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1306

  现在的外汇难得,实在是硬的不能再硬,兜里没有,你到哪里都借不出来。
  校长却是笑笑道:“北大不富,但一个实验室还是能攒出来的,咱们争取今年先评一个省级实验室,明年就可以争取国家级实验室了。”
  84年的省级实验室还是很有价值的,偏远些的省份或许只有几个省级实验室,数量比后世的国家级实验室还要少。国家级实验室自然更稀罕了,唐集中这样的大牛都要努力表现,也不是想评就能评上的,不过,有校长的支持,总是不会太难就是了。
  杨锐本来就没有要离开北大的意思,此时得到许诺,自然连忙道谢,又再次提醒道:“华锐实验室是高标准实验室,成本不低,我暂时还不能离开,否则就坑了华锐了。所以,即使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标准提高到华锐实验室的水平,我也不能专职留在离子通道实验室,科研成果一样要分别计算。”
  非专职的学者掌握一个独立实验室,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高的待遇,杨锐当日是发表了《Cell》的论文,再加上还是学生的缘故,才有了这样的机会。
  现在,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标准提高到华锐实验室的水平——以北大目前的实验室平均水平,这就算得上是一流实验室了,杨锐仍然兼职,多少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要是纯发表论文,杨锐再弄三篇顶级期刊也没用。
  然而,诺奖提名却是太重要了,属于第二阶学者的诱惑,也让北大的领导欲罢不能。
  校长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意思,稍犹豫后,就一口答应道:“没关系,你之前能处理好华锐与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关系,相信你之后也能处理好。”
  校长说着又叮嘱旁边的某副校长,道:“拨款要迅速,可以把今年剩下的一点经费拿出来,再从明年列支一部分……”
  杨锐知道是说给自己听的,也做认真状。
  好几百万美元的事,做会雕塑算什么呀。
  华锐实验室光是为了辅酶Q10的研究,投资就不下百万美元,其中至少有七成沉淀为了设备和仪器,之后为了做耐热聚合酶,又投入了数十万之多,真正做到PCR以后,投资反而降了下来,但固定资产的沉淀比例更高。
  相比之下,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主要投资来自于可口可乐的15万美元,以及蔡教授给予的60万元拨款,至于后续的卫生部拨款等等,多数都是实验开销,而非固定资产。如此算来,离子通道实验室与华锐实验室之间的固定资产差异,怕要超过200万美元。
  就算校长的话里有水分,一百万美元的投入也是需要的,若是算上后续的运营费用,未来五年预算个三百万美元都不算多。
  杨锐由此摆了一个倾听的姿势,等着校长分配资金。
  “我看可以这样,在12月之前,先向离子通道实验室投入40万美元的资金和设备,本学期结束以前,我们向离子通道实验室投入不少于100万美元的资金和设备。”副校长说这个话的时候,嘴都在抖,这要是1000万元人民币,他绝对眼睛都不眨一下,花了就花了,大不了再印,美元就没有这个好事了,强行拿40万美元出来,说不得要挤占哪个项目。
  杨锐才不管钱是怎么出来的,就是因此挤停了其他项目,他也不在乎。科研就是一个竞争力极强的行业,所有从业人员,都是从小竞争过来的,你竞争得胜,承受得了就进来,承受不住,管你去死。
  科研的竞争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哪怕是计划经济时代,各个研究所,或者各个研究所内部的竞争也是异常的激烈,计划经济结束,竞争用残酷来形容就没错了,今天活不下去的项目,延寿一天,不过是多花一天的钱罢了。
  没人喂奶,自己就活不下去的项目很多,但那些重要性排在末尾,有事没事就要被挤占资金的项目,哪怕前景再美好,杨锐也没有让他奶喝的义务。
