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9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5/1306

  杨锐有点想反驳,还真不知道从何反驳。
  要说,他还是得到了街垒战维护派的好处的,如果不是杨山同志在西寨子乡不遗余力的建立起来的威望,他哪里能从捷利康手里,获取巨大的利益?
  没有捷利康提供的资金做第一桶金,杨锐又何来的后期发展?
  如果像是普通的研究员那样,亦步亦趋,按部就班的做科研,杨锐现在最多就能在唐集中实验室里混出头而已,能否拥有一间自己的实验室都是未知数,像是PCR这样的技术,多半是要失之交臂了。
  同时,没有杨山和杨峰两代人在西寨子乡的经营,杨锐还真不敢说将华锐制药厂安到西寨子乡,或者西乡开发区去。
  也是因为有杨家两代人的苦心经营,杨锐才有了如今的这个大后方,或者根据地。
  而且,比起杨山和杨峰两代人的职位来说,爷爷杨山秉承的街垒派,似乎是更加的令人安心。
  那些似有似无,隐隐约约的联系,将杨锐与西乡的土地,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即使乡党委书记换了人,他也没有丝毫的担心。
  “我怎么敢看不起乡里乡亲,我是觉得,咱们不用弄的那么复杂,像是年货之类的,回家以后再买也差不多。”杨锐稍微辩驳一下,以示清白。
  杨山哼哼两声,道:“复杂是复杂,麻烦是麻烦,乡里乡亲,不就是麻麻烦烦的才联系起来的,如果清清楚楚的,一点麻烦都没有的,那还要乡里乡亲的做什么。年货是个新意,北京带回去的,不一样。”
  杨锐“嗯嗯”的答应着,再牵着爷爷,坐到软席候车厅里。
  比起脏乱差的普通候车厅,软席候车厅可谓是泥沙中的一股清流,牛鞭中的爱马仕,雾霭中的森林公园。
  它的座位和服务倒不见得怎么好,关键是不用人挤人——虽然是大年初一了,北京的火车站里,依旧免不了接踵摩肩的时候,只是从站前广场就接踵摩肩,推迟到了候车厅才接踵摩肩。
  另一桩好处是提前上车,也就是所谓绿色通道。
  若是买了首发车的车票的话,购买软席的乘客,往往能提前一刻钟左右上车,这样就避开了奔跑的人群。
  86年坐车的人是真的在奔跑的,而且是扛着大包小包,扛着老婆孩子式的奔跑。开始的时候,杨锐还不理解,跑在前面的人是为了抢座位,跑在后面的人是为了什么?
  后来杨锐就知道了,跑在前面的人的确是为了抢座位,跑在后面的人却是为了放行李。以行李架的高端大气,自然是第一需求的地方,而在行李架之外,座位底下也算是放行李的好位置,安全不用看,能让你全程舒心。
  可若是抢不到行李架,也而抢不到座位底的话。
  行李架的位置就颇费思量了,直接放在过道中是不允许的,座位间的桌子也不适合,最后,放在脚底下,随身携带,或者干脆就去卫生间搭窝,就变成了恶心又无奈的选择。
  杨锐自己是不愿意尝试这样的火车的,带着爷爷更不用说了,就是奔跑着坐车这么一条,就相当的不适合老年人。假如再算上站立数十小时的坐车时间的话,堪称恐怖。
  好在市场那只无形之手,依旧能够发挥作用,不够级别的杨锐和杨山同志,才能最终坐上软卧。
  从大年初一,晃荡到了大年初三,杨锐和爷爷,才重新踏上河东省的土地。
  到了平江,就开始有人前来接站了。
  杨锐也不管来的是谁,有车就坐,有饭就吃……
  咣当咣当了这么久,他实在是抵抗不住了。
  从北京到平江,从平江到南湖,从南湖到溪县,再从溪县到西寨子乡。
  这一条线路,从繁华到平淡,从平淡到贫瘠,从贫瘠到……
  “双向四车道?”坐在大表哥段航安排的警车上,杨锐却是一下子诧异起来了。
  段航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扭着半身回头过来,笑道:“没想到吧,从溪县到开发区,全程50公里,全是四车道的路,一直修到你们华锐制药厂的门口。”
  “修到制药厂的门口了?”杨锐看文件的时候,似乎看到了这个项目,当时却没有什么感觉,双向四车道对21世纪人来说,也实在是太普遍了,除了农村公路达不到这个标准,普通的县级公路起码也得是这样的。
  可是,1986年的双向四车道就厉害了,要知道,现在的国道许多地方都是双向两车道呢,北京城到长城八达岭一带的路,也就才修通没多久。
  段航有点得意,又故作沉稳,道:“省委督办的,知道你今年肯定要回来,都憋着劲呢。”
  “嗯?”
  “制药厂不是要起来了?大家可都指望着,华锐制药厂能顺利开张,开门大吉,带着全县全市全省的人,奔小康呢。”段航说着笑了笑,道:“现在,街面上的小偷都知道你们华锐制药厂是重点保护对象,一条路算什么,进了开发区,才厉害呢。”
  ……
第1122章
西乡开发区
  就像是段航说的,进到西乡开发区境内,双向四车道确实不算什么了。
  横平竖直的道路是最基础的。
  在道路两边,是平整后的土地,大部分都荒着,但那至少是平整的荒地,在丘陵地区见到这样的景象,还真是不容易的。
  杨锐记忆中的矮树林,都在很远的地方,所谓望山跑死马,估计开着吉普车,也得行驶很远才行。
  而在公路两边,步行可达的范围里,电线杆整齐的排列,一些地段,杨锐竟然看到了稀罕的路灯。
  路灯本身是不稀罕,稀罕的是供电。
  杨锐也是立即问了出来:“现在电力充足吗?”
