亮小本子,全英文的字体,一看就让人觉得高端。
  在场的教授大部分都是发表过论文在国外的,否则也不能进入评估组,从两人手里拿到单行本,立刻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不管是不是生物系的教授,此时都认真的读了起来。
  唐集中看着众人的表情,在心里暗翘大拇指。
  自古文人相轻,国内或国外都是一样。如果杨锐开始的时候,就将论文拿出来,教授们要么不会认真看,要么也会迅速转入批判和挑刺程序。
  从文章中挑刺,其实比语言中挑刺简单。因为文章是固定的,你可以反复的看,反复的比较,反复的想……
  语言就不容易了,听过就忘的人很多,给予的反应时间很短,还容易被后续的语言干扰。
  正因为如此,任何科学大会,在演讲人演讲以前,其实都会给与会者发放文字资料,想挑刺的就在会议前仔细阅读,开会的时候提出来。
  如果杨锐先给教授们论文,即使他能躲过教授们的批判和挑刺,辩驳估计也会让人不高兴,最起码,教授们会觉得杨锐骄傲自大,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但是,现在教授们先考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简单问题,杨锐回答的很好,并不会让大家失了面子,现在再看论文,想法就不同了。
  毕竟,找茬的部分已经过去了,现在不说赞赏,也总该说两句好话了。
  颠倒一下顺序,电泳实验室的杨锐同学,就从骄傲变成了谦虚,同样的东西,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杨锐的论文,评估组的教授们给予了相当的赞扬。普通的SCI期刊文章,对教授来说不算厉害,却也是要付出一定心力才能得到的,配上杨锐的学生身份,却是值得赞扬。
  第一组评估,也在赞扬声中,令人满意的结束了。
  唐集中乐呵呵的将他们送出实验室,都离开大楼了,才有一名教授轻声问道:“老唐,你去年有剩下的经费?”
  “准备申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呢,怎么可能有剩下的?”唐集中失笑,又问:“怎么了?”
  “没啥,就是看你们学生用的移液器好,要我说,轻武器是重要,重武器才是战略性的,你们这样子花钱,小心后面的评估组挑刺。”这位说过了就走。
  唐集中满脑子浆糊,他心情紧张,哪里顾得上关注移液器。
  ……
第300章
申请项目
  “杨锐,把你的移液器拿给我看看。”唐集中返回实验室就想起轻武器和重武器的话了。
  杨锐又回到了实验状态,听见就道:“小孙,把你的移液器给唐教授。”
  孙汝岳今年大二,算起来比杨锐还高一级,此时被叫做小孙,却是屁颠屁颠的将移液器捧了出去。
  唐集中拿着移液器认真端详,片刻问:“这个移液器多少钱?”
  “600美元。”孙汝岳抢着说:“外国进口的。”
  “看到了。”唐集中没好气的瞪了孙汝岳一眼,问:“杨锐,这是你自己买的?”
  “算是捷利康给买的。”
  “拿到咱们实验室来用也没关系?”
  “之后肯定是要拿回去的,暂时用用没什么。”杨锐并不准备给唐集中实验室提供仪器器械。再怎么说,唐集中的实验室也是有资格评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一年上百万的经费,购买几个600美元的移液器不算什么,只是他想要不想要的问题。
  杨锐买高价进口移液器,一方面是多年的怨念累积,一方面是PCR实验的要求,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资金充沛。
  唐集中没有这么强烈的需求了,所以,尝试了几下移液器,还是叹口气道:“好是挺好的,贵了。”
  孙汝岳失望道:“咱们不能买啊。”
  “咱们实验室总共9个人,买9个移液器就要5400美元了?评估组要是看见咱们这样花经费,要说话的。”唐集中摇摇头又道:“电泳实验室目前还用不了这么好的设备,杨锐可以用自己的,你们还是用实验室里原有的器械。”
  这次连汪颖都发出悲惨呼声。用会了好仪器以后再用烂仪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相应的比较可以是新电脑和旧电脑,智能机和模拟机,大部分的乐趣都会被因此而消磨。
  但是,科研狗是没有发言权的,唐集中坚持此点,任何哀嚎都是没有用的。
  “从明天开始,我就留一个移液器好了。”杨锐听明白了唐集中说的话。
  唐集中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道:“不是不让你们用,就怕评估组吹毛求疵,这段时间过了,也就好了。行了,都做自己的事去吧。”
  把人驱散了,唐集中与杨锐说起了钾通道蛋白质,道:“必须承认啊,我此前没有关注你近期的实验,因为你才发表了一篇论文,我想着,你要发表第二篇论文,怎么都得两三个月的时间,没想到这么快。”
  “实验进行的很顺利,我也没有全部做完,就先发表了论文。”杨锐只要有阶段性的成果就会发表论文,这其实也是比较正常的做法。除非是方式特殊,比如PCR的论文是构想奇特而方式简单,否则,大部分的实验室都会发表阶段性的成果论文。比如中国的人工胰岛素研究,尽管是在60年代,可论文依旧是发表在国外的,而且是陆续的发表了20多篇,很不容易。
  “我看你的论文上有北京大学电泳实验室的字样,挺好的。这样吧,以后让孙汝岳跟着你,给你打下手,你也给他教教实验方法,还有一些专业知识。”唐集中将最幼的科研狗送给了杨锐。
  杨锐以电泳实验室的名义发表论文,虽然第一作者是杨锐,但北大和电泳实验室毫无疑问都会沾光,代表着旗下的论文增多。虽然对北大这种机构来说,一两篇普通论文无足轻重,可对于正在竞争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电泳实验室来说,多一篇论文都是好的。
  杨锐毫不犹豫的道谢,他现在也确实需要实验助手,不能连瓶子都自己洗,那太浪费时间了。尽管之前也有孙汝岳的帮忙,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接下来的研究有什么要帮忙的,你都来找我。”唐集中接着一拍手,道:“我之前说要帮你申请学校经费的,这样,我明天帮你填一个申请表,你也准备一下,看能不能做成一个课题,通过申请的话,最起码有上千块,你觉得怎么样的。”
  “那太好。”杨锐进入唐集中的实验室,除了寻求特权以外,就是为了获得经费、名誉以及相应的方便。
  在此之前,杨锐的经费都是自己出的,而对外名义是捷利康或者华锐公司赞助的。作为专利项目,或者能够盈利的医药项目,这种方式没有问题,但在大学实验室里,杨锐做的是基础性项目,花自己的钱就有点冤了。
  在医药行业,一种新药通常会经过至少三个步骤。首先是有学者完成了一项基础性的研究,例如钾通道能够影响心律失常。在获知此项研究以后,生物科技公司的研究员,会基于此研究进行第二个步骤,开发或发现一种钾通道的阻滞剂来治疗心率失常,这种阻滞剂可以是一种全新的合成化合物,也可以是已有的化合物,最后,才是第三个步骤,提取或生产这种已有的化合物,并进行各种机构规定的标准测试。
  杨锐所做的植物提取法生产辅酶Q10,就是第三个步骤。而辅酶Q10在此之前的第二个步骤是70年代早期完成的,第一项基础性的研究更是在50年代完成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