  “谢谢校长,谢谢各位领导。”杨锐乖巧的摆一个感谢的姿势,超帅的属性令人心情愉快。
  “不用谢,你还有什么想法和要求,都可以提出来,今天各位领导都在这里,我们就地开一个小会好了。”校长说着,真的拉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找椅子就坐,一会儿,就自动围成了会议室造型,开会属性MAX。
  杨锐一边谦虚一边道:“一下子让我提要求,我也没有太多的想法……”
  “你放心的提,能不能办,我们来帮你参详。”
  “既然这样,我就不客气了。”
  “不用客气,就是要你不客气。”校长哈哈的笑。
  “那稍等我一下。”杨锐在众人奇怪的表情下,起身拉开办公桌后的抽屉,拿出了一个文件夹,腼腆的道:“正好我前些天整理了一份实验室的发展纲要,确实有一些条件不太具备。”
  围成会议桌造型的领导们看着有教科书厚度的文件夹,集体领悟塑像属性。
第709章
莫心虚
  “写的很详细啊。”一位副校长打开文件夹,首先看到的就是目录,而且罗列出了一二三四。
  “队伍建设,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仪器管理和添置,还有环境卫生……”常务副书记很认真的读了一遍目录,啧啧地笑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是要准备申请省级实验室呢。”
  “本来计划是明年申请的,现在计划提前,我觉得也是好事。”杨锐笑呵呵的接了一句话。
  常务副书记愕然,转瞬释然一笑,自嘲道:“的确是好事,老话说的好,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要是一天前,杨锐这么说话,就算不被人叱喝为大言不惭,讥笑两句也是免不了的。
  省级实验室的经费建设都是有标准的,而且硬件和软件的标准都不低。
  省级实验室的负责人还有级别,甚至不是你想申请就能申请的,你得先是校级市级实验室多少年,做出了多少成绩,写出了多少论文,才有申请的资格。
  即使是杨锐读研的时代,他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喊“省级实验室都烂大街了”,可就是烂大街的省级实验室,还是有无数的学校争着喊着想要评且难以评上的。同样是大学,顶级大学自然是国家级实验室密布,但去看二本三本的学校,就会发现省级实验室并不是每个专业都有的,至于民办高校更不用说,最多是一两个门面专业能申请到省级实验室。
  无数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犹豫:我知道某学校名气不错,但他们哪个专业好?看实验室的级别和数量就知道了!
  以21世纪后的标准来看,有国家级实验室的专业肯定是不差的,属于一本大学的底线标准,上限自然是院士和长江学者的数量。同样的,省级实验室就属于二本院校的底线标准了,若是一个专业连一个省级实验室都没有,那稍微有点追求的教师都是留不下来的。
  这里所说的省级实验室是专指省部级实验室中的省级实验室,它是三个档次最低的一点,稍高一点的还有省部共建实验室,以及部级实验室,在省部级实验室泛滥以后,省部共建实验室往往就要挂院士的名字,尽管其本人并不真的会有多少时间参与。
  放在84年的当下,部级实验室就是最高级的了,省部共建和省级实验室等级略低,但也依旧是稀罕物。至于国家级实验室,刚刚开始评审,基本属于大牛们的专利。
  在这样的环境下,杨锐一名大二学生,准备着说我明年要申请省级实验室,没被人笑掉大牙,那是人家的牙口好。
  然而,今时今日不同往昔。
  诺贝尔奖的提名,对学者来说,就像是镀了一层金身似的,哪怕是外行人,也看得出此像不凡,至于肚囊里是木是泥并无所谓。
  世界范围内的第二阶学者,申请一个省级实验室算什么?
  的确,中国的省级实验室是很稀罕,可再稀罕,也不过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二流实验室,距离第三世界的国家级实验室,距离第三世界的院士们掌握的大型实验室还远着呢。
  而在中国960万公里的土地之外,那些世界第二阶第三阶的学者们,享受的是什么待遇?
