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958

  简直了,刚刚保本,费了小半年的劲,从柏林折腾到戛纳,欧洲佬就是不买账!
  心塞啊!
  不过经此教训,他也好好反省了下自己,起码犯了三点错误:
  1、没认清欧罗巴市场对亚洲电影的需求。
  2、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和所谓的国际影响力,片商不看你的脸,只看能不能赚到钱。
  3、做生意不能靠感情投资,他算知道刘德华的天幕是怎么亏死的了。
  所幸还好,当影展进行到一半时,寰亚那边总算递过来一个不错的消息,好莱坞相中了《无间道》。
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败之行与实验先锋
  “Shit!”
  房间里,褚青挂断了电话,居然用英文骂了一句。随后在小客厅走来走去,一分钟转了十几个来回,显得很焦躁,道:“市川说放弃对《盲井》亚洲代理权的争取,我就,我就……”
  他强忍住没飙出脏话,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由于范小爷这趟没随团,要留家看《萍踪侠影》的剧本,所以他情绪有了波动也无人可劝。
  程颖的分量还差点,只得闷头不吭声,等对方缓和些,才道:“市川之前不都挺有意向的么,怎么突然不跟了?”
  “我估摸着,他们肯定和MK2有协议了。”
  褚青揉着脑袋,叹了口气:“两家都是大公司,不至于为了我们互相得罪。”
  程颖抿了抿嘴,心情也很沮丧,这次戛纳之行简直处处不顺。
  先是《无间道》,展映反响不如预期热烈,如果没有好莱坞及时出手,那就得扑街扑到死。
  这种类型片果然深得美国人民喜爱,其实在柏林影展之后,好莱坞便开始关注这部电影。近三个月以来,《无间道》在美国进行了N场的业界试映,戏中警方与黑帮互派卧底,斗智斗力的创意,令各大公司极为赞赏,并相信翻拍版具有非常高的市场潜力。
  而所有竞争者中,以华纳、梦工场、派拉蒙和霍士四家公司最为激烈。梦工场先出价竞投,经过几轮叫价,最终华纳以二百万美元的价格拿下了翻拍权,交由旗下布拉特·彼特成立的制作公司搞定。
  没错,就是二百万美元,比历史上的一百七十五万多了二十五万。
  此消息一出,直接引爆了华语电影圈。因为这个价位,直接刷新了亚洲各地电影版权卖埠价纪录。
  亚洲片本就被好莱坞鄙视,更别说砸钱买版权了。若说上一部,还特么是98年的《午夜凶铃》,几十万美元便卖给梦工场重拍,结果人家赚了数千万。
  两厢一对比,民族自豪感瞬间爆棚,可谓无限荣光。
  寰亚自然不会放过大好机会,适时推出了《无间道2》的拍摄计划。于是好嘛,不仅香港沸腾,台湾那边也莫名其妙地跟着嗨,据说已翘首以待。
  提起来很奇葩,第一部的票房在台湾就是渣,反倒续集的成绩非常好,着实搞不懂台湾同胞的信息接收度。
  可甭管他们怎么YY,身在欧罗巴的褚青却体会不到半点兴奋感,顶多松了口气:分红的时候多得些,最后一算账,应该净赚二百万,呃,港币。
  好吧,真是吓死人的投资回报率……尚不足《今年夏天》的五分之一。
  其实有时候他自己想想,或许就是《今年夏天》太过给力,以至于竖起了标杆,给后边造成很大压力,只要略差一点,便觉着失败啊,挫折啊,哎哟,那个闹心。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笔翻拍费,他算磕磕绊绊地完成了《无间道》逃脱任务。
  然后,便是《盲井》。
  理论上,这片子会非常好卖,他们只需待价而沽。褚青心里还是较倾向于MK2,毕竟上次合作得很愉快。
  而双方的分歧便在于,他只想放出欧洲代理权,将日韩的发行买卖交给市川尚三,但对方却想要全球范围的,包括DVD制作以及电视台播出买断。
  当时在柏林没谈妥,他也一直在等,等市川尚三那边回消息,谁特么料到,两家合伙摆了他一道。
  这才是真正的挫败与无力感,他发现自己没有任何话语权,所谓的交情不值一提。
  褚青并非没想过换一家代理商,但考虑的结果,还不如选MK2呢,起码实力让人放心……虽然手段恶心了点。
  “小颖,我算透透的了。”
  他情绪平静了许多,道:“我真不是做生意的料,压根没那个细胞,以前都算我命大。”
  “你做得挺棒的了,别人像你这么大还没有女朋友呢!”
