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0/1306

  南德斯教授摆摆手,道:“我本来就是给组委会凑数的,之前还在想,就介绍一下行业进展,会不会太无聊,没想到伊文思教授就明确的回答了我……”
  “确实太无聊了!”伊文思教授再次说了出来,引来一阵笑声。
  南德斯教授无奈的摊开手,道:“总之,最后的演讲,就交给你了,杨锐同学,听说你还没有拿到学士学位,仍然在读书?”
  “是的。我今年是大学一年级,北京大学。”杨锐点点头。
  这个答案,同样引起了些微的惊叹,不过,惊叹水平也就和与看一条微博之后所引起的惊叹差不多。
  对学者们来说,年少成名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大学阶段就做出了不错成绩的学者也不在少数,在杨锐证明自己以前,在场的某些学者都可以站出来说:我当年做的更好。
  毕竟,一篇《Cell》以及一份看似不错的成果,远远称不上顶尖。
  反而是在场的几名非学术人士,对北京大学一年级充满了好奇与不可思议。
  中方的领队表情难明,他看着杨锐如鱼得水的与诸人交流,总觉得有种奇怪的情绪在胸中涌动。
  他的目光,不自觉的划过胡教授和胡教授身边的几位学者。
  这几位从昨天开始,就在攻击杨锐的成果了,今天也没有消停,如今看来,多少有些好笑。
  胡教授的脸面无光,他原先是不愿意等在此地的,但实在想知道杨锐和老外有什么“勾当”,他才逗留于此。
  当然,内心里,胡教授也是想试试,能不能成绩整杨锐一下。整人这种爱好,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就是胡教授最着迷的兴趣了。
  胡教授怎么也没有想到,杨锐竟然会受到多名大牛级学者的推崇。
  胡教授回想杨锐的文章,怎么想也是想不通,心里更是觉得不忿,心道:新一代的科研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这么一篇浅显易懂的论文,弄的好像是什么大发现似的,这样的论文放在我手底下,我连90分都不愿意给。
  “奇巧淫技,不是辅国之栋梁。”胡教授半文不白的绉了一句,才觉得心里舒服了一些。
  张大勇看不过眼,笑道:“总不能人人都是辅国之栋梁吧,我看,次梁也要有,框架也必不可少吧。”
  胡教授哼的一声,道:“我看他最多是窗棱。”
  “彼之砒霜,汝之蜜糖。若果杨锐在胡教授的旗下就好了,我一定出大价钱换回来。”张大勇呵呵的笑了两声。
  胡教授眼角抽动了两下,笑道:“幸好我手底下没有杨锐这样的学生,要不然,我先得花大价钱做这些哗众取宠的发明。”
  “要不要花大价钱且不论,最起码,您名下能有一篇《Cell》不是?”张大勇教授忍不住,轻轻的触了触胡教授的G点。
  胡教授果然浑身颤抖起来,好半天,胡教授才沉声道:“我宁可不要发表论文,也不会把国家的钱,浪费在这种没意义的研究上。”
  “胡教授品格高尚。”张大勇半讽刺的来了一句。
  胡教授拧着脖子受了,也没再多说话。张大勇在这次代表团里名气最大的几个人之一,他轻视杨锐,却不愿意多去招惹张大勇。
  两人的目光轻轻一触,迅速的挪了开去,不约而同的看向人群中央。
  这时候,杨锐已经与伊文思教授谈好了闭幕日的演讲细节,一名西装革履的男人趁机从学者堆中挤了出来,向杨锐地上名片,笑道:“杨锐先生,我是加尼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加尼卡,我们公司是全美知名的生物技术公司,我刚刚了解了您的成果,非常棒的发明,您是否有代理公司?我们公司愿意出钱买下您的研究。”
  “我没有代理公司,不过,我不准备卖掉PCR仪的专利。”杨锐倒是想问30亿美元你要不要,但很显然,对方是不会出到这个价格的。
  加尼卡只当杨锐不明白行情,笑眯眯的伸出一只手,道:“50万美元,杨锐先生,我们加尼卡公司愿意出50万美元,买下您的成果及附属权益,只要您点头,现金下午就会到账。”
  “您没有必要开价,我不会卖的。”杨锐表情淡然,50万美元别说打动他了,在PCR面前,连可笑都不算。
  与杨锐的淡然相对的,是中方团队的震惊。
  领队在短暂的发愣以后,嘴已笑成了漏斗。
  胡教授的表情一成不变,只是眼角深深的垂了下来。
  张大勇忍不住戳戳胡教授的脊背,笑道:“幸亏您手底下没杨锐这样的学生……其实也不可能有,对吧。”
第605章
功绩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老外的钱是最好赚的,旅游点卖门票的,遇到老外都要狮子大开口,更不用说是学者们了。
  而五十万美元,对国人的震撼也是无与伦比的。
  在这个一千美元就能横行四九城的年代,别说是五十万美元了,就是五十万美元的百分之一,五千美元,就足够令人匍匐了。
  一名地方院校的教授,在过去的十年里,总共得到的现金工资都不能用万元来做单位,至于美元,某些高等院校的教授倒是有可能经手,但想要漂没,还是相当困难的。
  现在的国内公务员,把美元看的比裤带紧多了。
  中方代表团所有人都紧盯着杨锐,心里寻思着五十万美元的意义。
  如果用来买房,北京一套破旧的四合院大概是万儿八千块,齐整的标准四合院约莫要一两万元,五十万美元能买……
