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1924

  正要发作质问,就听张安世道:“张侍中,此图以吾观之,几乎没有什么瑕疵……若献于君前,必定可令龙颜大悦,侍中何必再来找吾?”
  张越听了,微微一笑,拜道:“令君有所不知,这只是草图,且只是‘大汉一统寰宇图’的一个概貌……”
  “依长孙之令,全部的‘大汉一统寰宇图’,当包括天下十三州,四十八郡的详细概貌,当绘其山川,记其河流走向……”
  “如此大事,岂非张令君出手,方可有功成之日?”
  “且夫,还有天下州郡地理志,要述天下州郡治下县乡之情,录其风俗、特产,叙其来历变迁,名其人口户数,此非张令君不可成矣!”
  张安世听完,终于露出笑容。
  这才对嘛!
  暴胜之也释怀的一笑,放下了内心的担忧。
  张越更是长出了一口气。
  汉家的士大夫,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自尊心最强的。
  不食嗟来之食,不受无功之禄。
  受公羊学派思潮的影响,汉室士大夫们甚至认为假若皇帝非理杀臣,臣子是可以复仇的……
  直至东汉末年,这个想法依旧根植于士大夫贵族心中。
  张越回溯的那场公羊学思想讲义,也证明了这一点。
  东汉大儒郑玄,曾经说过:子思云:今之君子,退人若将坠诸渊,无为戎首,不亦善乎。子胥父兄之诛,坠渊不足喻,伐楚使吴首兵,合于子思之言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皇帝在对待大臣时应该以礼相待,倘若在制裁大臣时,使大臣受到‘将坠诸渊’的凌辱,那大臣必定愤恨万分,他日一定会为了复仇寇首来犯。譬如伍子胥率吴军破楚,就完全符合子思先生的道义。
  所以,汉代大臣爱自杀,不是没有道理的。
  汉臣获罪自杀,在此时的舆论和士大夫们的三观来看,有两个好处。
  第一,自杀谢罪,可以使自己免受屈辱,让家人得以保全。
  第二,自杀更可以避免君父一时糊涂,令己身将坠诸渊,防止子孙后代为了自己而向皇室复仇。
  这样就可以完美的避免道德和伦理的困境。
  而通常,自杀的大臣,哪怕犯下了滔天大罪,皇帝也会网开一面。
  像是当年吴楚七国起兵反叛,楚王刘戊兵败自杀,他的子孙中那些没有参与叛乱的人,因此得以免于牵连。
  远嫁乌孙的解忧公主就是刘戊的曾孙女。
  而那些喜欢跟皇帝刚到最后的,基本没有什么好下场。
  若罪证确凿,自然要被杀全家。哪怕证明了无罪,也是不得重用,甚至……牵连子孙数代,不得出仕……
  而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熏陶之下,无论儒法黄老道德之士,实际上都不由自主的受到了影响。
  便是不识字的农民与游侠也知道,士可杀不可辱,也懂得自尊与人格为何物。
  更何况张安世和暴胜之这样的国家精英,执掌大权的人物?
  哪怕他们自己其实并没有这两样东西,也得做个样子,让天下人知道他们有。
  不然,名声立刻就毁掉了。
  还好,张越的补充,让他们非常满意。
  张安世笑着道:“即使如此,仅以此图,侍中也足令吾辈汗颜啊……”
  暴胜之本来就对张越所言的事情,特别有兴趣,如今又得了这个台阶,马上就道:“我曾奉诏巡视东南地方,如今观侍中图录,与我所见东南形胜,简直分毫不差……”
  “不过……”暴胜之略一沉吟,说道:“侍中如欲绘天下州郡地理,录各地风俗、变迁,叙其地方特产,人民习性,恐怕非得去请教军中名宿,国家元老不可……”
  “毕竟,这边塞风光,大漠形势,乃至于西域诸国地理,非老将不能知也!”
  张越闻言,眼皮子一跳,心道:“这是买一赠一吗?我正愁找不到门路去见军队的高层呢!”
  立刻便拜道:“中丞可有推荐之人?”
