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1306

  杨锐不屑的撇撇嘴,道:“卷子是我找来的,凭什么给你印?”
  “不是给我,是给锐学组。”
  杨锐环视一周,摆出气愤的样子,道:“我看有些人还是没搞明白,难道油印的那些卷子是天上掉下来的?难道我就有义务提供试卷?我之所以拿到锐学组来,是希望帮助更多的同学摆脱经济压力,不是给懒鬼加餐用的,我愿意把自己编写的卷子给谁印,我就可以给谁印,我还可以自己印了赚钱,用不着你来提醒我。”
  他这么一说,大家也都回忆起了杨锐的所作所为,纷纷谴责王万斌。
  后者手忙脚乱的解释:“我说的也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们可以找别的卷子来印。”
  “你编的?”
  “不是,我们找别人编的卷子。”
  “你能找到别人编好了,又没有印刷的卷子吗?”
  “这个……”
  “你难道想从新华书店买一本书,就照着印刷?那不是要和新华书店竞争?不说会不会被抓走,你又怎么知道自己的成本比对方低,同时保证能卖掉印出来的卷子?读者凭什么买你的卷子,不买新华书店的卷子?”杨锐的逼问一声接着一声。
  王万斌被问的汗都下来了,说:“慢慢卖,总能卖掉的。”
  “以锐学组的名义?”
  “对。”
  “亏了呢?”
  “怎么……怎么会亏呢?”
  “做生意就是有盈有亏,国企还有揭不开锅的时候呢,何况我们。”杨锐失望的道:“这样下去,咱们现在积累的再多,有这样的人在,迟早有一天,要把积累给浪费了。”
  王万斌面红耳赤,一个字都不敢多说。
  “是啊,吃大锅饭不行,我们乡以前多富啊,才吃了几年大锅饭,就把公社吃干净了,还倒欠一屁股的账。”曹宝明深有感触,他吃的最多,饿肚子的时候落差也最大。
  吃大锅饭其实是一件很爽的事,公社或大队的大锅饭,就像是给社员的自助餐,一天两顿或三顿,社员们按点到食堂,想吃多少吃多少。虽然都是些普通的白面馒头和蔬菜,但比起农民家里夹着粗粮的食物,那是好到天上去了。一些富裕公社的食堂,时不时的还会做肉菜,香飘十里有余,食堂的好坏一度也是当地人最炫耀的地方,充分的证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性。
  不爽的是吃完大锅饭以后的事,公社和大队的财富有限,丰年攒下来的家当,根本经不起所有社员敞开肚皮了吃,于是,随着积蓄减少,食堂的饭菜越来越差,直到有一天,大家要饿肚子为止。
  现在的学生也许不知道版权问题,但要说大锅饭的结果,大家都猜得到。
  “如果胡乱做决定,造成了锐学组的欠款,就需要大家一起补上,这是上次也说过的。”黄仁是大管家,向来谨言,说的话却容易令人信服。
  “假如锐学组财务资不抵债,只能负债解散,这是最差的结果。”杨锐叹了口气,他倒没有说谎,人都说80年代的生意好做,却没见过80年代失败者的下场,从锒铛入狱到一文不名,多少下海者被浪潮给冲走了,若是锐学组真的搞集体决定,能解散就算是好运气了。
  李铁强听到解散一次,微微一惊,如果锐学组解散,自然没有免费的试题了,说不定连试题都没有了,杨锐的讲课和解题估计就更少了。此外,组员经济上的压力也会增加……
  “以锐学组目前的章程,这种解决难免,总会有自以为是的人,提自以为是的建议,投票的结果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我建议,修改章程。”王国华图穷匕见,高高的举起了手。
  曹宝明、苏毅、黄仁等人也不甘落后的举手。
  接着,又是更多的爪子竖起来。
  不用数就知道,这里肯定是超过多数票了。
  “表决通过,现在决定具体要修改的章程。”杨锐暗暗得意。最近几天的补习,一方面加强了他的权威,另一方面,他又趁着今天下午的时间,和一些选定的学生谈话,并达成一致。
  现在看来,下午的谈话果然是有用的。
  黄仁站了出来,道:“我建议逐条修改。第一条是一人一票制,先前的决定,是正式组员、后备组员和杨锐都是一人一票。认为需要修改这条的请举手。”
  又是一群爪子,塞满了体育室上空的丛林。
  “修改通过。”黄仁看向杨锐,道:“我提议,由杨锐正式就任锐学组组长,同意的请举手。”
  更多的爪子举了起来。
  其实,当匿名投票悄然变成举手的时候,票数就已发生了决定性的改变。墙头草或许会在匿名投票的时候投出反对票,可在举手期间,面对强势的杨锐,他们的想法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民主就是个流口水的小姑娘,她有时候会要棒棒糖,有时候会要芭比娃娃,有时候又想要一匹小马,或者一艘游艇,但不论什么时候,她最需要的还是爸爸。
  ……
第59章
实验室
  “多谢大家的认可。”杨锐当仁不让的接过了黄仁的工作,道:“在决定正式组员、后备组员和组长的票数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下正式组员的吸收。实际上,在建立锐学组之初,我就一直在犹豫如何确定正式的组员,但锐学组扩张的很快,一直也没机会。不过,我觉得也到了应该决定的时候了。”
  杨锐停了一下子,等大家都听明白了,才道:“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我认为,锐学组应当逐步增加正式组员的数量,减少后备组员,关于正式组员的选择,我认为应当从后备组员中挑选,关于这一点,大家是否同意?”
