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9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1/1306

  “我拿着用了一下。”旁边的俞兴安恋恋不舍的将一支移液枪递还给孙正初。
  “你的呢?”
  “不知道被谁拿跑了。”俞兴安撇撇嘴,道:“都想用好的,抢来抢去都抢乱了。你说人手一支多好。”
  “杨……主任不是在买了吗?听说新货就要送过来了。”孙正初还有点不习惯叫杨锐主任,两人的年纪还是差不少的,不过,随着杨锐在实验室逗留的时间的增加,甭管是谷强还是孙正初们,都是慢慢的被降服了。
  做科研的,虽然剖开了也有黑有灰有黄的,但通常来说,脑袋的颜色还是比较单一的。杨锐光是能找钱一项,就担得起主任的名头,而他在科研和管理方面的做法,更是为自己加分不少。
  俞兴安和孙正初年龄相仿,性格更单纯一点,自然而然地笑道:“杨主任都说了,进口货要过海关边检什么的,速度慢的很,一个月内都别指望,有这个空的,不如写篇论文了。对了,你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
  “王子昂的论文过审了。”
  “真的假的?”孙正初惊讶坏了,手一抖,刚刚插上去的枪头都给打掉了。
  孙正初瞅了一下左右,小声道:“才几天时间啊,怎么就过审了?他发哪里去了?”
  “《中国畜牧兽医》。”俞兴安说的很慢,是咬着字读出来的。
  孙正初则是险些将自己的舌头给咬下来,重复道:“中国畜牧兽医?”
  “对,中国畜牧兽医。”俞兴安也跟着重复了一遍。
  孙正初一时间有些失神。
  要说《中国畜牧兽医》这样的期刊,孙正初自己发表——当然是发表不了的,他如果能发表得了这样的论文,他又何必跑到杨锐的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里来。
  《中国畜牧兽医》可是畜牧类第一档的期刊,全方面比它好的畜牧类期刊是不存在的,算上《草业学报》、《草地学报》、《草业科学》这样的期刊,《中国畜牧兽医》这份期刊也并不落后。
  简单来说,孙正初他们这些做畜牧学的研究员,所能发表的最好的期刊,也就是《中国畜牧兽医》一档的了。
  而要在这样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自然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对地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员来说,几乎是要过五关斩六将的,才有可能发表一篇,其时间刻度,或许会延长到三五年的时间。
  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实际上,就是如此,研究员辛辛苦苦的写一篇论文,如果无人引荐的话,就经常要等三四个月,才能得到结果,运气不好的话,则要半年时间。
  得到结果不代表就是能发表了,同样只有运气极好的学者才有投稿一遍过的情况,没有名气的研究员,最常得到的结果,是建议修改。
  于是,三五个月的修改时间,是免不了的。若是稍微倒霉一点的,遇到畜牧学的顽症,比如要重做实验,那就往两三年的时间修改了,因为通过牛羊马骡做实验的,研究周期都是以年计算的,你就算是要造假数据,遇到要求修改的,也得造了假以后等一年。
  修改好了再投稿,投稿不过再修改,如此反复是每个研究员都不想遇到,又不免会遇到的情况。
  若是北京高校的教授,还能通过私人关系加快这个进程,地方高校的学者若是没有一些有力的师兄弟的话,等满时间,弄不好就得好几年去掉了。
  孙正初是没少读《中国畜牧兽医》这样的期刊的,可要说发表论文,即使是杨锐说了,他也不是特别相信。
  不提内容,时间上首先就来不及。
  俞兴安捅了捅孙正初,笑道:“想什么呢?”
  “哦,瞎想。”孙正初抬了一下眉毛,又问:“你听谁说的?啥时候发表?”
  “王子昂自己说的,他昨天跟着杨锐见了期刊社的人。”
  孙正初转了一下头,正好看见笑眉笑眼的王子昂。王子昂的年龄比他还小五六岁,要是在高校的话,怕是连副教授都不一定能评到,却想不到能在一流的中文期刊上发表论文了。
  就地方高校的要求来说,这么一篇论文,基本算是打通了到副教授的一切路径,其余硬条件,无非就是几个评优评先,再加熬年限罢了。
  “王子昂运气这么好?”孙正初不知道该说什么。
  俞兴安笑两声,说:“你的论文不是也递出去了?”
  “还没消息呢。”孙正初说到这里笑了起来,道:“我就不求能上《中国畜牧兽医》了,像杨主任说的,能上《经济动物学报》我就高兴的很了。”
  他一天从早到晚的工作,也就是这么一个追求了。
  俞兴安一边操作实验一边说话,道:“你别说,我还有另一个消息。”
  “嗯?”
  “听说……”俞兴安压低声量。
  “嗯?”
