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9/2322

  但,这个体系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做大事的君王,尤其是刘彻这样的穿越者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吸引!
  哪怕明知道有毒,也要尝一下味道,才肯罢休!
  况且,今时今日的汉家,虽然不是工业国。
  但却已经有一些脱离农业国的特征了。
  旁的不说,南阳的冶铁基地,每时每刻,都在为汉家注入新鲜的活力。
  以往,想要武装一个士兵,光是武器装备,就足以让人发愁。
  但现在,刘彻连胸甲骑兵这样的吃铁大户,都能闭着眼睛武装起来。
  就连陌刀这样的耗铁能手,也能挥手就让少府量产!
  再加上,又不是全国范围的动员,只是动员一隅之地的北方。
  而且,当地本身就是全民皆兵。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才让刘彻敢下这个命令!
  “丞相此行,朕会派一百五十位尚书随行……”刘彻自顾自地说道:“他们将会记录此番动员体系的一切细节,并且作为丞相的耳目,深入郡县,与地方沟通……”
  嗯,等他们回来,再将此次的动员详情以及具体细节,编辑成书。
  这样,通过一次具体的实践,刘彻就差不多能摸清楚在今时今日的情况下,进行战争动员需要注意的事情。
  等沉淀几年,就可以以此为蓝本,出台一部《动员法案》建立一套全国性的动员机制。
  如此,汉家文明就真正的高枕无忧了!
  只要国家还保存这个系统,还留有这个制度。
  那么,一切外来夷狄,一切敢于汉室为敌的力量,统统都要化为齑粉!
  至少可以保证诸夏文明五百年天下无敌。
  五百年后,刘彻觉得,怎么着也该有核弹洗地,星辰大海了……
  所以,这个险值得冒!
  周亚夫等人却是面面相觑。
  这个事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就是商君的耕战系统来的。
  “当今天子终于走到这一步了……”汲黯在一侧叹了口气。
  自太宗以来,刘氏就慢慢的走向了法家治国的道路,法家思想越来越受到君王的重视。
  尽管儒家出了个公羊派,与法家争夺主战派的好感。
  但历史却坚定不移走向了法家的轨道。
  “陛下曾经说过,历史是螺旋式上升……”汲黯在心里想着:“事实证明,果真如此!”
  在扭扭捏捏了六七十年后,刘氏,终于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打算重走秦人走过的道路。
  尤其是当今这位即位后,国家的政治就急速的转向了法家渴求的世界。
  强兵富国,再霸天下!
  虽然说,刘氏的这一套,并非全然照搬的前朝制度。
  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良,更披上了一层忠孝和德治的外衣。
  但归根结底,还是法家的那一套。
  最多算是一个修正主义的秦制度!
  但,不知为何,当这最后一步来临时,汲黯反而有了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他悄悄抬眼看了看丞相和其他人,发现大家也都是长出了一口气,仿佛放下了心中的重担……
  这是为什么呢?
  汲黯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很多年后,他才明白了过来。
  原来,对诸夏民族,对中国而言,从上到下,都在渴望稳定,没有人希望看到统治者的立场摇摆不定,朝三暮四。
  对这个国度的政治家和人民而言,最怕的就是皇帝左右犹豫,下不定决心。
  对天下人而言,哪怕是最坏的选择,也比皇帝东飘飘西碰碰来的好。
  因为,君王做出了抉择,臣子们就可以跟上。
  倘若君王迟迟不做决定,下面的人天天猜测皇帝明天要干嘛,不得不狡兔三窟,准备多项投资计划,以规避风险。
  而皇帝摆明了车马后,无论是政治势力,还是思想学术,立刻就有了蓝本,可以照着抄袭。
  但现在,汲黯却依然是懵懵懂懂,似懂非懂。
  他只知道,仿佛眼前的路,都被变得开阔了起来。
  原先的悬崖峭壁,消失殆尽。
  ……
  翌日,一大早,许多人刚刚起床,甚至还没得及洗漱,就被一个消息先是镇的七荤八素,然后,无数人扔掉自己手里的家伙什,往露布的方向狂奔而去。
  整个长安的闾里,露布之下,都围满了人群。
  “打起来了,打起来了!”许多人手舞足蹈地说道。
  汉匈大战,时隔两年,再次爆发。
  对长安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籁啊!
  两年前的马邑之战,不知道制造了多少军功世家,制造了多少新兴的军功利益集团。
  不知道多少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邻居家鸡犬升天,自己只能羡慕嫉妒恨。
  现在,新的战争,终于爆发!
  而且,此番,汉家要直捣高阙,收复陷落敌手数十年的故土。
  匈奴人也是气势汹汹的集结了十几个万骑的力量,要跟汉军决一死战。
  仅仅只是想到这个画面,长安的老少爷们就根本坐不住了!
  十几个万骑!!!!
  人头多的完全够大家伙的兄弟或者家人分!
  因此,许多人从露布下一离开,马上就顶着寒风,带着全家老小,一起到宗祠之中,给列祖列宗上香祭祀去了。
  无数人家的宗祀里,挤满了前来像祖先祷告,请求先祖保佑自己的兄弟或者亲人,在战场上斩首立功,光宗耀祖。
  一个个承诺,不要钱的使出来。
  反正,只要祖先保佑,家族的子弟能够立功归来,那么,等到秋天祭祖之时,血食三牲,绝对少不了列祖列宗的份!
  在这一片熙熙攘攘之中,天子要开国债的消息也传了开来。
  “当今天下欲发行三十万金之国债,年利率是百分之二?”好多的商贾和中小地主在听说了这个事情后,立刻回家就将自己家里地窖里埋着的黄金和铜钱挖了出来,然后捧着这些东西,跑到少府和盐铁衙门,抢着购买这国债。
  仅仅在一天之内,长安的官署就卖出了超过三千金的国债债券!
  这顿时镇的朝堂的列侯公卿们,面面相觑。
  本来,他们还在头疼,该怎么想办法,耍无赖,赖掉天子摊派的这些所谓国债。
  但,现在一看民间这热潮,这些家伙就又嘀咕了起来。
  “如此多的人看好,这是不是有利可图呢?”许多人在心里想着,盘算着。
  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百姓的热情,到底是为何?
  要知道,这些卖国债的可都是市井中人。
  他们买到手里的国债,一般都是你一金我十金这样的份额。
  讲道理的话,他们买着国债,其实是亏本的!
  因为你想啊。
  国债的年利率才百分之二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9/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