  就生物学而言,第三阶的学者在美国,起码拥有一间固定资产沉淀超过千万美元,年固定经费超过百万美元的世界一流的实验室,或者,就是在诸如冷泉港,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或者橡树林国家实验室此类超顶级实验室里工作。
  至于第二阶的学者,要么掌握着一间顶级实验室,要么就是在顶级实验室等着掌权。而在这些实验室里,一年几千万美元的经费,都是针对项目组的。
  美国之外的世界依旧广阔,衰败的大英帝国还有卡文迪许实验室,瑞士有保罗谢勒研究所,都是雇员几百上千,能以一己之力决定人类科技走向的实验室。
  对比起来,杨锐就申请一个中国的省级实验室,还是预备着明年申请,实在是谦虚的不能再谦虚了。
  “省级实验室也不好申请,各种条条框框很多,这样,我让校办公室出几个人,帮你整理一下。”校长大包大揽的接了过来,又道:“今年就按照省级实验室的水平来建设离子通道实验室,争取评一个省部共建实验室出来。”
  按道理说,省和部是平级的,似乎不用区分部级实验室和省级实验室,但实际上,由于部委往往掌握着本行业里相当多的资源,使得部级实验室能够得到的资源也更多,相应的,申请也就变的更难了。
  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实验室和省级实验室,也就有了一定的差距。当然,肯定不像是国家级实验室的差距那么大,但升级成功,也值得庆贺三天三夜了。
  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在蔡教授的帮助下,早先成为了校级重点实验室,这个牌子也就是将之与学生们的社团实验室区分开而已,真正要升级为省级实验室,还需要不小的努力,最起码,搞卫生都得遵循一定的条条框框。
  但不管有多麻烦,多一块牌子的好处就太多了,否则,各个实验室的负责人也不会傻子一样的耗费一两年的功夫去申请。
  而有校办公室帮忙,特别是北大的校办帮忙,杨锐就轻松太多了。
  他立即点头说“好”。
  分管财务的副校长有些苦,说:“40万美元的仪器和设备,用来申请省级实验室的话是够用了,但太着急的话,恐怕来不及调配。”
  按照他的想法,校长许诺的百万美元,肯定不会是全额现金,更可行的方式,是将公共实验室的一些较好的仪器设备调用过来,再用现金购买添置。
  比如说,公共实验室有一台用了一两年的岛津的紫外分光光度计,调配过来用和新买的没什么区别,这就算是5000美元的投入了,同时,学校还可以向国内厂商再订购一台紫外分光光度计,用人民币付款,价格就不用太在意了。
  然而,调配节省外汇,耗费的功夫却多,相比今年配置40万美元的仪器设备这样的要求,明年申请省级实验室,就等于默认了仪器成套且运转良好的要求,时间上的差距明显。
  校长却不管这么多,露出棕熊太后的威严,道:“有困难要克服,难不成让杨锐浪费时间,去和那起子官僚打交道?”
  副校长张张嘴,一脸被欺负的棕熊后妃样,无奈的应了。
  校长转过头来,再次面对杨锐,却变出了棕熊母后似的和蔼可亲样,翻开文件夹,笑道:“咱们继续看,学校能解决的,我们绝不含糊,学校不能解决的,我去找上级想办法。杨锐你继续说,不要有担心,更不要有什么顾虑,我们做领导的,说到底就是给你们这些学者做后勤,学者以学术为武器冲锋陷阵,就和革命时期的战士一样,咱们现在的条件好了,一定要供应充足,我们多流汗,让战士少流血。”
  “那我真不客气了。”杨锐搓搓手,表情像望着鱼山的幼熊似的。
  “不要客气,不要客气。”校长突然有点心虚。
第710章
克隆
  杨锐嘿嘿笑两声,说:“我想开两个长期项目,想得到学校的支持。”
  校长松了一口气,笑道:“长期项目简单……”
  话说出口,他忽然有点心紧,问:“长期项目有多长期?”
  “十年计划,五年往上,开头两年可能没多少成果,但投入不会太少,这样的项目,基金会什么的可能通不过,得学校帮助,而且要设置专门的项目组,人员齐整。”杨锐眼神极亮,做学术的,一辈子最大的野望是什么?无人管束的无上限资金供应呗。
  为了无管束无上限的资金供应,学者啥话都敢说,什么臭氧空洞灭绝人类了,什么全球变暖灭绝人类了,什么超级细菌灭绝人类了,什么超级火山灭绝人类了,什么伽马射线灭绝人类了,什么外星开拓是人类的唯一希望了,怎么吓人怎么来,仔细看看,每个行业都能找到一打以上的骗经费理由,说的好像给他们钱,他们就能解决问题似的,科学虽然伟大,但在21世纪,还没伟大到这个程度。
  杨锐能闷着头奋斗两年时间,也就是为了无限接近这种学者的终极追求。
  无上限这种事,想想也就罢了,共产主义社会也不可能物质极大丰富到学者想做啥实验就做啥实验的程度,人家万一想爆炸个宇宙看看怎么办?或者多宇宙夹心冰激凌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