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0/958

  别看刚才他们被张献民忽悠得慷慨激昂,冷静下来却一个个后怕:联名上书啊!这叫什么概念?
  直接与官方死扛!自己有家有业有孩子,得生活,得赚钱,除了拍些片子屁都不会,如果把这路子再堵死了,那妥妥没辙了。
  如此一琢磨,去他妈的上书,去他妈的电影,去他妈的一切一切!
  何建军又站了起来,凑到张献民那里,张老师抬了抬眼,话都没说了。
  紧跟着,是王超。
  再次,是吕乐。
  随后,是崔子恩、李玉、丁建成……
  张献民面无表情,每过来一个人,手中的笔就划掉一道。那篇耗费了半宿精力而成的谏书,彻彻底底变得支离破碎。
  他不得不重新抄录了一份,在末尾处,无比郑重且悲凉地写下了剩余的名字。仍是七位:张献民、贾樟柯、娄烨、王小帅、张雅璇、雎安奇、褚青。
第三百七十三章
七君子与新时代(1)
  临近九点钟,北电的院领导很意外地给张献民打了电话,让他们转移阵地,挪到学校最大的一间会议室,说是让院里的师生也来参加。
  这态度很明显,就是给他们撑场,众目睽睽之下,总不能干出啥不要逼脸的事儿。
  张献民表示感激,赶紧带大家转场,又见时间差不多了,便和褚青跑到校门口,准备接人。
  今天比昨天要暖和一些,行人往来,车流熙攘。他们站在路边的枯树下,都没讲话,只是不停地抽着烟。
  等了没多久,张献民偶然一抬眼,望向远路,忽道:“哎,是不是来了?”
  “应该是。”
  褚青也顺着看去,见街口缓缓拐过了三辆车,前面两台是轿子,后边的却是面包,不由问道:“哎,那车是干什么的?有点眼熟。”
  张献民一怔,仔细辨认了几秒钟,猛然道:“操!那是电影频道的采访车!”
  “……”
  褚青眨了眨眼,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反应速度,立即掏出手机拨了个号,道:“喂?袁蕾,你在哪儿呢?”
  “别在接待室呆着了,马上去C2楼的会议室!对了,你们那边都有谁……哦,行,快点快点!”
  他噼里啪啦地喊了一顿,才挂断电话,转头道:“《南都》《南方》《北青》,来了三家。”
  “啧!”
  张献民更是郁闷无比,随手捻灭了半支烟,叹道:“尽人事吧!”
  对于媒体这个阵营,双方之前都不想惊动,后来消息泄漏,才不得不把事情做大。但他们的斗争经验终究稚嫩,只想出了上书的法子,还要顾忌电影局那边的情绪。生怕逼得太紧。
  对手却十足老到,直接拎来了央视做口径,明显是一举碾压的节奏。妈蛋的,比宣传,谁比得过央视?
  而不幸中的万幸,亏得袁蕾她们还在这,即便等级不够,起码也能对轰一下。
  转眼间,那三辆车已停在门口,第一辆摇下了窗户。吴克探出头,招呼道:“上来!”
