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3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5/1924

  绝大多数人,还在使用石制武器和木矛。
  而且,几乎没有什么组织,只会乱哄哄的前进和慌不择路的逃命。
  简直就是最好刷人头的敌人!
  错非,汉家军功体系下,羌人的首级最不值钱,那护羌校尉的职位,恐怕要被人抢破头!
  “传本将的命令!”李广利看向自己的儿子,下令道:“命令武威、酒泉两郡郡兵集结,再派人去九原,命令九原军备战!”
  “吾倒要看看,这二十多年来,羌人是否长进了?”
  ……
  越过湟水,进入西海地区。
  千里高原上,一片苍茫。
  在雪山与冻土之中,繁衍了二十多年的羌人各种,不断的向南聚集起来。
  一万、两万、三万、五万……十万……
  密密麻麻,数不清的人群,拥挤在一起。
  无数男人,拿着各色武器,追随着种群的首领。
  他们每一个人都如饥似渴的望向了南方,望向了湟水以南的热土。
  他们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温暖、富饶的河西群山。
  脚下的这片土地,已经越来越拥挤了。
  自从被汉人驱逐到这里,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
  二十几年的繁衍生息,使得每一个羌种的数量,都增加了一倍以上!
  高原上的草场、湖泊与河流,所能负担的人口,却是有限的。
  于是,各种之间的争斗与战争,越来越频繁。
  每一年,西海各种,死于战争与争斗中的人,数千上万。
  他们只能通过这种方法来减少和控制人口,并为后代争夺更多的生存空间!
  但是……
  对于湟水以南的祖地的渴望,始终萦绕在他们每一个人心中!
  终于,在今天,这个声音响彻在所有人耳畔。
  “过河!过河!过河!”
  无数人大声呐喊着。
  滚滚的湟水,奔流向东,河的对岸,月氏人的穹庐与牧场,清晰可见。
  那肥沃的土地,延绵的高山,温暖的山谷,重新在羌人们的脑海中成形。
  于是,羌人在河边,燃起数不清的篝火。
  在月亮升起时,数以百计的萨满祭司,戴上了他们祖先传下来的面具,围着篝火,歌舞起来,并将牛羊宰杀,请来祖先的神灵。
  先零羌、牢姐羌、封养羌、山南羌等七个最大的羌人种群豪酋,站到了那象征着他们祖先,那在烈焰中为虎神所庇佑,焚而不死的无戈爰剑——一尊人形虎头的木雕之前。
  七位豪酋依次跪下,磕头膜拜,发誓说道:“伟大的祖先啊,猛虎之子,火神之子,您的子孙今天齐聚在您的面前,请求您的注目!”
  “我们在您的面前,向您与所有神明发誓——”
  “从今天开始,我们从前的仇恨,全部清空!”
  “从今天开始,我们都视彼此为兄弟手足,我的妻子,既是他的妻子,我的儿子,既是他的儿子!”
  “从今天开始,我们团结一心,同心一致!”
  “从今天开始……”
  “此誓直至我们杀回河西,或者流干鲜血,绝不背弃!”
  “若违此誓,请祖先与神明,赐我们最痛苦的刑罚,让我们的子孙,永为奴隶,令我们的牧场,寸草不生,令我们的山陵,寒风不止!”
  于是,七位豪酋站起身来,几个萨满祭司,立刻就将七个装满了羊血的牛角递到他们面前。
  他们举起牛角,将滚烫腥臭的羊血,灌入口中,一饮而尽,然后彼此看了看,七只手握到了一起。
  誓言已成!
  只是……
  这七人,内心却不如表面上那么淡定。
  他们很清楚,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何等恐怖的敌人!
  然而……
  他们没有选择!
  西海的土地,寒冷而贫瘠。
  已经再也无法满足各种不断繁衍壮大的人口了。
  留在这里,就是等死。
  冒死一拼,还可能有成功的机会!
  所以,他们只能拼命!
  去博那一线生机,去赌匈奴人能为他们牵制住汉军的主力!
第982章
夷夏(1)
  六月的鶄泽,鲜花遍野,青草如荫。
  呼奢的牧民们,已经从两月前的创伤中走了出来,重新面对生活。
  而且,他们现在也已经不叫呼奢部了。
  在经过了曾经的首领大人的荼毒,又吃到了苦头后,呼奢的牧民们,已经厌弃了再做乌恒人。
  因为,赤山的山神与乌恒的大人,都未能拯救他们的妻子、父兄和叔伯的生命财产。
  部族里吹嘘的强大骑兵与那些牛掰的勇士,在入寇的匈奴骑兵面前,更是不堪一击。
  休说保护人了,在战争开始后,部族骑兵一触即溃。
  有些人甚至丢下牧民和牲畜,逃之夭夭。
  唯有……汉!
  如今在旧呼奢牧民们心中神圣伟大光辉正确的汉天子的使者,以救世主的身份,从天而降。
  大汉王师,更如雷霆一般降临,将可怜无助弱小的呼奢人从绝境之中拯救出来。
  当时的场景,迄今依然是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于是,不久以后,他们就决定,与自己的过去彻底做一个割裂。
  甚至,开始积极怀抱着,加入汉室,成为一个大汉臣民的梦想。
  特别是,当他们听说,好像乌恒人的祖先乃是当年中国轩辕黄帝的忠臣以后,这个决心就更加坚定了。
  于是,他们便去请教了一些跟随着商旅而来的汉朝文人。
  得到了一个‘夷狄入诸夏,则诸夏之’的答案。
  便兴高采烈的做出了决定。
  他们彻底的去掉了‘呼奢部’这个概念,决定不再以部族自称。
  而是,学习汉地郡县的规矩,改称他们生活和游牧的区域为‘归宁’。
  从那以后,旧的呼奢便死去了。
  新的归宁人,由之诞生。
  新生的归宁人,纷纷蓄发戴帻,高层的贵族,更是穿戴起了来自汉地的丝绸常衣与冠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5/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