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6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4/1306

  无管束就相对比较好追求了,华锐实验室不用说,那是杨锐自己的,只要不败光了,想做啥做啥。
  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监管相对就多了些,最麻烦的是要不停的出成果,拿了基金会或者机构的钱,甚至要不停的报备,后期发展到极致,甚至有学者气的说:不想过用一瓶墨水还要用两页A4纸的生活。
  然而,该打的申请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这是穷国的弊病,欧洲国家财大气粗,长期项目都变成经常性的研究了,但老财主的生活方式和长工的生活方式注定是不同的。
  就中国眼下的穷酸程度,一个项目研究五年八年乃至十年,谁能受得了。
  两年不出成果,对学者来说正常,对长工来说,就是要饿死人的大事了。
  校长对杨锐的信心还没有足到放任两年的程度,不禁犹豫的问:“你要做什么项目?”
  “都是基因方面的,一个是长期的基因测序,达尔贝科教授提出的人体基因组计划,我很有兴趣。”
  这是个相对容易出成绩的领域,校长点头道:“可以,学校每年支持你……200万,不管你做成什么样,这两百万元人民币都雷打不动,如果出了成绩,到时候再说。”
  要是30年后,北大校长肯定不屑于用百万做单位,但在84年,一年两百万的固定支出,也得咬着牙才敢说。
  看旁边管财务的副校长的脸色,就知道有多难了。
  “第二个是克隆方面的研究,时间可能更久一点,我想做些类似核移植方面的工作。”杨锐腼腆一笑。
  核移植说的是细胞核的移植,从发育到后期的胚胎中取出细胞,然后将该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另一个去核卵中,就是克隆技术的早期设想,诞生于1938年。
  从1938年到1984年的46年间,希里格斯和天津金用蛙的胚胎核完成了这个构想,接着约翰戈登得到了更好的结果,再然后,是伊尔门泽和霍佩用鼠的胚胎细胞核培育出了克隆鼠,从而将核移植实验扩展到了哺乳动物的范围,最后,是今年的施特恩维拉德森,用羊的未成熟胚胎细胞核,培育了一只羊。
  在1984年,维拉德森的工作还是很引人瞩目的,蔡教授立即想起,问道:“你是想做哺乳动物的核培育?”
  既然羊培育了出来,那猪狗羊马牛还远吗?这种刷顶级期刊的机会是大家最喜欢的了,蔡教授自然以之猜测杨锐。
  “是类似的技术。”杨锐当然不能说,我想搞克隆羊多利。克隆羊多利用的可是体细胞,与胚胎细胞的区别在于,胚胎细胞天生就是用来诞生下一代的,体细胞却是隔大好几十天就有可能被搓澡巾搓下来的产品。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克隆羊多利简直石破惊天,要不是这样,一项38年就提出的技术,何至于到了97年刷脸刷遍全球。
  但是,就算只是细胞核技术,难度也是极大的,维拉德森身为丹麦人,能被蔡教授知道,自然是因为他做出了世界性的成就。
  这样的成就,在生物学界有个统称,叫“贵”!
  校长是了解这些的,不仅打起了退堂鼓,说:“克隆研究与基因测序之间的关系比较远吧,同时开一个基因测序的项目,再开一个克隆项目,加上离子通道实验室原有的离子通道的项目,会不会有些太分散了?”
  他说的也很有道理,别说是多一个克隆多一个基因测序了,就是离子通道的项目,往深入里做,几十亿的经费都和玩儿似的。
  基因测序更不用说,花了一万多亿美元还没有做完,是全世界各国烧钱烧起来的,要不是有钱人怕死,医药公司财大气雄,人体基因组计划做到2030年都不一定能完成。即使如此,美国法院还是批准了基因专利的案件,让医药公司和研究机构可以将测序的基因当专利来申请,不是花钱花的太多,法庭也不会这样判。
  但从杨锐的角度来说,长期项目就是为了深入研究,而且,他本人的志趣更倾向于奥本海默似的研究方向,自然是项目越大越广越好。
  思忖片刻,杨锐道:“我在克隆方面有一些想法,我觉得比较有价值,想验证一番,学校如果能够支持的话,以基因测序的条件为标杆就可以了,我觉得,能做出有价值的东西。”
  “只是验证的话,或许可以先单独开支一笔?”分管财务的副校长都要流冷汗了。
  “时间太短的话,成果恐怕不会尽如人意,反而会浪费时间。”
  “要么,放在下一个财年做这个事,是不是也来得及。”分管财务的副校长用着商量的语气。
  “自然也是来得及的,长期项目嘛,不争一朝一夕的时间。”克隆羊多利要到97年才出现,算大时间是很充裕的。不过,克隆项目是很耗费时间的,克隆羊也是要经过胚胎发育过程的,一次就得大几个月的时间,杨锐并不准备亲自操作此项目,正因为如此,才更要料敌从宽,提前做起准备,拉起队伍来。
  校长沉吟起来。
  要是普通学生,或者就是普牛级的教授这样说,校长都要给拍回去。
  一年200万的固定投入可不是小数目,要是一头普牛要200万,一个专业平均五头牛,一个学校就要100头普牛了,那岂不是要一年2亿的固定投入?普牛就要这个数目,大犇又要开多少?而且,这是固定投入,是什么都不做都要给的钱,做出了什么,自然还要追加,那又要多少钱?
