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7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9/1306

  “我给你出头是应该的。”蔡教授很自然的道:“老伍是中科院的人,你得承他的情。”
  “当然,我回头单独向他致谢。另外,蔡院长,谢谢您。”杨锐也说的很自然,这样的会议替他说话,确实是不容易。
  蔡教授摆摆手,道:“不说这些,你自己能想通才好。”
  “我觉得我想不通了。”杨锐想了想,问:“离子通道实验室必须给他们吗?我自己撤回来做不行吗?”
  “中科院的意见是集中资源办大事,你如果退出,或者离子通道实验室退出,可以,但那不仅拿不到中科院的相关经费,你也不能再申请其他的相关经费了。”蔡教授顿了一下,道:“中科院有权力指导全国的科研工作,你要是退出,北大也不能给你经费做PCR了。”
  杨锐不屑道:“PCR本来就不是在北大做的。”
  为了拿到PCR的全部权益,杨锐在这方面可是无比的小心。
  蔡教授点头,道:“正因为如此,你才能成为五个项目组长中的一个,其他四个组,可都是老前辈带队。杨锐,这对提升你在科研界的地位,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杨锐一向以来,都很注重自己在科研界的地位,但这一次,涉及到了PCR,杨锐却是坚决道:“我不做,谁愿意谁做。”
  蔡教授沉默良久,道:“真不愿意,这终究是个全国项目。”
  杨锐缓缓摇头。
  “好吧,我知道了。不过,你要是放弃了,学校肯定还是要安排人顶替的,这个你要提前知道。”
  “我知道。”
  蔡教授点点头,临走前,道:“你就算不做,他们估计还是要你联络美国能源部,给你挂一个联络员之类的名头,向华锐施压也是有可能的,最好还是避免正面对抗。个人对抗组织,一向都很麻烦的。”
  杨锐似有所悟的点头。
第821章
布置
  杨锐仔细思量了一番,先是去了离子通道实验室,通知了目前的情况,略作布置就离开。
  离子通道实验室仍然是国家的,组织要在这里实现其意志,杨锐是无力阻止的,也没有必要阻止。离子通道实验室本来就没有接触PCR的研究,重起炉灶来做,难度比中科院自己做都大,何况,这里有蔡教授照料,也不用杨锐担心什么。
  合作项目毕竟是合作,中科院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离子通道实验室目前的科研进度甚至用不着中断,唯一麻烦的,无非就是要有一些调配人手和仪器的工作。
  杨锐叮嘱许正平重新检查和登记了仪器和试剂就放心的离开,前往华锐实验室。
  在华锐实验室,杨锐一边指挥着众人将实验记录等等锁进保险箱,一边解释情况。
  这一次,他解释的很细致,而且明确的分析风险,以及自己的部分应对。
  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们都有学校或研究所的经历,杨锐一说,就能脑补出幕后交易的情形,一个个义愤填膺的同时,也不免有所担忧。
  黄茂提醒杨锐道:“你这样看似回避了冲突,深究起来,还是软对抗,中科院不会那么好说话的。”
  “我知道,大不了开除我嘛,我出去旅游一圈再回来,重起炉灶就好了。”杨锐此时无比的自信。今时不同往日,在西堡中学的时候,杨锐是拼了命的要考北大,因为考上了北大,考出了高分,才有资格进入科研界。
  可到了现在,谁敢说杨锐不是科研界的一员?谁又敢不认杨锐?
  杨锐是北大毕业生也好,北大辍学生也好,都不会改变他在科研界的地位,甚至于,变成了北大辍学生,说不定还有更多的话题,就像比尔盖茨变成了哈佛辍学生一样。当然,若是没有考上北大,或者没有考上哈佛,话题的方向就完全不同了。
  总而言之,杨锐始终是在为自己的科研地位而奋斗的,只是今时不同往日,而手段有所不同罢了。
  杨锐向来秉承最差的决定也比犹豫不决好,现在更是时间紧迫,因此,他彻底切换成了执行模式,环视一周,道:“大家也不用担心,不管华锐实验室接下来会遇到什么情况,我首先会保证各位的薪水照常发放,其次,如果华锐实验室在北京不能继续,我们也可以考虑搬迁,实在不行,就返回香港。”
  他这么一说,几个人的表情也确实轻松不少。
  中科院这样的组织,在科研领域的威慑力确实很强,但出了科研领域,别说是一手遮天了,想有所影响都难以做到,华锐若是搬迁走了,甚至就搬迁出北京,他们的控制力都要大大衰减。
  “不过……PCR的后续研究暂时要停下来了,PCR组的,我给你们放个大假,回来看情况决定是继续做PCR,还是开新的研究。”杨锐稍停,再道:“其他组的研究暂时不变,想休息的也可以趁机休息一下。”
  黄茂是PCR组的负责人,虽然知道此事不可避免,还是气道:“我们的进度最少要倒退一个月了。”
  “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你们也很久没有休息了,趁着没有竞争的时间,好好的修养一下。”
  “我本来计划是过春节的时候休息的,到时候,很多配套的试剂都不好买了……现在休息,好多前序研究都要白费了。”黄茂颇有些沮丧。
  科研实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就像是流水线似的,最后的成品是来自于前期源源不断的工作,中途暂停,很多时候并不仅仅是暂停,还意味着前面的很多工作浪费了,下一次再启动,还得重新开始。
  华锐公司花的是杨锐的钱,做出的成果是杨锐的成果,杨锐也很不乐意出现这样的问题,不过,在做出暂停的决定以前,杨锐就有所预计了,因此,他转而安抚黄茂道:“绥靖政策做起来简单,我们后退一步,给对方一点甜头,期望对方就此罢手,但姑息必须得有底线,我的底线就是PCR,这个是不许任何人碰的。”
  杨锐看着众人的眼睛,道:“为了保证PCR的权益,华锐在美国光是打官司就用掉了300万美元,你们说,华锐会把PCR让给中科院吗?”
