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精校)第8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4/958

  “那你就讲完,我们晚点下班,大家觉得怎么样?”
  人家还能说啥,稀稀拉拉地应着。
  ……
  寒冬未尽,冷夜已至。
  偌大的会议厅被地热烤得极暖,褚青哑着嗓子道:“昨天我讲了,电影节的两大属性,艺术和商业。商业我觉得差不多了,那艺术怎么办?我觉得可以借鉴多伦多,不竞赛只放片,注重展示和交流。”
  “这环节,大概分为三部分:一个是放映,接受全球不同类型的影片来参展,最后评出观众选择奖和媒体选择奖,给予一定的奖金鼓励。”
  “第二个,设置青年单元,主要是鼓励新人导演。选择标准是长片剧情片,只要是前两部作品的导演,都可以过来参展,最后评出青年选择奖和艺术贡献奖。前者给奖金,后者只面向华语片,获奖的,自动获得在院线上映的资格,我建议由中影发行。”
  “可以!”
  韩三爷特爽快,笑道:“中影一直在扶持年轻导演,以前也发行了不少小成本电影,所以没问题。”
  褚青就笑笑,我说我来,你特么还不干呢!为毛?分权了。
  于是,他接着道:“我前面讲,四月有大学生电影节,这个冲突怎么解决?我觉得大学生电影节办到现在,基本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我的想法是,把它囊括进北影节,作为青年单元的核心。因为他们的运作成熟,大学生也是非常好的观众和志愿者,思想、意识都符合青年单元的主题。而且有他们参与交流,我相信,这个单元会成为北影节最具活力和朝气的一部分。
  当然了,这想法有点异想天开,姑且一提。”
  “第三个……”
  他忽然喝了一大口水,压住心头的那团火,继续道:“成立华语电影扶持基金,以新导演为主,以中小成本艺术片为主。在影展举办期间都可以申请,申请条件是:处女作,以及一部完整的剧本。”
  “嗡!”
  底下一阵骚动,刚才是赚钱的活计,现在是掏钱的活计,顿时兴致大减。影视界各方也齐齐皱眉,丫之前都挺清晰的,怎么一下子糊涂了?
  话说国内有不少电影基金,基本只进不出,没看着几个人申请成功的。就像中国电影基金会,赤裸裸地写着一行宗旨:
  为促进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繁荣电影艺术创作和提高电影技术水平,加速电影产业化进程,募集资金,开展各项公益活动。
  哦,拜托!你把前后pia掉,只留“募集”就OK了。而且你就一个基金,促进不了电影事业发展,也繁荣不了艺术创作,更别提什么技术水平。
  有鉴于此,褚青提出设立基金,顿时不被看好。
  而他眼神平和,脸上一汪水似的清淡,缓缓道:“几乎任何一个电影节,都有相应的基金项目,用来帮助那些年轻的电影人。像釜山影展,是一万美元,鹿特丹不到十万,法国南方最高是十万美元,德国最高也是十万。
  我们可以限定名额,比如十个,或者五个。并不是说,我们要全额投资,只是官方要表明一个态度……”
第七百三十一章
漫长的三日(6)
  “其次,欧洲三大展都有自己的嫡系导演,都是从青年单元,从处女作,一点点地成为国际大导。这些人和背后的资源,构成了影展的隐藏力量。北影节想培养自己的嫡系,就一定从年轻人入手……”
  “小褚,我打断一下。”
  李局长突然开口,道:“你说的这个基金,到底是什么性质?”
  “哦,它就一个作用:年轻导演没钱拍片,拿剧本来申请,我给你一部分资金,就这么简单。”
  “那资金从哪儿来?”
  “这正是我要往下说的……”
  褚青翻了翻稿子,挑出一纸文稿,道:“这是我们俩公司和保利博纳的一份倡议,我先念一下。
  众所周知,从1996年开始,电影专项资金的比例就固定为票房的5%.也就是说,每卖出一张票,都有5%会自动上缴。以前这笔钱的补贴,是片方六成,院线四成,但2006年出台新的管理办法后,资金全补给了院线。
  官方的初衷我们能够理解,要大力扶持院线建设,但现在情况不同,院线的模式已然成熟,片方的制作成本却逐年增加。我们上缴5%的票房,结果自己得不到补贴,如此下去,片方的负担越来越重,不利于电影产业的整体发展。
  因此,两家公司联合倡议:请管委会考虑片方的切实困难,根据市场形势的即时变化,制定新的,更合理的管理办法,并且希望,能向日趋薄弱的艺术片领域倾斜。”
  “……”
  众人面面相觑,紧跟着,又转向当事人——总局的那位司长。
  那哥们汗都下来了,心中暗骂,嘴上道:“呃,小褚的问题提得很及时啊!局里已经注意到这种情况,正在跟财政部组织调研,争取早日制定新的管理办法。”
  “噗!”
  大家差点喷了,太特么机智了!
