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6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5/1306

  “去美国的机票定好了吗?”
  “PCR的官司是第一优先,这个也是一定要处理好的。”
  “没问题,本杰明也很重视PCR,这个官司在美国司法界和科研界都很有名了,商界和华尔街也很关心。”
  “他们当然关心了,小公司对大财团,要不是我做的准备充分,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杨锐也在随时关注美国的官司情况,但越是关注,他也越是胆战心惊。
  偌大的杜邦财团,自然不是没事来找抽的。
  他们竟然是真的有赢面,这种事情,杨锐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PCR明明是我做出来的,竟然有可能让杜邦赢过去。
  然而,这就是美国的法律。
  杜邦用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大量的科研证据,硬生生的杀出了一条路,证明自己从70年代开始就有相关的研究。
  别说,他们还真的有。
  也是杨锐之前发表了文章,做了耐热聚合酶的前置研究,还有大量的录像带,以及同样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再加上大型的专利律师事务所的加盟,才让杨锐稳定了局势。
  尽管如此,双方的辩论和数次开庭,也是持续了大半年之久,竟而在业内激起了不小的讨论。
  杨锐因此不得不加钱给本杰明律师事务所,使得官司的预算缓慢的增长到了近400万美元。
  对中国人来说,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天文数字,杨锐私下里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不是自己预知PCR的未来,而且积攒了足够的资金,又做了充足的准备,这个官司真的是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400万美元并不是最终的花销,胜利也不是必然的结果。想想如果花费更多的钱,最终得到的是败诉或者和解,又是何等的郁闷。
  这么多钱,费心思换成人民币的话,能拿到3000多万元,用来在北京买房子,能买上百套四合院,30年后轻松卖上百亿元人民币。
  或许比不上PCR的30亿美元的价值,但那可要简单的多的多。
  毕竟,要实现30亿美元的PCR价值,依旧少不了付出和经营,房子放在那里,可是简单的多了。
  中国的企业为什么不愿意赴美打官司,中国的国企为什么宁愿吃亏也不抗诉,算一下经济账就能明白。若是一名制药企业的一把手花费400万美元打官司,进而不慎打输了,那真的是仕途无光。甚至就是打赢了,大约也是要在官路上止步了。
  不过,PCR的权益是全资属于杨锐私人的,杨锐也只能咬着牙在支票本上签字,并递给岳庭。
  岳庭仔细的检查了签名和拼写,收好笑道:“没问题了,我会存妥到开曼的公司里的。”
  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是华锐的上级公司,而在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之上,还有多级离岸公司,共同帮助杨锐控制华锐的同时,隐藏自己。
  “拜托你了。”杨锐放下笔,无言笑道:“100多万美元当律师费,我以前真是没想过。”
  “本杰明律师的收费是高,但确实厉害,香港的公司在美国打官司,一般也请不到这样的大律师。”岳庭笑笑,又道:“最近一段时间,咱们最好保持联系,我随时向您报告各制药公司的报价,您也好做了决定通知我。”
  “好。”杨锐点头:“我最近几天不在北大就在华锐实验室。”
  “北大的范围也太广了。最好在有电话的地方。”
  “离子通道实验室有电话,但我要是去上课了,或者呆在宿舍什么地方,就没办法了。”
  岳庭凝神思考起来,从他的角度来看,及时找到杨锐确实是很重要的,他可以代替杨锐去谈判,但重要问题都不能替杨锐决定,如果每次找人都要浪费几个小时,谈判的进度可想而知。
  万一再出现阿诺德那样的家伙,给出一个小时的决定时间什么的,岳庭更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
  想来想去,岳庭一拍脑门,道:“咱们弄个寻呼机可以吗?寻呼机有点像是电话,但是只能单向叫人,你看到号码了,就知道有人找了,机器也不大,比一个巴掌好小些……”
  “BP机?”杨锐比岳庭还要惊讶:“现在就有了?”
  “是有叫这个名字的,你知道?”岳庭转瞬甩甩头,直接回答杨锐的问题道:“我听人说,上海今年刚办了公众寻呼网,北京的正在办,不知道做好没有,不过,一些单位有自己的寻呼站,比如医院和海关,我想,能不能通过人,加入到哪家自组的无线寻呼网里去?”
  杨锐用怪异的眼神望着岳庭,道:“你比我还懂技术啊。”
  “哪里哪里,我就是比较关心能省时间的东西。”岳庭摸透憨笑。
  杨锐内心吐槽:“我是说装逼的技术。”
第804章
警民合作
  香港很早就有BP机了,到现在,大哥大已经流行起来,更是让BP机的地位降了又降。
  岳庭同志身为时薪600美元的大律师,让杨锐买BP机,真真正正的是出于工作的考虑。
  华锐公司现在可是谈着几千万美元的生意,保持通讯畅通,确确实实是再重要不过了。
  然而,杨锐多多少少是有种装逼既视感的,告辞离开以后,还不好意思了十五秒,继而才兴奋的找电话打电话。
  虽然距离智能手机的时代还远,但有一只BP机,至少算是半只脚迈入通讯社会了吧。杨锐也是过腻了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
  电话首先打给刘院长,询问北大是否有自己的寻呼站,确认没有以后,杨锐拿出自己的通讯小本,翻到陶天养的电话,给打了过去。
  陶天养是从德令农场回来的干部,恢复名誉和工作以后,安排至公安部的处级岗位上,与杨锐颇为熟悉。
  花了30分钟叫通电话,杨锐问候两声,就说起了BP机和寻呼站。
  陶天养反应了一会,问:“是不是那个打电话到总台,然后你的寻呼机就BB的响的东西?”
