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9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2/1306

  孙正初努力将裂开的嘴弥合回去,同手同脚的走几步,经人提醒才调整过来。
  “郑袖先生是《畜牧兽医学报》的主编。”简易的会客室内,杨锐向两人介绍道:“孙正初研究员是我们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骨干。这篇非手术移植胚胎采集法的撰写者,就是孙正初研究员了。”
  “久仰大名。”郑袖好话随口丢出来,握住孙正初的手,紧紧的摇了摇,道:“实在不好意思,冒昧拜访。”
  “没有没有,怎么是冒昧……”孙正初急的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他是地方高校出身的小研究员,哪里见过这样的架势。
  杨锐咳嗽一声,道:“要说冒昧是我冒昧了,提出这样的要求……”
  “看您说的,为研究员服务本来就是我们的工作。”郑袖说着将身后的人让了出来,道:“文章就交给毛成双教授看吧。”
  孙正初这才注意到随同郑袖而来的男人,和他年龄相差不多,却是有股子熟悉的实验室的味道。
  “好的……”杨锐回答了一句,过了一会,回到孙正初耳边,提醒道:“孙研究员,你的论文。”
  “啊?哦……好,我放到桌子上了。”孙正初有点想哭,我怎么就这么紧张呢。
  杨锐笑一笑,道:“你先去取好了,不着急。”
  “哦,好。”孙正初定了定神,快步回到自己的实验桌,从锁住的抽屉里取出自己装好的牛皮纸袋,绕开看了一眼,再回来,在杨锐的示意下,交给了郑袖,然后再看郑袖转交给毛成双。
  这个过程,倒是让孙正初的情绪稳定下来。
  人是镇定了,孙正初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他是太在乎这件事了,以至于关心则乱,眼瞅着论文交出去了,孙正初再看着毛成双认真阅读自己论文的样子,继而回想整件事,突然不明白的问杨锐:“咱们这是做什么?”
  “请期刊社审核你的论文呀。”杨锐自然而然的回答。
  “审核论文……”孙正初重复着念叨了一遍,更加不明白的问:“当面审核?”
  别说是当面审核了,论文审核,原本是应该双盲状态的,也就是审核人不知道自己审核的论文是谁的,被审核人也不知道谁会审核自己的论文。
  不过,这种双盲状态的论文审核是理想态的,不仅难以执行,事实上也被许多期刊社所摒弃。
  因为同行评审本来就是一种小圈子内的新任游戏,圈子外的论文进来,自然会被以严格的方式进行的同行评审,但圈子内的论文,又如何保证真正的双盲呢?
  像是牛的胚胎移植的研究,全国就那么几个研究所在做,能做到高水平的也就是一两个研究所,里面主持项目的研究员更是有名有姓的几个人,除非找几个不是畜牧圈子里的学者做同行评审,否则,双盲就是自欺欺人罢了,反而是弊病丛生。
  因为这样的缘故,期刊社审论文,大部分只是避开被审查人的直接社会关系人就可以了,比如师兄师长或者同校的同事这样的关系,主动或者被动的不去做同行评审,基本就算是合乎要求了。
  否则,有些小圈子统共就那么几十名高端学者,找圈子外的,看不看得懂都是问题——事实上,很多执行双盲审核的期刊社,就会制造出此类问题,将畜牧类的论文交给医药类的教授审核,听起来都是做生物学的,实际上就是两个盲人在玩大保健。
  还不知道自己摸的是什么东西。
  不过,论文审核是可以放宽的,可当面审核是什么鬼?
  孙正初看着杨锐,满脸疑惑,交织着焦躁。
  他可不想自己的论文再出什么奇怪的状况啊。
  杨锐耸耸肩,道:“嗯,有点不合规矩,不过,咱们这篇论文,不是被要求修改了吗?这样就赶不上截稿期了,我就向郑袖主编提出,是否能想办法,加快审核的流程。”
  孙正初的论文并没能一遍过审,而是被要求修改了。
  这在论文发表的过程中再正常不过,事实上,只是几天时间就得到了修改意见,孙正初原本是很高兴的。
  可是,看着杨锐的表情,孙正初不得不问一句:“然后呢?”
  “然后……”杨锐清咳一声,低声道:“然后,听了我的理由,郑袖主编很认可,就提出,也许可以进行当面审核。毛成双教授是郑袖主编特意请来的,完全符合审核的资格,所以,他如果说可以的话,你的论文就过审了,即使不行,他也可以当面提出修改意见,这样,咱们即使再做一次修改,也赶得上截稿期。”
  孙正初听的都傻掉了,这么贴心的期刊社,他们家是卖棉袄的吗?
  “您提出的理由是什么?”孙正初既是好奇,也是实在奇怪。
  杨锐一时没反应过来,鼻子里轻轻的“嗯”了一声。
  孙正初重复问:“你说听了您的理由,郑袖主编很认可,您给出的理由是啥?”
  “哦,我说论文不发表,我们实验室里的研究员都不能安心工作,很影响我的科研进度啊。郑袖主编听了以后,就想帮我这个忙。”杨锐说的很自然的样子。
  孙正初听的思维都紊乱了,不由道:“这也算是理由?”
