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4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1306

  从舍伍德的角度来说,哪怕可口可乐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他们也不愿意这样的跟踪研究发生在自己的地盘上。
  吉布森则心怀侥幸的道:“这样的实验,成本也太高了吧,我们恐怕支付不起,您知道的,我们的权利有限……再说了,在中国,恐怕很难找到合适的实验对象吧。”
  “我们不一定要在中国进行实验,可口可乐是全球发售的,饮用碳酸饮料的人群也是全球性的。唔……正好我和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位教授开展了合作,我们也许可以讨论一下这个项目。另外,英国人说不定也有兴趣……”
  吉布森和舍伍德的小心脏颤了颤。
  吉布森舔舔嘴唇,道:“杨锐先生,日本和英国都是全球消费极高的国家,在这两个地方做跟踪性研究,平均每名学生每年至少要20美元的经费,5000人就是10万美元了。”
  言下之意,他不信杨锐能拿出10万美元。
  杨锐也自然而然的点点头,道:“还有其他的相关花费没有计算,这样的话,的确是个问题……”
  吉布森和舍伍德的嘴角微翘,是要开价了吗?
  却见杨锐似乎真的想了一会,却道:“也许只能缩减规模了,首期在一个国家,选择2000名学生,先做一个8个月的跟踪调查,这样的话,5万美元应该就足够了,我的实验室里,正好剩下这么一笔钱。”
  吉布森和舍伍德彻底绝望。
  对跨国公司来说,财大气粗的研究员和财大气粗的律师一样是不能惹的。
  资金不足的律师,虽然听起来像是律师,但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有本事不看证据,就用无数的文件和拖延策略堆死你。
  没钱的研究员,即使挂上科学家的名头,也最多像是记者一样,写几篇不痛不痒的文字,不会对跨国公司伤筋动骨。但是,研究员一旦有钱了,正对跨国公司的攻势就像是海浪变成了海啸,尤其是在食品和生物领域,强如杜邦公司,都要在不粘锅的漆料配方上栽倒,不是实力雄厚的实验室,很难与这样的公司战斗并胜利。
  舍伍德和吉布森不知道杨锐口中所说的实验会不会成功,但只是听听,就够吓人了。
  “杨锐先生,我可以准备12000美元,资助您的研究,如果您愿意再等一下的话,我们也许还有额外的惊喜。”舍伍德拿出了自己最大的诚意,他最多也就能批出来一万两千美元了。
  杨锐遗憾的摇摇头,道:“没想到可口可乐也这么穷。”
  舍伍德脸一红,道:“我们会向上级请示的。”
  杨锐并不知道,两年以后,央视仅仅为了20万美元的广告费,就让可口可乐登上了重磅新闻,从而令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质疑声融化。
  对央视这样的机构,20万美元都是天价,舍伍德提出的12000美元,也确实是非常高了。
  可惜,杨锐手里的活钱,远不是一万两千美元所能比的。
  稍想了一下,杨锐分别拍拍舍伍德和吉布森的肩膀,道:“一万两千美元就不必了,可口可乐既然经费有限,暂时也不用捐助我的实验室了,咱们后会有期。”
  舍伍德和吉布森眼睁睁的看着杨锐离开,心里不止一次的想要将杨锐摁在地上。
  良久,舍伍德问道:“杨锐最终的意见是什么?”
  “不知道。”吉布森满眼的茫然,今天的谈话,信息量太大了。
  ……
第508章
拿得起放得下
  杨锐提前坐上了返城的大巴车,等了没多长时间,就见到说说笑笑的常世辉等人。
  常世辉显然没料到杨锐会提前坐上大巴,愣了一下子,干脆坐到了杨锐对侧面,笑道:“怎么样,老外给钱了?”
  见面就谈钱有点俗,但常世辉和杨锐也没什么好寒暄的,一个是中年不惑的副研究员,一个是二十岁的帅气大学生,排辈分的话,杨锐应该给常世辉持弟子礼,但若是以资本论,常世辉心里却矮杨锐一层都不止。
  谈学术,两人早就不在一个层面上了,常世辉如果有一篇JMC,现在都要抖起来,不至于还是副研究员。
  谈学校,杨锐读的是北大,常世辉读的是地方大学。
  也就是直截了当的俗钱,才让话题没那么无聊。
  杨锐的脸上看不出太深的表情,淡定的道:“两名美国人是提出资助我的实验,我没要。”
  “没要?”常世辉额头撞在前面的车座上了,还有人给钱不要?
