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958

  刚刚迈步,便见对面的房门同时拉开,刁亦男缓步而出,一身消瘦。
  ……
  23日上午,《香火》首映。
  一种注目单元可比不了主竞赛,档次天生很Low。除了各国记者为自家作品加油打气外,与其无关的大媒体根本不管,只有《综艺》和《银幕》两本场刊会负责任的进行报道。
  娄烨没走,王小帅的《二弟》放完后,他也留着等结果,导致这场放映更像一次国内导演的交流会。
  论辈分,刁亦男同属第六代,宁浩却是十足的小字辈。不过大家在国外,又有褚青的面子,即便他们以前没啥交集,这会也相处得很热络。
  内地的记者来得不少,他们没再犯柏林电影节的错误,最后让袁蕾刷了一篇足以提升业内等级的专稿。
  《紫蝴蝶》看样子没戏,但还有褚青,这个人太不确定,鬼知道他什么时候暴走。
  事实上,当《香火》和《制服》的册子送到他们手里时,几乎所有的记者都在问:这俩货是谁?
  刁亦男算有些小名声,很快被挖出老底,可宁浩算干吗的?
  就像01年,他们听到《今年夏天》入围戛纳的消息一样,牙齿都还没刷呢。你当制作人就当制作人,为毛老弄些四六不着的菜鸟来刷存在感!
  十点钟左右,首映开始。
  褚青陪着四位导演坐在最前排,他并非第一次看,但换个正规的环境,心态又有不同。如果说参演的电影是身上血肉,那投拍的片子就带了点商品的意思,都渴望成功,性质却不一样。
  宁浩挨在他旁边,一眨不眨地盯着荧幕,全身都已绷紧,这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正经历着褚青二十二岁时经历的故事……
  片子开头,是条横贯画面的乡间公路,灰色的天光和蒙了雪的土地,以及一棵很突兀的歪脖枯树。
  接着,一辆三轮车自路上驶过,司机唱着高亢的民间小调。车里还坐着个和尚,戴了顶破棉帽子。
  现在国内独立电影界有个共同的认识:凡是褚青插手的电影,硬件肯定特漂亮。画面,声音,剪辑和节奏,保准清晰流畅,区别于那些模糊不清甚至连说话都听不懂的作坊片。
  这部也不例外,开篇寥寥数笔,便把晋中乡下的那种荒芜破败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真是用DV拍的?”
  娄烨看着那画面效果,表示非常怀疑。
  “是啊,不过后期做得费劲,钱没少花,快赶上拍摄成本了。”褚青道。
  “哦……”
  他微妙地应了声,心里平衡了点。
  现在这帮导演,就没有看得上DV的,胶片才是王道。你让折腾一年的《紫蝴蝶》跟半个月就搞定的《香火》比,搁谁谁不爽。
  南小寨村,是一个户户养羊杀羊的村子。
  村里有座破庙,庙里有个不太清净的和尚,从一开始就不是很纯正的信徒。他会抽烟,会吃油荤荤的方便面,也会跟杀羊的屠夫开女人的玩笑。
  但是,和尚信佛。他一再强调全村是杀羊的,所以一定要有座庙,他信因果报应,信自己的职业,信佛祖可以保自己的生计。
  然后,那尊佛像塌了。和尚开始不安,想尽办法把佛像修复,以保证自己的生计和信仰。
  他先去县政府的宗教科,负责人推脱说没有钱,可为教堂修缮的资金却分毫不缺,因为教堂送了礼。
  和尚又去了二表哥那里,虽然经营发廊的二表哥像是有钱人,他却没开口相借,因为那发廊是卖淫的场所。
  和尚又想起了发达的大师兄,大师兄在县里的大庙,果然气派,人却很吝啬。
  再然后,和尚化缘筹款,被警察逮住,碰到几个妓女要为他捐钱,而且遭流氓毒打。
  发展到这,和尚终于堕落了,他开始摆摊算命,用十几块钱的地摊佛像给人家开光祈福,终于赚到了三千块钱。
  而当他铸好了金光闪闪的新佛,正志得意满时,政府却告知要修路,寺庙必须拆掉。
  片尾的设计很巧妙:在画着大大“拆”字的庙墙前,和尚凝视远方,喇叭里放着诵经声。画面逐渐变为大远景,这是一个侯孝贤式的空镜头,不去拍人,而是对着惨淡的黄土地。
  “哗哗哗!”
