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8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0/1306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驱动。
  比起根深蒂固的央企,隶属于海淀区的区级实验室,挖人的能力就更弱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大家来北京,即使不能进到部委或者高校,起码也会希望进入工资高的央企,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区级的实验室?
  梅局长自己是经常走访实验室的人,中牧总公司下属的实验室招人的时候,他也是参加过的,现在回想一下,反而觉得杨锐说的蛮有道理。
  打住!
  梅局长心里提醒了自己一句,再次重重咳嗽两声,道:“杨主任,没必要冷嘲热讽的,再怎么说,我也是来给您送钱的。”
  他说话的时候,也重新回归了“您”的称谓。
  “多谢。”杨锐也重回了感谢的节奏。
  梅局长干瞪眼了几秒钟,叹口气,道:“好吧,您怎么用钱,我管不着,胚胎移植的技术啥时候能实现,您起码给我一个准话吧。”
  “给不了啊。”杨锐捧着茶缸子,吹一口气,喝一口茶。
  茶叶沫子浮在茶缸子上面,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茶,但杨锐还是喝的津津有味。
  这是他难得的休息时间,茶的味道怎么样,根本不重要。
  而且,杨锐的面前摆着50万元的现金——有人来送钱,心情总归是不错的。
  傲骨嶙峋的梅局长的心情就嶙峋了,要是依着他的铮铮傲骨,他现在就应该转头回去。然而,然而的然而……
  奈何其他研究机构不争气啊。
  梅局长挣扎了几秒钟,决定心平气和下来,坐在杨锐对面,看着他吹茶末子,道:“是您给我们陈总说,到明年的年末,能见到第一头牛犊吧,如果不行的话,我也不会送钱过来了。”
  这算是他最有力的招数了,如果没有时间优势的话,中牧何苦送钱给杨锐。
  杨锐却不是只有中牧一个一家资金来源,依旧淡定的边吹边喝,道:“我是说过,我们最快到明年年末,就能用胚胎移植的方式,得到第一头牛犊,但是,这是最快的情况,不是打包票。”
  “就是说,能做到了?”
  “有可能,但也有可能要做好几年。”
  “那现在给了你50万,你是不是能做到?”
  “不能。”杨锐干脆利落的道:“50万太少。”
  心平气和的梅局长只觉得心口的郁气又起,道:“50万还少?”
  他指指面前的钱山,道:“你知道这些钱能做多少事?”
  “据我所知,完整的胚胎实验,五次到十次吧。一头纯种的西门塔尔牛得多少钱来着?我大概需要20头吧,成年母牛。”
  用牛做计量单位,这是中牧的官员熟悉的。
  梅局长张张嘴,不得不承认,50万元真不够。
  “您总得让我们见到些成果,我们才能再考虑增加投入吧。否则,会上也通过不了。”梅局长的姿态实在是低的不能再低。
  杨锐微笑的看向梅局长。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不能保证有成果,是吧?”梅局长抢答了,虽然他傲骨嶙峋的胸口起起伏伏,但住在他心里的跑马的汉子,已经服气了,就像是被人五花大绑的捆起来,吊在马厩里,渴饮白马通,饿食白丁香,时间久了,也就放弃希望了。
  杨锐露出微笑,道:“我其实是想说,要是有了重大成果,肯定还是会通知你们的。”
  梅局长坚强的看着杨锐,片刻后,轻轻的道:“多谢。”
  “不客气。”
第1017章
创汇牛
  周一。
  中牧总公司,举行了盛大的捐赠仪式。
  仪式上,陈强陈副总,亲自将硕大的假支票,递交给了杨锐。
  杨锐的脸上,挂起了热情洋溢的笑容,两手一上一下,接过了假支票,并摆出了姿势。
  在旁边,海淀区政府的领导也是笑出了一枝花。
  虽然五十万拿不到自己手里,但这也算是政绩不是?
  全市的实验室是不少,能自力更生的有几个?区级实验室,一年能有50万经费的又有几个?
  被人上赶着送钱的快乐,很快传染到了区领导们,一个个笑的异常真诚。
  可惜,手持照相机的记者们,却是不能理解真诚的可贵。
  他们抢时间似的拍下了一卷胶卷,安慰性质的问了陈强几个问题,就将精力全部投注到了杨锐身上,至于海淀区的领导,就只有区里自己的报纸关注了。
  “杨锐主任,您怎么评价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技术实力。”
  “杨锐先生,您认为,刚刚成立的实验室,有能力承担如此重大的科研任务吗?”