  “对,咱们北京有的是吧?”
  “有是有,不知道你们北大有没有信号啊,要不然,你来了看看。正好,我去问问看。”陶天养也不说价格或者能不能拿到BP机的事,他是部里的老处长,决定一台寻呼机的权利自不用说。对于杨锐,他更是不会谈钱。
  80年代人,还是觉得谈钱伤感情。
  杨锐出门喊上司机,用了20分钟就到了公安部,比等电话打通的时间还短。
  陶天养早就派了一名办公室的年轻人在门口,见到杨锐就打招呼:“您是杨锐吧,我们处长让我过来等您。”
  “你认识我?”杨锐拿出学生证给对方看了,才进了大铁门。
  年轻人笑道:“不认识,我们处长说了,你到门口等着,看到有个贼俊的人过来,就是您了。”
  杨锐摸摸脸,失笑道:“没想到我也有刷脸进公安部的一天。”
  年轻人微笑。
  大铁门旁边的传达室里,穿警服的老大爷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打开面前的小窗户,发出爽朗的笑声:“这个小同志会说话,我们做公安的最擅长认人了。我年轻的时候搞反扒,公交车上的贼娃子看一眼,再过一个星期,在豆汁摊上也能认出来,你以后来部里,就刷脸。”
  杨锐沉默了良久,说:“谢谢大爷。”
  “哎,甭客气,有啥事儿就过来,我记得你。陶处长人不错,认识的人肯定也正派。”老大爷挥手送别杨锐,霎是客气。
  陶天养的办公室里。
  杨锐进门,就见陶天养笑容满面的与沙发对面的男人聊天。
  后者留了短胡子,稍微有点乱,但也算是打理过了,他瞅见陶天养起身与杨锐热情的打招呼,也就站了起来,只在后面细心的打量杨锐。
  “这就是我给你说的杨锐了。”陶天养说过,又道:“杨锐,这位是詹文天处长,你想要的BP机,就在他的装备处在管。”
  “詹处长,你好。”杨锐没想到又请出了一位处长,心里有些踌躇道:“是不是特别麻烦?”
  “就是一台小机器,麻烦能麻烦到哪里去。”陶天养大包大揽的开口。
  詹文天的短胡子都要翘起来了,紧跟着道:“老陶,你上嘴唇碰下嘴唇简单了,这小机器弄起来可难。”
  “有什么难的嘛,你给台机器,再弄个信号,不就成了。”陶天养搂住詹文天,还摇晃两下。
  “你要机器是不难,你要信号就不是这么容易的了。”詹文天叹口气,道:“一个信号基站可不便宜,怎么都得小几十万,咱们这个内部网是有范围的,不能想建哪里建哪里。”
  陶天养呵呵地笑道:“反正都是做实验,北大也是重点区域吧,再说,你们可以和北大搞通讯的合作,理由也很充分不是?”
  詹文天摇头道:“现在的问题是没有立即要做的基站项目。上海之前已经在搞公共寻呼站了,邮电部也计划在北京弄,这样子的话,我们再扩大试点就没意义了。现有的设备弄不好都要移交出去。”
  “民用的是民用的,警用的是警用的。咱们公安部连一个自己的这个寻呼站都没有,还要用公共的,像话吗?”陶天养说的煞有介事。
  连杨锐听着,都觉得陶天养说的好有道理,大公无私。
  詹文天也受了些影响,在陶天养的搂搂抱抱下,松了口气,道:“我申请试试,如果能再申请一个基站出来,咱们再说。”
  “那要多长时间?”杨锐不得不问。
  “急不来的。快的话一半年吧,慢的话就说不上了。”
  陶天养黑着脸道:“等你一半年的,啥事儿都赶不上了,老詹,想想办法。”
  陶天养是真的想把这件事办成。要说起来,他是欠了杨锐的大人情的,德令农场的人都欠了杨锐的大人情,要不是他送来的人民币和外汇券,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熬到平反,谁都不敢确定,能确定的是,大部分人都会病的更重,身体更差,生活条件更艰苦。
  杨锐的要求,说起来麻烦,甚至可能花费不菲,但从陶天养的角度来说,也还是能够达成的。
  能达成,陶天养就想达成了。
  他和詹文天的关系不错,于是抓着他是一阵的摇摆,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我抓紧,尽量抓紧,这个事要领导批准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