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1306

  还是涂宪头脑清醒一点,岔开两人头对头的谈话,道:“我们想了个主意,杨锐,你要不就把这份新的技术档案,拿去会议讨论。这些东西总结出来,也能写一篇不错的论文了。”
  “不干。”杨锐断然否决。
  涂宪的老婆王晓芸奇怪的问:“为什么?”
  “论文太简单,提问太复杂。”国际会议的一个主旋律就是提问,历史上,被提问问蒙的科学家数不胜数,不是你名气大,技术好就能避免的。另外,杨锐拿出新技术做研究,这是很好用的,但是,这些技术上了国际会议,可就麻烦了,杨锐很容易被要求证明如何发明的这些技术的,偏偏这些技术是杨锐不好证明的。
  自诩在这个行业内有所发展的家伙,要是看到杨锐弄出了新技术,没准都要来问两句,麻烦的不是一星半点,而且这种提问,对提升格调没什么帮助。
  “继续原来的计划。”杨锐咬着牙,准备再培训几个人帮忙。
  ……
第415章
离心机的用法
  作为实验室老大的杨锐都废寝忘食了,孙汝岳等多条实验狗自然也没了休息的理由。
  当然,实验狗熬夜也是常事,或者说,不熬夜的实验狗不是好实验狗,实验室里辛辛苦苦的养了你,总不是为了和你讲八小时工作制,工人权益什么的。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实验室,随便抽检几个人,发际线绝对比全国标准低的多,作息时间不规律,吃饭不规律,耗费脑力,耗费体力等问题,在实验室再普遍不过。
  做实验狗的,如果只描述自己的工作方式和作息时间,还有工作报酬,旁人十有八九以为他们是被关在血汗工厂里。
  好在杨锐讨来的火腿肠还有剩余,放在实验室里当干粮,直接让大家以实验室为家了。
  就连黄茂,吃了两根火腿肠以后,也翘着大拇指,赞道:“我们的杨总真大方!”
  照他们来想,这火腿肠就算不是杨锐出钱买的,他转手倒腾一下,也是海量的钞票入账。
  所谓海量,至少是几千上万元了。
  现在可是十亿人民九亿倒的年代,偏偏杨锐就没有这样的想法,生生拿来给大家白吃了。
  杨锐却是早就看不上几千几万元了,别的不说,光是一个西捷工厂,改造以后的年分红就要翻倍,少说每年60万美元,等于每天就有上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这些钱,虽然很大一部分要投到实验室里,但实验室未来也是会有产出的。
  倒是“大方”的评价,让杨锐颇为喜欢。
  一个人要在几十上百人跟前建立一个形象,尤其是好的形象,其实是颇为不易。
  在北大范围内,杨锐能轻松的得到“学习好”或者“有前途”的评价,但就个人方面的评价,其实是层次不齐的。
  “大方”是个相当好的评价了。
  宋江和卢俊义,靠的都是大方的评价打天下的。
  做一个大方的实验室老板,也是杨锐的追求。
  至少,大方能让实验室同仁觉得舒服一些。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实验室的工作繁重,再好的东西也难说享受。
  杨锐也累的够呛,但还能坚持的下去。
  他做研究,是真的有兴趣,而不是为了简单赚钱。
  曾几何时,他就是想要累的有价值也是不行的。导师的水平一般,就申请不到厉害的项目;申请不到厉害的项目,就没有充足的经费,没有充足的经费,也就没有一天到晚做实验的资源。
  一天到晚的看文献是少不了的,但一天到晚的看文献是做不出研究的。
  尤其是自然科学,不动手去做,根本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否与想象的一样。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科研最基础的方式。
  看70年代的中国实验室就知道了,实验经费不足的,每天窝在那里做“理论研究”,所谓的理论研究,对高端科研来说,也就是没那么浪费时间的自我安慰罢了。
  相比之下,华锐实验室的资金就充沛太多了。
  短短的几天时间,杨锐就做了几十组的实验。
  包括孙汝岳在内的实验助手们,排着队做前置实验。
  实验室里用的最多的离心机,“嗡嗡”的几乎没停过,以至于王晓芸一个劲的担心:“这东西不会坏掉吧。”
  每当这个时候,魏振学就很骄傲的说:“安心了,不可能坏掉的,我前段时间做早餐用离心机,一开半个小时,一点问题都没有。”
  王晓芸早就知道魏振学是只逗了,但还是没想到他能逗到这个境界,不禁扶着额头,道:“老魏,吃什么早餐,能用得上离心机呀?”
