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校对)第9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4/2322

  所以,刘参被谥为“孝”。
  孝者,慈惠爱亲也。
  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美谥。
  至于刘登,后来被谥为“共”。
  汉代谥法共恭互通。
  这也是个美谥。
  而汉代很少看到连续两代诸侯王都是美谥的。
  至今仅有楚元王父子摘得这个大奖。
  燕王刘定国也叩首拜道:“臣定国,亦然,祖宗建功立业,并不容易,高帝躬行神武,太宗嘉天下之惠,先帝用文行德,方有今日,请陛下为宗庙社稷计,为天下除此昏王!”
  好嘛……
  刘泽的后代,再次开始卖起了刘肥的子孙,而且这次卖的更加飞起。
  上次,只是说什么人家外戚太坏,所以他也是个坏蛋!
  现在直接就把矛头指向了刘辟光本人!
  不过,这似乎也挺正常。
  刘泽的子孙后代,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刘肥的后代添堵。
  能看到对方过的不舒服,就是刘泽一系诸侯王的最大快乐了!
  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城阳王刘喜的身上。
  刘喜的老爹,是刘章。
  就是哪个在史记里的朱虚侯。
  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宗室英杰。
  连吕后当面,都敢杀人,都敢讽刺,还能全身而退。
  当年,刘章一句“深耕禾既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呛得吕后说不出话来。
  这句话,传出去后,也成为了刘氏的死忠和诸侯王们团结的口号。
  并最终促成了诸侯功臣大联盟,趁着吕后驾崩的空窗期,发动政变,血洗了诸吕和他们的党羽。
  但比较有趣的是,刘喜是刘章与吕禄女儿所出。
  换句话说,刘喜是当世最后一个可能跟诸吕有血缘关系的诸侯王。
  而在现在,刘喜的另一个身份,则更加引入注目。
  因为,从血缘关系上来说,他是济南王刘辟光的亲侄子。
  虽然,城阳这一系诸侯王,早就跟齐鲁划清了界限。
  当年,刘章在世时,甚至亲自领兵,参与了平定自己亲弟弟刘兴居叛乱的军事行动。
  从那个时候起,城阳王一系,就是刘彻这一系皇室的死忠。
  不然,当年,淮南厉王饿死后,太宗也不会迁刘喜镇于淮南——当时的淮南,可不是现在的淮南,那是一个数郡的大国!
  其疆域包括了现在的衡山、庐江和淮南的全部地盘。
  但再怎么死忠,也得给自己的叔叔留点面子,留条生路吧?
  很多人都在心里揣测着。
  但可惜,刘喜根本没有如这些所愿。
  对刘喜来说,他很清楚,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富贵,要依靠谁。
  长安天子要是不宠他和他的子孙,他这个流着诸吕血液的国王和他的子孙们,马上就要被人群起而功之。
  在汉室,有两个事情,是人人都会做,而且做的很出色的。
  第一个事情就是骂秦无道。
  第二个事情就是唾弃诸吕。
  “臣亦附议!”刘喜深深一拜,然后说道:“且,以臣所知,济南非仅如此……”
  “臣在城阳,曾有吴逆使者过境,使者尝与臣言:济南、胶东、胶西、济北、淄川及齐,皆以从吴逆之倡,欲起兵,使者威迫臣说:大王若不从吴王之倡,他日大兵压境,大王宗庙社稷,必不能保!”
  “然臣深受太宗、先帝之恩,不敢或忘,安肯行此背主叛上至行,于是,臣喝令左右,斩吴逆使者之头,以献先帝,并详奏其所言之事,献于先帝!”
  “陛下可调阅先帝起居录及批阅奏疏,当可知臣所言,无有半句虚言!”
  “先帝以大德,赦济南谋逆大罪,其仁德不可谓不深!而彼辈居然不思悔改,反而越发猖狂,臣以为,陛下不可再放纵……臣喜,昧死以奏!”
  刘喜这番话一出口,顿时,整个宣室殿都安静了下来。
  无数人只感觉自己的背脊都有些发凉。
  吴楚作乱的时候,全天下都知道,吴楚拉拢了那些诸侯王。
  除了已经坐实了谋反罪名的吴王、淮南王和赵王外。
  齐鲁槐泗诸王,也都在预备反贼名单里。
  但他们终究不是没反叛吗?
  先帝也没追究。
  刘彻即位后,也当做没有这个事情。
  大家也都在心里面以为,这个事情已经是过去式了。
  但,现在,城阳王刘喜,却果断捅破这层窗户纸。
  这意味着什么?
  但凡稍微有点政治敏感的人都清楚。
  “秋后算账!”无数人相对而看。
  假如是真的,那么,问题就不仅仅只是一个济南王药丸。
  而是齐鲁六王。
  齐王刘将闾,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胶西王刘卬,济北王刘志,济南王刘辟光。
  这六个齐悼惠王的子孙,一个也别想跑!
  许多人在心里面想想,也马上明白了,为何梁王和先帝诸子,会跳的这么欢了。
  齐鲁这六个齐悼惠王的子孙封国,一旦废除。
  那么,临江、长沙、常山,这些在穷乡僻壤里吃糠咽菜的难兄难弟,就能搬到经济繁荣,土地肥沃,交通发达的齐鲁去称孤道寡了。
  就是江都、淮南,也能从这个事情上面捞好处。
  另外,先帝两个至今没有封王的子嗣,也能从这个变局里获益。
  一下子多了六个空缺封国可以挑。
  相信两位废妃,也会用尽所有可以用的办法参与其中了。
  “难怪我听说,废太妃,今日一早就去了东宫永寿殿,甘愿去给薄太后请安了……”有消息灵通的人在心里想着一些反常的事情:“其他先帝太妃,也都去给太皇太后请安……我原以为是怎么了呢!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于是,无数人立刻就决定,在这个事情上管好自己的嘴巴。
  绝对不乱说!
  道理很简单,先帝诸妃,可是一个省油的灯也没有。
  她们联合起来的力量,哪怕是天子,也要退让一二,得罪了他们,自己跟自己的子孙,就要永无宁日!
第771章
转变的想法
  “果然如此吗?”刘彻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转过头去问大将军窦婴:“大将军曾持节驻屯荥阳,制齐鲁燕赵郡兵,城阳王所说,可是事实?”
  窦婴闻言,只能硬着头皮出列道:“回禀陛下,臣在荥阳,偶有风闻,亦曾上奏先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4/23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