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1306

  “那……等到了平江,我再联络你。”
  “好啊,要是来不及的话,到北京也可以来找我。我在平江分社的挂职时间快到了,该回去了。”丁亚琴大大方方的给了这个追求者一个机会,虽然渺茫的不得了。
  蒋德望着她婀娜的身姿,怎么想怎么舍不得,想要毅然下车,又做不到。除了见面聊天了两天,自个剃头担子一头热,双方也拿不出什么关系了。
  那么,他又有什么资格下车呢。
  “好吧,有机会……再见。”蒋德缓缓的靠回车椅,慢慢将玻璃窗给升了起来。
  丁亚琴回以微笑,摇摆着来到赵丹年面前,笑道:“赵校长,不会不欢迎我吧。”
  赵丹年不吃她的美人计,说:“学校的环境可不怎么样。”
  “我住镇里也行。”
  “镇招待所也是平房,也不知道够不够,怕你们住不惯,我没安排,丁记者,今天的采访还不够吗?”言下之意,转载用不着继续采访了吧。
  “平房也没关系。”丁亚琴回了一句,转身问:“陆处长,您和弗兰奇先生今天不急着回去吧?”
  “估计要逗留一两天。”陆成才和弗兰奇小声说了几句,回答了一句。
  丁亚琴立刻道:“学校里不方便住宿,咱们一起住到下面如何?如果镇里不方便的话,开两个小时的车就能到县里。明天一早出发回来,也不算太费事。”
  陆成才和弗兰奇商量片刻说好,一行人坐了弗兰奇的轿车,去了县里。
  杨锐知道他们没放弃,等人走远了,自己也骑上自行车下山了。
  不做准备不是他的风格,全部自己扛也不符合他的能力。
  长远而广阔的视野是杨锐的优势,近乎无限的资料也是如此,但是,单论解决问题,特别是这种官场问题,杨锐的经验实在太少。
  从大方向,他知道1000英镑太少,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要到合适的价格,在目前的环境下,一个高的现金价格也许并不是最恰当的选择,但要说放弃红果果的外汇,去要虚无缥缈的分成,杨锐的兴趣也不大。
  这才是他的第二篇论文而已,虽然显著提升了辅酶Q10的产能,但它只有在合适的工厂里才能发挥作用,国内的脏器生化车间,连臭脚丫子的问题都没解决,技术提升并不是首要问题。另一方面,杨锐还有更多的提升产能的手段,生物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别说到了21世纪都用微生物培养了,就是到了90年代,植物提取也比动物组织提取法先进。
  拥有如此充沛的技术储备,杨锐其实是很想套现的,只是1000英镑……想想日后随便一个屁都不是的专利就能卖几万元,杨锐心理上怎么都过不去。
  放到后世,要是有一个教授弄出这种级别的技术,哪怕只能用五年十年,无论是专利授权还是一次性出售,最少也得赚套房子出来……杨锐对商业交易接触的少,对国企交易知道的就更少了,不过,大舅段华和外公家的其他人,对此了解的却相当多。
  杨锐现有的经验很简单,不懂的,或者搞不定的,就找家长好了。
  有资源不用,然后一个人扛,妄想着白手起家的富二代和官二代不是没有,但这种人通常是做不了宋子文,也做不了霍去病的。被人骗成张学良都困难。
  学校归于平静,第二天依旧平静。
  弗兰奇和陆成才在等待上面的决定,丁亚琴于是在县里搜集边缘资料。杨锐被大舅段华拉到了外公家,几个人坐在一起讨论此事,也没空回来。
  与父亲爷爷不同,外公段洪昇更像是伟光正年代里的官僚代表。他虽然在职位上尽职尽责,但并没有拔高的伟大的精神追求。他在过去一些年里,始终寻找着更高更好的职位,在退休以前,也将家里的孩子安排的极好。到了现在,段洪昇虽然退休了,可在本省的声望不降反升,每年庆生都有官员前来祝贺。
  与杨锐的爷爷杨山相比,段洪昇显然更世故和社会一些,对国企的事儿更是门清。
  然而,在仔细的听取了杨锐的技术说明以后,段洪昇一边咧着嘴表扬杨锐,一边却道:“这个事,得你爷爷出面。”
  这下,不止杨锐不解,大舅二舅等人也不明所以。
  段洪昇就乐呵呵的解释:“这里有国医外贸,还有外国人,说不定还有省里的外事部门的关心,我去了,认识的朋友太多,第一张不开嘴,第二,人人都知道我老段是讲道理的,但你说,咱们一个私人身份,和国企还有外国人讲道理,能落好吗?”
