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58

  褚青小心问:“你俩吵架了?”
  “不是!”王彤这阵子正闹心着呢,本不想说,但想想跟他说说也没啥事,便道:“没吵架,就是,就是我心里不平衡,你知道么?”
  没等他说话,又道:“我最近特受刺激,我那些发小、同学,天天的被那些个大款排着队接,要什么有什么!我就想,凭什么啊?我比她们都强,凭啥我就得过这种日子啊?”
  “这个……”褚青没想到是因为这回事,这只能靠自己调节,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就听王彤接着道:“但我又想了想,我不能为了得到这些放弃我现在的感情。我那男朋友啊,我俩在一起好几年了,对我也还挺好,我也知道他有才华,以后肯定能成功,但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那个命等到那天。他平时特随便,什么事都得我操心,我家里也不同意,我这一天天觉着就是个累!”
  她喝了口酒,道:“你能明白么?”
  褚青道:“我明白我明白。”
  “你明白个屁!”
  褚青是真明白,不就是她不想为了物质满足而放弃自己的爱情,但又觉得自己的爱情不完美,而产生的一种说无聊也不无聊,说不无聊还有点无聊的纠结么?
  两人继续吃着,王彤可能是发泄够了,情绪恢复正常,看了看钟,道:“哟!十一点了,我得走了。”
  褚青随口道:“这么晚还走?”
  王彤笑道:“我不走还在你这睡?”
  褚青也知道自己说错话,讪讪一笑,道:“那我送你。”
  一个要走,一个没留,就算他们彼此有些朦胧的好感,也绝不会在这种环境下发生点什么。
  三十儿晚上跑到大街上打车本来就是件巨傻无比的事情,两人一直走了二十分钟,死活没见着一辆出租,最后索性决定走回去。
  外面很冷,这里虽然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棵大树能让他们围着绕几圈,但也不妨碍他们在这宽阔无人的大街上,玩起了“你来追我呀”这种蛋疼的游戏。
  王彤在前面跑,穿着靴子,嗒嗒嗒的清脆,褚青在后面追,故意追不上。只是跑了没过五分钟,都停了,拄着膝盖呼哧呼哧地喘,两人隔着十来米远,一顿傻乐。
  就这样,倒也不觉得路程有多远。终于到了王彤的住处,褚青拒绝了她上去喝杯茶的笑话,跟她告别。
  回去的路,却显得格外漫长黑暗,似走不到头。
  褚青摸出呼机看了眼时间,居然已经凌晨一点了,自己重生来的第一个春节,就这么悄没声地泯灭在凄冷的大街上。
  一九九七过去了,我特么一点都不怀念它……
第三十章
柏林
  一周之后,余力为和一个香港投资方的代表来到北京,加上贾樟柯、顾峥和褚青,一共五人踏上了飞往柏林的飞机。
  褚青还是第一次坐飞机,左扭右扭的不自在,被余力为好一顿笑。两人好久没见,便坐在一块叽叽咕咕地聊。
  那个香港资方代表不知道叫啥,介绍的时候报的是英文名Jacob。褚青那点英文基础早扔给数学老师了,自作聪明地管人家叫杰克伯,把那人弄得神情颇为微妙。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褚青觉得屁股都要坐成两半了,终于到了柏林。
  柏林这个城市就跟德国人一样,比不上米兰、巴黎、东京、纽约这些国际都市,各有各的张扬,它非常非常的低调。
  柏林电影节也是一样,在欧洲三大电影节里地位似乎最低,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固执。
  这三大电影节口味都不一样,柏林一向偏爱政治性的电影,威尼斯则对那些云山雾罩根本看不懂的艺术片青睐有加,戛纳包容性比较强,把商业和艺术性结合得很完美。
  从新世纪开始,柏林和威尼斯完全走起了小众的艺术性电影路线,而且对中国电影都有所偏爱,造就了不少名导和影帝影后,像老贾、王小帅、李安、廖凡、余男等等。
  但这种完全抛弃好莱坞,摆明了不跟你玩耍的态度,也让这两大电影节的曝光度和商业性越来越低,影响力也是大不如前。
  反观戛纳,对好莱坞电影人来者不拒,每年都有成打成打的明星来捧场,声势浩大,颇有欧洲第一电影节之势。
  褚青看着随处可见的百年建筑连连惊叹,他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就像幽暗森林里透过来的阳光,满地沧桑之上是勃勃的生机和生命的自由。
  下午时分,一行人到了下榻酒店,都没来得及歇,那个杰克伯就带着老贾和余力为去报名,剩下顾峥和褚青两个倒霉孩子,哪也不敢去,只能窝在酒店里睡大觉。
  临近晚上,三人回来了,报名成功。
  杰克伯也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下电影节流程,这些电影来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报名参展,一部分是主办方邀请。
