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4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0/1306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这种方法其实更便宜。因为企业的研究需求毕竟少,而高校等专门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本也更低,最起码,他们买仪器以后,用的频率也会高一点。
  真正能够做点研究的也就是专业化程度高,而且特别有钱的央企,比如铁道部、石油部、邮电部等等,他们旗下甚至有自己的大学,规模起来了,研究才能做出点样子。
  “咱们要求提前递送简历吧。”杨锐还是舍不得缩小捕小牛的网,这种能任意扩大编制的机会是不多的,严格说来,整个生物系里,只有蔡院士才有资格决定进人与否。
  杨锐的实验室里塞满人以后,除非有大的变化,否则再不可能进人了。
  到时候,他哪怕找到了小牛,也不一定能拉到自己的实验室了。
  想想自己实验室里有多名小牛,或者只是几名平庸之辈的景象,杨锐宁愿劳累一点,也不想轻易妥协。
  否则,累的时候还在后面呢。
  许正平低声道:“不是人人都愿意写简历吧。”
  “连简历都不愿意写就没办法了。”杨锐是捕小牛,又不是请大爷。
  “好吧。我写个公告。”许正平此时分外的想要几条科研汪了,连写公告的人手都没有。
  ……
第538章
配套经费
  “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公告放出去以后,波澜不惊。
  其实,他们如果放开了招聘十几天,等远地方的人都来了,再放公告,肯定要引起不满。但现在才过了一天,消息还没有传出去,实验室的公告就放了出来,从附近区县过来的研究员,就没有那么大的反应了。
  无非是少了一个去处罢了,没有谁是非杨锐实验室不去的。
  一台氨基酸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固然不错,但有能力自己开项目的教授副教授们,想的更多的还是借用,没办法自己开项目,无力独立出来的先生们,也不能就为了这个卖身去,外校的研究员们的想法,与北大校内的研究员们的想法,也差不了多少。
  就像是许正平所估计的那样,有心应聘的,更多的还是看中了北大的编制。
  杨锐提高了条件,来的人自然就少了,他又等了一周。
  仍然没有等到想要的小牛——他的要求不低,怎么也得是日后写出了顶级论文的小牛,而且,还得是在顶级大学以外,如今处境不那么好的年轻人。
  再要对杨锐的实验室有兴趣,这愿者上钩的难度,着实不小。
  一周后,别说杨锐等不住了,许正平也等不住了。
  “实在不行,就请蔡教授安排人手吧。”许正平还没有做完之前的项目,自己手底下的人抽不出来,而实验室里的仪器却馋的他眼热。
  他现在吃饭的时候,看到海带神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杨锐问:“蔡教授会安排哪里的人?”
  “调配吧,现在各个实验室都缺人,能找到的,要么是今年的毕业生,要么是前两年毕业的助教。”本科生就职是助教,硕士生就职一年后评讲师,博士生就职一年后评副教授,这是高校里的基本流程。
  按照现在的水平来说,本科大学四年,只有极少数人能得到两年的实验室训练,三年以上的,已经属于学生中的精英了,就这几年的情况来说,这种精英学生,多数都能考上公派留学。
  换言之,做助教的教师,是不可能满足杨锐的需求的。
  事实上,杨锐早就遴选了一遍北大内的年轻教师,他想要的,人家不会放人,会放人的,他也不想要。
  无人捕捉的小牛,毕竟不多,即使是被他捕捉到的黄茂,本身也不是不受重视,只是被他更好的条件给拉走了……
  “咱们得把待遇提起来。”杨锐想到自己拉人的两次经历,道:“本来以为两台仪器的条件够好了,看来还是不够好,没有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许正平微笑,道:“氨基酸分析仪自然是不错,扫描电镜也好,但做实验,总得有配伍的东西……”
  杨锐以为他又要说购买普通仪器的话,抢着道:“交流实验虽然麻烦,但也是解决一法,有好仪器,总比没有的好吧。”
  “我不是说要配伍其他的仪器,而是要配伍经费和项目,其他人不知道咱们的情况,肯定要考虑来了以后,怎么开展工作,如果没有配套的经费和项目,他们就要自己申请,这么一来,耽搁的时间就多了。”申请一次省部级基金什么的,短的要两三个月,长的要一半年时间。
  杨锐缓缓颔首,道:“要配伍资金。”
  “我觉得要多加考虑,其实,前几天过来的人不算差了,就像是前天来的那个,华中农学院的讲师,年富力强,研究的方向也对口,人家如果不是为了回北京,如果不是家在北京,肯定不会累哼哼的从武汉过来面试。华中农学院马上就要改名华中农业大学了,经费肯定增加一大笔,这个年纪,这个时候,正是出成绩的好时间,换了我,我不愿意去不熟悉的地方重新来过。”许正平的理由充沛的不能再充沛了。
  前天来的华中农学院的讲师虽然不错,但还没有达到杨锐想要的水平,属于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杨锐沉吟着道:“你的意思是说,咱们实验室的条件还是不够好?不仅要提高待遇,还要提高实验室条件?”
