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6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0/1306

  终于,向来大胆而自负的王东明同学再也忍不住了,举手道:“杨老师,我们从哪里能看到这堂课的课本?”
第731章
停不下来
  “你们暂时只能盯着我的教案看了。”杨锐站在讲台中央,脸上带着一点笑意,道:“我正在整理这部分的内容,速度不快,所以,只有等我全部整理完成才能见到完整的内容,到时候,你们这门课也就学完了。”
  王东明发出“啊”的一声,讶然道:“现在还没有完整内容?”
  听他的语气,基本是:没完整内容就给我们讲课?
  “笨蛋!”坐在前排的副主任忍不住了,站起来道:“你们知道这是多难得的机会吗?”
  “没关系没关系,我确实没有写出完整内容嘛。再说了,也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志于科研和学术,这样学习,的确困难一些。”杨锐笑容可掬的露出和谐笑容,转瞬又道:“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你们要是考试不合格的话,我的补考题一定会非常,非常,非常的难。”
  王东明呆愣片刻,道:“杨老师,我错了。”
  “乖,坐下听课。”杨锐轻飘飘的回了一句,讲课一点都不受影响。
  比起在杨锐做补习老师的时候,王东明这样的学生已经属于乖巧了。
  当然,以目前的普遍观点来看,老师们显然将王东明看做是桀骜不驯的学生了,一双双犀利的眼神扫了过去。
  坐在前排的副主任更是倍感不爽,低声向旁边的老师吩咐两句。
  眼睁睁的看着一门学说的诞生,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学者来说,是极具冲击力的事。
  因此,杨锐在讲课途中被王东明以教材的理由打断,甚至表露出任何不乖巧的状态,在副主任阁下看来,都是非常冒犯的事。
  这不是对杨锐的照顾,而是一种学者与学术之间的关系被打断而产生的不爽。
  虽然杨锐在讲课的中途,毫不犹豫的鄙视了许多人,但就是被鄙视的人,现在听着杨锐的课程,也只能深感佩服。
  这就是学术的层级感。
  你的学术水平差,你被鄙视了,活该!
  学术本身是没有反歧视法的。智商低被歧视,活该;不勤奋被歧视,活该;运气不好被歧视,活该!
  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尖子生是怎么歧视差生的,这些尖子生进入学术界以后,就是怎么继续人生的,只是有些尖子生依旧是尖子生,有些尖子生变成了差生罢了。
  象牙塔里的不像是社会里的歧视那般严重,但却更加顽固,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认同这种歧视,而且也在向下实施这种歧视,是学术歧视滋生的土壤。
  尽管现在被杨锐歧视很不爽,然而,这就是学术界,这就是象牙塔。
  象牙塔里的单纯是相对的……换过来说,学术界的歧视都已经单纯到了中学的程度,还想怎么单纯?猴子还知道劈腿呢。
  现在,一群单纯的老中青学者,就单纯的享受着杨锐的歧视的同时,孜孜不倦的吸收着营养。
  杨锐也讲的很放松,光是DNA操作中所需要的四种酶:DNA聚合酶,核酸酶,连接酶,末端修饰酶中的第一项,DNA聚合酶,就让他讲了四十分钟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半个房间的人听的如痴如醉。
  为了做耐热聚合酶,杨锐的实验室是满负荷工作了三个月以上,黄茂指不定瘦了几斤肉出来。
  经过这样的大项目和连续性实验,杨锐对DNA聚合酶的认识也是领域顶尖的。
  他甚至用不着脑海中的资料,光凭过去一年的经验,就能站在领域前端,给这些专家教授讲课。
  这就好像是质能方程和原子弹的关系一样。前者人人都懂,但能做出后者的人是少之又少。而能做出小型原子弹的是一回事,能规模化的生产又是一回事。
  因此,同样是讲DNA聚合酶,做过一系列实验的杨锐能讲的东西就太多了。
  而没有做过相关研究的,若是照本宣科的讲,能说五分钟都算是灌水了。
  杨锐却是做的太久,以至于讲的太细,两节课组成的一堂大课结束,依旧没有讲完……
  杨锐听到了铃声,抬手看看手表,笑道:“不好意思,一讲就讲多了,不过,聚合酶是PCR的基础,以后用到的也很多,恩,我之后会注意压缩时间的……”
  “不要压缩。”一名前排的教师喊了一声,才不好意思的道:“我的意思是说,时间长点就长点,我们希望您讲细点。”
  杨锐不置可否的笑笑,说:“聚合酶讲过,剩下的也不会讲这么细了,好了,我们下一堂课,再讲一点聚合酶,然后再说其他的……恩,我布置一点作业吧。”
  杨锐镜头感很强的偏了一下脑袋,道:“就简述一下5端缺失的聚合酶吧。”
  5端缺失是聚合酶中常见的问题,某些时候并无所谓,但在某些技术中,这又是一个常见的缺陷,通过这个问题,基本能够涵盖聚合酶中的大部分知识点。
  当然,这是真正的简述,如果稍微回答的难一点的话,内容就会非常难了,为此写一篇硕士答辩或者博士答辩稿都没问题。
  由此问题衍生出的聚合酶都很有名,比如klenow聚合酶,以及在80年代将之取代的性能超强的聚合酶“测序酶”,它一口气能测序数百个核苷酸的DNA序列,就像是用机枪打骑兵一样爽快。
  这样的问题,也适用于目前教室里层次不齐的学习状态。
  大家记好了题目,有的直接陷入了思考,甚至当场回答起来,有的人则沉吟不语。
  王东明就属于立即作答的学生。他是个非常聪明的男生,学什么都是一学就通的,比起通过艰苦的学习之后才考上清华的同学来说,王东明算是弹着吉他考上了清华。其实一周也弹不了几个小时,但在80年代的高考氛围下,还能继续弹吉他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王东明听杨锐的课,略有一些生涩感,但还不至于听不懂,5端缺失的聚合酶,杨锐上课的时候也是说过的,王东明想到简述,立即毫不犹豫的复述杨锐的话,甚至不用再查笔记。
  这时候,王东明身后的几个人,却是小声的聊了起来。
  “老王,老周,咱们仨合起来写这个题目吧。”
  “就这么个题目,用得着咱们仨合起来写?”
