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9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3/1306

  “你们真是做科研的?”小秦脱口而出。
  丰广汉莫名其妙的瞅他一眼,道:“要不然呢?”
  小秦讪笑两声,说:“我看你们单位从早到晚亮着灯,做科研的还有凌晨上班的?”
  “怎么没有,我们单位就是这样子了。”丰广汉说到此点也是痛苦的很。要说杨锐倒是不要求他和其他职工每天提前上班或者延迟下班,但是,当研究员们都是自愿下班的时候,丰广汉想来想去,都不好意思八小时工作制了。
  再者说,丰广汉如今还是个临时工,又怎么能不好好表现。
  小秦表达了感叹,心里突然平衡了许多,他每天的上班时间是早,凌晨的温度是低,但只要做完了早上的工作,一天的任务就完成了,剩下的时间都归自己支配,比起又要早起又要晚回的丰广汉和他们单位的其他人,不知道美到哪里去。
  “您忙着吧,我再去把剩下的送完。”小秦出了岗亭,将门关上,抬头看看依旧漆黑的天空,心中是满满的幸福感。
  哒。
  哒哒。
  哒哒哒。
  小秦推起自行车的时间,身后突然响起令人怀疑的脚步声。
  小秦猛的扭头,就见一道黑影,由远及近的狂奔而来。
  岗亭的昏暗光晕下,黑影的速度极快,外廓极大,踩踏地面的声音极响。
  小秦“嗷”的一声就僵住了。
  几秒钟后,黑影才露出真面目,旋即冲进了岗亭:“小丰,有我的名字?”
  “是,恭喜孙研究员,您的论文发表了。”丰广汉很会讨喜的说了一句,他是实验室里年龄最小的,说点儿好话也不伤身。
  再者,丰广汉也像是小秦一样,很佩服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他是初中毕业就参军的,在军队里虽然也有学习一些文化课,毕竟不是很重视,现如今,别说发表文章什么的,能完整的写一篇检查就算是能力极限了,看着期刊上不明觉厉的表格、图像、数字和名词,丰广汉还是很有些感触的。
  这是一种不一样的生活,就在身边,却又不是属于他的生活。
  丰广汉在感慨中,将印有孙正初名字的《畜牧兽医学报》递给了他。
  现在的期刊外表都很朴素,除了黑白色的图案之外,就是几篇重要论文的名字,列在封面之上。
  孙正初一眼就看到了封面上的自己的名字,以及论文名。
  “发表了,好快。”孙正初惊喜的不行。即使是见过《畜牧兽医学报》的主编郑袖了,可他对于当月发表论文,还是感到不可思议。
  这是完全颠覆他的认识的事,就好像前10年买东西不要粮票一样,简直改变了他的常识。
  “恭喜孙研究员。”小秦觉得有意思,也笑呵呵的道贺了一声,他送报送了好几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发表文章到报纸杂志上的真人。
  “谢谢,谢谢。”丰广汉此时才醒悟过来,连连道谢,又从兜里掏出烟来,分别递给丰广汉和小秦。
  两人也不客气,笑眯眯的点起来,吞云吐雾的很是高兴。
  孙正初也给自己点了一根,然后缓缓的翻开期刊,慢悠悠的转到自己的论文页,突然想起署名的事,又稍稍紧张了一些。
  论文上只有四个署名,杨锐的通讯作者的署名赫然在列,而孙正初的第一作者的署名,则单独成行,后面缀着两位第二第三作者。
  辅助实验的研究员做第二作者第三作者是约定俗成的,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位置。通讯作者则是根据项目大小来确定价值。
  就现在的这篇论文和课题来说,通讯作者自然没有第一作者重要。
  简而言之,这篇文章,孙正初是得了头彩的,虽说不算独享,也几乎是享受了绝大部分的名誉。
  孙正初狠狠的吸了一口烟,整个人都迷醉起来,恍惚间,他只觉得自己前十几年的科研生涯,竟是白费了一样。
  要是早点遇到这样的实验室,还有杨锐这样的负责人,自己又会是个什么光景,孙正初简直都不敢去想。
第1068章
做出来了
  孙正初的论文发表在了《畜牧兽医学报》上。
  王子昂的论文发表在了《中国畜牧兽医》上。
  俞兴安的论文发表在了《经济动物学报》上。
  谷强的论文发表在了《中国畜牧杂志》上。
  ……
  总计七篇论文,在差不多半个月的区间里,全部发表了出来。
