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1306

  “他们的实验室建在北京了,这边再建一个也需要时间,你觉得租五年太长了?”
  “五年肯定不行。”省级实验室听起来没有国家级实验室高大上,但那是听新闻的时候的感觉。现在全国都没有几个国家级实验室,放眼看去,全是省级实验室,而这样一个实验室的建立,至少需要多名科研人员十年以上的努力,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就是努力一辈子,也建不起这样的实验室。只有从小当学霸,长大了当学霸,上了大学还是学霸,毕业了以后继续在学霸之路走下去的学生,才有一点几率,建设一个这样的实验室,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当然,大部分的省级实验室研究的那点东西,对人类的历史和发展,基本不会有什么推动作用。可要是细究起来,这依旧是项门槛很高的工作。
  谈政治,聊经济,做销售,搞策划,随便找一个初中毕业生就能做,有些人,即使智商渣,没毅力,不努力,无知识,可要是运气够好,还是能做出点成功事业的,可要是谈什么人类历史,那就太不沾边了。
  全世界有70亿人口,平均每年再降生八千万到九千万,这就相当于一辆起步价70亿,每公里八千万或者九千万的出租车,一个人如果能活70年,就相当于人类历史这辆出租车行驶了70公里,即使人口不再增长,作为只值一元票价的个人,要在这辆出租车中显出存在感,也是在是太艰难了点。
  所以,能主持省级实验室的人,都是真正的人才,所谓的学术精英。而在中国,能够主持省级实验室的人,更是若干年精英教育的幸存者,着实稀缺的厉害,即使徐文涛施压,这样的人也是不会放弃自己的实验室的。
  逼急了,人家说不定卷铺盖走人了。
  80年代的普通人调个工作,比找一份工作都难,但能主持省级实验室的教授不怕这个了,国家不放开流动,各地方也要想尽办法开绿灯的,对于有一定行政级别的学校来说,那就更简单了。
  研究自然科学的研究员,没有实验室就是空耗生命。
  徐文涛又摇摇头,道:“太难了,这样搞,生物系的人要造反的。”
  “那你看怎么办?”沈平辉干脆问他。
  徐文涛想来想去,道:“要不然,请这个杨锐来,咱们互相聊一聊,了解一下情况,再做决定。”
  沈平辉摇头,道:“关键就是,人家杨锐不想这样做,捷利康也不是很积极,是咱们梁省长着急呀。”
  “啊?这怎么说的?”徐文涛听不明白了。
  “捷利康想请杨锐研究一个项目,咱们梁省长,又想捷利康投资在咱们省,怎么说呢,现在是捷利康跟着人家杨锐的屁股后面,求人家做这个项目,杨锐不在乎。咱们梁省长想请捷利康在河东省投资,捷利康不在乎。正好杨锐是咱们河东省的,这个关系,就一定要利用好……”沈平辉简单做了个介绍。
  徐文涛愕然:“敢情这是剃头担子一头热?”
  他没好意思点梁省长的名,又问:“那怎么就找到我们河东大学了?”
  沈平辉道:“捷利康的人透露的消息,好像是杨锐和你们河东大学的一个学生比较合得来,以前合作过这个项目,现在也有合作的想法,梁省长就顺水推舟了。再说了,生物实验室条件好的,还要数河东大学,全省唯一的重点大学嘛。”
  徐文涛听明白了,梁省长首先找到的肯定是沈平辉的生物研究所,但在急领导之所及,想领导之所想的竞争精神下,河东大学中标了。
  现在纠结沈平辉的祸水东引毫无意义,徐文涛想了想,问:“杨锐和我们学校的学生合作?哪一个?”
  “你们生物系的一个女生。”沈平辉眨眨眼,笑道:“杨锐也是个学生,再找学生也正常吧。”
  徐文涛看懂了眼神,不禁抱怨道:“两个学生做项目,让我们这样配合,这不是胡闹吗?”。
  “现在的学生可厉害了。”沈平辉笑笑道:“捷利康可是跨国公司,他们要得技术可不简单。”
  “这个杨锐,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吗?”
