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9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9/1306

  而并州制药厂呢,杨锐非常肯定,他们是把药交给药站了。
  药站制度是来源于前苏联的医药流通模式,全国在京沪津广沈五城,建立了五个一级医药站,下设260个地区二级站,再撒出去五万多个医药销售点。
  在药站制度取消以前,药品生产企业出售药品,并不是直接卖到医院或者药店的,而是先交给一级医药站,再由一级医药站交给二级站,再到医药销售点。
  制药企业跑市场的模式,其实就是跑药站。否则,药站的仓库里,药品堆积如山,根本不会帮你好好的做推广。
  但是,药站终究不是最终用户,当大家都采用跑药站的模式的时候,药站的确是具有极大的权力的,可是,一旦有人开始跑终端的时候,药站模式就完全虚弱无力了。
  这也是并医的诺氟沙星,一下子被驱逐出去的原因,药站再卖力,也不可能有华锐自己的销售点卖力,事实上,药站遇到阻力,首先想的就是麻烦,根本不会与华锐的医药代表们竞争。
  通过药站销售不行了,这是一个不算秘密的秘密。
  杨锐懒得点给并医,更准确的说,是并医看到了,也不会去改的。
  他们如果有这么大的毅力,也不会跑来找杨锐了。
  建立自己的销售点,直面竞争,他们要赚到半壁江山比较难,混个温饱还是能做到的。
  孙经理只当杨锐不愿意帮忙,又被他堵的难受,自嘲的喝了一口酒,道:“杨主任,华锐也生产不出这么多的氟哌酸,何不让我们分一口汤喝?”
  “华锐在扩产了。”杨锐总算露了一点不算消息的消息给孙经理。
  孙经理呆了一下,问:“扩产多少?”
  “日产两到三万瓶。”杨锐没有说最终目标是五万瓶,但就这个数字,已经让孙经理吓了一跳了。
  “这样子下来,我们撑不了几个月了。”
  杨锐蒙头吃肉,只当没听到。
  孙经理说:“杨主任,我想您转告华锐制药厂一句话。”
  “哦?”杨锐停下了筷子。
  “如果我们并州制药厂被北河制药厂吃掉的话,他们的胃口可比我们大的多。”
  “嗯?”
  “到时候,就是北河制药厂说了算了,他们有钱有人有背景,肯定不止要划江而治的。”
  “凭什么呀。”杨锐不信道:“一个北河制药厂,能管得了长江以北的药品销售?”
  孙经理道:“那不至于,但北河制药厂的上层关系好,他们说不定直接指示华锐收缩呢?据我所知,华锐能不能在国内卖药,尚在两可间吧。”
  中国在80年代的招商引资,并不像是人们想的那样来者不拒,相反,国内政府总是有一些奇怪的要求,对内和对外销售就是经常被提及的。像是可口可乐,就因为对国内的销量太大,而被叫停了。
  这个时期,中国更愿意在中国投资的外国工厂,继续赚取外汇,而非冲击国内市场。
  华锐和河东省的关系不错,受到的限制也不多,但是,现如今的合同是没有领导一句话顶用的,杨锐也不禁有些犹豫。
  孙经理继续道:“杨主任,请你给华锐制药厂说明,留下我们一条命,比日后与北河打交道,轻松的多。”
  杨锐这时候,终于是用正眼看了孙经理,微微颔首道:“不简单,有纵横家的风范了。”
  从头到尾,杨锐都是有些盛气凌人的。孙经理却也有趣,脸色千变万化,终究是不发怒,让谈话总能勉强进行下去。
  最终,他能从华锐的角度考虑,给并医找到一条活路,着实不易。
  “杨主任过誉了。”孙经理再抬起头来,已是不卑不亢了。
  杨锐笑一笑,道:“不用客气,孙经理,你愿不愿意到华锐来工作?”
  “啊?”孙经理的不卑不亢,瞬间被杨锐飘忽的思路所打破。
第1164章
新政
  “孙经理,我们华锐制药厂的条件是很好的……”杨锐笑眯眯的夹起两片羊肉,在芝麻酱的碗里划过,满福的嚼了起来。
  整片切下来的羊肉,好处就是更耐煮,更耐嚼,从柔嫩程度上来说,其实是略逊色于拼接肉的——用一块肥肉两块瘦肉拼接起来的肉片,对普通人来说,其实是很不错的选择,如果是正规渠道的拼接肉的话,并不比普通肉差,也是食品学家们费尽心力才研究出来的成果呢。
  不过,经过高手精选并切削下来的羊肉,又有不同。首先一点,切削的角度不同,切下来的羊肉的嫩度和韧性就不同,普通高手能做到大多数羊肉都是柔韧相间的,厉害的高手更能根据食客的喜好来切,甚至随着食用的进度,给出不同类型的羊肉,就像是寿司店的老师傅一样。
  对普通人来说,羊肉自然是越嫩越鲜越好,尤其是对不太吃羊肉的南方人来说,这种概念更是深入人心。
  但对杨锐这样的初级老餮来说,太嫩的羊肉就没什么意义了,如果追求嫩的话,羊尾巴是最好的选择,又何必挑三拣四的麻烦人。极嫩的羊肉,吃几片尚可,一路吃下去,还没有喝汤香,人的适应性如此之强,原本就不适合吃一模一样的食物。
  就涮肉来说,开始吃的嫩中带韧的最好,之后就应该偏向于有韧性的,间中再吃几片嫩的。
  东来顺的潘师傅显然很擅长此点,长刀切出来的肉片,正好符合杨锐的口味,而且厚薄不同,非常难得,吃的杨锐满嘴留香,很有些停不下来的感觉。
  孙经理得承认,长的帅的人,吃东西都让人觉得有胃口,但他不敢让杨锐继续说下去了,连忙打断杨锐的话,道:“杨主任,华锐制药厂的条件再好,我也不会去的。”
  “你先让我说完嘛。”杨锐耍了一个小脾气,像是说你打断我说话多不礼貌。
  孙经理只好住嘴,放下筷子,做好学生倾听状。