  哪个实验室的研究员不是这样的啊,难不成你还不发表论文了。
  再者说,赶得上截稿期是什么话啊?期刊社又不是写小说的地方,根本就没有截稿期的概念,尤其像是《畜牧兽医学报》这样的大期刊,他们的稿件多的要排到几个月后去,有些倒霉的小论文,因此排到半年后甚至九个月以后的都有。
  当场审核当月发表?
  就是弱一点的院士,都做不到这么横吧……
  孙正初想到此处,再注意到杨锐看自己的目光,突然感觉不淡定起来。
  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好像,还真的是很有前途的样子呀……
  说起来,就国内的环境,牛的胚胎移植这样的大项目,似乎也的确称得上是院士级的了。
  孙正初越想越是亢奋,脸都红了起来。
  “嗯,没有问题了。”不知什么时间,毛成双看完了论文,将之塞回牛皮纸袋子里,交还给了郑袖,向杨锐点点头,开始填表格。
  郑袖收好东西,和杨锐握握手,又紧紧握住孙正初的手,笑道:“感谢孙研究员选择了《畜牧兽医学报》,下个星期,您的大作应该就能看到了。”
  “不,谢谢你们。”孙正初激动不已。
  “谢谢您。”
  “谢谢你们。”
  “谢谢您。”两人握着手,摇来摇去,面红耳赤,皮肤潮红。
第1067章
不敢想
  凌晨五点,正是夜最黑的时间。
  宽大的马路上,空荡荡的,影影绰绰的建筑像是黑洞似的,似真似假的分布罗列。
  万籁俱寂的时刻,偶尔有风吹过,擦地的声音无比的清晰。
  小秦穿着绿色军大衣,斜挎着背包,戴着口罩,静静地等在发行站的门口。
  10分钟后,一辆送报车缓缓驶来。
  小秦和同事们默默的分裂两边,帮着送报车司机,将属于本发行站的报纸和期刊卸下来,整个过程,没有人说话,也免得冷风灌入体内。
  送报车走了以后,小秦等人再蹲在地上,将卸下来的报纸和杂志,按照数量,分门别类的将之捆扎起来。紧接着,小秦提起自己负责的部分,将之架上自行车,使劲的蹬了起来。
  他要在天亮之前,将这些报纸和杂志,送到订户的手里。
  风,冷的厉害。
  小秦却是早就习惯了,他甚至将大围巾拉开了一些,让骑车产生的滚滚热量飘散一些出去。
  顺着马路,将几个单位的报纸和杂志塞进黑洞洞的门房邮箱里,就见前方的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灯火通明的矗立在街边。
  小秦啧啧两声,快骑了几下,再让自行车滑行到位,顺势跳下来,笑道:“丰哥,来的这么早?”
  遗传工程实验室的门岗四周都是玻璃,里面却是烧着炉子,还有热茶升起蒸腾的水汽。
  丰广汉笑呵呵的推开门,道:“进来暖和一下,来的不早不行啊,最近些天都忙的不行。”
  小秦嘿嘿笑两声,将自行车靠到门岗边上,闪身进去,自然而然的将手放在炉子上,只觉得浑身都热了起来,再道:“你这个活是真好啊,夏天晒不着,冬天有炉子。”
  “临时工,和你不一样。”丰广汉自个儿还是满意的,嘴上顺便谦虚一句。
  小秦是顶替了父亲的工作,才好不容易有了送报的工作,同样对编制内的身份感到满意,于是笑笑道:“这两天还好点,冬天就难熬了,对了,倒你一杯热水。”
  说着,小秦拿出自己的茶杯,倒上满满的一杯热茶,呼哧呼哧的喝了起来。现在可没有随身携带的暖壶,想喝口热水并不容易。
  丰广汉也乐意小秦每天来岗亭喝杯茶,尤其是每天凌晨时间,最是无聊难熬,他也怕自己不小心睡过去,丢了这份工作。
  小秦喝了半杯茶,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不敢再耽搁时间,就将遗传工程实验室订阅的几份杂志和报纸一五一十的点出来。他就负责几家小报和杂志,比之《人民日报》那样的大报的送报员,他跑的单位更少,路程却是更长的。
  丰广汉同步将报纸和杂志分成摞,并翻开目录,浏览了一遍。
  小秦此时已经戴好了帽子,好奇地问道:“找什么呢?”
  “看有没有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员发表的论文……”丰广汉说着拿起了内线电话,响了两声,道:“有孙研究员和王研究员的论文发表了……对,是这一期的……好,我等着。”
  小秦听的讶然道:“你们单位真有人发表文章呀。”
  在这个文艺年代,任何文字只要被铅印,就是令人崇拜的对象,因此被蒙蔽的少女都不知道有多少。
  小秦同志虽然是位超龄少男了,依旧对着丰广汉放出星星眼。
  丰广汉有点得意,哈哈的笑两声,刚学不久的京腔都冒出来了:“常事儿,我们单位是做科研的,做出成果就要发表文章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2/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