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17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0/2322

  刘彻相信,汉室就会迎来一个全新的阶级——工人以及统治和剥削他们的资本工坊主以及产业贵族。甚至可能还会包括殖民地的庄园主与他们的农奴们组成的阶级群体。
  诸子百家,做好准备,迎接这个新时代了吗?
  在刘彻看来,完全没有!
  甚至,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变化。
  风起于秋萍之末。
  除了远在安东的杂家,似乎已经预见了新时代外。
  主流的儒法黄老,根本看不到这个变化。
  这怎么行?
  这怎么可以?
  刘彻亟需诸子百家的智者和名士,为他来建立和完善一套新时代的秩序和道德体系。
  所以,这才有了石渠阁之会。
  这场会议,不仅仅是开个趴体这么简单。
  更是为未来埋下的伏笔。
  更是他选中现在这个议题的关键原因。
  因为,一旦新时代来临,第一个要做出应对的,必然是法律。
  毕竟,你不可能用一套地主和农民的法律来裁决工人与工坊主,庄园主与农奴之间的纠纷与问题。
  想到这里,刘彻就不得不给他们一点提醒。
  他提着绶带,走了两步,略略思考后,说道:“朕闻之,韩非子曰: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又闻商君曰: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故太宗时,廷尉臣张释之对曰:法如是足也!法既如是足也,则必有所分野!”
  “今之地方官,不知法之分野,故用刑常以无度,细民尝受其苦,朕甚不忍之,其请诸子为朕参赞,刑罚之分野,以何为度?”
  若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还有人不懂的话,那刘彻就只能说MDZZ!
  听了刘彻的话,无数人都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董仲舒更是在心里哀叹着:陛下您早说啊……
  于是,他立刻就想要出列,挽回自己方才的失误。
  但可惜,有人比他动作快多了!
  此人,就是他的师兄胡毋生。
  胡毋生几乎就是一个健步,就越出坐席,拜道:“臣闻陛下曰:今之地方官,不知法之分野,故用刑常以无度,细民尝受其苦,朕甚不忍之!陛下怀仁德之心,雨露润及草木鸟兽,臣为天下贺!”
  “臣以为,陛下不若诏天下:其以鞭六十,笞五十为分野,过则违法,御史必纠!若在其中,则曰可也!”
  “臣胡毋生昧死再拜,顿首以辞!”
  鞭六十,笞五十?
  还是太重了!
  五十下笞刑,稍微用点力,就可以把人打死!
  至于鞭六十,几乎会将人抽的体无完肤!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臣子假如把事情都办完了,那还要皇帝做什么?
  臣子把好处都占走了,皇帝拿什么显示自己的仁德?
  所以,刘彻非常欣慰的看了一眼胡毋生,道:“卿以为鞭六十,笞五十为分野?朕以为不妥,还是以鞭三十,笞二十为准吧……”
  这样一来,基本上,既可以让地方官们不至于毫无威权可言,也可以避免这些家伙随随便便就把百姓打残打死!
  更可以向天下昭告:大汉天子是多么的心系基层,情牵黎庶,绝对是人民的好天子,世界的好皇帝!
  皇帝都这么说了,整个石渠阁,除了三呼万岁外,难道还有人敢非议?
  所以,几乎是立刻,所有人全部恭身拜道:“伏唯陛下能作威作福,陛下嘉大德于天下,臣等谨为天下贺!”
  唯有董仲舒,心里面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师兄,原本说好了要团结的盟友,结果却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在他背后捅了一刀!
  偏偏,他还不能指出来,更不能非议对方的行为。
  这真是太恶心了!
  董仲舒只能是打落牙齿和血吞。
  但,联盟的根基,也因此摇摇欲坠。
  然而,胡毋生却是没有办法。
  在胡毋生看来,自己完全是为了公羊学派免遭鲁儒和谷梁的厄运,而不得不如此!
  当今天子的脾气,谁不知道?
  当时他若没有及时出来卖乖,一旦被其他人,特别是韩婴抢了先。
  那公羊学派今日的大好局面,就要葬送了。
  所以,只能委屈师弟了!
第1247章
振奋的群臣
  将第一个事情搞定,周亚夫就拿起了第二份帛书,在稍微扫了一眼后,周亚夫感慨:“果然如此!”
  事实上,在他将这个议题放进去的时候,周亚夫就已知,此事必然会成为这石渠阁上的焦点。
  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既可以让诸子百家的巨头们感受一下“世界在我手里。我是国家主人翁”的滋味。
  也可以让天子享受一番阿谀奉承。
  更关键的是——它几乎不会影响汉室既定的任何策略。
  这么好的议题,周亚夫找遍了整个汉室九卿衙门,翻遍了故纸堆,也只找出了这一个。
  它若不能被选,周亚夫都要怀疑世界了。
  微微清了清嗓子,周亚夫面带的笑容的念道:“陛下诏曰:朕闻之古者有三老五更,先王亲袒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酭,祝鲠在前,祝噎在后!今礼崩乐坏,先王之制无存,朕甚悯焉!诸子皆名士,明于古今之政,请教之以朕——何行可以复三老五更之制,以示天下,朕尊老之心?”
  养老、尊老、敬老!
  这是汉室无可置疑的政治正确。
  甚至贯穿了整个两汉的政治和历史。
  在汉室,三老的地位和威权,无可争议!
  他们享有着比拟甚至超越官员的特权!
  地方上名望高,年岁大的三老,甚至敢于拿着几杖,追着郡守、郡尉打。
  但对方非但不敢还手,被打了,还要笑脸相迎,要说打的好!
  谁要敢还手,立刻就会被社会舆论和高层重压给撕成碎片。
  而,汉室的三老数量还不少!
  根据丞相府统计,目前天下的受杖人,总计达到了将近两千。
  当然,不是受赐几杖,就可以当三老。
  但,三老必然是受杖人!
  一般来说,平均每两个受杖人,就会出现一个三老。
  这意味着目前汉室天下的三老数量,很可能达到千人之多!
  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因为,基本上,能够出任三老的,不是当地德高望重,深受民众拥戴的老者,就必然是退休致仕的高级官员和高级军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0/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