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1306

  “等消息传出去了,肯定有人来,地方高校过来的,说不定水平更高。”许正平接着又道:“就是筛选的工作复杂了一点,地方高校的水平,怎么说呢,良莠不齐。”
  杨锐撇撇嘴:“北京高校的教师水平不也是良莠不齐?”
  许正平嘿嘿的笑两声:“不齐的水平也是有区别的。”
  也就是下午时间,杨锐就体会到了这种区别。
  “我能增强大脑的感知力!”一位穿着解放鞋和中山装的老年干部,进门就震惊了杨锐。
  许正平只是淡定的一笑,问:“怎么增强?”
  “你应该先问怎么证明。”老年干部一副你不懂科学研究的模样,坐在杨锐对面,道:“感知力,我也叫它思维力,这是构成我们记忆,形成图像声音的基础,我的办法,就能让你的思维力提高,也就是让你的记忆力提高,大脑中形成图像的能力提高,构成声音的能力提高。”
  杨锐眨着眼,拼命的在脑海中寻找相关的关键字。
  一无所获。
  这时候,只听许正平问:“你对永动机怎么看?”
  “什么?”
  “永动机,你怎么看待永动机制造的问题?”
  “我又不研究物理。”老年干部歧视的看着许正平。
  “但你这个感知力,不是牵扯到了力吗?这是物理的范畴吧。”
  老年干部犹豫了一下,道:“我这个的确是跨学科的研究。”
  “那这个力能做功吗?”
  “什么?”
  “任何力都可以做功吧,你的感知力能做功吗?如果能做功,应该就能产生能量吧,比如说发热,发电……”
  “发电不可能。”老年干部迟疑了一下,道:“发热倒是经常的,恩,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什么情况下能发热?你给我们掩饰一下吧。”
  “好,十分钟后,你们摸我额头。”老年干部说到这里,双腿就在椅子上盘了起来,然后双手合十再放开,手心向上,落在了膝盖上。
  杨锐像是雷电击中了似的呆住了:这!原来,这就是感知力!
  果然,好厉害的五心朝天!
  好厉害的感知力!
  “他是高校教师吧?这样也行?”杨锐知道有“民间科学家”的存在,但那毕竟是高手在民间不是?
  许正平则用图样图森破的表情看着杨锐:“为什么不行?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没听说过哪个学校开除老师的,不光不能开除,该评职称的时候,你还不能拦着……”
  老年干部双眼紧闭,正在增强感知力,但显然没有感知到两人在说悄悄话。
  杨锐小声问:“那他最初怎么进高校的?”
  “调进来的,行政转的,或者破格提拔的。你以为咱们学校没有?你没见到,只是因为人家在潜心研究。”许正平说着敛住笑,道:“你别和他们辩论,辩论不过的。”
  “为啥?”
  “世界观不同,人家比你坚持。”许正平叹口气,道:“学校里还好,出了学校以后,尤其要注意,你知道陈景润之后,中科院一个月能收几麻袋解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吗?”
  杨锐的呆滞状态没有解除,盘膝于椅子上的老年干部说话了:“你们来摸摸我的额头,还有脊背,看是不是发热了。”
  许正平从善如流的摸了他的额头。
  “发热了没?”老年干部追问。
  许正平迟疑了一下:“这个……不好判断。”
  “你仔细摸,我这个思维力也是才开始练,不是特明显,要不然,你用额头碰我的额头,一下子就能感觉到差别了。”
  许正平也无语了。
  杨锐叹口气,道:“要不然,我用温度计测吧,一会再测你的正常体温,就能看出差别了。”
  “温度计怎么能测出感知力!”老年干部的眼睛一下子睁开了。
  “那个……咱们不是测热量吗?”
  “感知力提高的热量,和普通的热量能一样吗?你要感知,知道吗?用思维感知!”老年干部收功站了起来,气势勃发几秒钟,又松弛了一下,语气放缓,道:“算了,你们先坐下来,我给你们说说理论。”
  ……
第537章
公告
  杨锐昏昏沉沉的听了十几分钟的理论,才好说歹说的将讲述感知力理论的老年干部给送出门去。
  回到实验室,杨锐心有余悸的道:“这样子下去不行啊,这还是北京市和北京周边的研究员,别消息传开了,什么人也跑过来面试了。”
  杨锐还真怕有什么感知力协会来面试,如果再有个洛伦兹感知力协会,那就更说不清楚了。
  “把招聘范围限制在大专院校和研究所好了。”许正平不觉得有什么困难。
  “今天这位不就是学校的。”杨锐的感知力肯定是被干扰了,一脑门的浆糊。
  哪怕是十个人乃至20个人里面遇到这样一个人,杨锐也会觉得浪费。
  许正平想了一下也点头了,道:“确实,最近来的人可能还局限在北京市和周边的大专院校,再过一段时间,说不定有听说消息的不沾边的人也往来跑,那再做个限制,考试怎么样?”
