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958

  “哎!”
  “哎!”
  他们欢呼着,加快脚步,顺着狭窄的铺满杂草的小径爬上去。
  “轰隆轰隆!”
  列车已经呼啸而过,留下远去的车尾。
  褚青在最前面,梁景东跟在旁边,杨荔娜则站在铁轨上,后面是十来个同伴,一起挥手,一起雀跃地大喊:“啊!”
  “停!”
  老贾喊道:“青子,你情绪不足,再放开一点!重来!”
  “Action!”
  接着又拍了一条,他倒没喊停,皱着眉头看完,仍然表示不满意。
  结果第三条的时候,褚青不用他说,就晓得毛病在哪了,自己应该不够,嗯,不够兴奋。演员拍戏,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像是篮球运动员,没伤没病,心态也正常,可就是手感不好。
  只能慢慢调节。
  但眼下,剧组没那工夫让他找状态。几个人就蹲在一起商量,余力为经验最足,很快想出个方法,道:“喝点酒试试?”
  顾峥一拍手,道:“我看成,正好我车里有瓶白的!”
  褚青奇道:“你还带瓶酒干吗?”
  “嘿嘿,今儿不杀青么,我白天买的,想跟你们喝点。”顾峥笑道。
  贾樟柯揉揉额头,问:“青子,你觉着呢?”
  他也不太确定,这招以前没试过啊,道:“反正,先喝点看看吧。”
  “那行,我下去拿。”顾峥说完,颤颤巍巍地滑下桥。
  褚青回身又跟工作人员道歉,特别是杨荔娜那几个人,每拍一次,他们就得跟着跑一次,这会都累得气喘吁吁的。
  一会,顾峥拎着瓶二锅头上来。
  刚拧开盖,酒气就犯晕,褚青喝了一大口,火辣辣的直冲进胃里,烧得生疼,只想呕酸水。
  硬压下去,又喝了几口,脑袋很快变沉,热乎乎的劲头在身体里横冲直撞,趁着清醒,赶紧挥挥手,道:“行了,来吧!”
  “Action!”
  褚青率先跑进镜头,然后是那些同伴们。他到了位置后,稍停了下,杨荔娜过来,刚想把胳膊搭他肩膀上,谁知这货又动了。
  开始是小碎步,随即越来越快,两条长腿迈开步子,顺着铁轨,直直地向前方跑去。
  夜晚来临前那冰冷的空气,大口大口的呛进喉咙里,跟胃里的烈酒混成一块,阵阵翻涌着。
  他脖子微微后仰,张开嘴,想把这股翻涌痛痛快快地吐出来。
  “呜……”
  褚青发出一阵长长的火车鸣笛声,伴着岔乱的喘息,显得断断续续,又撕破了音。
  很多年前的一天夜里,他坐在汽车上,嘴里也是学着这个声音。
  很多年后的今天,他奔跑在铁轨上,追逐着那辆远去的列车,还有自己短暂的梦想。
  原来真的火车,是这个样子。原来真的笛声,是这个声音……
  余力为拼了老命,死死跟着他,手里的机器保持不住平稳,晃得厉害。
  贾樟柯的那双小眼睛,从褚青的脚步启动时,就睁到最大,盯着监视器,嘴里不自觉地在念叨:
  “跑!”
  “跑!”
  “跑!”
  ……
  至此,《站台》春季的拍摄全部杀青。片子也近乎完成,仅剩下几段草原的镜头要补拍,因为晋中这地方,草原实在是难找。
  但那就没褚青的事了,演员不用露脸,挑几个替身就OK。也就是说,这部折腾了小半年的电影,终于终于特么的拍完了!
