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4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0/2322

  如今随便做个什么生意,利润不是百分之二十以上?
  就特么连贩夫走卒,每日也要获利三五成!
  百姓到底在图什么?
  列侯勋臣们,一时间还真有些想不清楚。
  但,他们根本来不及想和考虑了。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茂陵邑的狗大户们,赶着一车车黄金,直接拉到了少府衙门的大门口。
  大贾师氏,一次就将整整十车黄金,超过四千金的巨资,送进了国库,喜滋滋的捧回了一张天子亲笔所书的国债债券和一个嘉勉的诏令。
  两位国丈,虽然不在长安,但是,程郑氏和卓氏在茂陵的主事者也喊出了每家一万金的认购口号。
  假如说师氏与程郑氏和卓氏这么干,还可以理解。
  毕竟,他们能有今天,靠的是当今天子的提携和帮扶。
  但是,鲁国的邴氏一口气买走了三千金,河内大户郭氏,派人认购了两千金,江都巨贾杨氏和袁氏,联手吞下五千金,这又是什么鬼?
  列侯勋臣士大夫们挠头搔耳,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但是,随着民间的认购浪潮不断兴起,列侯勋贵们被架到了墙脚。
  毕竟,老百姓都踊跃认购,匹夫游侠,都纷纷慷慨解囊。
  列侯勋贵,国之栋梁,好意思小气?
  就不怕出门被人指脊梁骨?
  况且,民意汹汹,若是不认购,恐怕就要成过街老鼠了!
  没办法,这些列侯,不得不掏出自己的腰包,数了又数,最后咬着牙齿,拿了个百来金,几百金这样的资金来认购。
  甚至,有些铁公鸡,看到这个情况,直接跑回封国,打算学鸵鸟,把脑袋埋进沙子中,装作看不见,听不见。
  刘彻对这些渣渣的行为,冷眼旁观。
  小本本上,将他们的大名一个个记上去。
  最终,二三十个列侯的大名,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好几页。
  “等此战结束,朕再与你们算总账!”刘彻合起这个小本本,冷笑着。
  这些家伙,属于典型的敬酒不吃吃罚酒。
  既然他们选择了这条路,那就怪不得刘彻不讲情面了。
  而且,有了这么一个事情,刘彻即使削掉他们的爵位,天下人也没法说什么。
  毕竟,皇帝跟臣子借钱,臣子居然敢不借?
  这是典型的大不敬啊!
  没要他们的脑袋,已经属于皇恩浩荡了。
  倒是民间的认购浪潮,让刘彻有些咋舌,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毕竟,武帝朝,武帝以天子之尊,开口向天下富商贵族借钱,除了一个卜式,无人响应的尴尬局面,他可还是记忆犹新的。
  但,现在,这些百姓和商人们,到底是发个什么疯呢?
  刘彻,于是立刻命令绣衣卫去调查。
  最终,调查的结果,让他有些感动,也有些哭笑不得。
  市井百姓们的认购潮,倒是很朴素。
  因为刘彻名声不错,在百姓那里信用度很高。
  他以前宁愿自己吃亏,也不反悔的原则,让他圈了一大波粉。
  更重要的是,刘彻一直以来维护的形象,让百姓们笃信,圣天子绝对不会坑他们!
  而且,长安城里,许多的人,都是受益于刘彻的很多政策。
  这使得他们一听说,天子打匈奴缺钱,二话不说,就掏出了腰包。
  尤其是游侠们,最是舍得。
  掏钱的时候,眼睛都不带眨。
  甚至,有豪侠,认购了百金的国债后,走出衙门,当场就烧了那债券,放言说:“天子伐无道,吾辈便是倾家荡产,也该支持!”
  此人这样的做派,顿时就引起了无数的关注和追捧。
  顺便,也让他的名字,传到了绣衣卫都督周左昌的耳中。
  现在更传到了刘彻耳中。
  自然,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但那些商人巨贾的动作,在查清楚后,却是让刘彻有些哭笑不得。
  原来,这些渣渣打的主意,是学习师氏好榜样。
  他们都将此番的认购行为,与未来的马车轨道运营权联系在一起。
  很多人甚至认为:若不认购,将来马车轨道,将与吾等无缘!
  这让刘彻知道后,真是感觉莫名的喜感啊!
  “马车轨道,是不能给你们了……”刘彻看着这些家伙的名字,笑了起来:“但捕鲸船队或者奴隶贸易,却是可以让尔等插手一二!”
  这些在这个时候,出了大价钱的人,刘彻自然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
  将来,有什么发财的路子,肯定要带一他们一把的。
  毕竟,一个肯拿钱出来给大佬用的小弟,总是会得到一些特殊政策的优待的。
  而且,刘彻也需要一个忠于他的利益集团。
第1059章
不如草芥
  汉元德六年冬十月乙未(初四),河阴东南,汉军营盘。
  今天,天气不是很好。
  北风呼啸着越过山岗,吹起了草原上的尘土和落叶。
  在棘南一侧的沙丘带,甚至出现了沙尘暴。
  沙子、石头混合着冰雪,扑打在了汉军的营寨上,发出阵阵怪异的声音。
  现在,这个汉军的营盘,已经跟昨天,完全不同了。
  汉军大营,背对着冰封的大河,河面上,搭建起了十几条大小不一的浮桥。
  浮桥之上一车车物资,不断的运过大河。
  送来了汉军亟需的箭矢和弩机的零件。
  汉军是用箭的大户。
  两年前,一场马邑之战,消耗箭矢多达百万!
  基本上,每次作战,都必然是先由弓弩覆盖开始。
  郅都站在河畔,目送着昨日作战时负伤的三十多名汉军伤兵以及二十多位战死的同袍的遗体离开自己的视线。
  自马邑之战后,汉军就重视对伤兵的照顾,以及战死同袍的哀悼和抚恤事宜。
  车骑将军义纵甚至曾经亲自给一位战死的士卒的抚恤事宜打官司。
  这个官司直接打到了天子面前,成功的为那个士卒争取到了应有的待遇,更将几个官员赶回家去种田了。
  由是义纵受到了汉军上下的尊重。
  同时,也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并且重新定义了“爱兵如子”这个词汇。
  在今天,想要统兵为将,就不得不尽量向义纵看齐。
  不然,丘八大爷们要是发起脾气来,哪怕是将主,日子也不会好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0/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