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0/2322

  是他,将楼烦人从苦难中解救出来,赐予楼烦人自由和新生。
  也是他,施展自己的威能,命令大地,长出远比他在草原上所见过的任何牧草还要鲜嫩和茂密的所谓“苜蓿”。
  更是他,在冥冥之中,下令鬼神,保佑着他的牲畜和妻儿,没有得过任何疾病。
  这样的主宰,这样的至尊。
  在崇信萨满教的楼烦战士眼里,早已经不是人或者神了。
  他就是受命于天神,降生于世来拯救和解放楼烦人的救世主!
  “伟大的圣天子啊,卑微的奴婢赵蒙,一定勤恳放牧,忠心耿耿的为您照顾牲畜,每年都贡献马驹和羊羔,愿您的统治,万古长存,永永无穷!”念完这句祷词,赵蒙站起身来,看着自己的牲畜群。
  这是哪怕是在草原上,也算得上规模的牲畜群了。
  足足一百头羊,十匹母马与三匹公马带着的十几匹小马驹,此外,还有着七八头牛。
  这些牲畜,每天所产的奶酪,加起来,能灌满足足两个大缸,制出足够他吃上半个月的奶酪。
  这些奶酪,没有人与他抢,也不会有人来强征。
  全部是属于他的财富和粮食!
  靠着这些奶酪,他能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妻儿,更能将剩余的卖给官府,获得哪些可以购买漂亮的布帛和美酒以及陶瓷的五铢钱。
  当然,作为代价,这些牲畜的所有权,都是汉天子的。
  他只是在帮汉天子放牧。
  汉天子用奶酪作为酬劳。
  这很公平。
  更别提,汉天子还慷慨的嘉奖他这样勤勉的奴婢,每年,准许他留下十分之一的新生牲畜。
  那些牲畜,就是完全属于他和他的子孙后代所有的财产。
  宝贵的财产!
  还有比汉天子还仁慈,还宽厚,还英明的主人吗?
  没有了!
  赵蒙穷尽自己脑海里所知的一切信息,也找不到这样的主人存在过的痕迹。
第991章
动员(一)
  赵蒙驱赶着自己的牲畜,在属于他的那块牧场中放牧。
  原野之上,方圆百里的广阔牧场,到处都有着像赵蒙这样的楼烦牧民。
  他们持着套马杆和鞭子,在牲畜群周围巡视,防止有淘气和调皮的幼崽走丢。
  这个工作很累,也很枯燥。
  但却让人无比的满足。
  当太阳渐渐升高时,赵蒙与其他牧民,都开始驱赶和引导着牲畜群,往家的方向走去。
  没多久,他们就在辽阔的草原上相遇了。
  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牲畜群。
  马邑之战后,汉室在此地,安置了旧楼烦部族的全部降兵和降将。
  同时拨给了数十万头牲畜。
  这些牲畜,当然不是楼烦人的。
  他们是大汉天子的财产。
  所以,在楼烦人的牧区,有着一队队的汉骑,全副武装在巡逻。
  这些是直属楼烦将军颍阴候灌何的楼烦军骑兵。
  当赵蒙等牧民,驱赶着牲畜回程时,这些骑兵,就时不时的出现在牲畜群的两侧,这既是保护,也是监视。
  赵蒙对此见怪不怪。
  假如说,现在,那些旧日的楼烦贵族,可能还有点什么花花肠子,在打些鬼主意。
  但,像赵蒙这样的下层牧民,却早已经用脚投票,将自己视为汉天子最忠诚可靠的奴婢和爪牙了。
  驱赶着牲畜,没走多远,赵蒙就看到了自己的家。
  当初,楼烦人被安置在这个造阳草原后。
  受命于大汉天子的楼烦将军颍阴候灌何就下令,命令楼烦人编户齐民,仿照汉朝的乡亭制度,建立起了一个个集中居住的牧村或者牧乡。
  赵蒙住的地方,名为“汉造阳县甲乡”。
  意思就是造阳县的第一大乡的意思。
  事实也确实如此。
  整个甲乡,建立在一片山陵之下。
  山陵之前,方圆十余里,都是甲乡的住宅区。
  每一户家庭,都相隔至少三百步。
  每一家,都有着用着砖瓦和梁木搭建起来的坚固房屋。
  这个房屋看上去有些低矮,但却非常适合牧民生活。
  屋外的空地上,有着好几个大型的围栏,围栏用竹木搭建,里面放着青草和木漕。
  甚至,还有着专门给怀孕的牲畜和幼崽居住的木棚。
  棚子用稻草为顶,里面铺满了干草。
  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不会影响里面的母兽和幼崽。
  赵蒙的家,就在这个甲乡的一角。
  当他赶着牲畜回家时,他的妻子,正在拿着汉朝官吏发放的两个特制的挤奶工具,蹲在木棚里,给牛马挤奶。
  最近,赵蒙的牲畜里,有两头母牛和一头母马产下了幼崽。
  小马驹和小牛犊都刚刚出生不久。
  所以,鲜奶很多。
  赵蒙将牲畜,赶到围栏里,两个身材矮小,穿的破破烂烂的男子立刻就开始接手剩下的工作。
  他们将那些牲畜按照大小和种类分开。
  幼崽和母兽,被赶到木棚里。
  其他的则关进的不同围栏。
  这两个男子是去年从匈奴那边逃难过来的牧民。
  马邑之战后,单于庭加重了对中小附庸部族的剥削和压榨。
  每天都有部族被逼到绝境,大量牧民逃亡。
  许多都跑来了造阳这个在长城之外的汉朝牧场讨生活。
  对这些人,楼烦牧民非常欢迎。
  纷纷接纳了这些难民,让他们帮着照顾自己的牲畜,打扫卫生,收割和晾晒牧草。
  而回报则是每天让他们吃饱。
  赵蒙叮嘱了那两个难民一声,让他们注意下幼崽的安全。
  然后,就来到木棚里,看着细君背上背着的那个正在沉睡的儿子,咧着嘴,嘿嘿的傻笑着。
  这一刻,让赵蒙心里感觉很踏实,也很充足。
  这是他过去在匈奴从未有过的感觉。
  “当家的!”赵妻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丈夫,大大咧咧的笑了一句,然后就吩咐了起来:“赶紧去帮我烧火,一会,这些奶都得制成奶酪才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0/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