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6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5/1306

  想来想去,庞校长想到了一个答案,拿到了诺贝尔奖提名的杨锐,简直如同庙里的菩萨一般,即使有千万人诋毁,但只要有虔诚信众,就屹立不倒。
  此时黄了他一个实验组,他或许根本就毫不在意?
  这么想着,庞校长只感觉一股悲凉之气顺着食道,反冲出了鼻子和嘴,使得舌头都是麻木与悲凉的。
  这是庞校长多年机关生涯中,品尝到的最苦涩的一次成功。
  他睁眼望向杨锐。
  年轻而英俊的杨锐,正在全神贯注的与校长等一种领导说话,几个人指着文件夹,热烈而细致的讨论着。
  更多的悲凉之气涌上庞校长的心头,转瞬,又有些微的快意将之压了下来。
  庞校长半是安慰,半是感怀的想:不管怎么说,在我有生之年,我还是压了你杨锐一回。等我再推儿子一把,我就金盆洗手,安心的回家含饴弄孙!
  而在实验室的另一端,姚悦是近乎崇拜的盯着杨锐,看着他在一众领导的“裹挟”下,扩大了实验室的面积,增加了实验室的人手,增添了实验室的设备,扩展了实验室的权限……
  此时此刻,姚悦觉得杨锐几乎是无所不能,因为他的一切要求,校长们都是尽力满足的。
  一本册子看到了深夜都没有看完,当有人打哈欠的时候,杨锐停了下来,笑道:“我都忘了时间,要不,今天先到这里?”
  “也好。”校长也困的不行了,起身活动了两下,又觉得这样不够礼貌,停了下来,道:“那我们就先回去,明天让办公室先落实谈好的部分,尚未决定的,我们会上讨论一下,再找你说。”
  “好的……哦,克隆组的事,就不用上会了。”
  “给你的实验室里加一个克隆组也不是不行……”
  “真的不用了。”杨锐不等校长说完,道:“华锐那边也有意给我增加经费,克隆项目,说起来也是有商业性的,北大这边不方便做,我在华锐那边做好了。”
  这是校长最不愿意的,连忙道:“没有这个必要,一年200万的经费而已……”
  分管财务的副校长脸皮抽抽:“而已”是什么意思?再说了,建一个实验室是只要经费的吗?新建一个实验室,500万都打不住吧!
  杨锐却不是以退为进,坚持道:“我不了解学校的胚胎细胞实验室,不知道他们也在做克隆方面的研究,既然如此,在一个单位搞重复研究确实不好,我本来是考虑克隆技术比较耗费时间,符合学校的大环境,现在来看,稍微偏向商业化一点,也是可以的,就不要麻烦学校调整资源了。”
  杨锐将庞校长的话复述了一遍,令适才没有反驳的人,此时更难反驳。
  “克隆组就不要弄了。”杨锐再次郑重的说了一遍。
  校长遗憾的说好,表情直接的显露在外。
  庞校长看的心下一惊,时间却不容他再说什么了。
  吃饱了大马哈鱼的熊群缓缓的离开了离子通道实验室,要分手的时间,校长深深的看了一眼庞校长,用熊太后对熊太妃的语气道:“老庞以后就专心你那一块东西,教学和研究这块,就别操心了。”
  “我提胚胎细胞实验室,不是这个意思……”庞校长无力的解释。
  理查德与杨锐开展科研竞争的时候,校长是作为仲裁者参与过的,熟悉前因后果的他摆摆手,仿佛挥走了庞校长的辩白,道:“老庞,遮遮掩掩的没必要,你对杨锐有成见,我能理解,但你要注意大局,维护大局。你是老党员了,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只给你提个醒,杨锐这边,你就尽量少接触,你家小暮也是,他在教务岗更要注意,实在不高兴,你就来找我,我给他调岗。”
  “不用,不用调岗。”庞校长吓了一跳,从教务调岗到哪里去?在大学里,教务岗才是最容易出成绩的。
  校长点点头,再叮嘱两句回去了。
  庞校长一个人在昏暗的路灯下行走,压制杨锐的快感因为校长的一席话,消失的一干二净不说,反而平添危机,更多的悲凉感,自四面八方侵袭而来。
第712章
小暮
  第二天,杨锐早自习之后,又上了一节数学大牛贾万里的小班课程。
  小班课程差不多只有二十多人,自然没有说闲话看诗集的空闲。事实上,能参与小班教学的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现在的英语和数学之类的课程,也是分班的。
  上一年度,你的考试成绩是A等,你就进A等的小班,考试成绩是B等,你就进B等的小班,不及格的D等,甚至要在假期或新学期重修此课。
  不过,除了英语以外,大部分学生都能拿到C等以上的成绩,但想进入A等小班的难度还是极高的。
  而在A等小班里,如贾万里这样的大牛的教学难度亦是极高的。
  不过杨锐觉得很好,因为贾万里并不是真的无限拔高难度,他只是收窄了学习的面积,让自己的学生能够更专注的学习部分知识。
  在杨锐看来,这是最好的选择,即使是专研数学的学生,也不可能学习数学的每个角落,那些拿菲尔兹奖的天才也不可能。
  而对生物系学生来说,收窄学习面就更重要了,不能以有限的时间去钻研无限的数学,详略得当的了解自己需要了解的内容,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想想高中数学的难度都有无数人掉队,高等数学的难度就更不用说了。
  杨锐不准备做数学家,也就用不着将时间都用在数学上,这种时候,贾万里此等大牛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
