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1306

  然而,当杨锐坐在旁边,用好奇的学生的炯炯目光看着他们,听着他们的对话的时候,陆成才的感觉顿时不好了。
  杨锐会英文,陆成才就不好欺上瞒下,弗兰奇显然也非好骗的主儿,他是捷利康的医药考察团中的一员,杨锐的论文在单子上,他就得尽心尽力的考察,不是一两句话,说不要就不要,或者说要就要的。
  以国内目前的状况,要说医疗合作,其实根本没什么好合作的。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主推的项目就是中医药,他们在北京给英国人演示了一次,又在武汉表演了一次,获得了大大的惊叹,但实际效果也就是马戏团式的惊叹罢了,对英国人来说,进口中药还不如用印度药和藏药,再怎么说,人家印度还是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呢。
  中国目前出口的大宗中药材,主要是给外国人当香料用的,可口可乐进口中国的时候,中粮公司就煞费苦心的描述了可口可乐配方中的“桂油”成分,此外,可口可乐公司每年还会进口一些甘草桂皮等中药材成分。
  但是,可口可乐是通过中国土畜产总公司进口的,又一个国字头的80年代牛掰央企,实力一点都不比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弱,他们的进出口业绩,自然不可能分给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
  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想和外国公司做生意,不光得买人家的东西,重点是要卖人家东西。
  基础原材料卖起来是非常辛苦的,技术出售不管价格多少,至少要好听一些。
  可怎么卖?陆成才不知道。
  他知道的是,一定要有关部门的批准。至于哪里部门是有关部门,陆成才也说不清楚,只能在杨锐和弗兰奇之间支支吾吾。
  也许再过三五年,杨锐这种技术转让就会变成平常事,国家单位也在市场大潮中自顾不暇了……国内教育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差不多也该拿出些实用或理论的发明,能够引起外国公司的瞩目,进而成为出国留学的进身之阶。
  可在1982年,陆成才不敢做决定,来回说了一圈,更是无奈的道:“弗兰奇先生你也没有说是要购买技术,我手边没有充分的资料,实在难以回答你的问题。”
  弗兰奇来到国内的几天,最难以承受的就是这种低效率,不高兴的道:“捷利康与贵公司的合作,不就是为了确定一些技术和药品的出售和并购吗?这套辅酶Q10的研究成果,我们有一定的兴趣,请你与贵公司上层尽快沟通。”
  “我明白,只是……不能换一套技术吗?”陆成才真不想沾惹这种私人的事。公家的事怎么搞都没错,私人的事弄不好就要变成典型了。
  这种开拓性的实业,对陆成才这种靠技术吃饭的官员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只要有英语这门法宝,陆成才两三年就能升一个台阶,说是平步青云也差不多,可要是贴上了意识形态的标签,那就有一半的时间要受阻了。
  弗兰奇毫不犹豫的摇头,道:“其他技术也要谈,这项技术也要谈,这是我的工作,请您尽量支持。”
  “我肯定是要支持的。”
  “如果你不能决定,是否可以打电话给你领导?”
  “我的领导……也不清楚此事的始末。要不然,咱们今天先到这里,等过两天,我向领导报告了,再请杨同学到平江去谈。”陆成才尽其所能的拖着时间。
  杨锐断然打断,用英文道:“我今年要高考,功课很紧张,估计没时间去平江了,你们有什么事,得来找我谈。”
  陆成才气的火冒三丈,换成中文道:“杨同学,这是外事工作,请你配合。”
  杨锐撇撇嘴,问:“你们这个公司,能解决大学指标吗?”
  “大学指标?你想做委培生?”委培生就是委托培养,由有资格的单位直接提出并派遣人员去大学里读书,经费也由该单位支付。学生毕业以后,回本单位工作五年或十年以上不允许离职。
  杨锐哑然失笑:“我说的是正常指标,委培生不在考虑范围内。”
  “不做委培生,国药外贸也没有名额。”
  “这样啊,国药外贸也没有大学指标呢,对了,你刚才要我配合什么?”杨锐突然问了一句。
  陆成才愣了一下才意识过来,杨锐是讽刺他拿不出东西,还影响自己考大学。
  在82年,考大学真是比考秀才还重要的事。要是不能让人家直升大学,说破天去,都不可能让人家无条件配合的。
  国药外贸再牛也伸不出手到地方来,陆成才缓了一口气,换了表情,再次道:“杨同学,你看这样如何,你请你父母到学校来,咱们一起谈一谈。捷利康是一家大公司,如果确定要买你的技术的话,估计会开出一个好价钱,你们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谈。”
  “我找我老爹到学校,说不定事情更复杂。”杨锐挑眉笑着,说:“我老爹是西寨子乡的乡党委书记,脾气大的很,不爱讲道理,你要是代表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这种大国企问他要什么,他敢跟你要投资1000万,你信不信?”
