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5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7/2322

  本来,晁错也打算随周亚夫一同去看看那能一日出铁千斤的高炉,但却被刘彻暗示留了下来。
  等到周亚夫彻底消失在殿外,晁错才恭敬的拜道:“陛下,臣错待诏!”
  看着晁错的表现,刘彻很满意。
  法家大臣一切唯上,接受命令后,全力以赴,这一点让刘彻非常满意。
  “朕让卿留下来,是有两件事情……”刘彻不紧不慢的道:“第一件事情,壮武候宋昌今岁所献的酌金,成色不足,且少了十金……”
  刘彻看着晁错,继续道:“这事情,卿应当知道怎么办……”
  晁错当然知道刘彻的意思。
  倘若只是想要借此处罚宋昌,天子完全不需要亲自交代他这个御史大夫,随便让尚书台放点风声出来,就会有御史弹劾,廷尉跟进。
  现任廷尉赵禹年轻,充满了干劲,上任一年多以来,这位廷尉,简直就是在拿着放大镜去看每一个贵族官员。
  至今已经有十几位倒霉的列侯子弟与官宦世家的子侄被这位廷尉请去喝茶聊天。
  但他依然缺少一个重分量的政绩。
  而汉室的廷尉的政绩,就是以扳倒了多少位列侯或者两千石大臣来计算的。
  故廷尉张释之能名动天下,不是他改变了多少律法,也不是在他手上汉室废除了肉刑,而是他拿着太子刷声望刷的丧心病狂。
  宋昌酌金成色不足,数量也有亏空,这个事情只要传到赵禹耳朵里,那位赵廷尉恐怕晚上睡觉都要笑醒!
  因此,晁错立刻就道:“臣明白!”
  天子既然不通过廷尉,而是直接通过他这个御史大夫,当然是希望将宋昌的事情深挖下去。
  拔出萝卜带出泥,最好再抓几个列侯一起办了。
  因为,假如廷尉插手此事,那么宋昌恐怕立刻就会服毒自尽,以死谢罪!
  这是汉室的潜规则,将相不辱的传统。
  不止皇帝会给臣子留颜面,臣子自己也会给自己留颜面,保全尊严。
  而通过御史大夫衙门,则可以慢慢来,先找个其他不那么敏感的借口,把宋昌请到御史大夫衙门喝茶聊天,进了御史大夫衙门,就由不得宋昌了。
  晁错混了二十多年的政坛,对于这些猫腻与手段,当然非常清楚。
  刘彻见晁错领命,点了点头,这个事情,全看晁错是怎么理解的。
  换句话说,刘彻下令以后,晁错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刘彻只会稳坐钓鱼台,静待事情发展。
  不管最终是个什么结局,刘彻不想自己的手再沾此事。
  虚伪吗?
  或许很虚伪!
  但政治的本质就是虚伪。
  刘彻必须维持他仁厚天子,平易近人,不耻下问,仁而爱人的形象。
  这对统治,至关重要。
  老百姓们会爱戴和拥护一位充满了人情味,宽宏无比的天子。
  但很少有人会去尊崇一位翻脸无情,铁面无私的皇帝。
  哪怕,这个皇帝其实是为他们设想。
  刘彻可不想自己的形象变成明朝的朱元璋那样的剥皮天子。
  说完宋昌的事情后,刘彻就接着道:“朕听说最近东宫太皇太后身边有小人,卿身为御史大夫,应该留意一二,朕会让王道与卿联络……”
  刘彻悠悠然的道:“卿去好好查一查,看看是谁在扰了太皇太后的清静,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东宫那些帮着王娡姐妹说话的家伙,刘彻一个都不想放过。
  现在可是冬天!
  冬主肃杀,是个杀人的季节!
  “诺!”晁错闻言立刻拜服。
  这就是晁错的优点了。
  不怕事,更不怕死,只要接受命令,没有他不敢下手的对象!
第483章
酒的问题
  摆平了周亚夫,刘彻就施施然的带着陈阿娇回了趟馆陶府邸。
  馆陶还是很有用的!
  特别是在对窦太后的时候,她的影响力几乎是核弹级别的。
  而刘彻也不怕馆陶不肯出手。
  这位贪婪的汉室太长公主,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捞钱的机会。
  盐铁官营的利润是如此的大,馆陶岂会错过?
  更何况,馆陶还是很讲义气的。
  当初,邓通被先帝逮着,关进廷尉大牢里,将其家产全部没收,满朝上下,没有一个人敢向邓通伸出援手。
  但馆陶却念及往日与邓通的交情(主要是生意上的交情),派人送去了数十万钱的赏赐,希望能让邓通起码在牢里好过一点。
  甚至还在窦太后面前为邓通说了许多好话,使得窦太后下令,让廷尉释放邓通。
  可哪成想,先帝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狠!
  太后的面子,先帝违逆不了。
  但他却拐着弯,抓住了邓通的一个痛脚:邓通垮台后,有司查办其贪污、挪用之罪,将其家产数万万钱全部充公。
  等邓通被窦太后放出来后,先帝宣布,邓通被没收的那些家产,尚不足以抵充他贪污、挪用产生的亏空。
  根据先帝的计算,邓通至少还欠朝廷数万万钱!
  于是,先帝派了一个官吏,日夜跟在邓通身边。
  馆陶派人送钱过来,前脚馆陶的使者刚走,后脚,那位官吏就跳出来,将馆陶赏赐给邓通的钱抢走。
  理由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馆陶送了十几次,邓通就被抢了十几次。
  抢到后来,馆陶也没有办法了,于是,命令下人,只送邓通衣服和食物。
  然而,就是这样,先帝派去的那位官吏,依然照抢不误。
  可怜的邓通就是这样被活活饿死?
  作为曾经的汉室首富,能与吴王刘濞平分天下铸钱市场的巨头,哪怕就是去乞讨,恐怕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但从这个事情上就能看出,馆陶这个人虽然有着很多缺点,但绝对念旧,而且够义气。
  反正,前世今生,刘彻就没听说过馆陶长公主有过收了钱不办事的污点。
  果然,馆陶在听了刘彻的来意后,立刻就拍着胸膛答应了下来。
  盐铁的利润,馆陶当然知道有多大。
  当年邓通不过是铸钱,就攒下了数万万钱的家产。
  而盐铁的利润还在铸钱之上,毕竟,人可以不花钱,但却不能不吃盐。
  而只要天子侄子兼女婿拿到了盐铁官营的权力,那么,她馆陶肯定也能分一杯羹——这么多年来,刘家少府的墙脚挖的最爽利的就是馆陶了。
  得到了馆陶的承诺后,刘彻就知道,窦太后那边已经说服了一半。
  窦太后对馆陶的宠溺,可是超越想象的。
  刘彻就记得清楚,前世窦太后驾崩后,遗诏将整个东宫的财富与宝物全部留给馆陶。
  可惜,那笔巨额财产,最终全部便宜了小猪和他身边的近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7/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