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5/1924

  李广利和其他人闻言,立刻将视线集中在李哆身上。
  李广利更是亲自上前,屈膝拜道:“敢问明公,计将安出?”
  李哆呵呵一笑,轻声道:“将军可知,地方官署是如何搪塞郡国上官的命令与政策的?”
  “简单……”李哆微笑着道:“不过是阳奉阴违,明遵暗背而已!”
  “将军只需命人,将天子诏书,张贴于整个河西四郡的官署门口以及各障塞的障塞之内就可以了……”
  李广利听着,醒悟了过来,笑着道:“李公所言,妙也!”
  “如此一来……陛下之诏命,本将彻底遵循了……”
  “只是奈何……羌人愚笨、忤逆,不肯受教……”
  他握着腰间佩剑,走回自己的座位,安稳的坐下来:“而本将面对如此凶顽之徒,即使心怀仁德,却也不得不为了河西四郡百万军民,忍痛挥泪挥师灭之!”
  说到这里,李广利甚至叹了口气,流下了一滴鳄鱼的眼泪。
  就像他当初,下令摧毁整个轮台王国,并将轮台人全部带回玉门一样。
  真的是真情实感,声情并茂,发自内心的感到遗憾与伤痛!
  可惜,奈何不管是轮台人还是羌人、月氏人,都不能理解他内心的伤痛啊!
  但,李广利的很多部将,却是傻傻的看着李广利与李哆的双簧,一时间没有想清楚道理所在。
  还是有人提醒了之后,他们才纷纷醒悟,跟着笑了起来:“是极!是极!陛下之恩深似海,陛下之泽,草木皆沐,奈何羌人愚笨,不识王化,悖逆天子……”
  嗯……
  只要这些告示和文字内容,不传到羌人耳中。
  只要这些东西,没有人去主动宣传。
  这个政策,就等于没有人知道。
  羌人也好、月氏人也好,依旧会傻乎乎的撞到汉军早就布置下的天罗地网上。
  而兵戈一起,当羌人和月氏人,数以百计、千计、万计的从四面八方,冲向河西边墙的时候。
  告急的骑兵,马上就会出发,同时边塞的烽火狼烟立刻点燃。
  瞬间,从居延到九原,自令居到甘泉宫。
  数千里的国土,将被狼烟和警告所充斥。
  到了那个时候,朝堂大臣与天子,就不得不将资源倾斜到河西。
  大批援军与物资会星夜启程。
  而他们,则可以踩着数万甚至十几万的敌人骸骨,登上人生巅峰。
  更妙的是——即使事后朝堂追查,派出使者调查原因。
  他们也只会得到——贰师将军忠心王师,汉军上下万众一心,奈何西羌与月氏逆贼冥顽不明,自寻死路的结果。
  甚至,还可以借此将那个在背后出那个骚主意的家伙拖下水,让他在天子面前大大失分!
  于是,李广利集团将名利兼得。
  更不必沾染上‘对抗天子’的罪名。
  没有比这个方案更完美的解决之策了。
  只是……
  李哆内心,却还是有着隐忧的。
  他看着得意的李广利与其他同僚们,在心里暗想:“若匈奴与羌人、月氏人同时联动来攻,我军再出点什么错误……”
  “吾与诸公,岂非将成为罪人?”
  但,这个念头只在他心里存在了不过一秒钟就消失不见。
  因为,比起风险,利益无疑更大!
  而且,他知道就算提出来,也不会有人重视和相信。
  汉军在河西经营三十多里,障塞密布,边墙坚固。
  无论是匈奴人还是羌人,或许可以从某个薄弱处,溜进去一点,但绝没有人可以攻破某个关键节点,大规模的侵扰河西的可能!
第1008章
争权夺利(1)
  长安城的轮廓,出现在眼帘。
  巍巍城楼,矗立在渭河畔,数不清的百姓,在道路两侧欢呼着。
  张越策马走在大军之中,心情百感交集。
  回首北望,他依然记得当初持节出使的情况。
  一晃便是数月,离京之日,尚还是春光灿烂,草长莺飞,如今却已是秋日迟迟,凉风渐渐,草木枯黄。
  微微出了口气,张越握着自己手中的节旄,打马向前。
  在他身后,握着那根已经掉光了牦,光秃秃的天子节的苏武紧随其后。
  然后就是,汉军的玄甲骑兵,分列两侧,威风凛凛的紧紧跟随。
  前方的道路旁,天子的旌旗与华盖,已经清晰可见。
  数以万计的人群,则分散在道路两侧的田野与山丘上。
  握着天子节,张越策马而前,来到天子法驾所在之地,便翻身下马,上前叩首拜道:“臣建文君、侍中、持节使者毅,奉诏持节,宣抚幕南,赖陛下洪福,社稷之灵,将士用命,幸不辱命,今归朝面圣,诚惶诚恐……”
  张越身后,苏武带着常惠等人,持着手里的节旄,怀揣着激动的心情,翻身下马,跪到张越身后。
  被匈奴扣押长达八年的苏武,郑重的举起自己手里的节旄,跪下来,叩首拜道:“臣中郎将苏武,奉诏往使匈奴,未能完成使命,有愧陛下……今赖陛下之恩,社稷之德,得脱囚牢……陛下隆恩,臣等感激不尽……”
  说着便重重的叩首再拜。
  前方,由数十辆战车拱卫着的天子撵车上,端坐其上的天子,在太孙刘进的搀扶下,身着天子冠冕,腰间挂着高帝斩白蛇剑,走下撵车。
  半年未见,天子的气色并未有太大变化,甚至可能还稍微精神了一些。
  脸上也有了些富态,他走到张越身前,看着一身戎装,手捧着节旄的爱臣,终于笑了起来,于是亲自上前扶起张越,道:“卿总算回来了!”
  这句话,他可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真话!
  本来,张越去幕南,他以为最多也就三个月,哪成想,这一去就是几乎半年!
  春去秋回,别的倒是没什么。
  就是那养生流程与食疗方案没有人帮他改了。
  新的养生套路也没有人来教了。
  这让这位天子心里面多少有些忐忑,生怕出了什么错误。
  毕竟,到了他这个年纪,没有什么事情比身体健康更重要的了。
  好在,如今张越凯旋归来,他心中大石终于落地。
  张越将节旄交还给天子后,立刻就道:“让陛下久候,此臣之罪也,下次臣争取快一点将事情解决,早些回来复命……”
  天子一听,笑的更加开心,道:“卿办事,朕放心!”
  这一句话,无数人都听在了耳里,有人皱眉,也有人欣喜万分。
  天子却并不在意外人的想法和心理,他看向张越身后的苏武,看着他手里那根光秃秃的,已经只剩下竹竿的节旄,悠悠的叹了口气:“苏爱卿,请起来……”
  苏武曾是他的近臣,只是,一直不怎么显眼。
  所以,也不怎么受重视。
  不然,当年也不会准他出使了。
  然而,苏武在匈奴的表现,却远远超出了这位天子的预期,甚至可以说完全颠覆了这位天子的猜想!
  这些天来,有关苏武在匈奴的表现和言行,已经通过无数奏疏和报告,让天子知道了,这个臣子在匈奴是如何坚贞不屈的。
  其的行为,更是引爆了舆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5/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