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20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0/2322

  邗沟是春秋晚期吴王夫差为了自己的霸主梦而修建起来的运河。
  这条运河是吴国霸权的象征,但,因为这条运河夫差身死国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夫差是杨广的前辈。
  但夫差虽死,邗沟却一直存在,并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此时,邗沟却还有着一个致命缺陷——因为它是春秋时期修建的运河,所以各种标准和技术指标,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在如今,邗沟的作用也就是一条水利渠道罢了。
  很少有人重视,或者将它提升到联系淮河与长江的地步。
  若刘彻没有记错,这要到东汉时期,邗沟的地位才开始凸显,但奈何那个时候邗沟年久失修,而东汉官员并不给力,到了三国,孙权与曹操围绕邗沟的控制权多次爆发战争。
  战争使得这条沟渠严重受损,运道经常断绝,几乎差点被淤泥所掩埋。
  所幸,后来衣冠南渡,东晋王朝为了转运粮草,也为了北伐中原,重视邗沟的作用,开始全面整修和建设。
  并且对邗沟重新规划和设计,使用了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而在如今,邗沟还不被人重视。
  只是史书的一条沟渠罢了,一个符号而已,唯有当地人和农业专家,才会注意到它。
  刘彻摇摇头,对商容道:“爱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邗沟朕知其之利,然,现在还不到时候!”
  一旦开始对邗沟下手,那就意味着隋唐大运河将提前数百年开始开凿。
  原因很简单,假如你将邗沟与鸿沟凿通,那么,淮河、长江、大河之间的联系就会被打通。
  到了那个时候,人民、舆论以及社会都要呼吁一条连通南北的大运河!
  而问题在于,刘彻现在没有这个财力和力气来做这个事情。
  也不敢去赌这个事情。
  在刘彻的计划里,隋炀帝的大运河,当然是很伟大的工程,也是很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不是现在!
  也不需要十年、二十年内就建设完成。
  完全可以将整个大运河的工程分散到三十年、四十年甚至百年之内。
  先凿开鸿沟与雒阳的联系,打通大河与淮泗的交通,再打通关中与雒阳的水上通道。
  如此,风险就被分散了,但利益却是实实在在的。
  更可以借此锻炼出一支优秀的工程部队,为未来的大运河以及其他超级工程做好准备。
  其实就是要拿这个工程来练手。
  商容听完,拜道:“陛下圣明!”
  而其他人则都是眼前一亮,商容不提邗沟还好,一提起邗沟,他们立刻就想起了,除了邗沟之外,还有大沟。
  大沟是战国初期,魏国在大梁城附近修建的一条运河,主要用于灌溉以及军需物资的运输。
  如今依然存在着,不过,却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盛况。
  原因很简单,当初,秦灭魏,秦将王翦就是引大沟水灌大梁城攻破的大梁,魏国由此灭亡。
  到了汉代,开封附近的百姓觉得,这条运河不详,也就不怎么管它了。
  然而,一旦国家决意修一条连通南北的运河。
  那么,这条运河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了。
  另外,当初,秦始皇征服吴越,在当地(主要是广陵附近)修建了一条运河,名为江南河。
  这条运河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着连接南越与吴楚的灵渠,是不是也可以利用一二?
  若未来,真的做到了,将南北的所有大小运河连通,长江大河以及其他支系的联系完全贯通。
  这是天大的伟业啊!
  所有参与者都可能名留青史,为万世瞩目!
  尤其是那些法家出身的大臣们,现在已经激动的手舞足蹈,难以自抑了。
  每一个法家官员心中都有着一颗伟大工程的梦。
  从李悝开始,每一个法家官僚都痴迷于所有与伟大、庞大和奇迹的工程。
  所以,他们建起了郑国渠,所以,他们建设了万里长城,所以,他们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
  如今,一个更加伟大的工程出现在了他们眼前,人人都是如痴如醉。
第1455章
决策
  对于少府和大农而言,任何超级工程,都是他们趋之若虞的政绩。
  既然是政绩,那当然不存在反对意见。
  甚至,在不少人眼里,天子的这个设想,已经上升到了关乎天下安危,国家稳定的地步。
  必须修!
  不修不是人!
  要知道,当年,严熊主持龙首渠工程,如今,严熊已经是巨鹿郡郡守,有消息传闻,他很有可能在不久后调任河南郡为郡守。
  而历来,河南郡郡守都是入朝的热门。
  过去六十年,历任河南郡郡守有一半最终都成为了九卿。
  剩下的,即使混的最惨的人,也在致仕前获得了封君的赏赐。
  而主持昆明池的上林苑苑监司马安,也有传言说,他很可能在未来接任即将卸任少府卿的刘舍的职位。
  至于褒斜道工程,虽然是两位国丈出资,但具体工作却是少府和大农在负责。
  相关主持的官员,也全部都获得了升迁。
  其中,甚至出现了从四百石迁跃到千石的奇迹!
  这可是关中的千石实权官员啊!
  外放的话,至少是郡尉的格局!
  是以,在众人眼里,天子如今倡议的这个超级工程,简直就是一个自带升迁Buff的工程。
  能不能升官发财,赢娶贵妇美,走上人生巅峰,就看这一博了。
  所以,很快群臣就取得了一致意见。
  唯一的区别是先修那里?
  关中出生的大臣,纷纷觉得,先修渭河运河,打通关中与大河,特别是雒阳的水上联系最为重要!
  理由也很充足——自元德四年起,关中每年都需要从关东转输漕粮数百万石以满足长安和茂陵的需求(没办法,人口太多了!)
  而为了从敖仓转运粮食入关,少府每年都需要花费一千万钱以上,就这还是因为运粮的民夫,统统都是战俘和奴隶,不要钱的缘故。
  若可以修建起这条运河,那么,每年就可以节省数百万的支出,还可以将数千名免费劳动力放到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去。
  譬如说,九卿各衙门的官署是不是应该修的更漂亮一些?
  要知道,如今茂陵的许多豪强建的宅院,那可是富丽堂皇,亮瞎人的狗眼啊!
  而关东地区,尤其是梁、淮一带的官员,则觉得,淮泗破败已久,必须投入重资扶持啊!
  就你们关中人是人,我们淮泗人不是人?
  顶你个肺啊!
  于是,毫无意外,这些渣渣立刻就因此而吵了起来。
  让刘彻听的有些烦躁,干脆说道:“卿等不必再争执了,朕已经命归义单于去想办法解决工人之事,一旦解决,则两线同时施工!”
  在这西元前的世界,最大的好处就是——完全不必去考虑其他民族/国家的死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0/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