  黄仁立刻举手,曹宝明和王国华也是早和杨锐商量好的,他们齐刷刷的动作,自然带动了更多的胳膊。
  “那就是通过了。”杨锐大致的点了一下数字,然后道:“增加正式组员的方式,按说最公平的方式,应当是选举,但是,我们这个锐学组,其实并不是一个机构,我们就是一个学习小组,出于共同的兴趣,汇聚在这里,因此,我决定不用选举的方式,而是用推选的方式。每一名正式的组员,都可以推选一名或数名的组员,并且对他负责。被推举的组员经过考察期,由所有正式组员投票通过,就可以转为正式组员……”
  这个流程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就是外国的秘密组织常见的推荐制。当然,某些党派和会所也用这招,和传销差不多,你想加入进来,得有组内人士来介绍。
  其他学生一琢磨,有的明白了,有的没明白。
  李铁强是明白的,大惊道:“现在的正式组员都是你的人,那不是你想推荐谁就推荐谁?”
  杨锐“哦”的一声,道:“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吧。”
  李铁强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没想到杨锐如此坦诚。
  杨锐摊开手笑了笑,道:“大家表决吧。”
  大部分人都把手给举起来了。
  其他人反对也没用,结果就定了。
  杨锐并不意外的笑笑。今天下午的时候,他和王国华、黄仁就分头出击,和半数以上的组员沟通过了,会转成正式组员的,会继续做后备组员的,都有说明。
  实际上,要不是为了建立传统,杨锐完全可以重起炉灶。锐学组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积累,就是一些台油印机,还有些剩下的油墨和纸张算是资产。至于灯泡什么的,都按在学校的教室里了,取不取下来都是一个结果,分家是很简单的事。杨锐就是不分,其他人也说不出什么。
  锐学组真正有价值的,还是杨锐自己。
  没有杨锐的学习小组,也就没有意义了。
  当他或者他的铁杆,向其他学生说明此点以后,大家除了同意,实际上也没什么选择了。
  不过,民主的样子算是摆出来了。
  用的还是最基础的一人一票制,这要是再多几十号人,杨锐还真的说服不来。
  时间和精力成本都太高了。
  李铁强自然不愿意,道:“你这不是独裁吗?”
  “这就是前面说的,关于一人一票制的修改。”杨锐不管李铁强怎么想的,继续道:“事实证明,一人一票制做出的决定不行,大家说说,怎么改吧。”
  这下子,众人总算是打开了话闸,说什么的都有,各种比例的也都有。
  杨锐自己有想法,但他不说,他以前也没做过组织工作,当的最大的官是小小老板,帮导师管理几个研究生罢了,以后自己创业,是和几个老师合伙的,互相商量着做事,也算不得管理。至于做补习老师的时候,学生们倒是听他的,但补习老师和学校的老师还是不一样。
  安静的听了一会大家的讨论,等个人的情绪都出来了,杨锐笑笑道:“要不然,大家先考虑一下吧,如果有想法,也可以写到纸面上,交给黄仁,咱们今天的会先开到这里好了。”
  “这就完了?”王万斌没想到杨锐如此虎头蛇尾。
  杨锐笑笑:“乱糟糟的也不好交流,我是考虑,今天开始先增选正式组员吧,等到正式组员选满了,再内部表决。”
  全体会议本来就是个噱头,如今,他已经证明了全体会议是失败的,自然不用在此框架下决定一切了。
  他也用不着当场将某些人踢出去,就这么大的学校,当面撕破脸也没意思。或者说,根本不值得撕破脸去。
  杨锐只要控制好正式组员的构成,自然是想增选谁就增选谁,至于其他人,等正式组员选齐了,不通知他们参加会议,自然而然的就将人给踢出去了,连见面都不用。
  据说,国外的人力资源经理们都追求这种裁人的方式,不动声色,还清楚明白。
  锐学组内的反对派再厉害也是学生,还是没绕清楚杨锐的心思,见大家陆续离开了体育室,自己也就离开了。
  这么着,清洗其实就已经发生了。
  尽管没有斯大林的轰轰烈烈,对个人的影响依旧是巨大的。
  起码的一点,留在锐学组内的有希望考上大学,没留下的,还能考上大学的机会微乎其微。
  80年代的高考本身其实并不难,好天赋,好勤奋,好老师,好选择,好心理和好运气,得其中二三,就有机会通过。但在西堡中学这个地界,有勤奋的学生,有好运的学生,再多一种的都没有。
  好在除了杨锐,没有哪个学生能真正理解高考,也就没有了喜悦和愤怒的冲击。
  杨锐等人走光了,把体育室的门一关,拉上王国华、曹宝明和黄仁,首先找到苏毅,当着好些同学的面,大大方方的道:“苏毅,我推荐你成为锐学组的正式成员,你愿意不?”
  “愿意啊。”苏毅用粗壮的胳膊把厚实的胸脯拍的老响,说:“以后你们就看好了吧。”
  “得,表决吧。”杨锐看其他三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