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2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9/2322

  其中,以飞狐军和句注军的新兵最多!
  没办法,在过去,这两支军队承担了汉室在长城边境的最重要的救火职责,更是汉军雷动不动的机动部队。
  许多士兵,都是在太宗时期入伍的,年龄已经偏大了,长期的训练和频繁的战争,也使得这些老兵身心俱疲。
  以郅都所知,仅仅是飞狐军,在过去的一年之中,就遣散了超过七千名老兵,占到其作战力量的接近一半。
  特别是基层的什长和伍长,有超过三分之二退役。
  是以,在过去一年,飞狐军和句注军都在加紧训练新兵,同时培养新的基层军官。
  郭卫却是一笑,对郅都拱手拜道:“末将正是为此事而来……”
  “嗯?”郅都奇怪了,训练新兵,来找他做什么?于是问道:“何出此言?”
  “将军……”郭卫笑眯眯的将身体倾向郅都,道:“末将此来,不仅仅是奉了愚兄之命,同时也是受句注军都尉,棘南候苏公之托来与将军商议……”
  “苏意也托君来?”郅都神色一正,知道这是大事了。
  现任句注军都尉棘南候苏意,是从马邑之战到燕蓟之战,都冲杀在第一线的猛将,曾经手刃匈奴大当户、骨都侯数人。
  人称雁门之虎,是当下汉室武将之中武力值排名前三的猛将。
  有力拔山河之气,万夫不当之勇。
  在高阙之战后,他就积功受封为棘南候,虽然食邑不过八百户,但很受天子喜爱,天子甚至曾经解下自己的佩剑,赠送给他,勉励他为国杀敌。
  作为执金吾,郅都更知道,在天子决意以义纵为安北都护府都督后,就立刻提拔这苏意为飞狐军都尉。
  这其中,未尝没有提防义纵尾大不掉的味道在其中。
  苏意此人,素来没有任何政治倾向和站队。
  他是一个武痴,更是当今天子的死忠和脑残粉。
  以郅都对苏意的了解,恐怕就是天子让苏意去死,他也会毫不犹豫的自裁。
  连这个武痴,也拜托郭卫来此,郅都知道,这事情恐怕是飞狐军和句注军的共同愿望。
  是以,郅都不得不郑重以待。
  当今天下,武人称雄。
  哪怕是丞相,一旦失去了军方的支持,也要鞠躬下台。
  而当今天子,一贯认为,一支精兵,哪怕只有一千人,也可以击败数万敌人。
  是以,汉军当前的力量格局,就是以野战军为主体。
  当前汉室,共有十支野战军。
  飞狐军和句注军,就是其中之二,而且,这两支军队还是汉家各部之中仅此于羽林卫、细柳营以及虎贲卫的列侯集中营。
  过去四年,仅仅是飞狐军这一支部队,就为汉室贡献了七位列侯和十五位封君。
  没有人能忽视飞狐军和句注军联合起来提出来的要求。
  “究竟何事?”郅都问道:“还请阁下先说说看……”
  “愚兄和棘南候,拜托末将来此,向将军求一个情……”郭卫彬彬有礼的拜道:“请将军对幕南各部手下留情,留下几支残部和余孽……”
  “嗯……”郅都拿着疑问的眼神,看着郭卫,若不是知道这人是纯正的汉人,而且手下沾满了匈奴人的血,郅都都要怀疑此人是匈奴细作或者是奸臣了。
  “将军万勿疑虑……”郭卫连忙拜道:“末将发誓,绝不是心存怜悯,更非是来劝说将军违背天子诏命,或者说想劝将军做什么奸臣贼子……”
  “末将此来,只是想请将军,为我飞狐军及句注军考虑,翌日在幕南留下几只残部和余孽,方便吾辈练兵……”
  “练兵?”郅都满腹疑虑。
  “然……”郭卫笑着道:“将军也该知,我飞狐军及句注军,在去岁退役了大批精兵强将,新征募来的新兵蛋子,不是乡下的良家子,就是城里的公子哥……”
  说起这些新兵,郭卫的眉毛就深深皱了起来。
  这些新征的兵源,若论身体素质和战术素养,那自然是远远强于过去的老兵们的。
  受益于奶制品和肉类供应的增加,新生代的汉家青年,发育的远比他们的前辈更好。
  无论身高还是体重或者是力气,都是远超前辈们的。
  飞狐军的新兵,更是没有一个身高在七尺以下的。
  而且,对于各种武器的熟悉程度和纪律性,也都很优秀。
  唯一的问题是——没有实战经验,全部是温室里的花朵。
  训练了一年,也远远赶不上老兵们。
  他们缺乏默契,缺乏配合,更缺乏战场上的临机应变和反应。
  许多人甚至连鸡都不曾杀过。
  这样的兵,上了战场,怕是要出事情。
  但,飞狐军和句注军,对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办法来改变。
  因为,时代已经变了。
  过去,句注军是直面匈奴侵略的第一线作战部队,而飞狐军则是长城上的救火队员。
  每一个士兵,从入伍开始,就会参与到战争之中。
  哪怕是所谓的汉匈和平时期,长城脚下,汉匈军队之间的摩擦,也从不间断。
  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兵们自然会飞速成长。
  在血与火的淬炼之中,成长为精兵。
  但现在呢?
  句注军的新兵们,哪怕拉出长城边塞,深入草原三百里,也看不到敌人的影子。
  长城周围,都已经是汉室的控制范围。
  匈奴人远在四五千里外的幕北。
  新兵们入伍到现在,连一场械斗规模的小战斗也没有经历过。
  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倒是像模像样,甲胄鲜明,威武不凡,但实则,郭卫明白,这些新兵根本就不合格!
  在真正的战场上,一万这样的新兵,可能也不如过去三千老兵。
  这怎么行?
  这如何可以?
  汉军内部的竞争,可是非常激烈的。
  从军费到装备,都要去竞争。
  而唯一能在这竞争之中起到作用的就是武勋和战绩了。
  当年,天子想拨给护濊军一千胸甲,结果满朝的将军们都跳了起来,大声嚷嚷,大家都觉得,这胸甲给了护濊军纯粹是浪费。
  直到护濊军在高阙之战时,击败了匈奴右贤王的大军,有了战绩,这些声音立刻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那批胸甲也顺利的拨付给了护濊军,护濊军的人甚至可以理直气壮的来朝堂上抢军费、抢编制、抢武苑的名额了。
  要换高阙之战之前,他们有这个胆子吗?
  每次来长安,都是战战兢兢,一副生怕说错了话的模样。
  况且,如今,人人皆知,当今天子,志向远大,他的眼睛,从来都不曾只盯着匈奴,只看着草原。
  他的胸中,有着宏图大志。
  不仅仅要灭亡匈奴,征服整个已知世界。
  更要向遥远陌生的西域以及数万里之外,迄今为止依然笼罩在传说和神秘之中的身毒。
  在这样的情况下,和平和太平的时间不会太多。
  少则一年,多则五载,战争的号角就会再次响起,汉军的战旗将再次出发。
  这一次,铁蹄将要踏破浚稽山,深入河西,越过高山和原野,深入大漠与沼泽。
  这一次,西域将迎来王师的解放,世界将被天子的圣德所泽被。
  汉军要去穆天子曾经到过的昆仑山上看一看,西王母到底还在不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9/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