  “凡是需要固液分离的都可以用啊。比如我喜欢喝绿豆汁,不喜欢吃绿豆,那煮出来的绿豆粥,就可以放在离心机里,随便开一会,立刻就把绿豆汤撇出来了……”魏振学很认真的介绍了自己的早餐,又道:“喝茶用离心机也很好的,滚烫的水倒进去,立刻用离心机把茶水撇出来,喝起来又爽口又均衡。”
  “茶水均衡是什么……”王晓芸叹为观止。
  离心机的构造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中间会快速旋转的,四周联接了容器的机械。
  因为中间旋转的非常快,比如每分钟几千转之类,被联接在四周的容器,就会因为其密度而被分离开来。比如较重的绿豆或者茶叶会聚集在一起,绿豆汤和茶汤会聚集到另一边,理论上,这是比过滤器好到天上的高级机械,家里没的用,主要是成本原因。
  杨锐以前也做过相似的事情,所以,他很快想到一个关键问题,道:“咱们的离心机不大啊,好像也只能连试管。”
  “是啊。”魏振学一副那怎么样的表情。
  王晓芸更加“叹为观止”的问:“把绿豆粥放到试管里,再分离出绿豆汤,然后喝下去?”
  “对哦,稍微沉淀一下也可以的,最后取出来的步骤有点麻烦,我喜欢稍微留一点汤……”
  “你都有经验了!”王晓芸无奈。
  “当然。”魏振学很自然的道。
  “试管……不脏吗?”王晓芸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魏振学像是想了一下……
  王晓芸再次犯晕,这种事情还需要想吗?是人都会想到的吧,至少正常人应该会想到……
  魏振学很快想出了答案,淡定的道:“我仔细洗过了。”
  “前两天还装化学试剂,今天就当绿豆汤碗,洗过也不好吧。”
  “亏你还是学化学的,吸试管可以洗的干净的,你知道的呀。”魏振学振振有词。
  王晓芸愣了一下:“敢情儿不对的是我?”
  魏振学郑重的道:“你的思想落后了。”
  “我的思想落后了?难道用试管装绿豆汤,再放离心机是先进的?”王晓芸哭笑不得。
  魏振学摇头,道:“不是绿豆汤,放进去的是绿豆粥,分离出来的才是绿豆汤。”
  “呃……算了,我去做实验了,中午不用帮我带饭了。”王晓芸一副佩服的表情。
  涂宪咳嗽两声:“饭还是要吃的。那个……老魏,以后给你专门留几个试管?”
  “不用,我旋用旋洗。”魏振学客气的道:“该做实验的做实验,优先实验嘛。”
  杨锐听的也是无奈,拍拍魏振学的肩膀:“别客气,我专门给你买一套试管。”
  “那多不好意思……”
  “算实验室福利。”
  “这样啊……那就买大一点的试管吧,搅拌机配合离心机也很好用,比如做橙汁什么的……”
  “那个……”黄茂突然打断了几个人的聊天,道:“我这里出东西了。”
第416章
无心栽柳
  “出什么了?”实验室内诸人自然而然的聚拢了起来。
  黄茂将实验台上的一台电子屏转向,道:“我之前看到一股显著的钾电子流,刚才确定再次检测到了,你们看一下记录,平均单电导超过250皮西每米了,比普通钾离子通道的单通道电导大十倍。”
  皮西每米是电导率的单位,也是单通道的检验标志之一,十倍的电导肯定是不正常的,众人立刻围着看记录纸。
  杨锐瞅着看了一会,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
  这似乎是slo家族基因编码的特征。
  杨锐迅速的在脑海中查询了一遍,找出了slo家族的4个成员,接着有点哭笑不得。
  黄茂妥妥的找到了slo家族的第一个成员slo1通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