  “实验室条件更重要,就你这两台仪器,能吸引到的人,就是这些天你看到的人了,你要是想要更厉害的,那就拿更好的东西出来,你说是不是。”
  “不可能人人如此吧,总有人更喜欢个人待遇。”
  “个人待遇好也好不到哪里去,你总不能给人开100块的奖金吧,学校那里也过不去,所以,实验室的条件最重要。”许正平有点劝慰的意思,他知道杨锐大方,但这毕竟是要杨锐出钱的,出多少还说不上,按照现在人的说法,等于是个无底洞。
  但是,实验室增加人手,与许正平亦是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没有独立实验室的副教授,许正平去哪里都不过是现在的地位,甚至还没有现在的地位,毕竟,像是唐集中教授这样的牛系教授,可不一定会听他的。
  可以说,留在杨锐的实验室里,除了说起来不那么好听以外,其他的都很不错。
  最后,究竟是真的不错还是假的不错,就要看实验室的成果了。
  成果却要人手来支撑的。
  一个人包打天下是近代科学研究,进入现代以后,实验室的要求可是越来越高了,没有配合的人手,做点普通的项目也就算了,想要做一个能得独立实验室的项目,少不了要涉入竞争。
  没人竞争什么!
  不过,许正平显然还不够熟悉杨锐。
  杨锐可是结结实实的土豪,别说100块的薪水了,1000块都开的出来,华锐实验室不就是这样砸出来的,硬生生的让小牛黄茂和涂宪夫妇辞去了公职。
  不过,杨锐转瞬又反应了过来,许正平这家伙不是在暗示学术腐败吧。
  和工资比起来,经费什么的显然是高暴了,拿起来也简单。
  也就是说,研究经费提高,等于是工作待遇和个人待遇同时提高。
  杨锐也没有道德洁癖,想明白了这个窍,立即道:“那咱们开个公告,就说成立两个实验组,每组首期经费3万元。”
  “3万?”许正平一下都心动了,旋即摇手道:“开太高了,你这样子弄,学校非得炸锅不可,3000就够了,2000就不少了。”
  “我当年第一次申请的学校经费,就拿了2000。”杨锐的参照系也很直接,在他看来,2000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许正平无奈道:“2000也不少了,你以为学校经费好申请啊,来了就给2000,等于白拿一笔经费,他照样可以申请学校经费的。”
  “对方也许早就有经费呢?”
  “有申请到经费的,也不可能来咱们实验室,对方学校也不放的。”
  杨锐不置可否的道:“咱们要吸引人,就给一万吧,一万起,好听,有吸引力。”
  独领经费的学术腐败是最容易发生的,比如杨锐这种拥有独立实验室的,在大部分科研猿眼中,拥有独立实验室就算是熬出头了,学术腐败也可以按照上限来扣,三成四成的,几乎没有人管。
  大老板以下的学术腐败就不那么容易了,毕竟是朝夕相处,互相的工作都了解,若是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的话,想腐败就更难了。
  不过,学术界也有学术界的潜规则,通常来说,大老板下面的研究员,自己申请来的经费,大老板或者抽头,或者不管,极少有直接拿过来的。
  这样的规则,在中国至少延续了20多年,进入21世纪以后,才逐渐减少,当然不是学术腐败没有了,而是大老板的做法越来越土匪,以至于手下人几乎无利可图。
  如杨锐当年在唐集中实验室里的时候,唐集中就非常光棍的让杨锐自己分配他获得的经费,这也是唐集中家大业大,看不上杨锐的小经费,另外,也是他对杨锐的另类支持。
  至于杨锐目前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因为经费是杨锐申请来的,下面的实验组就只能忍受他对经费的分配。
  拿到一万元的科研组长,大胆的也只敢腐败两成,腐败一成的居多。
  这就相当于一次性1000元的补贴,从杨锐的角度来看,不算太多。
  许正平则是对一万元这个数字犹豫了片刻,才道:“也好,咱们实验室毕竟特殊。”
  说这个话的时候,他特别看了杨锐一眼。
  杨锐舔舔嘴唇当没看见。
  吸引不到足够的人,尤其是吸引不到小牛,与杨锐本身也有关系。
  Cell论文的发表虽然让他在科研圈子里名噪一时,但年龄这个障碍,始终是个困扰。
  有前途的小牛们如无必要,是不会到杨锐手底下来讨生活的。
  除非条件非常好。
  看起来,在许正平眼中,杨锐的年龄障碍大约有8000元这么多。
  “一万经费的话,项目都不太重要了,我公布出去?”许正平也厌倦了长期的面试。
  杨锐点头,道:“让愿意来的先交简历。”
  “好,愿意来的交履历表。”许正平换了个说法,更符合现在人的习惯。
  “再加500美元,可以用来购买试剂等等,我们的仪器用的许多材料,都得外汇。”杨锐生怕勾引不到小牛,又加了诱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0/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