  最起码,他知道如何收窄学习面。
  这可不是随口说说那么简单的,数学的逻辑性堪称无敌,互相关联的内容极多,在收窄学习面的过程中,一个点是被收窄还是不被收窄,取决于它目前是否有助于生物研究,以及它未来是否有助于研究生物的数学。
  这样的判断,对教授的素质的要求毋庸置疑,在教学大纲尚不完备的时代,只有贾万里一级的大牛,才敢主动的缩窄学习面,帮助学生节省时间的同时,提高全盘效率。
  杨锐听的异常认真。
  这样的机会,到90年代末期就很少了,国外的一些名校,尤其是昂贵的私立大学,倒是仍然能够负担此等的教育压力,但中国学生在国外所遇到的语言问题,经济问题远比国内读书要重的多。
  而且,现在的国内大学教授还会更负责。
  贾万里教授就是每周都批改作业,定期在办公室答疑的,在学生问题多的时候,他偶尔还会在办公室里开免费的小课,这种认真的气氛,在杨锐读研的时候都鲜少再有了。
  其效率亦是极高,起码比杨锐自学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过去的一年时间,让杨锐在数学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再加上复读时期的积累,杨锐自己再验算九十年代前后的生物学研究的时候,都很少遇到困难。
  当然,遇到了困难就再请教是了,哪怕是真拿了诺贝尔奖,也不敢说是全知全能的,甚至拿了菲尔兹奖的数学家,该请教其他没拿菲尔兹奖的教授的时候,也得请教,科研就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乐在其中也好,迫于无奈也好,这些都是必须要承担的。
  下课铃响,贾万里教授停下手里的笔,道:“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周三来我办公室。”
  尽管花费很长时间在教学方面,但贾万里仍然很注意方法和效率,像是数学这种东西的辩难,需要的学生,一周一次就绰绰有余了,随时提问什么的,只是浪费大家的时间而已。
  小教室里发出一阵推搡桌椅板凳的吱吱声,上了一节课的学生精神疲惫的收起了书本,抬头再看,贾万里教授并没有像是平时那样,直接离开教室,而是主动来到杨锐面前,笑道:“杨锐,听说你又发表了一篇《自然》?”
  杨锐讶然抬头,道:“您都知道了?”
  “怎么会不知道,学校里都传遍了,一篇《Cell》或许有偶然的成分,再加上《Nature》,就是无可置疑的天分了。听说还是篇长文?”
  “是,发表在articles(文章)下面。”在《自然》期刊的几个栏目中,只有文章栏目下面,才有超过五页的长文,学者们一说都知道。
  贾万里欣然点头,笑道:“看你学数学的劲头就知道,你是很有想法的,继续努力,我支持你扩建实验室。”
  他绕了一圈,也是知道了杨锐要扩建实验室的消息。
  杨锐小心的道:“您不觉得我有些挤占资源?”
  “开玩笑!你是给学校争取资源。诺……”贾万里看到教室里还有其他学生竖着耳朵,放低了声音,简略道:“你得了奖,不知要给学校争取多少荣誉,学校不给你,上级也要拨给你。”
  杨锐喜笑颜开,道:“您这么说,我就放心多了。”
  “你有什么好担心的,该担心的是别人。”贾万里看到窗外的人影一闪而过,努努嘴,道:“看人要看的准一点。”
  杨锐莫名的得到提点,莫名的送贾万里教授离开,就被同学们给围住了。
  “杨锐,你又出了《自然》?”
  “《自然》是啥?”
  “《Nature》!”
  “那是啥?”
  同为北大二年级生,学生们的见识却是千差万别。大城市里的中学生,在大学之前的十几年里,接触的东西比大山沟里的中学生,不知要多多少。进入北大以后,闷头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有,闷头在图书馆读书的学生有,闷头在学校读书的学生有,不安心读书的亦有,不同的学生,对学术的了解自然不同。
  不过,有杨锐做前车之鉴,《自然》的名声是打出去了。
  杨锐随口回答几句,剩下的问题就被旁边的学生给接过去了,一会儿,留在教室的学生就聊成了一团。
  杨锐笑笑,收拾好书包,单肩背着出门,他下午还要去实验室,午餐时间并不宽裕。
  门口,一个徘徊了不知多久的黑影看到杨锐,快步走了过来,叫住杨锐,笑道:“杨锐同学,你好,有时间聊聊吗?”
  来人约莫30多岁的样子,粗而密的眉毛,大而亮的眼睛,一望就是所谓的浓眉大眼了。
  “有什么事?”杨锐站住了。
  “杨锐同学。”来人搓着手,有点不好意思的来到杨锐面前,迟疑片刻,几乎就在杨锐以为他要表白的时候,这位开口了,说:“我是来道歉的。”
  “为什么?”
  “我是为我父亲来道歉了,我父亲是你昨天见过的庞先珍,我叫庞暮,是他儿子。”
  “你是庞校长的儿子?”杨锐有些明白了。
  “是,我是庞校长的儿子,目前在学校教务处工作。”庞暮很羞涩的笑两声,说:“我和我爸爸不一样,我爸爸这个人吧,比较强势,我从小受他管束比较多,反而比较弱势,当初,我爸爸支持理查德,我其实是反对的,但我人微言轻,做不了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