  清华到14年是经费最多的学校,一年花了45亿的样子,但在84年,哪个中国的学校能有2亿的科研经费挥霍?
  然而,杨锐已经超脱普牛阶段了。
  校长沉吟良久,决定表现出自己对高端学者的大力度支持,咬牙道:“也不用等明年了,就今年做起来。”
  分管财务的副校长哀嚎一声:“校长,咱们今年的经费真的不够了……”
  “克服困难……”
  “校长!”
  “想想办法……”
  “校长!”
  “天无绝人之路……”
  “校长!”
  “我相信……”
  “校长!”分管财务的副校长已是摇滚范了。
  “我有个建议。”各种纠结中,许久不见的庞校长站了出来,向杨锐友好的一笑,说:“把现有的胚胎细胞实验室合并过来如何?他们的条件不错,加入离子通道实验室以后,独立成组,学校只要添加部分经费,就能满足杨锐的要求了。”
  庞校长就是当年一门心思支持理查德实验室的庞副校长,理查德实验室的失败,让他的中美名校合作计划夭折,受创不小,但就此时他的表情说话来看,似乎是想借机与杨锐和解。
  杨锐笑着听,心里一点都不相信。
第711章
待我金盆洗手
  杨锐对庞校长脸上的老年斑记忆深刻。
  一年前,就是这位老年斑爬满了脸颊,却凶猛的像老虎一样的老年干部,要求自己停止克隆突变基因的实验,理由是生物伦理。
  如果不是杨锐找到了蔡教授为自己撑腰,如果不是校长最后支持了蔡教授,杨锐甚至没有与理查德一较长短的机会,钾离子通道的相关研究,以及钾离子通道的相关利益,也不得不随手让人了。
  没有钾离子通道的研究起步,就没有PCR的相关成果,自然也就没有了诺贝尔奖提名的风光。
  这样的糟糕关系,在杨锐眼里是很难和解的,更不是一句话就能和解的关系。
  很自然的,庞校长提出的计划,杨锐也要仔细思量。
  合并现有的胚胎细胞实验室就财务而言,自然是很划算的事。北大生物系是目前中国最好的生物系,它的胚胎实验室自然也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一流实验室,这样的实验室,沉淀的固定资产肯定不菲,甚至比杨锐要求的还要多。
  问题在于,合并这样的实验室,并不一定能实现杨锐的目的。
  能初步满足杨锐的要求的实验室,就算还没有省级实验室的水平,想必也不会太差,比较起来,可能比目前的离子通道实验室还要好。
  这样的实验室的负责人,起码比许正平副教授的资历深。
  在双方没有良好沟通的前提下,学校为了省钱,就将之合并过来,对方会怎么想?
  杨锐是不在乎挤占别人的资源,但这样将一个研究团队生吞进来,由此造成的消化不良,又如何治疗?
  如果是按部就班成为高阶学者的话,杨锐其实不用发愁,就好像一名院士或者一名长江学者吞了一支研究团队,那估计脑子都不用太考虑,该怎么工作就怎么工作,不爽就踢人,爽了就用即可。
  可杨锐并没有一名院士或者长江学者的底气。等他的省级实验室良好运行起来以后,他或许会有一些,但以80年代的学术界气氛来说,很难说会有多少。
  “我还是想自己组一个项目组。”杨锐有话直说的道:“我不知道现有的胚胎细胞实验室是怎么样的,也不了解他们的组内情况,直接合并的话,我担心是否能合作愉快。”
  在场的人加起来,年龄有他五十倍那么多,一听就知道他的意思。
  校长沉吟道:“直接合并确实不妥,老余这个人,我印象里是比较硬气的。”
  “但如此一来,胚胎细胞实验室,与杨锐的实验室的克隆组的功能就重复了。”庞校长担忧的道:“老余恐怕还是要不高兴的,我记得他打过好几个报告,想购买新仪器的。”
  “学校自有规章制度,不高兴不是买仪器的理由。”校长说归说,还是显的为难。
  “要不然,这个事先搁置一下?”
  “唔……”
  庞校长一句话,差不多就将杨锐的克隆组,以及每年200万的经费给搅黄了。这时候再看他脸上的老年斑,不像老虎,而像是狐狸了。
  杨锐看庞副校长,庞副校长也回看杨锐,脸上挂着歉意的笑,实际如何,谁也不知道。
  马上就要退休的庞副校长,显然也不在乎杨锐知道或者不知道。
  “建不起来就算了,也别搁置了。”杨锐并不像是庞副校长想的那样勃然大怒,或者刺刀见红的与他辩论,竟而是大踏步的后退了一步。
  不及庞校长奇怪,校长已是很不好意思的道:“都说了我们要尽量支持,结果又官僚了,杨锐你先不要急,让我们先讨论一个方案出来……”
  “校长,学校能支持我的基因测序的长期项目,我就非常感谢了,克隆组的项目,其实是我的要求太高了,既然学校已经有做这方面研究的实验室了,我也就不要掺合了,咱们直接看下一条。”杨锐并不去争一城一地的得失,他的手里还有整整一本子的实验室纲要呢。
  校长反而觉得亏欠了杨锐,不禁端正了态度,重新热情和热烈的与之探讨起来。
  庞校长怀疑的看着杨锐,显然不觉得他是如此简单就放弃的人。
  当日理查德实验室的威胁是何等的巨大,杨锐都没有选择放弃,现如今,杨锐又何必放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4/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