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958

  市川尚三果然是有路子的,当晚便约了一家法国媒体,给老贾做了个简单的专访。那记者相当专业,问题全在点子上,而且对他的经历异常熟悉的样子。
  这让老贾略微恍惚,着实没想到,自己竟然有点名气了,一向沉稳的家伙不禁也荡漾起来。
  他今年三十岁,第二部电影,直接杀进了三大展的正式竞赛单元,受万人瞩目。他此刻还没惦记着得奖的事儿,只是单纯的兴奋。因为《站台》的拍摄过程太艰苦漫长,压抑了好久,总算搬开大石头,情绪自然得适当的爆发一下。
  其实,《站台》可以入围威尼斯,很大的原因还是《小武》。
  当初在柏林推出该片后,好几家重要的国际电影媒体,像《电影手册》,像《视与听》,都有大幅报道。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贾樟柯至少在欧洲范围内,开始逐渐被人了解,大家都会关注,哎,他下一部作品是什么?
  至于褚青呢,更意外,那记者很诡异地还认得他,并且准确说出了他在《苏州河》里的角色名字。
  妈……蛋……
  好吧,咱不能怪人家发音不标准。
  面对老外哥们的热情,这货稍感愧疚,丫根本就是来混饭吃的。所谓最佳男演员什么的,想都没想,揣着自己的生意小算盘,极其歪楼。
  ……
  30日,威尼斯电影节正式开幕。
  主场在电影宫,格调比较轻松,以晚宴的形式举办。媒体沸腾,各路明星齐聚,商业咖和文艺咖各半,当然最被关注的还是好莱坞那些货,什么哈里森·福特,米歇尔·菲佛,汤米·李·琼斯……身边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得满满当当。
  开幕电影叫《太空牛仔》,导演是伊斯特伍德那个老家伙,七十岁了,死占着不让位,并且继续被后人仰望。
  组委会马屁拍得咣咣响,直接在晚宴上掀起影展的第一个高潮,给老头发了个终身成就奖。哦,颁奖人是个叫莎朗·斯通的婊子……
  现场的华人也不少,带着作品来的陈果和罗卓瑶,以及担任评委的张曼玉。
  陈果长得很像尊黑面佛,语气深沉,先锋意识强劲,跟老贾非常有话题,聊得特投机。他的电影叫《榴莲飘飘》,是说一个可怜妓女的故事。
  女主角褚青刚巧认识,九六班的金花之一,秦海璐。他不好意思去跟张曼玉搭讪,应付老熟人还是没问题的。
  说来这姑娘在班里的位置很尴尬,长得不如胡静她们漂亮,演技又没特色,除了硬实的刀马旦功夫,就没啥拿得出手的。
  谁承想,愣是被陈果相中了,成为九六班最早腾达的那几个人。
  异国他乡见到故知的感觉极其舒服,好像一下子找到组织了,保靠,踏实,亲切,两眼泪汪汪的。整个晚宴,两人就归堆絮叨,抱怨面条难吃,威尼斯消费太贵,意大利人太不靠谱巴拉巴拉……说累了,便安静地欣赏远处的曼玉女神相。
  白色凉鞋,桃红裙子,蓬松且刻意染黑的头发,系着纯银脚链。画风良心啊,放在以夏布洛尔老爷子为首的一众评审团里,简直是拉高颜值的存在。
  直到晚宴结束,人群慢慢散去,褚青吃饱喝足,相当满意地准备回宾馆睡觉。
  “青仔!”
  这时,之前仅仅打了个招呼的陈果,却忽然叫住他。
  “哎陈导,有事么?”他纳闷地问。
  “你能不能留个联系方式给我?”
  “呃,没问题。”褚青莫名其妙,还是痛快地写了电话号码。
  陈果小心地收好,笑道:“我朋友正筹备新片子,方才贾导演一直夸你的戏好,我就帮忙引见引见,你别介意。”
  “啊,没事,谢谢您啊。”褚青抽了抽眼角,又问:“那个,您那朋友是香港人?”
  “是啊。”
  “我不太懂,您别见笑。那个,香港电影可以找大陆演员拍戏么?尤其还是我这样的?”
  陈果听了,黝黑的脸上忽显出佛爷一样的慈悲褶皱,而眼镜框偏偏又是红色的,两种色调反差特强烈,猥琐,又深刻。
  “一般来说是可以的,需要手续批文。”他咧开嘴,露出两溜黄牙,笑道:“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们这些人如果过去,肯定是入境偷拍。”
  “……”
  入境偷拍?
  还特么不用担心?
