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1/1306

  “您的意思是,只要投入够多,就算第一次做失败了,您也能做出结果来?”文泽林认真的问。
  杨锐认真的看了他一眼,道:“这可不是一千万的事。”
  “我知道,我知道。”
  “一千万经费我也不做。”
  “1000万都不做,为啥?”文泽林揣着明白当糊涂。
  杨锐也想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要是闲的没事,也不会问这么细。
  杨锐直说道:“做项目的成本是很高的,尤其是第一次,我没有细算过,但预算这么多肯定有风险。而且,这笔钱基本都用于建一个新的实验室了,我也懒得再搞一个新的实验室。”
  他目前有华锐实验室100%的股权,又掌握着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确是有精力不济的风险。
  文泽林听到这里,道:“但这个技术,要是做出来,可是老值钱了?”
  “那当然。”
  “能多值钱?”
  “这看怎么算了。”
  “往多里算。”
  “一次胚胎移植起码要算个两三百块吧,多到1000也有可能,我是说商业化了,这样的话,一年要是做10万头牛的胚胎移植……”
  “一个亿!”文泽林自己就算出来。
  杨锐点头,道:“这个没去成本,刚开始做的话,弄不好1000块的成本都不够,甚至比一头牛贵都有可能,不过,新技术的成本降低是非常快的。所以,头年甚至头三年有可能亏本,随着技术成本越来越低,熟练度上去以后,量也能上去。”
  “就是说,一旦商业化了,这个利润是源源不断的?”文泽林眼睛都要红了。一年的产值一个亿,在21世纪都是个大数字了,甭管赚多少钱利润,这个数字就很了不起,产值一亿的公司,在许多省市都是座上宾了。
  “亏损也是源源不断的。”杨锐有些好笑。生物技术的烧钱水平,比互联网可是一点都不差的。
第982章
克隆
  “这可是一亿的年产值。”文泽林都不讨论利润,光是这个产值,就诱惑的他不行了。
  在80年代,一个亿的产值是普通人根本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去问很多人,他们甚至不知道一个亿的含义。
  自然的,在这个国企工厂就代表着一生的环境下,大多数人接触亿这个单位的时间,都伴随着骄傲的BGM:“我国地大物博,人口逾十亿……”
  除了人口,亿这个单位根本没有用。
  一间国企工厂的年产值破百万就要大书特书挂横幅了,没有土地加持的状态下,普通的工厂价值也就是千万封顶。
  普通人的工资是一百两百,一个县城里的辍学生若是赚了一万块,就要大肆请客,摆四方流水席证明自己比大学生有用了。
  而以钱算,大学生也确实没什么用,85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了31.6万人,包括本科和大专,他们的人均薪水连100元都没有,全年工资才3个亿。
  文泽林出生在官宦之家,偶尔用大钱的时候,也都是以千为单位的。
  文泽林舔两下嘴唇,笑道:“这钱也太好赚了。”
  “这钱哪里好赚了。”杨锐很无奈道:“不说技术研发要上千万,就是技术开发出来了,你到哪里找大量的牛做胚胎移植?还得找中牧总公司不是?到时候,他们愿意给多少钱,又得说破嘴皮子。最后,你知道给上万头牛做胚胎移植得多麻烦?你得培训多少技术员出来,这些技术员又要管理……”
  杨锐作为一名科研员,对这些事情都是敬谢不敏的。
  就像他说的,光是培训技术员,就是个漫长的过程,到时候,又要保证技术员的工作效率,又要防止技术员的跳槽,说不得还要控制薪酬总额。
  相比之下,杨锐现在做一款新药出来,赚一亿人民币都没问题,更别说产值了。
  就是西寨子乡在建的药厂起来,年产值都不会低到哪里去。
  杨锐觉得有必要浇灭文泽林身上的邪火,连连摇头道:“这个前期投入很大的,管理成本也高,后期肯定也有竞争,说不定,外国公司都会来中国抢生意,所以,也就是中牧总公司这样的央企,才能做得起来。”
  “那不见得,现在愿意下海的人多了。中牧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文泽林说着眼睛亮了起来,道:“杨研,您愿不愿意下海?”
  杨锐愣了一下,道:“我还是学生,又没有职务,谈不上下海。”
  “说的也是,说的也是。”文泽林连说了两遍,又看看四周,再站的离杨锐近了半步,就在他肩膀的位置,道:“我要是能找来资金,您和我合伙干这个,能行不?”
