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9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8/1306

  除此以外,华锐制药厂也是需要建立国内的医药销售渠道的,否则,等到国外的制药厂纷纷进驻之后,华锐制药厂再想守住大本营就困难了。
  但所有这些,都不值得与国医外贸这种规模的大佬碰撞。
  诺氟沙星在后世起码有几十家药企生产,大家还不是活的好好的,大家各赚各的钱,各有各的开心。
  华锐制药厂日后还要生产其他品种的药品,也不见得都要全国制霸。
  可是,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国医外贸这种规模的大佬给并医撑腰,杨锐就不会考虑放水了。
  单纯的地方药企,远不及华锐制药厂自己布局来的重要。
  布局本来就不是商业上的布局,也包括政治上的布局。
  强势的制药厂入侵本地,进而与本地政府的关系处的比当地药企好的,实在是太多。
  像是捷利康这样的药企,早在10年前就开始布局中国了,他们走的直接就是高层路线,因此能全国建厂。日本的大冢制药厂也早几年建在了天津生产的还是与华锐类似的大输液产品,其合作模式更有银行团的参与……
  制药企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人生病了吃药是不分贫富的。穷人肚子饿了可以吃便宜些的食物,生病了要吃药,就不一定能选便宜的药品了,尤其是在一些疾病分类方面,也许就只有一两种药品,是事实上的垄断,在痛苦、劳动力丧失乃至于死亡的面前,只要是己所能承担的价格,都得消费。
  所以,像是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早早的就被国外医药企业布局了。
  当然,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也知道跨国制药企业的尿性,所以各自采用手段,发展着本国的医药。印度属于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赖皮模式,强制开放专利等等模式,让印度人能够以便宜的价格买到仿制药,后者的价格接近化学合成的成本,比原产国的国民,能够得到的价格都要低数倍。
  中国却是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方式,这是中国加入WTO所需要支付的成本的一部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给中国留下了一扇发展原创药的窗口。华锐制药利用这个窗口,很有可能攻势逆转。
  当然,前提是要守好大本营。
  医药领域是各国政府都管制最严,且最有理由管制的领域,这种管制模式,也是权利寻租最多的模式,尤其是全国性的医药政策,最是容易产生毁灭性的结果。
  华锐制药要是连本国政府都搞不定,外国政府就更不用想了。
  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华锐制药厂总归是要铺遍全国的。
  只看并州制药厂有没有资格与华锐制药厂划江而治。
  杨锐的看法是居高临下的,具有未来眼光的,他拥有超越时代的技术,如今又有了远超国内平均水准的资本、实验机构和人才积累,他对于华锐的上升是很有信心的,因此也看的极远。
  相比之下,并州制药厂的孙经理等人,虽然一个比一个老,却是一点长远眼光都没有,别说是全球视角了,甚至连全国视角都做不到。
  上了席,说了些场面话,孙经理甚至是有些哄骗似的对杨锐道:“杨先生,只要华锐制药厂同意划江而治,我们在价格、原料等方面,也可以形成攻守同盟,这样,即使有其他公司之后也生产出了诺氟沙星,我们也可以拧成一股绳,将他们挤压出去……”
  杨锐看看围着火锅炉子的五个人,除了他和刘院长以外,并医是孙经理,国医外贸的海处长也来了,另有卫生部的某处长,此时正不爽的瞅着火锅——请吃饭还吃火锅的,确实不多。
  杨锐不禁有些好笑。孙经理翻来覆去,就找了两名中层干部,还想挤压后来者?
  要说海处长和卫生部的实权处长也蛮厉害的,但那是在他们的一亩三分地里,放眼全国,要想垄断一款常用药的生产和销售,十倍于此的力量都不够。
  当然,竞争者不是一口气长出来的,总有小苗的状态让人踩,问题是,在杨锐眼里,并医完全没能力掌控半个中国的市场。
  挤压竞争者可不是说的玩的,那是需要真刀真枪的拼出来才行。否则,人家几百万上千万投资的原料和生产线,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培训出来的员工,难道就能因为你的一句话放弃吗?
  形成攻守同盟,与其说是大家拧成一股绳来挤压后来者,不如说是并医要求华锐制药厂,帮他们打压后来者。
  一开口就挖出陷阱给杨锐跳,杨锐的脸色也不由冷了下来,道:“要说挤压其他厂商,并医不是已经要被华锐挤压出市场了吗?”
  孙经理没想到杨锐这么不客气,端起来的酒杯放了下来,问:“杨顾问,您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并医看起来没能力和华锐划江而治的样子,给你们半个市场,你们也守不住。”杨锐滑动着杯子,道:“这样的划江而治,对华锐一点好处都没有,对不对?”
  孙经理的表情顿时不好看了,问:“这是华锐制药厂的意思吗?”
  杨锐点点头,道:“我本来不准备这么直率的说出来,但你们请到刘院长,一定要我说这个话题,我也没办法。”
  说完,杨锐还向刘院长笑一笑。
  刘院长亦是莞尔,倒是觉得蛮有面子。
  同样是被请来做陪客的海处长也没有要帮孙经理说话的意思,笑一笑就闷头开吃了。
  东来顺的羊肉好就好在现切的肉片滑嫩,是纯粹吃肉的地方,铜火锅热的快,颇有些酣畅淋漓的意思。
  孙经理的目光一沉,面色越来越越不好看。
  终于,孙经理喝了一口闷酒,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一个桌子上,有人要是像巨龙吐息一样的叹气,你想不注意都不行了。
  海处长只好问:“孙经理,怎么了?”