  褚青真想喷丫一脸,入境啊!偷拍啊!这词怎么听怎么跟非法偷渡差不多呢?逮着直接一枪崩了的那种……
  “呃,那行,我知道了。陈导,要没事的话,我就先走了。”他努力保持着微笑。
  “拜拜,青仔,希望有机会合作。”那货倒是蛮开心的德行,还热情地挥挥手。
第一百七十一章
正题
  电影节参加得多了,感觉跟春晚也没啥区别。要的就是热闹的气氛,明星导演一来,片子一放,媒体一评论,大家巴拉巴拉地一忽悠。就觉着,哎呀,他那个好,你这个烂,我这个凑合……最后奖杯一分,得,今年又过去了。
  特有种三姑六婆的碎嘴感。
  《榴莲飘飘》的首映排在《站台》前面,场次也少,主办方明显很看低这部电影。
  香港那帮文艺咖,说实在的,除了王家卫,别的货,欧罗巴还真没看上眼,他们反倒更喜欢港产的商业片。
  像老吴的双枪秀,刷白的小鸽子在玛丽亚跟前扑棱扑棱乱飞。或者如徐克,当年《笑傲江湖》把洋人们震得一惊一乍的……
  人家好的是这口,因为没见过,纯当光怪陆离的东土风情了,看的时候爽,看完了也不给奖,图的就一乐呵。
  但艺术片却不同了,他们把那当成真正的电影,论文艺门类的渊源史,谁比得过欧罗巴的逼格,挑刺着呢。
  何况,陈果在国际上的声誉,还不如贾樟柯。
  开场前,褚青看着观众稀稀拉拉地往里进,影厅冷清,内心无聊,闲得直打呵欠。每次影展他都这德行,哦,鹿特丹例外。
  因为那些外国片子,他看也看不懂,听也听不明白,像只紫茄子挂到了黄瓜架,闷头闷脑地挤不出半点水分。
  其实有什么可脆生的,不就顶个花带个刺么?咱都不是水果……
  “青哥!”
  他正发呆,见秦海璐顺着过道爬上来,后边还跟着陈果。
  “海璐,陈导。”他起身让了让,问:“你们怎么比我还晚?”
  “参加个小发布会,贾导演呢?”她挨着坐下,左右瞅了瞅。
  “呃,他,他可能有别的事吧。”褚青尴尬道,不可能彪呼地告诉人家,老贾不爱看你们电影,跑别的场去了。
  陈果想必猜到了,没在意,又露出佛爷似的慈悲模样,安静地等待开演。
  褚青瞥了瞥他,老觉着这哥们有点神神叨叨的,啊不是,有点超脱物外的层次,心境特高。
  过不多时,灯光暗淡,荧幕亮起,席间的些许谈论声亦慢慢停止。
  陈果显然属于写实派的,他镜头中的香港,在任何一个导演的电影里都找不到类似风格。
  什么做人要开心的女白领,喜好下面给你吃的良家师奶,告你诽谤的炮灰反派,神助攻的出租车司机……这些通通没有。有的只是拥挤狭窄的小巷子,说着口纯正粤语的跑堂阿三,匆匆忙忙不会多搭理你一眼的劳苦市民。
  褚青刚看了五分钟,就满满的吐槽欲望。
  怎么这么眼熟呢?那华丽丽的长镜头,乱糟糟的街景,以及手持机器跟在屁股后追拍的摇晃画面。
  标准半纪录片半电影的调调,感情香港导演也爱玩这个啊!
  “哎你粤语说得不错啊。”褚青扭头问。
  “那是,我一句句跟导演学的。”秦海璐是第一次看到自己主演的片子,认真又忐忑,问:“青哥,你觉着怎么样?”
  “你问电影,还是你啊?”
  “都有都有。”
  “电影吗,还看不出来啥,你么,演得好!”他笑道。
  “真的啊?”
  秦海璐立时开心起来,以他的资历和经验,绝对够格去评价一位演员的好坏了,又连忙追问:“怎么个好法?”
  “呃,你看这段……”
  他指着荧幕:秦海璐演的妓女推门进来,对个嫖客说,老板,我给你做好不好呀?
  “你看你这个笑,演得就很细,礼貌又带着点讨好,感觉特真实。”
  “是吧,我可观察了半个月呢!”她道。
  “怎么观察的?”褚青饶有兴趣。
  “香港那边的,呃,就是这种职业的……”她不好意思说妓女,道:“她们一般白天在旅馆等活,晚上在茶餐厅等活。我就在茶餐厅跟她们吃饭,聊天,混得很熟。这些姑娘其实挺单纯的,什么话都告诉我,谁都不容易。”
  褚青听她感慨着,配合地笑了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