  杨锐不自觉的点头。
  “老杨,你爷爷不一样。首先,他出身好,他是抗日小鬼啊,十几岁就跟着八路军屁股后面,给人家送弹药,背伤员,进的又是正规军,部队也是集体转业的,把省里的干部扫一遍,拐三个弯子,全是好兄弟,他这些年又在西堡乡,没得罪过人,关系不用也浪费了。”段洪昇怕杨锐听不懂,又仔细道:“就让段航陪你去,他当过兵,对你爷爷的胃口。去了以后,你别扯国家需要什么的,就说你受欺负了,说的就像是……人家当官的为了讨好外国,要把你卖了一样。”
  “我要是不反抗,当官的还真能把我卖了。”杨锐苦笑,又道:“可这么一说,爷爷非得气炸了,到时候,别闹出事了。”
  “抗战老兵的孙子被国企的蛀虫给欺负了,谁好意思闹事?要闹,咱直接找省委闹去。”段洪昇轻笑,道:“你放心,老杨那种干部,省里来的干部见到了,都得当菩萨供着,也不用他讲道理,就那张臭脸放上去,贡品就上桌了。”
  杨锐这才品咂出点味道,似懂非懂的点头了。
第95章
干休所
  杨锐的爷爷杨山有一半的时间住在南湖的干部疗养院。这里是地区所在地,医疗条件更好的,老朋友也不少,方便治疗他早年留下的旧伤。
  杨锐找了老妈,又带了段航,才去往南湖。
  绿树鲜花的阳光下,杨锐一眼就看到了爷爷杨山。老头身体壮硕,将小小的马扎压的看不见布带,眼神却专注的盯着棋盘。
  场面是极热闹的,除了负责落子的两人以外,围着象棋盘的少说还有十几个人,其中两三人积极的出谋划策,两三人越俎代庖的抢夺棋子,两三人大声呼和挑衅,唯独没有一个观棋不语的。
  “这象棋下的,就像是打仗一样。”杨锐每次看到都觉得有意思。疗养院当然不是没有棋盘棋子了,就是因为老头们喜欢聚成一团下棋,谁要是再单开一个,多半是没人参与的。
  就某方面来说,老干部象棋更像是篮球象棋,你多发个棋盘,不是等着被人笑吗?
  “爸,我们来看你了。”锐妈胖乎乎的能藏肉,嗓门儿也大,老远就叫了起来。
  杨山一听,老远“啪”响了大腿,大笑:“孙子和儿媳妇来了,不陪你们一群糟老头子了。”
  说完,他抢着拿了一个棋子,不管不顾的拍棋盘上,说:“将军了,你们慢慢想吧。”
  “这棋不对!”
  “不能这么下!”
  “没到你呢!”凝聚着集体智慧的棋局顿时乱了套。坐在对面座位操作的白胡子老头举起了拐杖,高叫:“杨山啊,你小子打仗的时候就是这毛病,我算看穿你了,有你这种自己蒙头冲,不管友军的吗?炮我可吃掉了!”
  “你吃我的炮,我换你的马,一样的将军。”杨山拎着马扎子往前,头都不回。
  白胡子的指着他的脊背又叫:“咱军队攒点火力容易吗?炮兵说丢就丢了?走,咱们明个到二干休所下棋去!我让你和那些炮筒子好好聊聊。”
  “炮兵要了,骑兵就可以不要了?咱明个干脆到四骑师下棋去算了。”杨山乐呵呵的,嘴上却不输人。
  杨锐听的直笑,脑海中也泛起了淡淡的回忆……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杨锐也搞不明白,且不想去搞明白。
  或许有一天,自己在生物学术上的能力,可以解开这道谜题。
  或许,即使自己的能力突飞猛进,也无法解释重生的秘密,但那又怎么样呢。
  杨锐轻轻的抱了一下爷爷杨山,享受片刻的宁静,日后,这样的机会大约是越来越少了吧。
  杨山连声说“好”,却是坚强的把杨锐给推开了,咧嘴道:“别让那群孙子看咱的笑话,对了,听你爸说,你最近搞了些了不得的事?”