  影片结束的一瞬间,全场观众的掌声响起。
  这掌声带着五分惊喜,五分致意,为在平行单元发现一部好电影而惊喜,又为创作者无与伦比的真诚态度而致意。
  话说今年戛纳的作品质量普遍偏低,且充斥着自嗨式的浮夸,甚至出现了《棕兔》这种集体退场,全影评人往死里喷的变态电影。
  因此可以想象,当他们看到了一部特诚恳的片子时,心情有多么的愉悦。
  “别发呆,快点上去!”
  那边主持人已经拿着话筒介绍了,宁浩还不知所措地坐在那儿,褚青便使劲推了他一把。
  “啊?好!”
  他慌乱地点点头,手脚僵硬地走上台,跟观众摆摆手。
  “哇哦!”
  见导演露面,底下人愈加欢实,连带着欢呼声一并沸腾。
  褚青没跟上去,好笑地看他生疏地与观众互动,忽然觉着这也不仅仅是部商品,同样具有美妙的成就感。
  “……”
  娄烨和王小帅却颇为复杂地盯着这位后辈,老实讲,他们没怎么瞧得上宁浩。但此刻,他们又不得不承认,起码在讲故事的能力上,对方远超自己。
  不仅这两位,那些国内媒体也纷纷惊奇:因为太难得了,他青涩,审美独立,不同于第六代的任何一个,完全是一种新的叙事风格与技巧。
  若说他开创了第七代,那未免太夸张,可所有人都承认,这个年轻人非常值得去期待。
  ……
  “哎浩子,我怎么有点没看懂呢?”
  热热闹闹的发布会后,在回酒店吃饭的路上,褚青忍不住问道。
  “青哥您逗我,您都看那么多遍了,这会说没懂?”对方以为是开玩笑。
  “没跟你逗,就那个结尾,我以前老觉着那和尚挺悲伤的,可今天看又觉着他特无所谓。”
  褚青品了品感想,转头又问娄烨:“您说呢?”
  “我感觉他应该是一种信仰的丧失,被世俗同化了。”娄导道。
  “我倒认为那和尚很迷茫。”王小帅持不同意见。
  “不对不对,他学会了新的谋生手段,以后不愁吃穿,不愁香火钱,所以不应该迷茫。”娄烨立即反驳。
  “一个人失去信仰不可能异化得那么快,肯定得有个迷茫惶恐的过程。”王小帅丝毫不让。
  “行了行了,咱们别吵吵!”
  褚青头疼,赶紧劝架,又轻轻踢了下宁浩。
  那货才反应过来,道:“我写剧本的时候,是写他迷茫的,可后来实际一拍,发现用另一种方式处理比较好。呃,其实按佛家的话说,你看他是异化,便是异化;你看他是坚执,便是坚执。”
  “……”
  他简直无语,不禁翻了个白眼,最烦你们这帮念过书的!
  ……
  下午,轮到了《制服》的放映场。
  与之相比,刁亦男引起的反响就弱得多。纵然那股冰冷的肃杀风格很屌,仍然掩盖不住故事性的薄弱。
  《制服》的情节非常简单,却用了大量的个人镜头去充斥画面,足足拉伸了九十分钟,这是最大的弊病。
  欧罗巴是什么地方?大师满地走,经典多如狗的地界儿。论意识,论手法,论态度,全世界都是他们孙子辈。
  而经过几十年的高冷,他们早不稀罕鼓捣那些东西,摒弃了一切外包装,讲究还原电影本身。
  玩风格,要么玩到极致,要么雅俗共赏,这两点《制服》都没做到。
  所以它在影评人眼里就显得有点飘,甚至是刻意卖弄自己的Style。更何况,它前面还有个特典型的失败例子《紫蝴蝶》垫场。
  不过呢,刁亦男真的是奇葩性子,面对不太热烈的观众回馈,居然淡定如水。对他来说,能把片子拍出来,便是遂了自己的愿。
  他跟宁浩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真隐士,一个是假和尚。
第三百四十四章
电影代表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中国新一代导演的变化,不谈理想,不谈信仰,不谈政治诉求,整个故事的推动力都是个人欲望与社会欲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