  “我们并医苦啊。”孙经理又是闷了一大口酒,叹道:“再这么下去,我们离关停并转也不远了。”
  说过,孙经理执拗的看向杨锐。
  杨锐本来还以为会有什么剑拔弩张的解决,却没想到如此,也是有些不明所以。
  “我们为了诺氟沙星的生产线,总共从银行贷了1200万,没想到,没想到啊……”孙经理再叹一口气,再喝一杯酒,道:“杨主任,我们并医要是被上级部门给强行合并了,不管是北河制药厂,还是其他单位,都不会像我们这样了。”
  杨锐眨眨眼,道:“你们的生产线的规格这么高,要花1200万?你们买的什么机器?”
  刚做完制药厂建设的杨锐,可是知道生产线的价格的。
  孙经理皱了皱眉,道:“我们关停并转了,您就想知道我们用的是什么机器?”
  “对呀,你们关停并转了,关我什么事啊。”杨锐露出真诚的笑容。
  孙经理无言以对。
  ……
第1163章
飘忽
  刘院长看不下去了,人家总归是求到自己这里了,三两句的被杨锐给打发了,总有点不是味道。
  于是,刘院长快吃了两口羊肉,擦擦嘴,道:“关停并转是大事了,并医有好几千号人吧。”
  “3000多人了。”孙经理道。
  “这是大事啊……”刘院长又叹了一口气,说的都是没营养的话,总算是把冷场的时间给度过了。
  孙经理也是缓过一口气来,没有被杨锐生生气死。
  他想了想,再次做诚恳状,道:“说实话,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我们并医的老药销量本身就不好,诺氟沙星的销量刚起来,结果又一落千丈了,哎……”
  看了杨锐一眼,孙经理继续道:“问题是我们之前的积欠太多了,销售才展开,我们又进了一大批的原料,现在,眼看着银行的贷款都要还不上了,杨先生,我知道我们的要求是有一些过分的,但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您觉得什么条件能够接受,我们就以此为基础来谈,好不好?”
  “我说了不算的。”杨锐笑笑,吃着孙经理买单的羊肉,道:“华锐制药厂是港资,有自己做事的法子。”
  “我知道,我知道。我们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想先和杨先生谈一谈的,咱们毕竟都互相了解,杨先生对华锐制药厂又有很强的影响力,如果能促成此事,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我促成不了。”杨锐回答的就让人心里不爽。
  孙经理僵笑两声,道:“杨主任,您看这样如何,划江而治,华锐不能接受,我们再把中部让出来好不好?北京也可以不算在里面,双方都可以在北京销售,这样如何?”
  杨锐看看其他三人,觉得不能太硬着来,于是算是解释式的道:“你这样子搞,等于是让我们从已经占领的市场上,退出来了。”
  “不能这么说吧,华锐也只是刚刚进入而已。”
  “我们进入了,并医立刻就丢了市场,这个不正说明问题吗?”杨锐的回答极其尖锐。
  可惜,86年的国营制药厂的经理,对于市场竞争的概念是完全没有的。他固执的摇摇头,道:“你们是香港企业,大家肯定选你们的药,这个本来就不公平,我们的药的质量也不差,也能用,怎么就不能卖了。”
  他这里就有些抱怨的语气了。
  杨锐呵呵一笑,说:“想来,这才是您真实的想法吧。”
  孙经理动动嘴,承认道:“请杨先生解惑。”
  “商场如战场,你们战败的理由是敌人太强大,我觉得也不算错。”杨锐才懒得给他们解惑呢,虽然说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但归根结底,仍然是商品。
  而在中国,从来就不是哪一种商品的质量好,哪一种商品的销路就好的,不说后世那么多山寨小厂活的神采奕奕的,就是80年代的民营企业,也不是依靠产品质量好活下来的。
  华锐制药能够一战而胜,在短短的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将并医的药挤出市场,与其说是质量好,或者香港造,还不如说是撒出去的销售团队的力量强。
  杨锐确信,就是双方交换产品,被赶出市场的也一定是并医的。
  即将到来的九十年代,可是三株口服液大放光芒的时代,“营销”在这个时期,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
  连中华鳖精之流的保健品,都能卖出以亿计算的销售额,最起码能治病的诺氟沙星,有什么理由卖不出去?
  华锐制药厂为了开拓氟哌酸的市场,开头就花费了几十万元,进行了数省范围的研讨会,到现在,各省依旧在陆陆续续的搞研讨会,做专家巡回讲课,与100多家医院建立联系,还帮助使用氟哌酸的医生做临床研究,以至于发表论文,并代为联络期刊社……
  杨锐从一开始,就是按照5%到10%的销售额,来分配营销费用的。
  这笔钱,最初大部分是用在了各省建立销售处的,后来是建立各个地级市的销售处,然后招募更多的医药代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8/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