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1306

  “说人话。”
  “哦……就是颗粒均匀,净度相对高,重量还没有称量,但看这个样子,四分之三颗米粒的大小,作为第一批成果,要我说的话,挺不错的。”
  弗兰奇看向杨锐,笑道:“恭喜杨先生,第一批产品的质量不错。”
  “虽然还没有称重,但我觉得重量会比预计的少。”拉德尔打断了两人的庆祝。
  “重量变轻?新技术会有这个问题?”弗兰奇皱起了胖胖的圆脸,像是个被放了气的热气球。
  辅酶Q10可是按照重量来卖钱的,总重量变轻就是产率降低,这与捷利康期待的成果可是相反的。
  “称重吗?”田世昌用中文问了一句。
  “当然,我来称重。”弗兰奇听了翻译的话,颇为紧张的张罗着称重。
  因为不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田世昌拿来了常用的电子称,并去掉了托盘重量。
  将整盘的辅酶Q10放上电子称,弗兰奇即以无比郑重的表情看向它,同时读数道:“1685克,这是三磅多,对吧?”
  站在学霸对面,弗兰奇对数字的信任度大为降低。
  “3.7磅。”杨锐点点头。
  “我们的期望值是多少来着,一公斤?”弗兰奇头脑混乱的问拉德尔。
  拉德尔有点不好意思,又有些困惑的拿起盘子,又放下,接着干脆又放了一瓶水到上面……
  “晶体内部变的更紧密了,所以,体积看起来变小了,但实际重量增加了,这样能够缩短结晶的时间,变相增加了产率。”杨锐站出来解释了一句。
  弗兰奇眼前一亮:“又是新技术?”
  杨锐摇头:“老技术新用,正好调整生产参数,我就一并增加了上去。”
  “技术高超!”弗兰奇翘起了大拇指,顺手拉开左瞧右看的拉德尔。
  “我再呆一天,接着准备回学校了,估计等不到洁净车间做好的时间了。”杨锐擦擦手,道:“弗兰奇先生,你可别忘了咱们的约定。”
  “约定?哦……当然,您放心回北京,我会帮您照看好河东的。”弗兰奇点着脑袋,乐淘淘的道:“总部一旦决定了新厂的建造计划,我一定会与您沟通,我相信总部也一定会重视您的意见。”
  “也记得和我父亲沟通。”杨锐做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
  “当然,当然。”弗兰奇才不在乎新厂建在哪里,要论偏远,西堡镇已经够偏远了,只要电水通信等方面过得去,高技术的生物工厂的选址要求并不高,建在哪里都差不多。
  拉德尔听着两人的交流,有些郁闷的盯着托盘,他还没想明白参数改变的意义,现在又有了缩短结晶时间的旧技术,这让拉德尔的脑子一下子不够用了。
  新技术没想明白,还有辩驳的理由,旧技术不知道,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拉德尔越想越是无奈,对于所谓的研究,突然觉得索然无味了。
  ……
第410章
国际会议
  不像是回乡时的大张旗鼓,杨锐返京的时候尽可能的低调简单。
  父亲照例只是送出门的,母亲照例给塞了一兜的食物和洗干净的衣服。
  表哥段航开着吉普车,将杨锐一路送到了南湖火车站,又打了电话给二婶宋雁,帮他安顿好了,才笑呵呵的离开。
  杨锐在软席候车室等了30分钟,才见到同行的曹宝明和何成,其他人或早或晚的都去了学校,有的已经开学,有的则是在家里呆不住了。
  曹宝明和何成要不是等着杨锐,也是早都回去了。
  上了火车,曹宝明就一副舒服的样子,道:“总算从家里出来了,以前怎么不觉得呆家里那么难受。”
  何成忙着放行李,瞪他一眼,道:“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哦。”
  “我也没嫌家里穷,咱现在读了大学,等过两年毕业了,我就把家里人都接出来,好好工作,分一套大房子……呸,你才是狗呢。”曹宝明反驳着反驳着,突然觉得不对。
  杨锐的行李简单,塞到了车厢上面,斜躺下来,也觉得心情松弛了下来,笑道:“老曹的意思是家里不方便,别扩大化了。”
  “就是说,家里连电灯都没有,晚上七点就睡觉,撒尿都得摸黑了去,不是我说,农村真是太苦了。和城市里不能比,和北京更不能比。”曹宝明一副感慨万千的模样。
  何成呶呶嘴,道:“你躺软卧里,别人要站着,这个怎么说?要不然,你把位置让出来好了。”
  曹宝明哈哈一笑,岔开话题道:“哎,这么多人,我哪里让的过来,你别说,李学工读的铁道学院真不错,以后要是分回到南湖了,估计用不了几年就能分到一套大房子。”
  软席车厢的灯半明半暗,拉开帘子,反而有车站的光线透过来。
  站台上永远都是满满当当的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人群,拼了命的往车厢里挤。
  这时候人的行李,平均比30年后要多了一倍都不止,使用行李托用的人更少,大多数人都要扛上几十斤的袋子或箱子,使得车厢里不光人多,甚至行李多的让人没有落脚的地方。
  有幸买到了坐票的人,抢着上车也是为了给自己的行李找个好位置。本人座位上方的行李架毫无疑问是最好的,又方便又安全,但要是不抢在前100位上车,基本没有机会将行李放上行李架,甚至想要把行李塞在座位下面,也得跑的比大多数人快。
  不过,那些没有买到预留车厢的旅客,抢着上车也只是图个心安,或者找个方便落脚的地方蹲着。
  在80年代的火车上,能蹲一路已经算是运气好了。至于给钱就能买得到座位的黄牛票,或者只要几小时就到站的高铁动车,还仅止于普通人难以接触的传说级产物,一种在文学作品中进行批判以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一种在科幻作品中进行科普以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
  尽管软卧包厢中只有四张床铺,何成还是强迫性的先将行李放好,才轻松下来,转过头来继续前面的话题,问:“老曹,你们村高二的时候就通电了吧,是不舍得用吧。”
  曹宝明没好气的道:“两毛八一度电,你舍得用?”