  沈平辉轻笑,说:“北大的,眼瞅着要去北京上学去了,这就想在他走之前,把巢给确定了,要不然,人家明年不飞回来,咱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河东省一年也考不了几个北大的学生,当然,全国状元更稀罕了,徐文涛刹那间联想起来了,讶道:“这个杨锐,就是去年的全省和全国状元,对吧?那应该才大一呀。”
  “要不然说,现在的学生厉害呢,人家卖给捷利康的技术,都值老鼻子钱了。”沈平辉也是道听途说,尽管不知道具体的金额,可还是觉得心痒难耐。
  全国状元的名头,比什么学校的老师更有说服力,恢复高考以后,已经毕业好几届学生了,状元留校或者出国的还是很不少的。
  徐文涛为难的想了半天,问:“非要省级实验室?生物系有好几个实验室,这样,我们找一个实验室,加强一下硬件条件,你看怎么样。”
  “我说的也不算呀。”
  “那就找杨锐和捷利康的人问一下吧,出借省级实验室这种,确实不好说呀。”徐文涛拱拱手,道:“沈老弟,帮帮忙,多担待。”
  堂堂重点大学的大校长,姿态放的这么低,沈平辉也不好意思了,连忙站起来,道:“我尽量,但怎么决定的,得看人家杨锐和捷利康的。”
  “关键是杨锐。”徐文涛听出了脉门,心道:学生估计还是好说话的。
  沈平辉却是见识过杨锐和捷利康的人谈判,两个月的时间,生生把大央企国医外贸的处长和副总谈崩溃了,他可不觉得学生好说话。
  ……
第395章
统一思想
  确定了杨锐是关键所在,徐文涛也是认真准备了一番。
  他首先邀来了生物系主任张延龄,重复了沈平辉带来的消息以后,张延龄的脸是又红又白又黄。
  太可怕了!
  张延龄真的是被吓住了,咬牙切齿的道:“老沈这个坏种,亏我年前还请他吃饭了。捷利康首先看中的肯定是他,要生物实验室,不找生物研究所找哪里?他这是把我们给卖了啊。”
  徐文涛也是这个想法,不过,他不像是张延龄这样反应激烈。
  因为做这个事情,他也是完全没好处的,至少,让梁省长看到了河东大学的付出和努力。
  不说徐文涛本人能从中得到多少,就是河东大学来说,下次从河东省争取经费的时候,声音也能大一点。
  当然,前提是不要把生物系给彻底牺牲了。
  而生物系不被彻底牺牲的前提,就是安抚好张延龄。
  张延龄是全国知名的生物学教授,也是河东大学生物系省级实验室的主任。或者说,河东大学生物系之所以能有一间省级实验室,也是人家张延龄努力申请来的,自申请以来的成果,也都是张延龄主持做出来的。
  张延龄生气是理所当然的,徐文涛就势劝道:“老张,你不要想的太复杂,这对你们生物系确实是有利有弊。的确,弊端是很明显的,你们生物系做实验,出成果,都要受到影响,但我们和捷利康好好谈,尽量让互相之间的要求都满足,我觉得还是有途径的。弊端说完,我也说点有利的地方,有利的地方就是捷利康的跨国公司的属性,老张,你想想,全国有几个学校的生物系,与跨国公司组成了合作关系?一个都没有,咱们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应该趁着别人不会吃,先把大的好的吃了。”
  “合作是没谱的事。”张延龄不上当,道:“校长,我们生物系就一个重点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用不了,我们生物系再想做研究就难了,五年时间……别说是五年了,就是一年时间都要落后的,您说,我们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的抢时间,追上来,这一下子……哎!”
