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958

  开幕式的影片是爱尔兰导演吉姆·谢里丹的《因爱之名》。
  这哥们拍的片子屈指可数,但几乎部部精品,最著名的作品大概就是让丹尼尔·戴·刘易斯第一次推倒小金人的《我的左脚》。
  当天晚上,老贾忽然攥着一张纸冲进褚青的卧室,把正在洗澡的褚青吓得要死要活。
  “入围了!入围了!”贾樟柯疯了一样地喊道。
  “入围啥了?”褚青不明所以。
  “我们入围主竞赛单元了!”
  “……”
  褚青完全不懂他的兴奋点在哪里,不过听上去好像很牛逼的样子。
  说起来这里还有他的一份很大的功劳。
  原时空里,本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一共有15部长片和10部短片,其中并没有《小武》。
  因为相对于以往的大陆电影,《小武》即便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有所突破,但也掩盖不了它内容的苍白,更别提制作上的无比粗糙了。
  至于演员的表演更是惨不忍睹,特别是主演王宏伟,说好听了叫本色演出,其实就是渣渣。
  以至于把一部电影搞得像纪录片一样。
  而现在,由于褚青的演技爆发,硬生生将这部片子的层次提升一个等级,所以才入了一干评委的眼。
  完全生活化的电影是根本没法看的,再平实的片子也需要艺术化和戏剧化的表演和冲突。
  褚青,就是《小武》这块白布上唯一的一点墨彩。
  顾峥和余力为也围过来,脸上都是兴奋之情。既然入围了就说明有机会冲击最高荣誉金熊奖,即便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顾峥拿着名单看来看去,忽然疑惑道:“怎么只有金熊奖的提名,别的奖项都没有么?”
  老贾也怔了怔,道:“好像是没有。”
  不得不说,这三大电影节都是奇葩!
  不仅奖项设置种类繁多,而且随心情增减,最屌的就是除了最高奖金熊、金狮、金棕榈外,其余奖项一概没有入围名单。答案只能在颁奖那天揭晓,毫无心理准备,如果获奖了真的是惊喜中的惊喜。
  接着是十天的自由放映时间。
  杰克伯一人拎着拷贝到处去忽悠国外的片商,老贾就拽上顾峥继续忙着推介影片。
  褚青就跟着余力为混,主要是一起看电影,因为看电影得买票,而他没有钱……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褚青算充分体会到了这句话。
  余力为是真心热爱电影的,尤其是那些艺术电影,拉着褚青从《中央车站》到《谋杀绿脚趾》再到《心灵捕手》,那几部华语电影当然也没放过。
  一圈下来,褚青都快看吐了,他虽然拍了一部算是文艺片的《小武》,但观影爱好还停留在那些变种人满街乱跑动不动就当街爆头的大片水平,对这些实在提不起兴趣。
  看《中央车站》的时候,见一溜老外感动得哭天抹泪的,褚青简直就觉得不可理喻。他觉得里面的女主角好丑,岁数又大,而且病态,喜欢小男孩……简直毫无亮点,最后忍无可忍地睡着了,被感叹连连的余力为好一顿教训。
  《谋杀绿脚趾》就要好一点,虽然还是看不懂电影结构,觉得十分混乱,分不清人物关系,但起码很可乐,也让褚青难得地记住了一个老外的名字:杰夫·布里吉斯。
  至于那几部华语片,首先不管拍的怎样,起码看着就亲切,就凭这点褚青全程没闭眼地看完了三部电影,也找到了几个很熟悉的面貌。邱淑贞还是美得那么动人心魄,李小璐这会跟后来长得真的不一样,那几段肉戏倒是让褚青兴致盎然。
  而那部台湾电影叫《放浪》,导演不认识,演员更不熟,看完心里就是个堵。
  更堵是《感官新世界》。
  原本呢,褚青只是碰巧看到了这部电影的海报,然后又碰巧瞄到了片名,更碰巧的是他可怜的电影记忆里似乎看过这么一部片子。
  酥胸白腿,被掀红浪,捆绑,鬼畜,肢体交缠,通篇就是不停地啪啪啪,可谓狂风扫落叶,雨打烂芭蕉……
  就因为这样子的特质,所以让褚青还保有印象,尽情忽略了导演那栏写的名字不是叫大岛渚。
  于是他鬼鬼祟祟地拉上余力为,表达了自己龌龊的意图。
  这种好货,在电影院看跟自个在家拉上窗帘看小电视的感觉绝逼不一样啊!