  李局长懒得理他,问道:“小褚,你的意思是,把这5%的专项资金分出一部分,用作北影节的扶持基金?”
  “对。因为老实讲,艺术片天生不足,不能靠市场,不能靠片商,更不能靠观众,只能靠政府扶持。大家也清楚,艺术片和商业片是电影产业的两条腿,缺一不可。所以我建议,如果能用专项资金最好,如果不行,我申请由我们俩公司,继续承担这部分的资金。”
  “……”
  李局长怔住,陆伟也眨了眨眼睛,包括在座的诸位,全都无声。都是官场的老油条,见多了聪明人,冷不丁碰着一个傻到出奇的家伙,竟有些茫然。
  历史上,这个倡议由冯小刚在明年提出,然后在2013年,管委会出台了补贴新四条:1条面向片方,3条面向院线,并将艺术片和艺术院线,纳入了重点扶持范围。
  褚青不晓得冯小刚的战绩,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又拉博纳入伙,写了一份潦草的倡议书。
  他套路化了两天,还是忍不住暴露了心思:官方扶持艺术片,这是最好的结果。你要是不愿意做,那我来!
  这些人多精明,一句话都能摸出三层意思,何况是他?
  “……”
  场面一时很沉默,过了半晌,陆伟问:“你今天的说完了吗?”
  “哦,说完了。商业两部分:交易市场和明星市场。艺术两部分:青年单元和扶持基金。大体的框架就是这些,剩下的细节方面,我想放到明天讨论。”
  “那好,时间不早了,散会!”
  陆伟挥了挥手,道:“小褚,你留一下。”
  转眼间,会议厅清空,褚青不明所以,问:“陆市长,您有事?”
  “其实也没什么,就想随便聊几句。我看你刚才,好像有些话没有讲,怎么,是有顾忌吗?”
  “没有没有,您可能多虑了,我绝对知无不言。”他笑道。
  “……”
  陆伟看了他几秒钟,也笑道:“那好,就不耽误你时间了,回去吧。”
  “哦,您也早回。”
  褚青转身,一步步的拖向外面,那鞋子摩擦着地板,沉而枯槁。
  国内没有办竞赛类电影节的环境,也没有艺术片生存的空间,所以他讲市场,讲商业,讲利益,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只为争下这点火种。
  他讲了很多话,但有更多的话没有讲。
  比如,他最想说的是:我们这代不行,如果做点什么,还有第七代、第八代的电影人,可能会将华语电影带上世界巅峰。
  如果什么都不做,连这一丝希望都没有。
  ……
  到了第三天,褚青的工作终于到了尾声。影视圈从始到今,大概没有一个顾问的角色,能像他这样心力交瘁。
  今天的内容就轻松许多,都是细节的注意事项,他疏理多年的参展经验,一共写了三十条。
  “最好成立专门的红毯证、采访证申请办公室,记者到办公室申请,通过后会发一张纸质证件。也可以借鉴柏林电影节的方法,记者发邮件提前申请位置,如果成功,会给予固定机位。”
  “开闭幕式当天,周边可能会戒严,这样就需要班车。持记者证和片商证的,都可以上车,而且要注意班车的频次和时间,尽量给予方便。”
  “明星上红毯前,必须出示邀请函,无论是谁!礼宾车的车型要限制,太大的不行。走上红毯后,保安立马退下,不要出现保安和明星一起走的丢人情况。当然,催场的工作人员要有。”
  “饮用水方面,可以找赞助商,放在记者室和休息室附近。门口可以放矿泉水,室内可以放桶装水,最好准备点速溶咖啡,哦,杯子不要忘了。小细节一定注意,这才体现我们的心思周到和专业性。”
  “厕所是个大问题,要考虑到正常人的生理需求,尤其那些记者朋友。不要出现主办方不让上厕所,然后统一时段,统一入厕的场面。”
  “开幕式的环节要从简,红毯走完,明星直接进休息室,或者会场。什么群访间,背景板合影,酒会这些东西,不要出现在开幕式上。”
  “展映单元是非常重要的活动,提醒一点,赠票可以,但不要过分。那些拿到赠票的,你确定他们会去看吗?如果观众进场一瞧,呵,好位置全是空的,自己掏了钱,却只能坐在边边角角。人家是什么心情?别说下一届,下一场都不会来了!”
  “展映的影片一定要用拷贝,而不是拿张DVD糊弄,音响设备就不用提了。观众花钱买票,是想认认真真地看一场电影。”
  ……
  主题论坛他讲得比较少,展映却很啰唆。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国内外的好片,我们无缘在影院里看到。比如《杀手没有假期》,自己人拿了金球奖,但官方没有引进。
  一是独立电影,没有商业价值;二是主题灰暗,充斥着吸毒、粗口、种族言论,以及肯pia地从钟楼跳下来,血肉横飞。
  正常引进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在官方自己办的影展上,作为展映作品出现,他们就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4/9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