  “我是就听说啊。”俞兴安再次低声了一些,就站在孙正初身边,道:“我听说,杨主任在王子昂的论文上,只署了一个通讯作者的名字。”
  “没有署第一作者?”
  “听说没有。”
  “并列第一作者也不是?”
  “听他们说的意思,杨主任好像也没要。”
  孙正初再次吃惊了。
  通讯作者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事实上,越是大项目大课题,通讯作者就越重要,相应的,是越小的项目和课题,第一作者就越重要。
  到如此普普通通的一篇论文上,第一作者的名头就是研究员们追求的目标了。
  大家写一篇论文,也就是要这么一个署名。
  而杨锐对其他研究员写论文的帮助,则不止一个署名。
  不过,单独的署名总归是比并列署名好的。
  孙正初想了想,不由也小声道:“你说,咱们的论文,杨锐署名不署名?”
  “总不能都不署名吧。我也说不上。”俞兴安想不明白的摇摇头,又笑一笑道:“我只要能发表论文就行了。”
  “也是,我要是能发表一篇《中国畜牧兽医》这样的,卖身也愿意了。”孙正初有些期盼,又有些不确定。
第1066章
不,谢谢您
  遗传工程实验室的研究员们,都盯着《中国畜牧兽医》的期刊,看王子昂的文章,是否能真的发表。
  虽然比起国外的期刊来说,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低的不行,但是,对于不懂英文的中国研究员来说,一流的中文期刊,已经是相当令人满意的成果了。
  现在不比以后,要是放在20年后,别说是专职的研究员了,就是大学里的学生,都是想方设法的发表英文期刊,大家的目光也都在英文期刊上盯着,查文献都难得去查中文的。要再过10年的样子,才有好的中文期刊涅槃重生,再次获得关注。
  但是,在85的中国学术界,阅读中文期刊,并发表论文到中文期刊上,是很自然的事。
  应该说,这也是两个时代的差距,85年的研究员,大抵还是盯着国内的目标在做,他们的工作持续了20年以后,中国人才有资格盯着国外的目标去做,并一发不可收拾——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的科研水平达到中国的乒乓球水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其他60亿人的智力劳动。
  不过,在85年的秋季,无论是谷强还是孙正初,都不用担心其他60亿人的智力劳动,双方还几乎没有交集呢。
  他们写的论文也是如此。
  可以说,遗传工程实验室里的全部研究,除了性别鉴定一项,都已有外国研究专美于前了。
  这些单纯的引进技术类的论文,也是杨锐看不上眼的主要原因。
  无非是一篇或者几篇国内期刊上的文章罢了,又是畜牧学的类别,算影响因子,能上1.0的几乎没有,就算其他人不写,杨锐自己也是懒得去写的。
  不过,性别鉴定的部分,是杨锐一个人做的实验,又另当别论了。
  接下来几天,杨锐一边做着自己的研究,再一边给其他研究员指导论文。
  别看遗传工程实验室里的研究员都是杨锐挑选出来的中青年的学者了,但不算欧阳仕,包括谷强在内,基本都属于半桶水。
  好在现在的研究员至少是态度端正,都有学习的意愿,倒是进度颇快。最起码,比杨锐读研做师兄时,那些师弟师妹们的工作效率高多了。
  几天的时间,就有人的论文再次过审。
  孙正初等啊等的,终于等到了自己。
  一大早,孙正初就穿上了衬衫,乖乖的来到遗传工程实验室,等着和《畜牧兽医学报》的编辑见面。
  这当然是不常见的情况,正常的投稿,就是通过邮局来进行的,往返的时间长,但费用低,最重要的是,期刊社的编辑原本就是不负责任审稿的,与论文作者见面也是没意义的。
  《畜牧兽医学报》的通知多少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但孙正初还是异常的重视。
  这不是他第一次发表论文了,不过,发表这么高端的论文就是第一次了。
  比起王子昂将要发表的《中国畜牧兽医》,《畜牧兽医学报》的影响力还要更大一些,如果用影响因子来衡量的话,后者比前者大约会多出0.2的样子,用百分比来表示的话,就是多出了30%。
  尽管影响力并不能真的如此用数字来衡量,但是,就畜牧类的期刊来说,这就是顶级数据了,再想要提高,就是行业而非期刊社自己的事了。
  《畜牧兽医学报》在业内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孙正初更不介意多露两个笑脸,事实上,他站在实验桌前面,狗牙都要笑出来了,哪里是要露笑脸,根本是笑的合不拢嘴。
  好在畜牧兽医学报的编辑郑袖来的很早,不至于让孙正初将脸给笑瘫掉。
  “孙研究员。”杨锐带着职务叫人,以示尊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1/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