  “杨主任,这50万,您准备怎么用?”
  “杨锐先生,现在国内还有很多地方的贫困人口,一些边远乡村的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将这50万元用于科研,是不是太浪费了?”
  最后的问题,直接让杨锐汗毛都竖起来了。
  竟然还有人把科研和温饱对立起来?
  不搞科研,有钱就吃,真以为老天爷会发馅饼给你?
  没有高产作物,没有速生牲畜,没有农药化肥和机械化的农作物加工设备,真以为960万公里的土地,能养活10亿人口?明朝人可以用农家肥种稻子,不用化肥纯天然,运气好的话,每家溺死一两个女婴,就能养活三个儿子了,但那时候的中国人口是多少?
  可惜,激烈的言辞,并不适合眼下的场合,更不适合说给记者听。
  “这位记者。”杨锐点了对方的名,然后站在主席台上,居高临下的道:“你的意思是,与其将50万元用于科研,不如用于扶贫,是吗?”
  “我是想问您的意见。”记者不上套,反而有些得意的看着杨锐。
  “我的意见?”杨锐拖延了一下。
  “是的,您不觉得,将50万元交给一个刚刚建立的实验室,有些草率了吗?这笔钱,如果用于其他地方,您觉得,是否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走近了两步,昂首看着杨锐。
  杨锐目视对方,脸上渐渐的又有了笑容,道:“比如说,解决温饱问题?”
  记者认真的道:“温饱问题是其中之一,国家百废待兴,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50万元,应该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吧。”
  此时,其他记者也将注意力转移了过来,还有摄像机,悄然亮起了红光。
  杨锐做出沉思的表情。
  有敏感的记者,立即拿起照相机,咔咔的拍了起来。
  年轻的杨锐,站在一群中老年干部中间,永远是最显眼的一个,朝气蓬勃又实力强大,很容易令人心态失衡。
  杨锐的笑容很特别,温暖又略带距离,给人不近不远的感觉。
  不会太亲切,又不会拒人千里之外。
  这是他做了多年补习老师,练出来的。
  做补习学校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越来越刁钻的小孩子,还有越来越刁钻的家长,笑能解决的问题,指不定比说话还多。
  比起周围一遭或严肃或威严或猥琐的官员来说,杨锐要怎么上相,就怎么上相。
  梅局长却是有些担心杨锐说错话,急忙走过来,站在边上,冥思苦想。
  在这个思想大爆炸的年代,敢说话是媒体的标签,也是一项麻烦。
  尤其是对官员来说,说错话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政治问题。
  杨锐却是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单纯的不爽的看了看记者,道:“我觉得,解决温饱问题,有两个最重要的前提。”
  杨锐没有给众多记者反应的时间,先竖起食指,道:“解决温饱,第一要靠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第二,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一个50万或者十个50万能解决的,但是持续不断的投入,就会有持续不断的改变,终有一天,会量变形成质变。”
  谈政治了?许多记者都是精神一振。
  谈政治好啊,现在人也喜欢聊政治,比起半通不通的学术,政治的门槛显然更低。
  “用钱来解决温饱问题,我认为,这位记者的思想才是有问题,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到有今天的成果,是因为钱吗?我们是没有钱的,我们依靠的,是辛苦的诚实的劳动,还有不断进步的技术。”杨锐顿了一下,又道:“今天,收到中牧总公司的50万元,我很高兴,能够有一家企业,能够真实的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我相信……”杨锐脸上的笑容不减,道:“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赞助研究机构,我们的技术开发的进度,也会越来越快。让普通人,每天都能吃到牛肉的日子,并不遥远。”
  前一句,杨锐似乎还在回应那么记者,后一句,却是立即将话题给拉飞了。
  只听杨锐首先是回忆了建国以来,畜牧业的发展,旋即回到自己话题,介绍起了胚胎移植,说:“冷冻胚胎移植,它是一项世界领先的技术,即使是在美国还是日本,也都是刚刚进入商业化不久。拥有这项技术,首先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得到大量的良种牛。良种牛的概念很宽泛,我想生造一个词,叫‘创汇牛’,什么是创汇牛?就是能够赚到外汇的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0/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