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306

  “那我要是加入锐学组了呢?”邵亮虚情假意的问了一句。他靠着卖牛仔裤,每周都能赚到上百元,一个月下来,少说有六七百元的盈利,吃肉什么的自然不在话下。
  要不是他的老爹固执的要他读书,邵亮早就辍学做生意去了。不过,今天发生的一切,还是出乎他的意料,总有点怪异的感觉,更想听听杨锐的想法。
  “锐学组不是你想进就进的,你现在写申请,就相当于49年反正,吃肉还是不太可能的,总归还是能吃饱的。”杨锐心情挺好,声音清朗,引的周围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邵亮被他调戏了也不恼,道:“你这么说,反正不反正,结果不都是一样?”
  “当然不一样了。不过,你现在都落到我手里了,要你干什么,还不是由我说了算。”杨锐眯着眼。她今天也花了些心思考虑如何处置邵亮,最终决定,还是来硬的比较好。
  用温暖的心来融化叛逆少年的心,这种故事拍成电视剧,还是很受大妈们欢迎的,可杨锐又不是电视剧里的人物。
  他的事情多着呢,更不是什么教育专家,只是出于对邵工的承诺,再加上给大舅帮忙的心思,才准备帮邵亮一把。
  杨锐真的没有心情,去了解邵亮的心理活动,他只是准备给邵亮补习罢了。
  以前的文人大儒教学生的时候,也没有像西方人似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了。中国人开始惯孩子,怎么也到了80年代末了,像是邵亮这么大的小伙子,个顶个的皮实。
  因此,杨锐在邵亮怀疑的眼神中,命令道:“从明天开始,你就在西堡中学读书吧。学校的老师你也见到了,至少认真负责。每天中午和下午的时候,锐学组讲课,你也过来参加。然后是晚自习时间,你要完成每天布置的作业,人就留在学校里好了,就住在……苏毅,你们宿舍还有铺位吗?”
  “有,不够我再拖一个架子床回去。”苏毅痛快的抹嘴,不怀好意的盯着邵亮笑。
  邵亮心下一亮:“我不回家,我爸肯定着急……”
  “我给他打电话。”
  “打电话说不清楚,再说了,我啥东西都没带……”
  “我让你爸送来,今晚先将就一下吧。”
  “我不想在西堡中学读,我在学校还有同学呢。”
  “那就没办法了。”杨锐一副传销头子的架势,只要不放人,坚持上课,大学生都能给你洗脑成文盲,何况他还有邵工的尚方宝剑。
  邵亮还算是聪明,见得如此,把碗一放,道:“不管你说什么,我是不准备上学了,上课也不听,考试更不会好好答题,你就算放我走,也是浪费时间。”
  “上课不听,考试不答,的确是有点问题哦。”杨锐摸了摸下巴,一副思索的表情。
  邵亮反过来劝道:“你不如现在放了我……”
  “不听讲就抄写吧。”杨锐突然打断了他的话,道:“先从英语单词抄写开始吧,每个单词抄100遍,早晨抄10个单词,中午抄10个单词,晚上抄10个单词,坚持一个月,增加几百个词汇量没问题。到时候再抄十几篇作文,英语考个四五十分估计不难……”
  邵亮慌了:“抄这个东西有啥用,再说了,我考试不好好答,你一样没法交差。”
  “我是还你老爹的人情,不用交差。”杨锐说着一顿,又道:“你抄写过单词的本子,我会给你收好的,到时候拿给你爸一看,他就明白了。”
  “我不抄。”邵亮祭起终极法宝。
  杨锐向苏毅努努嘴,道:“你们两个结成学习班子,你不抄,抄的不好,抄的不够,抄的难看,都是苏毅的错。”
  他摸摸邵亮的头,道:“我劝你抄写的时候用心一点,这样效果好点。当然,你要是不愿意,我也不强求,只要不是傻子,他抄100遍单词,总能记得住。”
  邵亮傻了,半天才道:“你这么整,是浪费我赚钱的机会。”