  陆成才一呆,他是真信了。
  别说是1982年了,到30年后,乡镇书记也是一种神奇的存在,不可以常理度之。
  其实,即便不是奇葩的乡镇书记,陆成才也不想联络。他原本希望的是杨锐有一个农民背景,这样随便给点好处,说不定就是一箱子药,或者一拖拉机化肥,就能把事定下来。
  真去和乡镇书记打交道,代价就大了。
  陆成才的思路不得不扭过来,问杨锐:“那你怎么想的?这个专利你想怎么处理?我先申明,我这次过来并不知道弗兰奇先生是要来购买技术的,原来以为他只是想见见你,说实话,我也有点好奇能在外国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人。不过,国内是否允许个人出售技术,怎么出售,具体是怎么个章程,我也不清楚。”
  “我也无所谓啊,爱咋滴咋地。”杨锐心情安定的很,回答也出乎陆成才的预料。
  他才不想不参与陆成才乱七八糟的思想工作呢。反正,只有对方的开价满意,他才会给技术,其他说的再多也是闲的。
  国药外贸说破天了也就是一个央企,说有实力是有实力,那也不能为了这么个东西就什么都不管了。他们要是和老外谈出了好结果,杨锐直接去蹭也就是了,否则,他不给技术,这个结果也无法实现。
  对有底气的杨锐来说,目前最适合的方案就应该是顺风车。
  做技术就有此等好处,你掌握了技术,别人没掌握,你就能吃死他。
  真正害怕的是无人关心,无人在乎,那再好的技术也是没用的。但是,好的技术一旦被人看重了,就不用怕了。
  制药公司这种秃鹫,可不会因为你说两句话,就把到嘴的肉给吐出来的。
  即使这一次谈不拢,杨锐也可以继续发表论文,继续吸引更多公司的瞩目。
  有弗兰奇的前车之鉴,想来会有更多感兴趣的公司。
  弗兰奇也不会在乎陆成才说的什么国家还是私人的问题,他就是个英国公司的中层干部,级别没到要和中国人讨论社会制度的程度。
  在陆成才绕圈子的情况下,弗兰奇终于忍耐不住,直接向杨锐开价,道:“全套技术如果确实能够达到你论文中所描写的产率,我们愿意支付1000元的技术转让费。1000元!”
  说到金额,他用了中文,又担心自己说错,还找了纸笔,写了“1000”,并在下方划线。
  红果果的现金,对围观者产生了直接刺激。1000元可不是个小数字,国内的技术奖励一般都是五十一百,就是给南方的企业做私活,也很少研究人员拿到这个数字的。
  教育局拿死工资的小科员们更不用说了,陆成才参加工作这么久,都没存到1000元呢。
  然而,这个数字却是完全不放在杨锐眼里,他未答先问:“弗兰奇先生来中国多久了?”
  “将近两个月了。”
  “弗兰奇先生对中国的经济状况了解不少吧。”
  “有所了解。”
  “1000元对中国人来说,的确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了。”杨锐叹了口气,露出沉重的表情,道:“我对贵国的经济状况也有所了解,如果是在英国,弗兰奇先生认为,技术转让费应该是多少呢?”