  段航笑了,说:“省里跟平阳电厂,专门拉了一根高压线过来,溪县都沾你的光了,县里的电价都低了。”
  电拉过来就得用完,所以,阶梯电价并不是21世纪的发明。最初的电价一直都是阶梯的,到了电力充足之后,才有了统一的民用和工业用电标准。
  但也是各地略有不同的。
  杨锐松了一口气,道:“这么说,华锐制药厂的用电不成问题了?”
  “那肯定,你这边都投了几百万美元了,要不是建设周期长,省里恨不得给你投建个电厂,听说也规划了。”华锐制药厂的投资,主要是与捷利康的易货贸易的收入。仅仅是前期,捷利康就购买了起码两百万美元的设备和物资,给华锐制药厂运过来。
  当然,二手设备两百万美元,在争取外资的表上,那是一定要表述成五百万美元以上的。
  其实,不管是两百万还是五百万,只要是美元,都足够河东省万分重视了,电厂这种基础投资,原本就是要进行的,建设到哪里不是建设。
  杨锐也不知道段航说真说假,随口道:“溪县这边,其实不用投资电厂的,这边的运输能力有限,铁路就这么一条,公路虽然扩建了,也还是不够用,再要建一个电厂,运煤的车,就要挤占宝贵的运力了。”
  “好的,我记录下来反馈过去。”段航说着话,竟然真的掏出一个本本,艰难的写上几行字。
  杨锐惊讶道:“你都可以向省里反馈了?”
  “我在开发区管委会,也是有职务的。”段航撇撇嘴,又有些炫耀的道:“开发区管委会是省里直属的,我当然能向省里反馈意见。”
  顿了一下,段航又道:“再说,还是你的意见呢。”
  杨锐嘿嘿嘿嘿的连笑好几声,直到表哥要恼羞成怒了,才指着外面道:“这边到核心区了?”
  “不算,你们那个华锐制药厂才是核心区,给留了好大的扩展区域。这边都是配套厂,咱们刚才经过的是个铝箔厂来着,平江有色金属公司投建的,规模大的很。旁边是个瓦楞纸包装厂,再是塑料厂,里面还有个塑料药瓶厂,就是生产咱们装药用的塑料瓶子的……”
  “我们华锐制药厂,不用塑料药瓶吧。”杨锐打断他道。
  “你们不用,别的地方还用呀,人家塑料厂,说是为你一个单位生产,但你们不是还没投产吗?我听市二塑的人说,他们已经联系好了南方的老板,投产就能卖出去。”
  杨锐微微颔首,心里却不以为然。华锐做的第一批产品可是大输液,也就是普通人常说的吊瓶用的药品。
  虽然目前仅仅选择了氟哌酸一个品类,但他是准备用来出口的,只要生产线开动起来,那对包装材料的消耗就是源源不断的。
  华锐计划做的第一批大输液产品,就是塑料袋式的,而非玻璃瓶包装的,旁边的塑料厂别说生产塑料瓶了,到时候,光是塑料包装袋就生产不完。
  更重要的是,华锐要求的高标准的塑料包装袋,可是产业升级的好机会。若是规模够大的话,照样有机会出国创汇。相比之下,小塑料瓶的生产利润就太低了,差不多任何一家中型以上的塑料厂就能生产,卖得多也赚不到几个钱。
  不过,这些话现在说了没用,得用现实说服才行。
  杨锐这么想着,调整了一下姿势,再次看向窗外。
  西乡开发区位于西寨子乡和西堡镇的交界处。
  西寨子乡原本就是欠发达地区,西堡镇稍好一些,也就是借着几家国企,做出了两条街市出来罢了。
  这样的城乡交界之处,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有国道和铁路经过,然而,也就是经过而已。
  早几年,经济条件很不好的时候,西寨子乡和西堡镇的部分村民,还有做车匪路霸补贴家用的机会,偏偏西寨子乡的杨书记并不纵容这种行为,重拳打击了几次,就让“铁道游击队”和“公路游击队”销声匿迹起来。
  要说起来,西寨子乡甚至溪县的民兵组织能建设的如此标准,也是有铁路机关和相关国企的赞助的。
  像是西寨子乡这样的通衢之处,若是不能管理好道路交通的话,包括西堡肉联厂在内的工厂,都要经营不下去了。
  曾几何时,送往东欧的白条肉,可是直接被人从火车上扒下来了,至于罐头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闷罐车锁起来都要被撬开,车头车尾安排两个人都不行,非得每节车厢两名工人,还时不时的会发生厮打事件。
  那段时间,大约也就是西寨子乡和西堡镇最热闹的时间,不光有本地的村民,还有外乡人也想来讨一口饭吃,以至于流血械斗不断。
  不过,自杨锐上中学以后,西寨子乡与西堡镇,就日趋平静了。
  包产到户成就了中国农村最后的辉煌。
  中国农民,第一次吃饱饭了。不是地主吃饱饭了,也不是长工吃饱饭了,而是一个村子的农民都吃饱饭了。
  突如其来的饱腹感,确实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幸福感。
  在那个农民并不能轻易进城打工的年代里,一个村子的农户动辄数百,人数上千的自然村数不胜数,甚至有的村子,人口多达数千人,以至于能够建起自己的小学、初中,以至于高中,一些农村高中,一个年级还得好几个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