  杨锐翘着腿,道:“给太少,不如不要,打发叫花子呢。”
  他这么一说,反而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常世辉的脑袋也不撞前车座了,对杨锐笑道:“有志气,是不能让他们小瞧了去,就你现在……就你说的那些东西,他们怎么着也应该出点血了。”
  旁边另一位教授却有不同意见,道:“蚊子小了也是肉嘛,我们那年月,别说外国企业了,到地方上去,随便哪一个副地级的厂子,给我们什么,我们就拿什么,没有天三捡四的份。当然,现在的条件好一些了,但要我说,还不如先拿了,剩下的慢慢谈。”
  杨锐笑笑,心想,还真是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西堡肉联厂就是副地级的厂子,上千人的企业,多少人奋斗一生,混一个副科级就满足了,若是有一个正科级,恨不得天天给人说自己的工作经验,但在这位的口中,副地级的厂子,显然是不够格调的。
  没有人为副地级的厂子打抱不平,常世辉则道:“先答应了,以后就不好谈了,杨锐的决定没错。”
  “世界天天都在变化,今天不谈下来,明天也许就没有的谈了。”
  “拿得起放得下,杨锐就算不拿可口可乐的赞助,他也照样做自己的实验,既然如此,干嘛要受可口可乐的闲气。”这才是常世辉为杨锐说话的主因,杨锐没答应赞助,总比拿了赞助令人心情愉快。
  其实,常世辉也知道自己和杨锐在科研上有差距,人家看不上的赞助,也许比自己半年的经费都多,常世辉心想,就可口可乐的派头,怎么也能拿出三五万元人民币,杨锐矫情,就让他矫情去好了。
  旁边的教授来自北京林学院,一辈子和植物打的交道比人多,固执的道:“经费不抢是没有的,抢到第一批,就要接着抢第二批,抢到了第二批,就要接着抢第三批,但是,你第一批都不去抢,后面的不是无根之萍,要我说,看人家可口可乐差不多就行了,关系处的好一点,以后再追加经费也是一样的。”
  常世辉不同意,道:“现在处关系有什么用,外国人才不看关系呢。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杨锐听的笑而不语,外国人当然是看关系的,就比如找工作这件事,与中国人想象的不同,大美利坚共和国的应届毕业生,一半以上的人是依靠亲朋好友的介绍找到的工作,在某些地方,这个比例高到八成以上。
  包括可口可乐在内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之初都那么规矩,主要原因是对中国不熟悉,等熟悉了以后,看各家公司在泰国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那才是真的百无禁忌。这就好像是中国人初到朝鲜投资一样,都是严格要求自己的。
  大巴车上的其他人,听着常世辉等人的讨论,也渐渐的有了兴趣,一会儿,就有人开口问道:“杨锐,可口可乐具体给你开了什么条件?”
  “对啊,说说,我们也参考一下。”有人开头了,其他人都积极的很。
  这种事情,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遇到的,大家对外企的条件也都好奇的很。
  常世辉亦是不自然地笑道:“就是,给给我们说说你拒绝了多少钱?”
  “不是我要拒绝,是他们没诚意。”杨锐解释了一句,接着又道:“最后开价是一万两千美元,再想往高谈,也谈不下去了。”
  “一万两千……美元……”这个数字,是常世辉设想的金额的小十倍,最难得的是美元。
  美元和人民币的官方兑换比是很低的,往往一美元在银行只能兑换成两三块钱。
  但是,与银行一墙之隔的黑市里,美元兑人民币,却往往能有七倍八倍的差距。
  这个兑换差,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林学院的老教授亦是傻眼了,问:“一万两千美元,为什么不答应!”
  他简直有点生气的样子。
  杨锐只好解释国外云云,奈何老教授全然不听,几乎是垂首顿足的道:“你说你有多浪费,一万两千美元,要做多少东西啊。”
  杨锐喏喏点头,基本是老教授说什么,他就听什么。
  大巴车里的人一看,呦呵,还挺尊重老同志的……不过,大部分更在为一万两千美元喘气。
  常世辉忍不住问:“你想要多少?一万二还不同意。”
  “我也说不上,不过,一万二太贱卖了。”杨锐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又道:“我现在的经费有空闲,正好可以做一个新实验,写写论文什么的,你们那边要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给我啊。”
  常世辉恨不得给杨锐的“贱卖”吐口唾沫,然而,谈话的主导权,早就落到了杨锐头上。
  与杨锐合写论文,对大巴车里的先生们来说,还真有点感兴趣。
  杨锐现在差不多已是JMC大批量组刷的程度了,而这样的论文,哪怕是第二作者,对大部分的学校和研究机构也有诱惑力。
  杨锐一边聊天一边记录大家的联系方式,现在没有网络,想扩展社交圈,想拓展科研圈子,一半靠聊天,一半靠写信。
  不过,比起努力拍电报的舍伍德来说,抄写一点联系方式什么的,实在算不得工作。
  ……
第509章
找合作
  一次前往可口可乐的参观,还真的激起了杨锐做项目的欲望。
  杨锐精心的选择着合作者。
  他脑海中的资料太多太多了,不光有单本的论文,还有大部头的专著,那别说是一个人做,就是十万个人做,做一辈子也是做不完的,更何况,这些资料都有年限,到期不做,实属浪费。
  常世辉首先被排除了,中粮下属几个研究所的研究员也被排除了,现在的行政关系是强关系,官方的影响力巨大,如果项目做到一半被官员喊停,那真是让人想对狗做一些不人道的事。
  杨锐细细的翻着自己薄薄的通讯录。
  后世人有手机,有QQ,有微信,大约已经将笔记本式的通讯录彻底放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