  杨锐笑一笑,说:“孙经理,你如果来我们华锐,首先在经济上,就是很划算的。比如工资方面,我保证你能拿到400元以上。”
  孙经理的眼中瞬间放出光来,这是他正常工资的四倍以上了,更不要说,并医现在都发不出正常工资了。
  要不是在酒桌上,他险些就信了。
  杨锐却是说着认真起来了,继续道:“孙经理,华锐制药厂新招聘的销售人员,有一半都是医生,也有从制药厂辞职的管理人员,你的条件是很符合我们的要求的,我建议你认真考虑一下。”
  “杨先生……”
  “我还没说完。”杨锐也放下了筷子,看看两边的人,笑了笑,说:“孙经理,我给你个准话吧,就并医目前的局面,华锐是不会放弃努力获得的成果的,至少不能如此轻易的放弃,否则,华锐刚刚建立的销售部门都要分崩离析了,你说的没错,留下并医,比换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好,但是,华锐制药厂,也是在飞速成长中的。”
  杨锐很有些长篇大论的意思,再道:“我不知道北河制药厂的实力如何,但有一点,华锐制药厂才新成立,正在飞速成长中。”
  “关停并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医大约也是不愿意束手就擒吧,孙经理你来说服我,恐怕也不是你们并医唯一的求生之路,我觉得,就是再顺利,北河也得一年时间,才能将并医整合其中吧。”
  “有这么长的时间,华锐制药厂也不用依赖氟哌酸了,到时候,北河制药厂若是敢用什么手段,华锐也不是说不能反抗。”
  杨锐意味深长的道:“对华锐来说,接下来的一年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并医和北河制药厂因为合并的问题,出现什么矛盾,我们倒是可以帮助并医,让出销售区域,却是一点可能都没有的。”
  孙经理不得不点头同意,也明白杨锐是看出了他们的虚实,不禁有些沮丧。
  杨锐话锋一转,却道:“换个角度来说,并医的危机,未尝不是职工的转机。孙经理,你真的想在这样一家,只能乞活的制药厂里工作吗?”
  孙经理猛的抬头,皱眉道:“杨主任,买卖不成仁义在,何必恶语相向。”
  “我就是欣赏你这一点,压得住性子。”杨锐有足够的资格,居高临下的欣赏孙经理,他端起酒杯,向两边示意一下,仰首喝了,辣的刺啦一声,才笑笑道:“我不知道并医的具体情况,但听你说有1200万元购入的生产线,呵呵,当今中国,你们有价值1200万元的生产线,竟然还要给人弯腰低头才能生存?”
  孙经理半天说不出话来,闷闷的喝了一杯酒,才道:“我们的负担重,生产线也是贷款买的……”
  “1200万啊。”杨锐啧啧两声,说:“有的制药厂,全部家当都没有1200万呢。”
  “我们是建国初的老药厂了,现在退休员工的数量比得上在职的员工,和华锐这样的港资企业,是不一样的。”
  “无非是一个人要赚两个人的钱而已,但你们的问题何止于赚两个人的钱,你们是根本赚不上钱。”杨锐笑一笑,再次正色道:“与其如此,孙经理何不来华锐?不仅你可以来,你们并医的员工,你还可以挑好的带出来?”
  “400元的工资,你们招得起多少人?”孙经理深表怀疑。
  杨锐呵呵一笑,道:“400元的工资是给你的,其他人来,要从销售员做起,拿提成,能不能有100块,我也不保证。”
  华锐目前做的好的医药代表,月薪有拿到上万元的,不过,这个就不必细说出来了。
  孙经理心动了一下,转瞬失笑,道:“杨主任,我是来说服你的,没想到,差点被你策反过去。”
  在座的几个人本来都有些听住了,此刻不禁都笑了出来。
  杨锐也笑,说:“我也不是单单策反你一个,老实说,这条政策,我们华锐是准备执行下去的。”
  “您说的政策是指?”
  “从国内制药厂中,挖掘有潜力有实力的员工。”杨锐将很没有节操的挖人战略,说的清新脱俗。
  孙经理却是一下子意识到其中的风险,眉头拧出一条深沟:“你们就不怕得罪人吗?”
  “怎么会,我们是请人来工作的,又不是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高薪从竞争对手旗下挖人,原本就是很有性价比的事。
  而在86年的环境下,这种模式就更有性价比了。
  别说400元的薪水不多,就是翻倍,杨锐也开得出来。
  而且,不像是机械厂或者资源密集型的企业,制药公司对销售人员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尤其是自带客户和政府关系的销售人员,哪怕是出高价买断他手里的资源,那都是相当划算的。
  相比之下,国内有的是自带客户和政府关系的干部,他们是苦于没有套现的机会。
  制药公司的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外是相当普遍的。
  等到跨国制药公司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时候,他们的这种手段更是把国企打的人仰马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9/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