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4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5/1306

  现在想挖点人可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放弃编制的这种,别看以全国层面来说不少,具体到个人就稀罕了,真正的下海热潮要到92年,也就是南巡讲话以后才开始。
  在84年的当下,干个体户是丢人的事,有多丢人,基本就和上街当乞丐差不多,不是家里的条件特别困难的,没有干这个的,尤其是知识分子家庭更是如此,有些时候,赚的多几倍工资都没有用,因为钱够用了。
  别说是大学里懂英语,有前途的教师们了,就是后世的中小学校或者幼儿园,一个月拿两三千元薪水的多了去了,让他们去做月薪两三万的乞丐,又有几个人愿意?
  杨锐的华锐实验室多亏了有外资背景,这才能吸引到几名小牛加盟。
  毕竟不是纯粹的个体户,不过,就算是这样,杨锐弄来的四辆车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同样是84年,第一批进入中国的外企,比如可口可乐,依旧很难招到大学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宁愿拿每个月几十元的薪水,去包头工作,也不敢到月薪几百上千元的可口可乐应聘,习惯的力量如此强大,更别说杨锐想要的是指定的几条小牛。
  而这几条小牛的加盟,也终于充实了华锐实验室的基础,让杨锐有了参与高水平国际竞争的信心。
  李文强等人的年纪都比黄茂和涂宪大,经验也更加丰富一些,而在个人水平方面,至少都比涂宪强。
  杨锐第一次见涂宪的时候,涂宪还在为SCI入门级期刊而忙碌中,李文强等人虽然不一定都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过文章,但他们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也都是有些水平的。
  这差不多也是杨锐能找到的最强选手了,再厉害一点的,基本属于科研界中混出了一点名堂的,那杨锐就是端公爵王出来,估计也没什么用。就比如杨锐认识的云南大学的副教授康弘,严格说来,他的水平可能还比不上李文强,但人家在地方大学可要滋润太多了。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真能达到地方大学的教授水平,又是年轻人,就比如加强版的李文强,文章积累的再多一点,项目做的再多一点,那人家也用不着放弃编制这么纠结了,就在地方大学里混着,几年下来,什么都少不了,学校里不分配小车,自己用经费买辆吉普212却是没问题。
  如果不是有杨锐的干扰,这些小牛里的某些人,还真的会就此路线发展下去。
  所以,为了留住小牛们,杨锐不光给钱,还要走心的,嘘寒问暖什么的,是少不了的。
  只有这样对待小牛们,才能成为一名好的牧场主,也只有成为一名财大名粗的牧场主以后,他才能随便宰牛。
  杨锐套着古罗马的皇帝装束,一边摆POSE,一边吃牛肉,一边对人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直到史贵怀着赞美的声调,将他唤醒:“锐哥儿,你做的这个自助餐,绝了!”
  作为一家挂靠在中丝旗下的正规出版社,史贵的存在对实验室的研究员们是一个利好,因此也被杨锐邀请了过来。
  在与文化人打了一年的交道以后,史贵的文化属性也极具提升,一件白衬衣穿的有模有样的问:“锐哥儿,这个自助餐是谁想出来的?一个人多钱?”
  “这是招待宴,不收钱。”杨锐把手里的权杖倒腾了一下,顺便吃两口哈密瓜清火。
  史贵呵呵的笑两声,道:“我知道是招待宴,我的意思是,正式营业以后,这里一位多钱?”
  “正式营业?这就是一天招待宴,今天弄完了,明天就撤掉了。”
  “那这些东西呢?堆库房?那不是全白瞎了?”草帘子破席子不值钱,但如杨锐身上穿的衣服,厨师身上穿的盔甲,那还是很像模像样的,另外,李章镇为此专门购买的瓷器,也为数不少,看的史贵心焦。
  杨锐耸耸肩,道:“这衣服我穿一次就够了,再穿我可跟人急了。”
  “不用你穿啊,找个体型好,身材高的就行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还不是遍地都是。”
  杨锐为遍地都是的两条腿男人深深默哀了五秒钟。
  史贵以为杨锐在思考,看看周围,道:“这么好的条件,怪浪费的,咱们不如专门搞个罗马自助餐厅,你看怎么样?”
