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958

  “哦……”
  他恍然,笑道:“其实全欧洲我都想要,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你就帮我保住一个地方。”
  “哪里?”
  “法国!”
  ……
  事情便如刘德华所料,寰亚完全打肿脸充胖子,一开始就拒绝。
  不过,亏得华仔从中说和,寰亚也确实想找个人分担风险,谈来谈去,起码的保底目标是达到了。
  于是乎,褚青以五百万的资金,外加一百万片酬,共六百万入股,约占了总额的五分之一。而他的回报是,按投资比例参与票房分红,另有法国一地的独家发行权。
  刘德华不同,他只是预先填了片酬,免得周转不灵,后面要还清的,并不算投资人。
  老实讲,过去二十多年,甭看香港电影很屌,但在欧洲的影响力,还真就不如大陆片。除了王家卫偶尔能刷刷存在感外,其余的全部扑街,接个参展邀请就乐得屁颠屁颠那种。
  当初嘉禾靠着成龙,那么牛逼地开拓了北美份额,也死活打不进欧罗巴。
  没办法,那破地方的科技树天生歪斜,文艺得吓死人,压根不待见香港这些癫狂过火的作坊电影。
  褚青主要是为了帮华仔,搞定发行权只是临时起意,行就行,不行他也会投钱。因为即便没有《无间道》,他还有《香火》,还有《夜车》,怎么着明年也得跑一趟法国。
  法国是什么地方,从《小武》到《今年夏天》,足足七部电影,一级一级垫起来的名声和人气,就是他半个主场!
  至六月初,《无间道》磨磨叽叽的筹资阶段,总算彻底OK。
  其实,寰亚决定投拍《无间道》时,曾尝试把它变成合拍片,但它是一个完全发生在香港的故事,又涉及到警察、黑帮这些敏感题材。如果要改成符合大陆放映的剧本,还要安插一个有内地背景的人进来,必须要推倒重建,不仅赶不上圣诞档期,也会造成情节突兀。
  因为《无间道》的剧本,本就是跨度很长的故事,寰亚只截取了中间最精华的部分。等大火了之后,筹备二、三集时,才在前后段落上补足填充,硬水出个三部曲来。
  更何况,如今还加入了大陆黑户,内地公映基本歇菜,寰亚也便省了心思。
  刘德华真的爱这部电影,他恨不得把所有优秀的演员都捆一块塞进去。自己和伟仔顶梁,一届金像影帝曾志伟,两届金像影帝黄秋生,一届金马影帝褚青做帮手,顺便搭上了新生代的余文乐和陈冠希,以及两位花旦陈慧琳和郑秀文……
  此等阵容,从麦兆辉到刘伟强,再到林建岳,都有一种开创大时代的感觉。
  至于褚青选的角色,是傻强。
  有喜感,有冲突,有张力,四个字形容,大智若愚。他觉得比那个卧底警察强多了,所以特想试一试。
  《无间道》计划在七月末开机,褚青用不着即刻进组,大概有两个月的准备期。
  看似挺充实的,别忘了他还得回去订婚,起码耗掉一个礼拜,那留给揣摩角色的时间就不太多了。
  傻强是标准的混混,走路、讲话、神态、行为方式,都有自己的一套Style。他可不想重复《古惑仔》里的那种街头路线,光着膀子砍砍杀杀,忒糙。
  人家傻强跟着大毒枭混,走的是高端范儿。
  当然,基础的功课还是要做的,反正这货闲着,每天吃饱了没事就跑到各类场所去观摩:
  比如凤楼下面,那是皮条客;
  比如食肆门外,那是泊车小弟;
  比如桑拿楼上,那是看场打手;
  比如酒吧夜店,那是嗑药马仔。
  地方不同,族群自然也不同,形态百样,细节千般,最终却归于一处,褚青要的就是这种独一无二。
  ……
  在前网络时代,网络的信息分类和数量,还没有疯狂涌现,网民多按照兴趣爱好集中在某一个小圈子里。而这个小圈子,则有两种典型:论坛和聊天室。
  刘小勇便是位电影发烧友,他不喜欢那些美国大片,反而喜欢小众的艺术片。他每天下班回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登上西祠胡同的电影论坛——后窗,跟一帮志同道合的网友们巴拉巴拉。
  初夏的这天晚上,他照例打开电脑,进入西祠胡同,过了片刻,论坛首页刷了出来,方瞧了一眼,就被置顶的两个帖子吸引住。
  一篇叫:《Liar专栏:因贾樟柯之名》,另一篇叫:《和撒谎者一起撒欢》。
  作者都是Liar,这货姓李,属于初代网络写手,厮混于此,文笔辛辣,在一众愤青中颇有名声。
  这俩帖子,前面是对贾樟柯的访谈,后面是作者的随笔杂文,但其中的内容,都不巧地喷向了一名导演以及他的作品,王超和《安阳婴儿》。
  刘小勇点开帖子,细细地读了一遍:
  “Liar:王超的《安阳婴儿》你看过吗?
  贾樟柯:看过,完全不喜欢,它是缺乏常识的电影。有一个地方我特别不理解,它里面有一个黑社会,他去医院检查,知道自己得了脑瘤,快死了,你知道他从医院出来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他对他手下说:‘走,我们去看看黄河。’
  Liar: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操!