  “老王,你揣着明白装糊涂,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咱们写好了文章,可是能交给杨锐看的。”
  “然后呢?”
  “你说,要是文章写的好,咱们能不能请他帮咱们写个推荐信,试着在国外发表一下?咱们平时写一篇文章,不好意思请杨锐看,这个命题是他给的,咱们恭恭敬敬的写出来,他没有不看吧。”
  “老黄你有点滑呀……时间来得及吗?”
  “下周还有两节课,咱们就照着两个星期的时间来做,两位,要不是时间紧,我就一个人独立做了。”
  “对对对,一起做,一起做。”两人立即醒悟过来,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坐在三人前面点的王东明沉思片刻,轻轻的将草稿纸撕下来,揉成了团。
  “千载难逢的机会吗?”王东明环视四周,体会着教室内略显狂热的气氛,自己也不禁受到了感染。
  杨锐是北大的人,这门课上完就要走了,这是他布置的第一份作业,看这个作业量,说不定就是唯一的一份作业了。
  还真是难得的机会,不过,我真的想做学术吗?王东明再次开启了对人生的思考。
第732章
交作业
  王东明迷茫的坐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
  他仍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想做学术,但他决定抓住这次机会。
  简而言之,就是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写点东西,看看能有什么结果,怎么说都是大学生了,写一份好作业也是理所应当的,万一被看中了,说不定也能做一番事业。
  抱着相同想法的人很多,一时之间,清华图书馆里的生物系书籍倍加抢手。
  不管是哪个时代做研究,首先第一点都是查资料,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不查资料就不知道此项研究的背景情况,研究也就无从进行。
  所不同之处,21世纪有网络,无论是一本本的翻影印件也好,关键字查找也好,效率都相对较高。
  80年代做研究就比较麻烦了,对于初入此道的学生来说,到哪里找哪本书去看,都是个巨大的问题。
  王东明也只能从翻书开始,他随便找了本基因学的大部头,就在阅览室的桌面上打开,顺着目录找下去,目录里找到了聚合酶,再赶紧翻过去看具体的内容。
  这样看上十几分钟,王东明才失望的合上这本书,聚合酶的知识点倒是有,但只是简短的介绍,完全不符合杨锐的题目。
  没有时间休息,王东明起身还回这本书,又在架子上找来另外几本阅读——这也就是在阅览室里,若是想找书库的话,密密麻麻的卡片索引就能要人命。
  “你这本还要看吗?”一人走到了王东明的身边,指着他拿在桌上的一本科学出版社的《基因学》问。
  “哦,哦,你先看吧。”王东明连忙起身,将《基因学》抽出来,不好意思的道:“我是找书的时候一起拿过来了。”
  “没事,我就在这里看一下。”问话的是个高年级生,胡子拉碴的一大把了,胳膊细的快和胡子差不多了。
  只见他抱过《基因学》,放在自己面前,然后又将随身的手提包拿了出来,放在侧面,轻轻的打开,从里面掏出一个笔记本,放在书的右边,再拿出一支钢笔,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擦,以及一本草稿纸,放在左边。
  接着,他再掏一掏手提包的侧面,拿出一个计算器,放在书的下方,再然后,是一包烟和一只打火机。
  王东明看的目瞪口呆。
  高年级生笑笑,拿出一支烟,顺势点起,然后使劲吸了一口,瞬间半只消失。
  他闭上眼睛,靠着椅子,享受的将烟咽进肚子里,又出放出来,又咽进去,如此三番,再吐出来的时候,基本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烟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0/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