  “你的出版社不搞了?”杨锐并不意外的看了史贵一眼。
  “盗版太厉害,书号也贵,你帮我弄的那个印刷厂,比出版社赚钱。”史贵叹口气,道:“生意不能说是不好,也不忙就是了,我想再弄个啥试试,你知道的,我家里以前就开了个小饭店,这边要是开个自助餐厅,我让老婆主管,肯定好赚。”
  “你想用这些东西,开在哪?”
  “就开这里,成不?能玩得起保龄球馆的都是有钱人,玩一圈都饿了,附近也没别的吃的了,我开一个自助餐,说不定还能和保龄球馆互相促进。”史贵是越说越振奋。
  两人本来就是站在取餐的地方聊天,史贵的音量提高了,自然有人听到,还毫不客气的围拢了过来,竟是开始打问起来:“啥时间营业?多钱一个人?”
  ……
第554章
出书
  84年的中国,至少在城市里,温饱问题是解决了,尤其是北京城里,但凡是有工作的人家,总少不了一口吃的。
  但是,吃与吃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现如今,米饭和面自然是管够的,想要精白面富强粉也没有问题,但肉食和蔬菜就很少了。
  夏天还好一点,如果是冬天的话,就只有白菜、土豆和萝卜三种冬储菜,大部分人家,都是从秋天开始就做腌菜了,北方人家,城市里不一定家家户户有储水缸,但是一定有腌菜缸的。
  家里女主人认真一点的,还可以在秋天的时候做西红柿酱,把西红柿切碎了灌到打点滴的玻璃瓶里再蒸熟,封口以后,也能放一个冬天,随用随取,这差不多就是冬天最高档的蔬菜了。
  至于不健康的大棚蔬菜,那都是特供。
  对老百姓来说,肉制品几百年以来都是稀罕物,没有票证的年代,有钱还可以随便吃肉,有了票证以后,能顿顿吃肉的家庭就很少了,敞开了吃肉,对大部分人来说更是少有。
  即使是领导干部,在吃肉的问题上,也不是自由的,看他们的身材就知道了,能培养出大腹便便的体型的领导干部,还是不多的。而他们参加的各种宴会,虽然少不了大碗吃肉的场景,可毕竟不是每一口都是肉。
  在这个年代,每一口都是肉,那真的是如天堂一般。
  就比如现在的自助餐。
  朱姐和李月,都不由自主的来到杨锐身边,看他怎么说正式营业的事。
  杨锐没想到客人比自己积极,不禁摸摸鼻子,道:“八字还没一撇呢,大家先好好吃饭,以后真要是开这么一家店,我再通知大家。”
  “不着急,站一会有助于消化,等会能多吃点。”朱姐摸着小肚子,一副我要听评书的模样。
  杨锐苦笑:“您想消化就到小树林里溜一会好了……”
  “不去,小树林里都是一对一对的。”朱姐说完盯着杨锐,道:“这个店有意思的很,你啥时候开呀,我们好来捧场,先说好,不能太贵。”
  杨锐无奈道:“我们还没决定要不要做这个自助餐。”
  “害怕不赚钱?”朱姐低头看了一下盘子,道:“也是,卖的贵了,来的人少,就要有菜剩下来,卖的便宜了,你们就亏了,现在人可都是大肚汉,确实要多想想,哎呀,有点可惜哦。”
  史贵却不怕,目光灼灼的道:“我看就是一个定价问题,多试几次,应该就知道深浅了。”
  “做餐饮很麻烦的。”杨锐有点不太愿意。厨房里的猫腻太多,光是油料一项,花生油与菜籽油,菜籽油与棕榈油,棕榈油与地沟油,就有倍数的差距。小餐馆的老板的主要工作就是做采购,免得被厨师给坑了,连锁餐馆的管理就更难了,许多国内的连锁饭店,一开分店口味就下降,要么是材料被替换,要么是员工怠工,而不管是哪种,都比工厂里的流水线的管理要复杂。
  杨锐才不想在这种地方浪费时间。别看就是一间小小的自助餐厅,他能把人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消耗掉,剩下的时间也不是因为工作忙完了,而是因为累的睡着了。