  暴胜之琢磨了片刻,然后道:“故浚稽将军赵公,久历行伍,熟知边塞,更曾追随故大司马冠军景恒侯征讨匈奴,自景恒侯薨,又奉诏多次北伐匈奴,足迹踏遍匈奴、西域,若长孙殿下及侍中登门请益,以我想来赵公必定愿意出山,为殿下大业尽力……”
  暴胜之话音刚落,张越就已经喜不自胜的拜道:“赵公天下名将,若能得赵公相助,下官自是与有荣焉,可是……下官与赵公素无交情……恐怕……”
  “这却无妨……”张安世插话道:“赵公之子赵安国,在陛下身边担任谒者,此刻当在未央宫中轮值,不若我派人去请赵兄来此与侍中面谈?”
  “敢不从命!”张越立刻拜道。
  浚稽将军赵破奴!
  大汉帝国迄今硕果仅存的名将,冠军侯霍去病麾下五虎将之一。
  后世有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唐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指的就是这位汉家大将当年率八百骑灭亡楼兰王国的传奇战史。
  若能将这位老将拉进刘进和他的小船上,好处简直不要太多!
  甚至哪怕只是能让这位老将军答应参与此事,署个名,意义也是无比重大。
  这将对整个汉家军方释放一个信息:长孙不排斥武人,甚至可能支持对匈奴作战。
  而这是无比关键的事情!
  甚至比拍好皇帝马屁还关键。
  因为,一个没有军队支持和背书的皇室成员,不可能染指大位。
  哪怕是当今太子刘据,别看他现在丧尽军心。
  然而,他的储君之位,却是由已故的两位汉军领袖扶保的。
  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景恒侯霍去病,大将军长平烈候卫青。
  若无这两位大汉军神的支持和遗泽,刘据的储君之位,不可能撑到现在。
第116章
利诱(3)
  很快的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人,就被人带到了兰台。
  “谒者安国,敬拜张令君、暴中丞……”他的口音里,夹杂着一些北方的胡音,所以听上去鼻音有些重。
  “赵谒者不必多礼……”张安世笑着走过去,拉着他的手,走到张越面前,对他介绍着:“这位是陛下身边的张侍中,受诏领新丰令,辅佐长孙殿下,闻说赵谒者熟知边塞地理,西域形势,故此特别向我要求引荐阁下……”
  “下官见过张侍中……”赵安国立刻拜道。
  “赵谒者太客气了……”张越连忙起身还礼,拜道:“素闻谒者忠肝义胆,毅敬仰万分,故此厚颜向张令君、暴中丞请求引荐与阁下一见……”
  “今日相见,真是三生有幸!”
  如此寒暄一番,客套一番后,算是互相认识了。
  赵安国被安排坐到张越身侧。
  两人微笑着互相举杯相敬,满饮一杯后,张越就对赵安国道:“吾奉长孙殿下之令,欲修天下郡国四夷堪舆图录,作其地理志,以献陛下为陛下登基临朝四十七周年之献礼,谨以此祝陛下之治千秋万载,永永无绝期……”
  张越说到此处,不止是赵安国,就是张安世与暴胜之也都是瞳孔猛然放大,相互对视了一眼,内心极为震撼。
  以天下四夷堪舆图录和地理志作为天子御极四十七周年的献礼?
  三人立刻都在内心之中,将此事的重要性拔高了好几个等级。
  尤其是暴胜之,更是在心中暗暗决定,将此事作为御史台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来推进!
  张安世则是在打算着,把自己的长兄张贺,也一定要想办法拉进这个工程里。
  没办法,在张越打起‘向天子登基临朝四十七周年之献礼’的旗号后,此事必将成为一个天下瞩目的工程。
  所有参与者,都将沾光。
  甚至,说不定此事还将成为一个类似贰师将军伐大宛一般的造星工程。
  想当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得胜归来。
  不仅仅李广利本人受封为海西候,食邑八千户。
  更有一介小卒赵弟,因为斩杀了郁成王,受封为新时候。
  其他部将作战勇敢的,也各自得封。
  军正赵始地,拜为光禄大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