  “我们没那么贵。”
  80年代的农村电费是比城市电费贵的,就是这样,拉电也得村子里自己出一部分钱,缴不出千儿八百元,供电局就会拖着不拉电,偏远的村子,还得缴更多的钱。
  两毛八分钱一度电比三十年后也就少了一点,考虑到相差百倍的收入,这用电成本也就差了百倍。
  曹宝明对此是深恶痛绝,掰着手指道:“家里电灯是100瓦的,60瓦的根本不亮,我老爹也丢不起那个人。就是用的时候丢钱呀,一个小时三分钱。家里要是不来串门的,谁都不舍得开灯。从初八开始,大家串门都找白天去了,你不能让别人家为了你熬灯费油的,你说是不是?”
  “三分钱确实贵了。”何成啧啧两声。三分钱都能买包便宜烟了。
  曹宝明又道:“我妈弄了个小台灯,让我晚上看书,我看了一天,想想算了,又不是白天不能看,浪费那个钱干什么。所以说,我这几天都是天一黑就困,天一亮就醒,比打鸣的鸡都准时。”
  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何成也道:“我们那里也差不多,好几家人买了电视和洗衣机,舍不得用,都用布罩起来,平时还和大家一样,自个儿洗衣服,洗衣机就闲放着,当家具。”
  “也是怕费电。”
  “洗衣粉也贵啊,怎么算怎么觉得浪费。”
  “还是北京的生活好,宿舍里的电灯想用到几点就用到几点,别看食堂里卖的是大锅菜,但菜的花样多呀,品种齐全,全国各地的新鲜菜都运过来了,咱们河东省,除了春节几天吃点存下来的新鲜菜,平时就只有萝卜白菜,土豆红薯……”
  互相抱怨一会儿,火车也就启动了。
  车厢里的另一名乘客直到晚上才上车,却是位40多岁的中年干部,与杨锐等人没什么共同话题。
  一夜无话。
  第二天晚间,火车抵达北京站,捷利康派来的皇冠车,又分别将三人送到学校。
  天色已晚,这时候也没有手机拍照狗仔队之类的玩意,杨锐大大方方的让车开进校园,再和司机一起将行李搬进宿舍。
  84年的皇冠车标本身就是通行证,更别说捷利康的外资黑牌了,门口的保卫不仅不拦,还认认真真的敬了个礼。
  来来往往的学生只当又是哪位北京的官二代显摆,文青的“哼”上一声,愤青的“呸”上一声,无人深究。
  宿舍里只有董志成在,这位老兄像是住在靠窗的上铺似的,探出一个脑袋,见是杨锐回来了,就打个招呼,脑袋又钻回了灰蒙蒙的蚊帐,道:“锐哥儿回来了,家里怎么样?看书了吗?这两期的《收获》可是真有收获。”
  “哦?怎么有收获?”杨锐一边收拾行李,一边闲聊。
  “有篇介绍作家的文章,我照着里面的名字,借了好几本书,像是余华的,王朔的,莫言的……”
  “都是当代作家。”杨锐随口回了一句。
  董志成大感振奋,在上铺坐了起来,问:“锐哥儿也喜欢当代作家?我觉得当代作家写的好,不是说以前的作家写的不好,就是觉得有点生涩了,像是鲁迅、茅盾……”
  “我不太看小说。”杨锐赶紧打断他,这个话题聊起来,可是春雨绵绵无穷无尽了。
  董志成失望的“哦”了一声,又道:“总会看一些吧,你最喜欢谁的小说?”
  杨锐脑子转了一圈,迟疑的道:“我就看过鲁迅和莫言的。”
  看过鲁迅的是因为课本上有,看过莫言的是因为这厮得了诺贝尔奖,对大学实验狗来说,能看到这个程度已经不容易了,看的再多的,只怕要退化成文青狗了。
  董志成身为物理系学生,理论读的怎么样且不说,文青病是不轻的,不由叹了口气,道:“锐哥儿,不是我说,你书读的不错,文学作品还是要读得,人家不是都说,大学是陶冶情操的好地方,不读书怎么陶冶情操呢……你选的作家也有意思,鲁迅就不说了,怎么一读就读到了莫言,你应该做个读书计划。”
  80年代是文青重症传染期,30年后的文青放到这时候来,都可以挂上浮躁的牌子。
  杨锐也稍微有点受到现在的大学气氛的影响,不禁想:以前忙着做实验,现在是不是真的应该停下来读点陶冶情操的书。
  想到此处,杨锐抬头道:“你给我推荐几本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