  “82年做个体户?还是未成年?”杨锐瞥了他一眼,道:“我十有八九是浪费了某些执法人员赚钱的机会……耽搁一两年,读完高中再决定人生目标,我觉得稳妥一点。”
  “我不想稳妥……”邵亮梗起脖子。
  杨锐摆摆手:“我不是你爸,我管不了那么多,先抄两个星期的单词吧,到时候我叫你老爹过来,你们自己谈。”
  邵亮气的大叫起来,被苏毅一巴掌给拍了回去。
  杨锐伸了个懒腰,暗自摇头。他对现在的社会治安和法律制度是抱有悲观态度的。后世人看80年代的生意人,只看到了他们赚钱容易,却没注意到商业环境的恶劣。商业行为不受保护且不说,任何一名领导的脑洞大开,都可能导致原本合法的事情变的不合法。掌握有不受控制的权力的机构和个人很多,不管是国企还是行政部门,都有直接处罚商人的能力。黑社会更不用说,有时候一个乡村都有两三个团伙。
  这种混乱的环境,虽然可以浑水摸鱼,却又使得商业风险的几率无限增大,要想成功闯出80年代,着实不易。
  杨锐远看了一眼邵亮,随手拿出纸笔,开始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同时开始考虑,如何将自己的补习教程,加入到学校的正常课程里去。
  ……
第47章
新概念英语
  接下来的几天,杨锐照常上课,锐学秘卷也照常出售,校长继续流连于县城与地区之间盖章子,校内气氛略有平静,锐学组的名声却是到了高峰,不仅是回炉班和毕业班的学生,其他年纪的学生也纷纷申请加入锐学组。
  按照杨锐的要求,加入锐学组是要写入组申请的,于是,雪片般的申请立刻堆满了桌子,还有许多人积极参与锐学组秘卷的刻录和印刷工作。
  申请书有厚有薄,多者二十余页,少者两三页,其中一些看一眼就知道是入党申请书改的,另有一些则写的相当认真。
  鲤鱼跳龙门哪有那么容易,西堡肉联厂的厂办中学每年近百人,没有一个考进大学的,西堡中学差不多是本地最好的乡镇中学,一年也只有寥寥数人考上大学……不过,难度并非是跳龙门的阻碍,只要想想跳过龙门的生活,有志于此的学生就愿意付出一切来获取丁点的机会。
  这是从一个世界前往另一个世界的唯一捷径。
  杨锐一个人是看不完那么多申请的,坚持了一天,就把黄仁和刘珊拉入了审核组。
  因为杨锐的表现,尤其是“谢师”行为,令刘珊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加之性格认真,接受了审核的任务以后,她竟是把审核工作做的井井有条,不仅分出了通过、暂缓和不通过三类,还给每份申请书写了评语,然后给该生单独建立档案。
  如果说写评语是认真,建档案就是做出花了。
  刘珊找上来的时候,还担心杨锐不同意,用劝说的语气道:“咱们学校的人数不多,需要做档案的估计只有两百人左右,他们也不会投递一次入组申请了事,总要继续投递下去,一次两次还不觉得,三次四次的话,做一份档案就更划算了。我考虑着,也不用真的买档案袋之类的东西,就用一个文件夹,给每个学生做一张纸的档案,夹在里面,他每次申请,无论是否通过,我们都可以在里面标注,这样下一个人审核的时候,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也不用每次都保存入组申请,还能让申请的过程更公平……”
  “我同意了。”杨锐看着刘珊的认真劲儿,自愧不如。
  刘珊颇为意外,道:“你真同意了?”
  “为啥不同意?”杨锐反问。刘珊建立的档案,更是给了他灵感,进而有了一系列的联想。学生可以毕业,档案却可以永远记录下去。随着锐学组成员的增多,杨锐全靠记忆的方式,显然是行不通了。
  但若是给每个人都建立一份档案,哪怕他们毕业以后各奔东西,杨锐依然能够通过它们,回忆起双方的关系,重新建立联络。
  刘珊自然想不了这么深入,但她的思维回路却是转向了另一个方向,问:“你不会是因为我的原因,才同意的吧?”