  张延龄的学术成就和仕途基础,都有赖于这个重点实验室,没有这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想要做出点东西来,那就太难了。
  而从张延龄的角度考虑,不到万不得以,他也是不愿意“跳槽”的,毕竟,他换学校虽然容易,但重新熟悉学校环境,经营新的实验室,培养助手,积累成果,再申请省级实验室,免不了辛苦不说,还浪费了时间。现如今,国家刚开始国家级实验室的评定,河东大学生物系的实验室即使不够格,那也排在新建实验室的前面。
  当然,没有这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就是所谓的万不得已了,张延龄宁愿去别的学校重建一个实验室,也不愿意浪费一两年的时间。
  徐文涛亦知此点,竭力劝说,就是不让张延龄有万不得已的感觉。
  他觉得危险说的够多了,于是,在张延龄开始气哼哼的时候,徐文涛小声道:“老张,我倒是有一个主意。”
  “什么?”
  “我们弄一个实验室,再买些硬件设备,让实验室的硬件水平提高一些,不说达到省级实验室的水平吧,尽量接近,当然,这要看他们的需求,到时候,请捷利康的人看了,他们要是愿意,就把这个实验室借给他们,如此一来,省级实验室还是你的,你们生物系还能多一个好实验室,三五不时的用着,等捷利康不用了,你们说不定还能再申请建一个新的省级实验室。”这是校长同志想了一晚上,想到的好办法。
  只要不占自己的实验室就好,张延龄也觉得有点意思,说:“这行吗?”
  “试试看吧。人家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就考虑和他们谈条件,比如使用时间等等。如果行得话,这不是皆大欢喜?再怎么说,也是他们借我们的实验室,不能强来嘛。”校长嘴上这么说,心想:捷利康或许是不会强来,梁省长为了争取捷利康的欢心就说不定了。
  张延龄又问:“买硬件的成本从哪里来?”
  “学校出一部分,我看捷利康愿不愿意再出一部分,一年一万块的租金也太少了。”
  “对的,他们要是能给一点外汇,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徐文涛点头,道:“让他们捐献一些仪器之类的,我觉得还是能做到的,总而言之,你们生物系内,也要统一思想,不管是哪个实验室最终被选中了,这都是好事,要积极配合,不要埋怨。”
  如果最终被选中的还是张延龄的省级实验室,意思张延龄也要积极配合了。
  张延龄黑着脸点头,他也没啥好办法,只能见招拆招了。
  学校里开会向来拖延,张延龄回去招呼着开会,还没有通知到人,校长室就派人过来了,说:“捷利康的代表中午就来,校长让您准备一下。”
  “这么快?”张延龄想说我们系还没有统一思想呢,话到嘴边停住了。
  校长室来通知的年轻人留了点小胡子,一副挺认真的模样,道:“外国人的效率是挺高的,中午要来一辆车,三个人,午饭由校本部安排,张主任也请过去。午饭过后,就到生物系来考察。”
  张延龄看一下表:“现在都11点了。”
  “是。”
  “你们也不能提前说。那个杨锐来了吗?”
  “来了,捷利康的人陪着,坐主座。”这位说的相当详细。
  “是那个杨锐吗?”
  来人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意思,点头道:“是去年的高考状元杨锐。”
  “去年的时候,还是乡镇中学的学生,今天就是跨国公司的座上宾,要我们的校长作陪了?”张延龄啧啧两声,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杨锐,真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张延龄感慨一句,又让人取消会议,然后穿外套往外走。
  这么大的事,他是一点耽搁都不敢的。
  这次要是顺利了还好,要是不顺利了,他未来几年可要颠沛流离了,不像是校长,要是弄坏了,最多失去一个生物系,要是弄成功了,也不过是得到梁省长的认可,给河东大学赢得一个跨国公司的合作伙伴,再多给生物系找一个实验室……仔细想起来,校长得到的好处还真不少。
  张延龄暗暗摇头,要不然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校长比系主任高了一层,结果拿好处拿的多多了,损失起来又少多了。
  再想想杨锐,人家什么都不用做,就有外国公司帮他跑前跑后,为此还逼得一个正厅级大学鸡飞狗跳,实在不知道怎么能有这样的能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