  要是说自己儿子,他肯定不用“了不得”来形容,对孙子就不同了。
  “是做了些事。”杨锐没啥不好意思的,一五一十的说了自己最近干的一系列事儿,锐学组也说了出来,只是未多做解释。这种学校组织,不到发生效果的时候,谁又能猜得出结果,没有一系列的细致工作,学校组织能延续下去的极少,也不会有人真的在乎。
  杨山亦没有注意到,但相比杨锐赚到的几千元,他显然更在意杨锐到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听到此处,就嚷嚷道:“报纸带了没?赶紧的,趁着老家伙们都在,我得好好说一说,咱们老杨家三代大老粗,也该出个认字的了……”
  “爸,咱家三代谁不认识字啊,您不是自己都能读报纸了。”锐妈拉了老爷子一把。
  杨山摇的头发乱炸:“我是认识字,字不认识我。要印上去,才算是认字,懂吗?这可是政委当年说的,就杨峰那小子,也算是半个文盲,要不能一直升不上去?”
  一听是政委说的,锐妈也没辙了,转身对段航道:“把报纸拿来吧。”
  杨山是个认死理的人,偏偏最佩服他年轻时的团政委。事实证明,认死理也是有好处的,虽然不像是外公一般圆滑,杨山依旧顺利闯过了数次运动,健健康康的住到了干休所里,所以,和他缠政委说的对不对,最是没用的对话了。
  段航甜甜的叫了一声“姑爷爷”,从人造革的包里拿了一本剪报给杨山,另有两张完整的,都是锐妈挑选出来的。
  杨山满意的拍拍段航的脑门,算做表扬,然后扫了一遍,乐呵呵的回象棋国炫耀去了。
  不一会儿,杨山又招手叫杨锐过去,开始当着一群人的面,再出语言攻击。
  为了赚稿费,杨锐可是发表了二十好几篇文章,虽然大部分都是中学生水平的,那也是印成铅字的。在这个年代,发表一两篇文章的就是某单位至高无上的文艺小王子了,何况二十几篇。
  在过去的几年里,不少文艺男女青年都有依靠报刊文章找到正式的工作的。和后世的写真简历或者证书相比,报刊文章在这个时代是更好的晋升之资,也是实力的证明。
  只看杨山毫无顾忌的炫耀和周围老伙计的羡慕就知道了,这东西真的有用。
  反而是杨锐发表在国外的论文,被人弃之如履,没受到什么关注。
  等杨山卖弄够了,也该到午饭时间了,杨山乐呵呵的拉着三人去干休所餐厅,然后弄了一桌子的菜,看着杨锐吃。
  干休所的餐厅也是收费的,但收的很少,除了必不可少的粮票和肉票以外,标价基本属于白给,味道做的亦很不错,杨锐毫不客气的大吃一顿。他在学校尽管有牛肉有罐头,但总不算是无限量供应的,大锅炒菜和小炒的味道也有不小的区别。至少,学校的厨师是不怎么舍得放油的。
  吃饱喝足,杨锐才一擦嘴,道:“爷爷,我这次是来找你帮忙的。”
  “怎么了?”杨山没在意。他已然退休了,但老关系尚在,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也没法强行用,能不能帮忙都很随意。
  杨锐说了国药外贸和老外公司的开价,接着道:“我觉得自己出面不好处理,想问问您,有什么办法。”
  杨山听的挺仔细,捻着一颗花生米,问清楚了,问:“你想要个什么结果?”
  杨锐没想到爷爷这么好说话,立刻道:“最好是都不吃亏,让别人有的赚,也不能把好处都给他们拿走了。我个人觉得,能换到外汇或者外汇券自然好,不能换到的话,直接给物品换几台需要的仪器也行,但所属权得给我,最好是现货。等高考结束,我还想着拿到大学里去用呢。要是外汇和仪器都不行……这我就说不上来了,能给点啥给点啥吧,要是对方逼的不紧,不如等等看,有没有其他公司再找上来。”
  杨锐手里还有上万元的人民币呢,这么多钱,在这个年代是绰绰有余了,养一两个小厂子都没问题。所以,他最担心的是老外给外汇,而国药外贸给他兑换成人民币。
  要是不找人帮忙的话,杨锐觉得这种可能是大大的有,甚至是国医外贸自己都难以控制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