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958

  “有你在,我们全无后顾之忧!”
  张献民开了句玩笑,随手接过塑料袋,先是一大包桶面,还有火腿肠、榨菜、卤蛋之类,以及一袋子饮料。
  “都关门了,没找着啥东西,凑合凑合吧。”
  褚青搬过桌子,稀里哗啦的一倒,瞬间满满当当。大家折腾了半天,早就又渴又饿,纷纷拿了桶方便面开始撕拉撕拉。
  能坐的地方不多,那张小沙发足足挤了四位,余下三人抢了两把椅子,团团围在桌子旁边,眼神见绿,充满了某种饥饿的喜感。
  “青子,你看看!”
  贾樟柯一手捂着泡面盖子,一手把提纲递过去。
  褚青一瞧,内容不长,约摸六七百字,粗略浏览完毕,笑道:“我没意见,挺好的。”
  “没意见就签名。”
  章明又提过一支笔。
  “嗯?我也签名?”他不由怔了怔。
  “当然了,我们都要签,等天亮他们过来的时候,他们也得签,不然怎么叫联名上书呢?”张雅璇道。
  “……”
  他皱皱眉,这才仔仔细细地看了遍提纲,刨掉开头和结尾的客气话,内容共分成了四部分:要求作品复审,希望审查制度公开,应实施分级制,希望对艺术片予以保护。
  通篇措辞倒没想象中的过分,所提的要求,除了分级制这条不太靠谱,别的还算勉强,总之大方向没啥危险。
  褚青掂量了能有两分钟,方攥着笔,刷刷写下自己的名字。
  接着,是张献民,贾樟柯,一位一位地传,七个人全部署名。
  ……
  这帮人一宿没睡,精神头却足,好像憋着劲要去跟电影局打场硬仗。
  褚青可不行,他困得要死,窝在沙发上迷迷糊糊就过去了。耳边还响着几人的聊天声,忽远忽近,不知过了多久,才觉着身子一晃,被贾樟柯推醒。
  “几点了?”他揉了揉眼睛。
  “六点半了。”
  “这么快?”
  他打着呵欠起身,往外边一瞅,果然天光微亮,已有学生在做早课练台词了。
  “赶紧洗把脸,等会去食堂吃饭。”
  张献民的眼睛里布满血丝,状态却特亢奋,道:“我都通知了,让他们提前一个小时过来。”
  “哦,别的有啥动静吗?”他问。
  “别的……那个算不算?”
  张献民一指窗外,从这个角度望去,恰好对着学校大门。而门口处,正停着两辆车,还有几个举止古怪的人在徘徊。
  “记者?”
  褚青马上反应过来,道:“够快的啊!你打算怎么应付?”
  “他们问,我们说,再正常不过,还能怎么应付。”对方笑道。
  “……”
  他翻了个白眼,自行跑去卫生间,狠狠搓了搓脸。没毛巾,只能风干。
  等到七点钟左右,几人下楼,到食堂随便吃了一口。这期间,袁蕾又给他打了个电话,问问有什么变动,并透露出想入内部采访的意思。
  褚青二话不说就推了,拜托!闹到这个份上已经是底线了,你还要混进来采访,那不妥妥挑战官方的忍耐度么?
  很快,众人吃完了饭,便转场到一间会议室,等待后续部队到来。
  将近八点钟,何建军头一个露面。他刚现身,就被张献民拽住,嘀嘀咕咕了一会,那单子上就又多了个签名。
  随后是雎安奇、耐安、吕乐等人,同样一一署名。
  这些褚青就管不着了,也不太熟,只逮住了李玉,两人躲在角落里聊天。
  有阵子没见,疯婆子貌似漂亮了一些,并非五官,而是那种女人味的慢慢成熟,言谈间亦稳重了许多。
  她拍完《今年夏天》,又写了个叫《坝上街》的本子,但主题太消极,没过审批。李玉这回决定从良了,不再鼓捣地下电影,一门心思上岸,便照着官方意见改了又改,直至面目全非。
  而这新本子叫《红颜》,仍然是女性题材,无论故事还是思想,都比《今年夏天》要强得多。
  “我找方励谈了谈,他说可以投五百万,我算了下成本,还差点。”李玉显得不太好意思。
  褚青撇撇嘴,心知肚明,问道:“差多少?”
  “三百,啊不,二百万就够了!”
  “行,主角定了吗?”
  “没,想问问你的意见。”她应道,这倒是老实话。
  “嗯……我觉得彤姐挺合适的。”他也不是任人唯亲,属于很客观地考虑。
  “好,回头我找她试试戏。哎对了,你和方励那边……”
  “你就别管了,我们俩谈。”他摆摆手。
  “那,那我就谢谢了!”李玉咬着嘴唇道。
  她早就过了最初的冲劲,变得现实许多,可越是这样,越能觉出对方的情谊满满,不掺半点的功利或龌龊。
  就在两人说话间,另一边,小伙伴们全部聚齐。
  张献民捧着那张谏书,来回数了三遍,一共十六个签名,虽然不是所有,但已经出乎预料了。
  这无疑给了他莫大的信心,乃至澎湃壮烈,颇有种搅动风云的自豪感。
  他看了眼挂钟,八点半,还有半个小时会议就将开始。
  大家也似察觉到情况,从低语议论,逐渐变作静默无声,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全场只听得那挂钟滴答滴答的响动。
  褚青不由放眼望去,只见人生百态,尽在这陋室之中:
  功成名就的人踌躇满志,如贾樟柯和王小帅。
  混得一般的人犹疑不定,如王超和崔子恩。
  处于底层的人心思惶恐,如唐大年和丁建成。
  胸有沟壑的人淡然自若,如朱文和杨福东。
  各有各的境遇,各有各的路走,本无交集,却因一纸名头,一类电影,便被归拢在此,遭这份操蛋的罪。
  而随着时间流逝,每个人的情绪也愈加明显,似有股沉闷的压抑感蕴藏其中,不得畅快呼吸。
  “咣啷!”
  室内忽然传出一声响,众人都吓了一跳,就见章明古怪地站起身,到张献民旁边耳语几句。
  后者亦满头雾水,跟着出了屋子。
  “怎么了?”
  两人到了走廊,他问道。
  “老张,你……”
  章明显得极为难堪,支吾道:“你还是把我的名字撤掉吧。”
  张献民瞪着眼睛,那两道眉毛昂然耸立,压住嗓子道:“你没开玩笑吧!”
  “没,我……其实你知道我的经济情况……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章明低着头,不敢直视。
  “你!”
  张献民刚要提气,忽顿了顿,瞬间颓唐,叹道:“好,我明白。”
  说着,他也不理对方,当先回屋坐下,拿起笔就狠狠划了一道。
  “……”
  其他人面面相觑,又看章明跟在后面悻悻不语,有心思灵活的已经猜到大概。
  人嘛,就不要多想,一多想就害怕。若是没有这茬还好,可一旦发生,马上有人坐不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