  开幕式一般都很简短,之后,就是十来天的自由放映时间,给那些记者、观众和电影人观影。
  最后就是闭幕式了,也就是颁奖礼。通常主办方会提前跟某些剧组打招呼,挽留一下,这说明你很有希望得奖。没被挽留的,还是麻溜卷铺盖回家的好。
  一行人的经费都是香港片商赞助的,只包括基本的交通和吃住费用,如果想出去玩,就得自己掏腰包了。
  接下来几天,老贾和杰克伯忙得不可开交,到处拜访各方面的关系,推介自己的电影。余力为帮不上忙,就带着褚青和顾峥四处逛,顺便当翻译。
  褚青把一个初次出国的土鳖形象表现得非常合格,操着一口东北味的英文,看人就跟人打招呼。只会说“Hello”和“Thank
you”的水平,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到最后搞得余力为都觉得很丢脸。
  2月11日,开幕式当天,柏林下起了冰雨,让这个本就灰色调的城市显得更加寒冷。
  褚青犯懒没去现场,坐在酒店一楼的大厅等他们回来。
  他连杯咖啡都没要,贵得吓死人,自己弄了一个玻璃瓶子,在房间烧好热水倒进去,晾凉了就带出去,渴了就拿出来喝。
  只是这玻璃瓶子有点大,每次褚青从背包里拎出来的时候,都像恐怖分子抱着瓶汽油随时要冲刺一样。
  他坐在靠门口的沙发上,两手捧着大玻璃瓶子,不时喝一口,酒店服务生是频频侧目。
  “连个表也没有,也不知道几点了。”
  褚青的呼机没带,怕丢就扔家了,带了也没用,也不知道国内的传呼台能不能侵占到德国来。他正嘟囔着,就见门外停了一辆车,然后下来几个人匆匆走进大门。
  这几人居然都是东方面孔,有男有女,领先一人个子不高,穿着件黑色大衣,面有倦色。
  褚青一看这人,激动得差点把“水杯”扔了,三两步跑过去就道:“张国荣先生,你好你好!”
  张国荣刚参加完开幕式,正往酒店里走,忽然被拦住了,然后就听到一声国语,看是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年轻人正跟自己问好。
  异国见到同胞总有一种亲切,张国荣很礼貌地跟他握握手,道:“你好,你是?”
  褚青道:“我叫褚青,也是来参展的,是大陆的一部电影。”
  张国荣略微惊讶了一下。
  本届电影节的评委主席是本·金斯利,他则是评委之一,据他所知,华语电影参展的有关锦鹏的《越快乐越堕落》、陈冲的《天浴》,还有台湾的一部片子。另外还有许鞍华的《半生缘》,但是入围竞赛单元项目的几率不大。
  除此之外,就是大陆的一部片子了,他问道:“你们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叫《小武》。”
  张国荣点点头,心道果然。他已看过这部电影,说老实话,他不太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不过都是华人电影人,对两岸三地都有电影来参展还是很高兴的。
  这时又重新打量了一番,认出褚青就是电影里的男主角,当下勉励了几句,道:“很高兴认识你,希望你们这次能有所收获,我还有事,拜拜!”
  这位大神的风采真是倾倒众生,去世后还经常被人提及,堪称一代传奇。
  褚青不是张国荣的粉,但冷不丁见到这位巨星,还是难免激动之情。
  这时老贾等人也回到酒店,褚青没等他们开口就嘚瑟的表示自己刚跟张国荣聊完天。
  众人笑而不语,唯有顾峥用一种可怜的语气道:“青子,我们在开幕式上已经见过了。”
  “……”
  一只乌鸦嘎嘎飞过,褚青真心觉得,最近自己的智商大幅下降。
  一行人刚要回房间,从门外又进来一队人马,也都是东方面孔,为首的是个女人。
  老贾一看,也顾不得回屋,忙过去打招呼:“陈冲导演你好。”
  这队人马正是《天浴》的剧组。
  陈冲已经是三十六岁的年纪,穿着一身礼服,仍然顾盼神飞,摇曳生姿。她在开幕式上跟贾樟柯有过一面之缘,有些印象,很客气地道:“贾导演你好。”
  两人根本不熟,只是保持一种礼貌的寒暄。
  褚青闲着没事,往对方队伍中打量,一个都没认识的。见陈冲后面站着的是个小个子男人,黝黑黝黑的面孔,貌不惊人跟老农一样,不由多看了几眼。
  那男人察觉褚青在看他,冲他一笑,露出一嘴芝麻粒牙,居然走过来主动握手道:“你好,我叫吕乐,是摄影。”
  褚青莫名其妙地跟他握了握手,道:“你好,我叫褚青,是个演员。”
  这位在业界可谓大名鼎鼎,跟一众如田壮壮、严浩、黄蜀芹等大咖导演合作过,更担任过张艺谋的《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摄影,后世还为冯小刚的《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片子掌镜。
  不过褚青这个菜鸟可不知道这些,直愣愣地跟人家搭话,吕乐笑道:“希望有机会能够合作。”
  电影节上这帮人碰面,基本都是这个套路,谁也不会把这客气话当真。
  所以褚青也客气道:“一定一定。”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