  她的眼睛不大,却是灵动非常,看着人的时候,像是一汪打转的湖中漩涡。
  杨锐本来准备解释的,到了嘴边,一笑而道:“因为什么都没关系,你的想法挺好的。而且,我们不能只给申请入组的学生建档案,要给所有锐学组的成员建档案。这样吧,档案袋还是先不要买,免得人家以为我们要做什么,弄些回形针,或者是订书机,给每名学生准备三页纸,顺便填写相应的资料,要加上一些家庭信息,然后是学习情况,我们的一些主要活动等等,就比正常的档案还详细一些,毕竟,咱们就这么多人……”
  刘珊原来还有点羞涩,可听杨锐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不由道:“给几百人建档案,我一个人不可能做完。”
  “那再给你加一个人。”
  “还是不够,最好要有4个人,买东西还得单独派人去。”刘珊掰着指头算,搜集信息要多长时间,撰写信息要多长时间,核查和分类要多长时间……
  听她说的认真,杨锐也认真起来,想了想道:“就按4个算,我让黄仁安排补助。”
  “补助?”
  “与刻卷子的同学的补助一致吧,每小时一毛钱。最多给你们5天时间,到期不能完成的话,补助也就停发了。”锐学组日渐正规化,计算工作时间的时候,也缩减到了每日最多8小时,这是为了和国家的法定工作时间相对应。如今可不讲究加班多给钱,事实上,不管你加班多给了多少钱,都很容易被人引申到剥削上面去,因为盈利机构加班的目的都是赚钱,既然赚到了钱,不管分配多少给工人,都会产生利润,也就是剩余价值。
  在80年代早期,究竟是剩余价值还是利润的事是说不清楚的。杨锐既不关心这个问题,也不想成为论战中的目标,他的前程远大着呢,何必去冒这种政策风险,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一个不小心踩入深渊,紧接着就是万劫不复。这和考试100分可是截然不同的风险。
  最简单的情况,某位老党员看不惯你,一纸实名举报,前面的努力就可能全部报废。
  这年月的上访可不是给群众准备的,真正厉害的上访属于官员和党员,他们每年制造的上访也远多于普通群众,多少高级干部就始于一次同僚的上访。杨锐的小身子骨,还远远禁不住这种大杀器。
  刘珊却是一惊,捂住小嘴,道:“你要给我们发四块钱?”
  “工作理应得到报酬。”
  “你真的是因为做档案发钱?”刘珊突然又有了怀疑。
  “你说呢?”杨锐笑笑,不等刘珊反应过来,又道:“行了,赶快去找人吧,只要没事的锐学组成员,对方同意,都算数,你把名单交给黄仁,让他发钱就行了。”
  刘珊深看杨锐一眼,说了句“好”,转身离开。
  杨锐笑笑,继续伏案读书。
  他这些天,都在默写《新概念英语》。
  国内目前已经有了新概念英语,但不是出版刊物,而是手抄和油印的小册子。
  英国人亚历山大67年就推出了这套新概念英语,一度风靡全球,国内则是两届高考结束,才开始疯狂的寻找适合的英语教材。因为央视播放的《跟我学》实在太火,由同一名作者著作的新概念英语就此进入了中国人的眼帘。
  然而,没有正式出版的新概念英语,在82年还是很难买到的,大家一般都是借来自己抄写,也有些学校的老师会油印一批,发给喜欢的学生。
  就是这样零碎的规模,也让新概念英语遍布全国,再过两年,还会有出版社无视版权,开始大规模的印刷。
  可在有出版社印刷之前,要想找一套完整的新概念英语,并不容易,许多学生都只抄自己觉得好的部分,也有抄几篇文章就放弃的,还有弄丢的,抄错的……就像古代的读书人抄书一样,越是大部头的书籍,就越容易散佚。
  杨锐思前想后,干脆决定自己抄一份完整的出来,然后油印分发给锐学组所有人。
  他对于英语教学没什么心得,而他所接受的最高端的英语训练,则是为撰写论文而学的,他这个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毕业需要发表至少一篇一区论文,而一区的杂志都是外文杂志,英语不行的,毕业都困难,不学是不行的。
  不过,杨锐到了大学才努力学英语,毕业几年以后又不再用,许多内容也都忘的差不多了,反而是专业相关的词语,记忆深刻。
  换言之,现在把杨锐丢到英语国家去,他能磕磕绊绊的说一些生物学的单词,日常对话反而谈不明白。
  杨锐也不懂什么英语窍门,但他记得很清楚,背下新概念英语,英语水平绝对是突飞猛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