  程颖细心劝道,呃,姑且称之为劝。
  “……”
  褚青抽了抽嘴角,不理这个脱线货,起身道:“行了,养足精神,等那俩片子上映,咱们还得跟他们谈一轮。”
  “那你没事吧?”程颖有点担忧。
  “没事!我呢,以后就老老实实拍我的戏,碰着喜欢的就帮个忙,自己不能死乞白赖地再往里栽,太糟心了!”
  ……
  22日,《紫蝴蝶》首映。
  作为竞赛单元的唯一华语片,在上映前就引起众多瞩目。一方面,是章子怡在西方的较高人气;另一方面,则是《苏州河》的成功,让欧洲影评界与片商十分期待娄烨的这部作品。
  褚青当然得去捧场,只是略微低调了点,免得被记者围堵。
  现场的反应不太美妙,开始放映后,便陆续有记者退场,直到影片结束,能容纳1000人的影院中,退场人数已近两成。
  褚青倒是全程认真,然后发现,自己没看懂。
  总体上,这是一部失控的电影。娄烨延续了《苏州河》的小资调调,并且更加肆无忌惮,通篇充斥着巴洛克式的结构影像,以及叠影、重复的跳接镜头。
  从视觉上,那倾盆大雨和冰蓝的室内色调,确实很尿性,但情节太渣了,乱混到你懒得花费精力去认证那些基本的人物关系。
  就像站台上的那场戏,褚青愣是没搞明白,章子怡和刘烨在弄啥。就看见章子怡掏枪乱射,然后远处就倒下一个人,刘烨便开始发飙……事情的来龙去脉,却压根没交代。
  反正他看完全片,觉着导演发挥最好的一段,是李冰冰在房间里跳舞,靡婉骚气,暧昧入骨。
  而次日,媒体纷纷给出了意料之中的评价:
  美国人坦承,分不清片中十几个角色谁是谁,甚至搞不懂那些抗日青年是为哪个党派工作。
  日本人觉得他们的演员仲村亨表现屌爆,但不喜欢电影的结尾,因为娄烨插入了一段侵华时期的影像纪录。
  欧洲人的评论,支持与反对分歧明显。
  大陆的记者觉着曲高和寡,香港影评界比较尖刻嘲讽,相比起来,居然是台湾同胞最支持这部国产片。
  混到这份上,结果不言而喻,章子怡和刘烨双双飞回国内工作,不再等闭幕揭晓。只余娄烨独守戛纳,期待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褚青觉着他有点,有点不够洒脱,或许这部地上电影对他的意义特别,强撑着都不肯认输。
  电影节进行至此,已经临近尾声。
  他头一次没什么参与感,一直忙着自己那点破事,等缓过神才惊奇地发现,竟然快落幕了。
  《制服》和《香火》的首映安排得很靠后,闭幕前三天才轮到这俩片子,上下午各一场。
  对褚青来说,这两场放映结束,便可以与MK2进行最后一轮的商谈,敲定四部电影的发行命运。
  而对刁亦男和宁浩来说,在他们各自的三十五年与二十六年的人生中,这大概是最值得热血沸腾的一天。
第三百四十三章
假和尚与真隐士
  宁浩起得很早。
  他从未感到如此的精力充沛,当多数人还在慵懒在床的时候,他就已经刷牙洗脸,擦亮了皮鞋,套上白衬衫和那套廉价西装,并且不太娴熟地系好褚青送给自己的黑领结。
  据说这叫礼服,也叫戛纳的规矩,虽然他觉得西装与礼服之间只差了一个领结显得比较搞笑。
  当一切收拾完整,他以一种无比隆重的心态站在穿衣镜前,细细打量着那张面孔。
  他的五官很明显,骨骼和肌肉的分布却往两侧摊铺,以至于整张脸看起来特宽大,而且立体。加上可怜的发际线以及伟岸的前额,真的有点像胖头鱼。
  这张脸,他看了二十六年。
  宁浩是山西人,家庭普通,父亲曾经是一名钢铁工人,后来经商。老爹很希望带着儿子一块做生意,但在某次途中,那个家伙居然半路逃走。
  因为他喜欢美术,念过专业学校,功底非常不错,之后到北京闯荡又转学摄影和导演。其实他并不确定选择的这条路是否光明,时常感到迷茫或惶恐。
  所以他会在脖子上挂一条粗粗的金项链,暗示自己原本可能的另一种生存形态:商人。
  那穿衣镜很大,很清楚,窗外渐渐亮起的天光混着室内静谧的暗色,一起浇注在玻璃平面里。
  宁浩独自看了好久,直到时钟转向七点半,他才打量了下这间睡了快十天的屋子,拧开了门把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