  余力为则是面色诡异地瞅瞅他,也没拒绝,然后两人就进了影院。
  再然后,褚青就蛋疼了……
  好吧他承认,那个叫黑木瞳的女人比他看的那版要美得多,但是有毛用啊!
  我裤子都脱了,你他妈居然给我放动物世界?
  你大爷!这是柏林电影节啊,有点良心好不好?
  褚青吐完槽,瘫在椅子上不省人事。余力为以一个摄影师的眼光,倒是对片中的摄影技巧赞不绝口。
  他就这么痛并更痛地熬过了这几天,终于到了2月18日,《小武》首映的日子。
第三十一章
光影
  “人不多啊!”
  顾峥扫了眼入场的观众,偌大的放映厅,才坐了不到四成,不禁忧心忡忡。
  杰克伯也叹道:“这还是我跟导演这几天到处推荐的结果,不然人可能更少。”
  褚青几人落座,脸上都很忧虑,老贾却看得开,笑道:“没事,咱们这种电影能有几十个人看,我还觉得赚了。”
  杰克伯瞄了他一眼,刚要说话,就看到几个老外走进厅里,在最前排坐下。
  他连忙起身,话都没交代一句就跑了过去。
  褚青看他跟那几个老外点头弯腰一脸讨好的样子,不禁问:“那几人谁啊?”
  老贾道:“外国的片商,法国和阿根廷的,我跟他一共见了二十几个片商,没一个同意引进。直到入围名单出来,才有这几家点头,不过也是初步意向,都打算看完电影再说。”
  褚青不太懂,问道:“那个,卖不出去咱们就得赔钱么?”
  老贾听了苦笑了一声,没回答。
  旁边余力为接话道:“这种文艺片,投资方一开始就没打算赚钱的。一般要是成本低,质量又不错的话,他们投资就是奔着拿奖去的。拿了奖,自然能卖出去,人家那边是美元,随便给个几十万就能赚了。就算拿不到奖,投资方也没什么损失,还能落个扶植新人的好名声。”
  褚青没想到真实情况居然是这样,再看老贾,眉毛垂得更低,不停地苦笑,也默默在心里暗叹一声。
  “好了,开演了。”一直不吭声的顾峥忽道。
  话音刚落,灯光暗去,屏幕亮起。
  这里面除了贾樟柯,谁都没看过成片,褚青也收敛心情,认认真真地看着电影。
  开篇就是坑洼的土路,几个衣着破旧的农民站在路边,麻木地来回扫视。
  然后一辆破破烂烂的大客开了过来,小武上了车,对着卖票的哥们说了一句:“我是警察!”
  那哥们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会,还是放弃了管他要钱,回到了座位。
  看到这,有几个老外发出一声嗤笑。
  老贾扫了他们一眼,不禁皱了皱眉。
  对于相当一部分西方人来讲,他们就喜欢看这种表现中国贫穷落后的电影,这是一种思维的传统认知,在西方社会中也代表着一种思潮,通常被称为“想象中国主义”。
  比如他们觉得中国就应该是满大街的自行车,没有高楼大厦,国民每天都跟在菜市场讲价一样地叽叽歪歪,愚昧而且落后。
  他们喜欢看《秋菊打官司》,喜欢看《一个都不能少》,喜欢看《霸王别姬》这样的电影。
  因为这些电影,符合他们脑袋里的中国形象。
  《霸王别姬》为什么在国际上声誉如此之高,还拿了迄今为止唯一一座华语电影的金棕榈?
  不就是因为它拍出了外国人想看到的一切东西么。
  贾樟柯的《小武》本质上也是此类的电影,但不同之处就是,他的表现手法更真实,也更贴近真实的中国底层社会,而不是像第五代那样,总是凭空臆想出一些畸形的农村爱情故事。
  他做的,仅仅是把这些生活在现代社会关系下的人呈现出来。
  就如《电影手册》评价老贾: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
  “我跟他说过,等有一天他结婚了,送他六斤钱。”
  褚青听着自己像模像样的汾阳话不禁一笑。
  其实他看这种说着中文配英文字幕的电影很不习惯,他一边看一边比对,拍摄时的点点滴滴都浮现了出来。
  还有很多当时不知道老贾为啥要拍的废镜头,在电影中一看都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结构,能起到这种作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