  黄茂问:“他们不是做二代PCR?”
  “他们自己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要是参与进去了,说不定就要被说授权什么的。”杨锐摇头道:“总之,我要躲几天风头,你们也一样。”
  “我们呢?”李文强站出来道:“PCR的研究,我们也了解一些,他们如果一定要问,或者要我们提供资料的话,怎么办?”
  “他们不敢强行问的,如果真的把你们带走问话,那就告诉他们。”杨锐考虑最快的结果,且道:“蔡教授和伍洪波研究员都会帮我看着的,他们不值当胡整。”
  “中科院的伍洪波研究员?”李文强诧异的问:“有他在,您还需要躲出去?”
  “中美第一次部委级合作,就像是掉地上的巧克力,不知哪位领导脑抽抽了想舔一口。”杨锐摆摆手,道:“如果就是在华锐内的询问,或者私下里的询问,你们就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行了。”
  李文强等人纷纷点头,他们其实知道的确实不多,杨锐是直到PCR完成,完善PCR仪的时候,才让他们加入的,而这方面的信息,对于开发二代PCR其实作用有限。
  整个华锐实验室里,知道最多的是黄茂,他参与完成了耐热聚合酶的研发,这个东西是PCR的原料,而且是最重要的原料,就好像炮弹和大炮的关系一样。他要是把自己所知的资料和技术,全部告诉中科院的话,后者能节省两年时间。
  不过,换个方向来想,如果黄茂不将自己知道的信息告知中科院的话,中科院光是想要重复一代PCR仪的原料,就起码得两三年,二代PCR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杨锐不禁想,有些人是把自己看的太重了,又把自己看的太软了。
  或许,是觉得能够轻易操纵自己吧。
  杨锐扪心自问,也不觉得一个大二的学生能有多大的决断。
  可惜,他们并不知道,PCR是杨锐的禁脔,直到拿到诺贝尔奖以前,杨锐是不会将这个项目泄露出一丝一毫的,为此,他在84年的当下甚至愿意拿3000万美元打官司。
  没有哪位中科院领导的面子,值3000万美元。
  离开实验室前,杨锐又给所有人发了新年奖金,整整一个运动背包,数十万元人民币的现金,令人大呼畅快。
  杨锐也特别说明:“这笔钱是让你们随时能给自己放大假的。最近几个月,大家可以将精力放在个人生活方面多一点,有任何问题,就打电话到河东省西堡镇,让那边转告给我。”
  见杨锐说完了出门,黄茂握紧手里的五万块,连忙跟上去,道:“杨锐,聊两句。”
  “嗯,有点担心?”杨锐放慢了脚步。
  “中科院我不怕,我就是觉得浪费时间。”
  “嗯?”
  “我已经不年轻了,能做研究的时间也不知道还有多长时间,突然停下来,心里亏的慌。”
  “时间是最大的资产。”杨锐点头。
  “我想做点别的。”黄茂道。
  “哦?做什么?”
  黄茂犹豫了一下,道:“我记得之前你说的,要准备建一个新的药厂?”
  “对,设备已经运过来了一些。”杨锐微微点头。
  “继续建吗?”
  “建,干嘛不建。”
  “你就不怕中科院的人捣乱?”
  杨锐想了想,道:“我原本是有些犹豫建到哪里,现在这样的情况,我准备把药厂建到西堡镇了。”
  由一流设备组成的一流药厂,建在内陆的河东省的一个镇子里,多多少少是有些影响效率的,但眼前的事实,不得不让杨锐考虑到,政治和官僚因素,也许更加影响效率。
  好在西堡镇之前已经有了西捷厂,虽然只是一个厂房的规模,但终究是一个运行维持了一年多的现代化药厂,证明供应链是完整的。
  黄茂并不奇怪杨锐的选择,等了一下,道:“我能不能去药厂看?”
  “你想转行?”从离子通道实验室到药厂,对专业人士来说,可是大转行。
  黄茂摇头:“转行还不至于,我想先看看。”
  “我跟支持你做科研,药厂的话,你想去看也没问题。”杨锐眼神有些奇特。黄茂可是未来离子通道领域的大牛级人物,要是因此转去产业界的话,可是浪费了天赋。药厂什么人做不成,偏要浪费这样一个学术大牛的资源。
  不过,黄茂此时要暂离实验室,去药厂了解一下也不是坏事。杨锐留了电话和联系人给黄茂,再叮嘱两句,才骑上自行车。
  出了实验室,杨锐又去找了派出所的所长,亲切的送上慰问金——两条中华烟,请其代为照顾华锐公司。
  所长同志腰挎BP机,很自信的拍胸脯保证。
  中科院又不是中央情报局,它对司法机关的影响力是很薄弱的,何况,杨锐也只是要求他照看一番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9/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