  他从没感觉拍戏会这么累,对老贾这个坑货,算了解透透的了,就算是哥们义气,一次两次还行,每次都这么整,那得被糟蹋死。
  而贾樟柯,则感觉自己的人品在一部电影里全消耗光了,无论戏里还是戏外。他把所有能借到的钱都借了,加上自己的积蓄,也凑了几十万,余下一点,正好做后期。
  褚青垫的那几万块钱,已经还了,他又给女朋友打了回去。不算饭店的收益,手里的现金还剩两万块,还得买家具呢,比较担心。
  不过,这马上都五月了,《重案六组》应该快拍了,倒是能挣上一笔。
第一百四十一章
身价
  五月。
  最新一期的三联周刊出版,主编朱伟犹豫了好久,才拍板用褚青的照片做了封面。
  三联还没有日后的明显商业化,谁红写谁,像神雕时的刘亦菲,士兵时的王宝强,超女时的李宇春,有话题有爆点,完全为了销量。
  这会,是很坚持办刊原则的。
  褚青这种略有名气的小演员,即便拿了巴黎影帝,在圈内可能会引起一些关注,但在老百姓眼里,等级仍然低得可怜。
  因为没有人帮他作宣传,做包装,找准市场定位,再推广出去。
  所以,仅凭知名度而言,做褚青的新闻,远不如做周迅来的有阅读量。但三联,不光是在讲他的演艺经历,而是从他切入,展现了某个群体,对生活的某种态度。
  就像封面的那张照片,黑白底子,从肩膀往上截的头像,褚青一手挠着头发,微微侧脸,目光安静。最下面,是特朴实的一行字体:平凡的时代。
  他的鼻梁非常挺直,眼神内敛而不尖锐,在这种封面的大特写里,绝对能撑得住画风,不崩不坏。
  照片是孟静无意中拍的,定版时选来选去,感觉这张最合适,挺有一种怀旧又坚定的精神立场。
  褚青这期周刊,没掀起什么大波澜,销量依旧半死不活。但在三联圈定的那些读者群里,还是有很多人,认认真真读了关于他的文章。
  这部分人,要么物质上无忧无虑,要么精神上充满理想,比如各行业的精英,以及青春的大学生们……只有他们,才会蛋疼地去思考生活态度的问题。
  若换成为了填饱肚子奔波在街头的劳苦兄弟,你问他有啥生活态度,呃,纯属找削。
  总之,在一些相对小众的圈子里,褚青的名字,已经被人牢牢记住。
  其实他回到北京后,也特意买了一本,结果发现看不太懂。虽然自己说的话大部分原封不动的刊载上,可卞智洪写的赘述和评语,就比较矫情了。
  就像上学时,念那些四六不懂的散文一样。
  当然,他回来的消息还是在朋友圈里轰动了一下,别人不在意,小伙伴们肯定是要恭贺的。
  主要两个事,第一个自然是拿下最佳男主角奖,第二个则是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
  此剧开播后,轻松占据了同期的收视档,甚至成为戏说剧的标杆性作品。
  褚青的戏份不多,但人物突出啊,还有顿悟的盲眼表演,观众看着特鲜明。一个潇洒磊落痴情忠义的丰绅公子形象,就这样竖立起来。
  可终究是配角,跟柳青相似,一时热度,过了劲也就过了,成不了代表作。
  所谓好事成双,即便后边那个,有点凑数的嫌疑。回来几天,他就收到了十几份饭局邀请,关系都挺近的,刘烨,袁泉,赵薇……连在台湾的苏有朋都掺和一脚。
  褚青不好推拒,又实在懒得去,索性在店里摆了三天酒,直接回请。
  话说两味爷的小饭桌,在北京的名气愈发见长,不少影迷没事的时候就跑过来蹲点,指不定能碰着哪个明星。
  不过这些货对自家的饭店极为怨念,一直在吐槽,说是闹闹哄哄的,跟贫下中农吃大锅饭似的,忒没档次!
  褚青更鄙视,你丫爱来不来!
  娱乐圈里的人聚会,多半是谈事,剩下一小半是联络交际,谁像这两口子,搞聚会,就真特么的是吃饭啊!
  大米饭,大盘子肉,整只鸡,小盅酒什么的,简直不能忍!
  更过分的是,作为主家,褚青和范小爷比谁都能吃。
  两味爷开张到现在,生意已经平稳,每天都红红火火的。但任泉上次来了之后,以他专业的素质,提了很多可以持久发展的意见。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菜式太老,没有新菜。
  老板和老板娘非常赞同,便仿照他的经营策略,引进新菜品,而且,如果三个以上的朋友说难吃,那就撤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