  多少套说不清楚,但肯定够重孙子辈住的了。
  五十万美元若是用来消费的话就更夸张了,正常人是想象不到它的花销方式的。
  80年代的中国,最昂贵的消费品就是汽车了,20万的桑塔纳算是民用车里顶好的了,五六十万的皇冠属于正常人能买到的最好的车。50万美元若是用来买皇冠,剩下的钱全部买大卡车,约莫一年的时间,就能多出两三辆皇冠的钱。
  如果用50万美元买传统奢侈品,比如翡翠、和田玉或者羊脂玉,估计买一卡车也是没问题的。
  高级点的羊脂玉,如果想买多少就有多少的话,塞满一间屋子还是没问题。
  然而,无论他们想的有多么的透彻,这笔钱却与他们没什么关系。
  “杨锐起码能分几千美元的奖金吧。”有学者站在后面,低声用中文议论。
  国内的官僚也不是全然的不近人情,想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年代早就过去了,改革开放以后,现金奖励在学术科研机构一度风行,当然,通常能够奖励的也就是几百块钱,上千块钱都难得出现。
  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国内科研机构,也鲜少有一次赚到50万美元的,即使有,那往往也是花了几百几千万的成本做出来的大工程,没什么积极奖励的价值。
  相比之下,杨锐做的PCR仪就不同了。任谁一看都能发现,PCR仪的结构非常简单,国内稍微大点的车间,敲敲打打的能做出来的模样,光是这个体积,就决定了它的成本不会太高。
  领队往前挤了挤,细心的听着杨锐和加尼卡的讨价还价。
  是的,他毫无疑问的将杨锐的拒绝,视作是讨价还价的策略。
  怎么可能有学者会拒绝50万美元的开价。
  领队这时候看到了小庄,连忙招手将他叫了过来,道:“你给国内打个电话,就说有美国公司愿意用50万美元购买杨锐做的PCR仪,请组织指示。”
  领队有点得意。出国做领队也是要政绩的,将人平平安安的带回去固然是成绩,但要是解决了问题再把人平平安安带回去的,那就属于是业绩了,至于赚到50万美元这种伟大的几乎没有听说过的事,那差不多就等于是功绩了。
  人群中,杨锐第二次拒绝了加尼卡公司的加尼卡的分成购买的要求。
  加尼卡低头沉思片刻,道:“杨锐先生,我是真心喜欢你的设计,我再提高10%的价格,55万美元如何?”
  “对不起,这项技术是非卖品。”杨锐兀自摇头,他根本都用不着思考,五十万美元卖掉诺贝尔奖技术是傻缺行为,更别说PCR是数一数二赚钱的技术了。
  加尼卡并不放弃,这个大鼻子的意大利裔一点都没有灰心的表现,再道:“杨锐先生,我只是想买下您的技术的专利权,也就是将它商业化以后的权利,您可以继续研究这项技术,如果有了衍生的技术,我们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来分配它的利益,但不管合同怎么签,都不会影响到您的研究的。”
  “我知道,但我没有兴趣,真的没有兴趣。”杨锐重复了一遍,表情真挚的不得了。
  “60万美元,这个出价很不错了。”加尼卡又加了百分之十。在生物技术产业中,买卖技术是很寻常的行为,但除了那些著名的技术以外,潜力技术的售价往往并不高。
  在这个美国高校生物老师纷纷跳槽的年代,生物技术公司甚至只用花几万美元,就能买到技术,许多时候,价格比实验开销还要低,那都是高校老师为了筹措资金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当然,杨锐的PCR仪得到了大牛们的认可,技术又具有极好的应用性,价格理应高一些,60万美元却是不错的加码了。
  杨锐没有迟疑的摇头:“谢谢,真的不必了。”
  浮想联翩的领队突然有点心慌:讨价还价就讨价还价好了,你不要装的这么像好不好,万一把人家吓跑了怎么办?再找一个公司得多难,咱们过几年就回去了呀,再派人来谈,可就不是我负责的了……
  领队等不到小庄打电话回来,拨开前面的人,挤到前面,笑着打哈哈道:“杨锐,话不要说那么满呀,外国友人有要求,咱们不能直接就拒绝,考虑一下是不是?”
  他说的是中文,中国团的人都听懂了,美国人就没有这个配置了。
  加尼卡睁着眼睛看两人。
  杨锐瞅了领队一眼,偏偏脑袋,道:“那我考虑一下。”
  “对嘛,我就是这个意思……”
  杨锐用了几十秒,抬起脑袋,却是用英语道:“我考虑过了,我拒绝出售这项技术,无论价格多少。”
  领队简直要气死,怒道:“杨锐同学,请你注意组织原则,注意国际影响。”
  转瞬,领队的语气平和了一些,继续用中文道:“我已经电话通知国内了,他们很快会送来谈判纲要,杨锐同学,我建议你不要再干扰谈判了。”
  “随便吧。”杨锐见他这样子,也懒得再说了。反正专利权等等都在华锐公司手里,华锐公司上面又有多个离岸公司,加尼卡想买专利,只能找他。
  不过,这个秘密就不用告诉别人了,领队坚持,他就放任自流了。
  事实上,过去一天以来,杨锐的心情都很不好。
  昨天是他感受到最大挫折的一天,就像是第一天工作的销售员,处处碰壁,闭门羹吃到撑的感觉是极差劲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0/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