  贾樟柯:我就觉得他妈的……然后那个黑社会还穿着唐装你知道吧,你就觉得这个人没生活过。你说你要去吃一顿,或者说要去打个炮我都相信,然后就真的去看黄河,就真的那样站在那里看黄河,其他的人在旁边撒尿。这个行为……真他妈的,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但后来我有点理解,因为他是太概念了,他应该很喜欢伊沙的一首诗,就说车过黄河,我们都在撒尿。属于一种反寻根,王超就是从概念上找概念,非要往第五代的黄河里面撒泡尿。”
  “嘶!”
  刘小勇不禁倒吸一口气,太你妈犀利了,如此堂而皇之地恶心第五代,还他妈堂而皇之地发出来了,这就是挑事儿的节奏啊!
  身为Liar和贾樟柯的脑残粉,他当即就有写篇回应的冲动,好支持自己的偶像。但还是压住情绪,又点开第二篇,这是写在影评人成青松的新书《我的摄影机不撒谎》的发布会上,王超作为嘉宾捧场,然后讲了些让作者特不爽的话:
  “在场的导演王超的几句话更让人喷饭: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国外,我听到的不再是张艺谋和陈凯歌,而是《十七岁的单车》,是《安阳婴儿》,是《苏州河》……”
  Liar显得特激愤,写道:“我不知道王超去过多少国家,但我想问问他,都是听谁提到的这些电影,是你接触的电影节评委,还是观众?
  我不反对生活中咱们偶尔装装蛋,但是装到这个地步,王超实在有点过了。不要说什么婴儿,就连《我的父亲母亲》这样的电影,即使在欧洲,也很少有观众欣赏过……”
  反正大意就是,非常看不惯王超拿了几个破奖,就回来装逼,一顿狂喷。
  刘小勇读完两篇文章,心里有了谱,也有了灵感,噼里啪啦地敲了二十分钟字,写了篇应和的评论,随手发了上去。
  他没看过《安阳婴儿》,根本不知道是部啥样的电影,但贾樟柯都这么说了,Liar都这么说了,那还能有假?
  肯定一无是处!
第二百八十六章
电影、政治、褚青
  不管是为了宣传作品,还是显摆自己,都不可否认,王超拿了一堆乡镇企业奖后,真的有点飘飘然。
  从成青松对他的采访中就能看出,充满了如:“我在戛纳走红毯的时候,我前面是科恩兄弟,我后面是大卫·林奇,我跟他们走在了一起。”此类的暧昧言语,尽是羞羞答答的自我炫耀。
  后窗在这个年代,算比较专业的电影论坛,在里面厮混的有北电和中戏的师生,有靠写字吃饭的影评人,还有一些没啥名气的小导演和编剧。
  他们对圈子自然特了解,所以Liar的两篇文章一发,出于粉丝心理也好,出于羡慕嫉妒恨也罢,立即有很多人冒头,齐声应和。
  甚至有网友搬来香港报纸的新闻,直接戳穿了王超的谎话,说他参加的不是主竞赛单元,只是个边角料的导演双周,更恶心的是,导演双周压根就没红毯!
  好嘛!起初大家的槽点,仅仅针对他的得意忘形,但此论证的出现,瞬间上升到人品败坏的高度,纷纷狂喷王超以及《安阳婴儿》。
  晨,办公室内。
  刘小勇做完了一份报表,偷偷摸摸地瞄了眼领导,熟练地敲入一行网址,登入后窗。
  他以前可不这样,通常是下班之后,回到家才泡泡论坛,但这两天,后窗的热闹气氛就像病毒一样感染到他,全身倍儿兴奋,忍不住上来瞧瞧。
  “嗯?”
  页面打开,他看着一篇叫《婴儿透明的眼睛让你害怕了》的帖子,愣了片刻,因为此文刚发了三分钟,居然有几十个回复。
  刘小勇连忙点开,只见文中写道:“Liar先生可以说是2002年我见到的最无耻的人了。贾樟柯先生对这部电影有自己的看法,完全可以理解,至少他看过这部影片。而那个‘XX’先生,连影片都没看过,就大放厥词,我就很难理解了。
  像狗一样凭借嗅觉对部没有看过的影片进行围剿,居心何在?你因父之名来说些跟贾樟柯电影没关系的那些话,看样子真的是电影局派来卧底的!”
  刘小勇读完,不禁怔了怔,什么意思?
  好像说Liar根本没看过《安阳婴儿》,仅凭着贾樟柯的访谈,就狗仗人势,莫名其妙地攻击王超以及作品……
  他顿时觉得世界崩塌,半点都不能忍,搓了搓手,正准备写篇战贴时,忽见论坛又刷出了一篇文章,叫《他撒谎不脸红的,Liar先生的双重生活》,署名电影森林。
  这个电影森林,在后窗是挺有名的一个ID,刘小勇暂缓冲动,点进去瞧了瞧,里面写着:
  “不喜欢Liar的两面三刀,不喜欢Liar没有看过影片就发言,更不喜欢一些人从来没抵达过任何一个‘现场’就开始向全世界直播的做法。这样的人,不揪出来,是个祸害!”
  内容没什么新鲜的,无非就是喷Liar,但惹人注目的,是底下的一个回复:成青松,你丫别装了!
  刘小勇眨了眨眼睛,忽然生出一股极其不安又亢奋的感觉:要出大事儿了!
  ……
  电影森林就是成青松,他绝对要挺王超的,连发数贴,强力反击。而他的直接参战,使得此次事件,瞬间迎来了第一波争论高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