  弗兰奇尴尬的道:“我说的正是1000英镑,作为未经验证的技术,1000英镑也是符合惯例的。”
  “这项技术验证是很容易的,贵公司无须承担验证的风险。”杨锐说到这里,英文说的已非常缓慢,他尽量让陆成才听懂,道:“辅酶Q10在目前的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是纯粹的卖方市场。采取脏器生化提取的方式,普通公司也能获得极大的利润。国内目前生产辅酶Q10是采取提取了细胞色素C的猪心残渣做原料,用醇碱皂化法,生产中要用到大量的焦性没食子酸,这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抗氧化剂,比1000英镑贵的多。我觉得,还需要再仔细考虑一下。”
  后面一段话,他是说给陆成才听的。
  作为必不可少的中介,他倒是不在乎国药外贸获取一些经济利益以外的好处,所以,在听了弗兰奇的报价以后,他觉得还是说明此技术的价值比较好。
第94章
进退
  考察、采访和谈判,都在混乱中结束了。
  全然不知实验室里的纠结的赵丹年校长,在学校食堂里请大家吃了一餐野味,除了猪和鱼以外,特意增加了兔子和蛇,还有一只少见的鹰,算是相当丰富了。从教育局来的干部吃的很香,弗兰奇的表情有点怪,但还是每样都尝了尝。
  老外也有愿意遍尝世界美味者,圆圆胖胖的弗兰奇显然是不忌口的类型。
  客人们都吃了饭,赵丹年就当他们满意了,一个个准备送归。
  蒋德先拍着肚子上车,还开着车窗赞道:“今天的鹰炖的好,汤鲜,尤其是鹰眼配猪肝酱,绝了,最适合我们这种读书读近视的了。对了,以前没听说西堡镇产鹰啊。”
  “县武装部的小年轻前几天拿着半自动去西山,运气好碰见一只要抓兔子的,给打下来了。”赵丹年做了个拿枪的姿势,笑道:“我老战友听说我今天待客,特意用车给我送来的,可惜各位领导来的急,也不能多住两天,只攒了一只鹰,野猪也没遇到。不过,风干的野鸡和野兔还剩下几只,给你们装后备箱里了,大家带回去给亲戚朋友尝尝鲜。”
  这下子不止是蒋德,同车的省局干部都高兴了,坐一天的车到下面出公差,要是不拿点东西回去,人家还当你不被人看得起呢。而今市场上买肉票,吃顿酒席再拿只鸡回去,对这些普通科室的小干部来说,算是绝高的待遇了。蒋德毫不吝啬的翘着拇指说:“赵校长太敞亮了,等我回去,一定得好好宣传西山的美食。”
  “一定要好好宣传。”两嘴油亮的干部隔着车窗赞扬赵丹年。
  “那先谢谢蒋科长了,谢谢各位了。下次打到了野猪,我一定先留着,专程请大家前来平常。”赵丹年哈哈的笑,一点都不因为自己年长人家30岁而拍马屁有丝毫的羞涩。
  杨锐看着都佩服,不愧是老运动员出身,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不是说学就学得来的,多少人瞅着呢,人家连汗毛都不红一根。
  蒋德觉得里子面子都有了,前面在杨锐那里碰到的壁,似乎也烟消云散了,转而高兴的向丁亚琴说:“红烧野猪可是好东西,尤其是蹄髈,强筋健骨。就是前些年砍林子砍的太厉害,要进山遇到一只不容易了,现在至少得钻十几里地的老林子吧。”
  和许多人幻想的不同,国内未等到改革开放,有人居住地区的生态环境就已经破坏的很厉害了,建国以后的历次运动,尤其是涉及农村的运动,最终都会殃及到这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方,地方政府在上马新工厂的时候,领导也不会比私人企业主更有品德。对本乡本土的农民来说,家里小孩哭,老婆没奶水的年代里,封山育林或者环境保护又有什么意义?燃料的价格也很昂贵,一吨煤要卖几十上百元,很少有农村的人家舍得做饭烧水用煤的,为了砍到足够多的柴火,山林的界限也在不断的退后。
  丁亚琴虽然对野味不感兴趣,却是趁机道:“既然这么好,我不如在西堡镇在留两天,说不定能等到野猪。”
  蒋德“啊”的一声,问:“你不回去了?”
  他还指望着回程的路上再谈谈心,赶明儿约会一番呢。
  “我的采访任务还没完成呢,你们先回去吧,小徐留着陪我就行了。”小徐是丁亚琴的摄像师,虽然总共连半张胶卷都没照出来,这个职位却是不能少的。
  “这样……那你什么时候回平江?”
  “这就说不上了,如果采访任务完成的快的话,几天时间吧。”丁亚琴瞄了一眼杨锐,笑道:“我总觉得,要耽搁一阵子。”
  蒋德进退失据:“回去的车就不好坐了,要不然,我也留两天算了……”
  他旁边的干部拦住了:“蒋科,明天早上还有会呢,局长亲自主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