  “不行不行,还要出题和改卷,还要监考,还要防作弊。”杨锐说完就摇头。
  “那就限制学历吧,要求本科以上,怎么都不会来太不靠谱的。”
  杨锐犹豫片刻,道:“限制本科要求太高了,要不然,就限制大专吧。”
  现在是84年,换言之,许多崭露头角或者头角都尚未露出来的小牛们都可能没有本科学历。
  许正平不明白的道:“来的人肯定不会少的,就是限制本科学历,也有足够的人选,再说了,本科调进来,也比较容易一点,你限制大专,不是我说,工农兵学院的学历,可是按照大专走的。”
  运动期间高考没有了,但高等学校还在少量招生,主要采用推荐上大学的模式,相当于从隋唐时代的科举制度,一落回到了汉代的察举制,内容也基本是一致的,所谓“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被举者依然要经过考试,再由政府量才取用。
  这种制度下诞生的工农兵学员,在两年的学习期间,严守“直言极谏”的方针,在刻苦攻读课本之余,还有批判老师,改革学校,工作量极其繁重,可想而知,读出来的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
  杨锐沉默不语,要抓小牛,还是要将网放的大一点,否则,根本没有几条小牛入网的话,他也没得去抓。
  当然,如果放弃抓小牛的话,那就把条件设高一点,要求本科乃至于重点本科,再加一条英语要求,弄不好就能把人筛选到两位数乃至一位数,到时候,挑几个顺眼的拉进实验室,稍微教导一下,做几个专门实验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许正平不知道杨锐在考虑什么,还以为他不清楚工农兵学员,又道:“你别看刚才进来研究感知力的这个年纪大,我见过好些人,可比他难缠多了。有些人根本不尊重经典,不尊重权威,我的意思是说,经典和权威也不是金科玉律,但你要颠覆权威,颠覆经典,你至少得知道经典和权威说的是什么吧,这些人可不,学到函数和概率就觉得掌握世界真理了,开玩笑,那是西方几百年前玩剩下的,他们现在就想用这个证明永动机……”
  “人家没说永动机。”
  “刚才这位没说,说的可是多了。咱们做生物的还好,搞数学和物理的才是惨,开个什么大会,门口就有人举着牌子来了,还有强行往你手里的塞文章的,你说你不看,人家手写了几十页,似乎有点对不起人,你说你看吧,这一本本的看下来,哪里有时间做别的,这些人还不接受批评,哎,说不成……”许正平亦是一脸忧愁的模样。
  杨锐笑了起来:“你把人也说的太低了,再遇上,你就介绍他们看微积分嘛,就说看完微积分,咱们再谈……”
  “最多一个星期。”许正平竖起手指,道:“他们就能证明微积分是错的。”
  杨锐正喝水,咳咳两声给呛住了,笑的不行。
  “这里是离子通道实验室吧。”又一个人进来了。
  “是这里没错了。”杨锐擦了一下嘴,正襟危坐,再次开始一轮艰苦的面试。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这位虽然没什么奇葩的行径,脑袋里也没什么东西,到人走了,就见许正平撇撇嘴,道:“企业研究所里的,眼仁子浅的很。”
  杨锐不置可否的笑笑,心里其实是赞同的。
  现在的央企有钱势大,一个个都在做独立小王国的美梦,或者说,都向往着铁老大的模式,想要做铁道部第二。这些央企旗下,中小学幼儿园汽车队,洗澡堂游泳池体育馆体工队之类的生活配置自不用说,研究所派出所也都是少不了的,虽然还不一定能有行业警察乃至行业法庭,但在科研方面,现在的企业研究所已不在少数,倒也研究出了一些东西。
  像是杨锐在可口可乐遇到的一行人,就有中粮下属的研究所的研究员。
  不过,大学的研究方向与企业研究所有着天然的不同,尤其是在生物领域,大学更多的是做科学,也就是所谓的基础研究,而企业研究所更多的是做技术,也就是应用研究。
  杨锐现在的设计的“离子通道实验室”与他的华锐实验室,也有这种区分的倾向。
  而这两者,在研究深入以后,区别是越来越大的。
  当然,如果仅止于区别,也算不得什么,但大部分的企业对研究所的投入并不高,事实上,大部分企业也就是需要有一个研究所而已,每年给的经费,除了养人之外,剩不下多少。
  这样的研究所,如果有人用心研究,倒是有可能多年潜心,一招得个奖什么的,假如没有特别的人这样做,那也就是一个中学研究室的水平。
  至于企业真正的研究需求,多数还是与其他高校和研究所合作——这种合作,也就是他们掏钱,高校等研究机构给答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