  杨锐觉得有些虚幻,又有些好笑,道:“这可不是一万两万,我刚说了,1000万都不够,你到哪里找来这么多钱?”
  “找来多少你别管……”
  “不干。”杨锐打断文泽林的话,道:“我现在发展挺顺当的,何必搞这个麻烦。”
  “这是钱啊,钱啊,自己的钱啊。”文泽林说话的音量很低,但就是有些咬牙切齿了。
  杨锐瞥他一眼,道:“拿不到手的钱,没必要那么在乎。”
  “你是不信我?”
  杨锐笑笑。
  文泽林知道空口白牙取信不了杨锐,他迟疑了一下,道:“那我透漏一个消息给你。”
  杨锐没吭声。
  “其实好多人都知道,就咱们这里,知道这个事的人都不少,算了,我也没想吃独食,我就说吧。”文泽林看着杨锐的眼睛,声音更低了,道:“我知道最近有一个专门扶持农业发展的金融计划。上头要求银行给农业机构贷款。”
  “每年都有这样的政策性贷款。”杨锐对此并不觉得稀罕。
  文泽林咬咬牙,道:“我知道谁能搞来这笔贷款。”
  杨锐不禁笑了起来,道:“敢情找钱这个事,你也是对缝啊。”
  文泽林有点不好意思,他没技术也没钱,但想到主意不就是资本吗?
  几秒钟后,文泽林就厚着脸皮,继续道:“甭管对缝不对缝了,我能拉来钱,你能做出东西吗?做出来,咱们就专门给中牧总公司做胚胎移植,赚的他们高兴死。”
  杨锐并不像文泽林积极,相反,他更多的是不在意的道:“你能弄过来1000万吗?”
  “弄不来。”文泽林说过,又道:“您别说1000万了,500万我都弄不来,就这个屋子里,能和银行一口气借100万的,我都得叫爷。”
  “那不就结了。”
  “我愿意叫爷啊。”文泽林一把拉住杨锐,道:“我多叫两个爷,不是也能凑一笔?咱们先开始,做起来了,再找银行要,到时候咱们资产规模也起来了,没理由借不到吧。”
  杨锐不由的对文泽林刮目相看,这位还真有粗糙的金融常识了。你一文不名的找银行借1000万,当然是借不到的,但是,你如果能从银行借到100万,再把100万花出去,若是用于购买了设备机械什么的,那你的公司就是有百万资产的公司了,虽然现金流负资产,可是再往银行贷款一百万两百万的,可操作的空间就大多了。
  有了100万,就可以有200万,有了两百万,又可以有三百万。
  不过,杨锐依旧摇头了,道:“你们这是私人公司,银行借不借不说,这样的公司,国家允许吗?”
  “怎么不允许,这是农业生产,国家最鼓励的就是农业生产,而且,我们也不雇佣农民,只是为农业服务,还是高科技,这个就够厉害了。”文泽林说过,又顿了一下,道:“再说,咱们可以搞个港资的公司。”
  杨锐脑筋迅速转了起来。
  若是这样的话,还真是有利可图的。
  而且,不仅是有利可图,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也是很不错的。
  任何科技都不是鼓励的,就胚胎移植而言,它的拓展,是可以一路前行很长的,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节点,叫做“克隆”。
  克隆羊多利,就是一只胚胎移植以后诞生的羊。
  当然,在这个领域,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不是胚胎移植了,而是胚胎从何而来的问题。
  但对杨锐来说,这是一脉相承的技术。
  若论社会声望,还有什么技术,能比得上克隆羊多利呢?
  杨锐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第983章
勾结
  一次晚宴上的聊天,并没有促使杨锐做出决定。
  克隆羊多利是遗传工程学的成就,而遗传工程学虽然隶属于生物学,而且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大类,但对生物研究者来说,这两个区域的跨度已经非常大了。
  当然,杨锐现在做的离子通道和基因组计划,在理论上,倒是与遗传工程学有着不小的渊源,但这只是大而化之的利润,想要做出一头克隆胚胎的绵羊,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工作的。
  杨锐陪着筋疲力尽的爷爷回到酒店,反而有些辗转难眠。
  第二天,再将爷爷送到战友家中,杨锐回到实验室,第一时间就安排科研狗们去搜索资料。
  不管做还是不做,了解一个领域的第一步,永远是检索资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1/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