  对畜牧学界来说,这基本就等于是刷屏了。
  现在的期刊多数都是月刊和季刊性质的,要是把所有的期刊排排坐的话,季刊说不定还要多一点。
  而一期的学术杂志,通常刊登的文章也就是20篇左右,多到22篇的,里面多数还有一两篇综述,一两篇的简报。
  而就畜牧圈子来说,上档次的期刊,总共就是不到十篇的样子,平均两个月统共也就是容纳200篇的论文。
  再平均到一个月里,总共就只有100篇论文能够发表。
  就是这100篇论文,也不可能全部都是一个领域的——要是基础生物学,澎湃的研究热潮,倒是能诞生不少的论文,可就畜牧领域来说,研究成果就没有那么多了。
  像是《畜牧兽医》学报,每期20篇出头的论文,不算简报,还要分成综述、遗传繁育、动物营养、预防兽医、基础兽医、临床兽医几个大类。
  不用说,预防兽医、基础兽医和临床兽医都是兽医学的内容,和畜牧依旧是不搭边。
  最后,偌大的一篇期刊里面,真正属于畜牧学的,也就是遗传繁育和动物营养两大类。
  牛的胚胎移植自然是属于遗传繁育类的,就小的研究领域来说,这个倒是一个大类,每期能有五篇论文的样子,但是,扩散到全国,五篇论文的位置,可以想象会有多拥挤。
  所有畜牧领域的学者,每个月不管有多忙,阅读这些论文都是必须的工作。
  自然的,“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名字,也就第一时间被刷出了熟悉感。
  牛的胚胎移植所带来的震撼感尚未过去,这些论文就重新勾起了研究界的会议。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参观学习的要求。
  在80年代,或者说,在90年代以前,国内的参观学习的气氛都是极浓厚的。
  一方面,参观学习,能够向技术好的,政治好的,运气好的厂子学习,另一方面,参观学习又能让落后的厂子有难得的旅游享受的机会。
  参观学习可不是学习单位出钱的,至少,不是学习单位出全款的,部分经费乃至于全部经费,都是要被学习的单位来出的。
  以后世的标准来看,参观学习还可以看成是学习吃大户。
  而大户们,虽然不能说是甘愿被吃,但是,就像是有钱人家办喜事,不会将蹭席的乞丐赶走一样,刚刚出名的企业,多数也是不会赶走蹭旅游和蹭饭的学习单位的。
  这些出名的企业,更享受“万邦来朝”的幸福,反正,花的也不是自己的工资。
  离子通道实验室少少的出了名,得到的却是多多的参观学习的要求。
  孙正初等人颇为高兴,一力劝说杨锐应承下来。
  “就是不全部答应,也要答应几十家吧,我们一个星期安排两三家,到年末也能安排完的。”孙正初看着堆满桌子的函件,兴奋的不行。
  俞兴安也赞同道:“咱们可是要露大脸了。杨主任,向海淀区政府申请一下,他们肯定也同意吧。”
  “区政府能给实验室拨的款项,不可能多到哪里去,归根结底,我们是要用自己的钱招待参观团了。”杨锐淡定的做了分析以后,道:“你们谁想招待的话,自己找经费吧。”
  “自己找经费?”孙正初还有些没弄明白。
  欧阳仕瞥他一眼,道:“你拿自己的经费招待人,不够的话就自己去找经费,这还不明白?”
  孙正初顿时尴尬了,连连摆手,道:“我有几个钱的经费。”
  不像是华锐或者离子通道实验室,遗传工程实验室目前总共只有8名研究员,根本不用分课题组,所以,各个研究员都是没有独立控制的经费的。
  杨锐不拿钱出来,其他研究员自然就没有可用的经费。
  孙正初这时候知道了杨锐的态度,莫名的有些慌张,又赶紧解释道:“我不是想招待他们,就是觉得,人家愿意来参观,也是挺难得的。”
  “就是他们给钱要参观,我都不愿意,何况是要我出钱给他们参观。”杨锐呵呵的笑了两声。
  谷强却是眼前一亮,道:“我知道有人愿意出钱参观。”
  “谁愿意出钱参观?”欧阳仕都好奇了起来。
  “我知道的,中南和南农。”谷强道:“有朋友打电话过来问,说他们有经费。”
  孙正初看向杨锐,道:“杨主任,这是好事情啊。”
  “有什么好的?”杨锐的注意力一点都不在聊天上。
  不过,实验室里做实验,聊天向来都是不间断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3/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