  两人应了声,一个到副驾驶,一个到后座。里面除了吴克,还坐着一位,圆面大耳,正是掌门人童刚。
  “张老师,好久不见……这位肯定就是小褚了……”
  童刚倒摆出一副很和善的姿态,跟二位握了握手。
  褚青不太感冒,表面应付着。
  且说车子开进了院,很快到了地方,众人纷纷下车。第二辆车里,是艺术处处长江平,制片处处长邹建东,外事处处长栾国治,可以说,掌控国内电影人生杀大权的几位爷齐活了。
  至于第三辆车,除去电影频道的家伙们,还有一个是《中国电影报》的记者,录音笔、照相机、摄影机,设备一应俱全。
  时,九点十分,众人入场。
  ……
  谁也不曾想到,此次会议居然飙到了一百多人的规模,而且分成了电影局、学院领导、独立电影人、学院师生四个部分。
  各有各的区域,泾渭分明,大体形状是一个圆圈,围着中间的那二十多个核心人物。
  其实他们坐得很滑稽,整整齐齐划了两排,前面是褚青、贾樟柯、王小帅、娄烨、张献民、张雅璇、崔子恩、何建军等,后面则是刘建斌、乌迪、章明、王超、雎安奇、李玉、耐安、吕乐等人。
  领导们在对面,人少,气势却足,五六个人就镇压全场。记者则处在外围,把机器架好,大镜头对准焦点。
  待全场安静,童刚便扫视一圈,开口道:“人来得比较齐,机会难得,所以我先点明主题,今天我们是座谈,不是谈判。我们基本的态度是既往不咎,大家可以坐下来聊聊,以往肯定都有偏激的地方,希望能在这里有一个比较好的转变。”
  他话音方落,吴克就接道:“对嘛!电影局是为电影人服务的,不要搞得我们像有多大的仇恨,互不往来……”
  这一二把手开篇表态,使得紧张的气氛缓解了许多,某些惴惴的导演亦暂且放松。
  褚青听着还成,没什么盛气凌人的味道,但一偏头,却见贾樟柯在桌子底下攥着拳头,眼睛微阖,似强忍着愤怒。
  他不明所以,可琢磨片刻就恍然。
  当初,电影局经常叫贾樟柯过去训话,后来老贾不服,便对他们说:电影局不应该是管理机构,而应该是服务机构。
  结果,这话居然成了他们的口号,他妈的还在此堂而皇之地说:我们是为电影人服务的。
  “呵……”
  褚青忽然也觉着特好笑,只低首捂着额头。
  对面可不管这些,自顾自的说话,会议顿时变成了电影局的单方面宣讲,吴克完事是江平,江平之后是邹建东,邹建东过了是栾国治。
  一位连着一位,有的谈形势,有的谈发展,有的谈文艺,完全没有给导演们发言的机会。
  而坐在前排的张献民,不禁和娄烨他们对视一眼,心中苦笑。
  早料到了!
  电影局就算能给他们说话的时间,也是非常有限,所以才拟了那份提纲,一是为了扩大影响,二是为了避免官方群体自嗨,想发出自己的声音。
  此刻得见,果不其然。
  “刚才我们讲了讲目前的电影产业形势,既然是座谈嘛,就要有来有往,形成交流。”
  等领导们溜完一轮,吴克便承担了主持人的工作,笑道:“下面,你们谁来说说?”
  导演们纷纷意动,都想来两句,贾樟柯却抢了先,扶着麦克风道:“刚才邹处长讲的文化自由问题,我倒有些自己的看法……”
  他大概憋了好久,巴拉巴拉地就在那儿说,直指对方的矛盾关节。
  而褚青对这类内容压根不感兴趣,无聊地左顾右盼,瞅瞅保持微笑的童刚,瞧瞧同样蛋疼的学生。头一转,又偏到了记者堆里。
  “嗯?”
  这一看,他不禁皱眉,发现那摄像记者居然把机器关了。起初还以为换带子,后来贾樟柯快说完了,也没见他们拍摄。
  嘿!
  这就太恶心了!
  待贾樟柯话音一落,他就忍不住出声道:“哎,你刚才怎么不拍啊?”
  “……”
  全场一愣,齐刷刷地顺着他目光看去。
  那记者被众人盯着,心理素质特棒,一点没慌,反而特淡定地道:“我们有自己的拍摄想法。”
  贾樟柯也迅速反应过来,丫脾气可冲,张嘴就道:“你们的想法,就是拍他们的时候打开,拍我们的时候关上?”
  这话一出,全场响应。
  若是按目前的素材,电视台播出去的效果,那就是一次电影局官员对电影人的集体训话,纯属玩闹呢!
  所以,再保守的导演也耐不住了,一时间满屋子指责:
  “对啊,你刚才为什么不拍?”
  “就是故意的嘛!”
  “拍摄还有选择性,太不像话了!”
  ……
  记者们可不鸟,他们怕谁啊,摸爬滚打练就的一身彪胆,当即呛声道:“我们爱怎么拍怎么拍,你管得着吗?”
  “说话之前自己有点分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0/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