  史贵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小餐馆,又想想自己的出版社,顿时也有些举棋不定了。
  眼前的自助餐在他看来是高端餐饮,这和史贵的经历还是有不同的。
  朱姐实在喜欢这个自助餐,就站在那里,吃了两片牛肉,然后出主意道:“正常经营不用做这么好了,肉管够,时令蔬菜弄一些,这些蛋糕保持住,别人不来我来呀……当然,我一个月也就能来一半次的,但北京人多多呀,你们再贵,总不能贵过仿膳庄去吧。”
  “这个环境,和仿膳庄没法比啊。”
  “仿膳庄是清朝的,你这里是罗马的,一样一样的。”朱姐为了敞开了吃肉,也是很卖力。
  李月倒不像是她那么积极,趁着一群人围着说话的当口,赶紧排队要了一块牛排。
  当穿着古罗马铠甲的厨师,将一块巴掌大的牛排放在李月的碟子里的时候,李月不禁笑眯了眼。
  “用这个酱汁。”黄茂积极的从旁边的炉子上拿起黑椒汁,帮李月浇在了牛排上——中式牛排毫不犹豫的沿着黑椒汁之路迈进,即使是杨锐也无法改变。
  李月脸红了一下,小声说:“谢谢。”
  “不客气。”黄茂的情商不足以在这种时候说出提升温度的语言,干巴巴的回答一句,就傻乎乎的走开了。
  李月看他这种做派,也是无奈又好笑,不过,旁边新出炉的蛋糕很快就吸引了她的注意力,纯白色的奶油,瞬间吸引了一排队列。
  李月也毫不犹豫的拿了三块蛋糕,并分给朱姐。
  随着新一轮供应食物的步伐,杨锐也被从人群中解放出来,重新回到角落里,杨锐呶呶嘴,对史贵道:“咱们这才是不到一百人的规模,你要开自助餐店,每次不得两三百人,这些队伍得排到天荒地老去,也影响消费体验不是?”
  “太费时间,太贵的,咱们不提供不就完了。”史贵观察了一会,心里更加笃定了,却道:“锐哥儿,咱们合伙做这个买卖吧。”
  “我没时间。”
  “您出一部分钱,再出地方就行了。”史贵眼巴巴的看着杨锐,又道:“出版社我继续弄着,那边工作清闲,我忙的过来。”
  杨锐想了一下,倒是没有断然拒绝。餐饮这么麻烦,偏偏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偌大的体育场,也不能没有餐饮。
  杨锐以前是准备引进几家,再弄一个食堂的,史贵要是愿意入场,倒不是个坏主意。
  毕竟,出版业在中国的确是一个夕阳产业了,虽然有各种杂志,各种考试,间歇性的帮忙续命,但单论经济收益的话,开一个出版社还真没有一个饭店赚钱。
  “你要是真想弄,就和李章镇谈,我没有意见。”杨锐也不指望着从这里赚钱,不过,史贵既然拉他入股,他也不必拒绝,一家好点的餐馆年流水破百万很正常,李章镇应该能谈出一个好合同出来。
  反而是杨锐自己,与史贵的交情不浅,没必要直接插手。
  他们这么做,史贵也觉得自在,立即拉着李章镇往边上走,不一阵子,两个人就联袂而归。
  “谈好了,咱们所有罗马装饰品,包括这些铠甲,瓷器,作价两万五,另外,您再出两万五,占49%的股份,史贵自己出五万块,占51%,餐厅的事,史贵说了算,您光看分红就行了。另外,新餐厅租咱们体育馆的地方,就用停车场前面一楼的门面,一共600平,一个月两千块,一年两万四,签6年合约,先一次性付一年的,以后每年加5%的租金。”李章镇噼里啪啦一口气将谈好的内容说了出来,然后和史贵一起看向杨锐。
  “我出两万五,收回来两万四,等于没出钱拿了49%的股份?”杨锐望着史贵,道:“你太吃亏了点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